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

2021-02-24 兵工科技

圖註: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

 

在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國艦艇中,新加坡海軍「堅強」號護衛艦,無疑十分引人矚目,因為它不但是第一艘抵達我國的外國海軍艦艇,更是新加坡海軍目前最先進的護衛艦,被讚譽為「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新加坡派「堅強」號護衛艦參加我國海軍70周年慶典活動,可見兩國之間深厚的友誼。

 

「堅強」號護衛艦,屬於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其艦長114.8米,舷寬16.3米,吃水6米,標準排水量2800噸,滿載排水量可達3200噸,是新加坡最新服役的一艘多功能護衛艦,性能十分優異。

「可畏」級護衛艦,是法國海軍「拉法耶特」級隱身護衛艦的升級改進版,其噸位略有減小,但其整體性能特別是隱身性能有了更好的提升,雷達、聲音、紅外線和電磁等方面具有更低的信號特徵。

從整體上看,該型艦的上層採用了中央艦橋結構,艦體弦牆與上層結構的整合度提高,整體結構呈10度內傾。艦體表面使用了諸多新型吸波材料,能有效降低雷達波的反射;艦上發動機採用廢氣水冷系統,降低了艦艇的紅外輻射特徵;艦上的舷側欄杆、導纜器、絞纜器、消防與救生裝置、海上補給設備以及主炮、飛彈垂直發射器、反艦飛彈發射器、魚雷發射器都被內傾的舷牆包圍,使用時才打開艙門,整個艦體線性可謂一氣呵成,簡潔優美大方,外形隱身性能良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桅杆,全封閉式桅杆內包藏了各種天線、雷達,減少了外露的天線與傳感器,體積和雷達反射截面明顯減小,使得雷達隱身性極佳。

除了良好的隱身性能外,「可畏」級護衛艦還十分重視艦體強度和損管能力,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圖註:「可畏」級護衛艦具有良好的隱身性、機動性、火力性,被讚譽為「迄今為止在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

 

動力系統方面,「可畏」級護衛艦的動力系統使用四臺MTU20V8000M90型48276軸馬力的柴油機,採用組合柴油和柴油 (CODAD)配置。每臺發動機額定功率8950千瓦,發動機雙軸驅動兩具CPP可變距螺旋槳。據悉,該型艦巡航速度18節,最大航速28節,航程可達7200公裡。

而本級艦的電力則由四套IFMV1708柴油機/AvK交流發電機組提供,單機發電功率800千瓦,總共能為船艦提供3.2MW的電力。為了降低噪音,四套柴油發電機組都安裝在隔音機箱內。

 

武器裝備方面,「可畏」級護衛艦的武器裝備包括了一門76毫米艦炮、四組八聯裝的「西爾瓦」A-50型垂直發射器(內裝32枚「紫菀」型防空飛彈),兩組雙聯裝B-515 324毫米魚雷發射器、「魚叉」反艦飛彈以及1架中型反潛直升機。尤其是在防空能力方面,其可以說是東南亞第一種具備真正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

「可畏」級護衛艦採用了四組八聯裝的「西爾瓦」A-50型垂直發射器,該垂直發射器發射槽較深,可容納32枚「紫菀」-15短程防空飛彈或「紫菀」-30區域防空飛彈。「紫菀」-15飛彈使用二級固體發動機,有效射程15千米,防禦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飛機的有效射程達到30千米,具有非常高的敏捷性和高機動性,可有效防禦射入的那些採用末端機動和再攻擊模式的飛彈,如掠海反艦飛彈。「紫菀」-30的最大射程則達120千米。因此,「可畏」級護衛艦可在負責艦艇自衛任務時僅使用紫菀-15,而作戰範圍更廣時則同時採用「紫菀」-15與「紫菀」-30,作戰靈活機動,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紫菀」-15/30防空飛彈中途引導所需的上鏈(uplink)資料傳輸由武仙座相控陣雷達負責,最多能同時引導16枚在空的「紫菀」飛彈,終端引導則依靠飛彈本身的主動雷達尋標器,整個運作戰備只需20秒時間。

除了強大的火力性能外,「可畏」級護衛艦還具有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精密的綜合作戰和艦舶管理系統,性能先進,被讚譽為「迄今為止在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

圖註: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接受檢閱

 

結語

「可畏」級隱身護衛艦作為新加坡最大的水面艦艇,東南亞最強海軍戰力的體現,能出色的完成維護地區穩定及保護海上交通線的任務。而此次最新型「可畏」級護衛艦「堅強」號參加我國海軍活動,亦體現了新加坡對此次活動的重視。事實上,這並非「可畏」級護衛艦第一次參見我國海軍節重大慶典活動,早在2009年4月23日,新加坡海軍就曾派出本級艦首艦「可畏」號參加了在中國青島奧帆賽場地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海上閱兵式。

本文選摘自兵工科技《2019海上大閱兵》專輯中的《東南亞第一種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 ——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一文。點擊下方藍字連結即可直接購買專輯。

購買連結

兵工科技《2019海上大閱兵》專輯(紙質版)

【兵工科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從水面主力作戰艦艇來看,中美海軍的真實差距到底還有多大
    ,水面作戰力量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海軍054A遠洋護衛艦054A型遠洋護衛艦,可以說是中國海軍建造過數量最多、噸位最大和技術最先進的遠洋護衛艦,也是當今世界服役數量最多的遠洋護衛艦。中國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那中國海軍同美國海軍相比,在水面主力作戰艦艇的對比上,其差距到底還有多大呢?
  • 近期軍演頻頻,新加坡人均軍事實力竟排世界第一?
    新加坡國防部文告指出:新加坡海軍部隊派遣護衛艦剛毅號(RSSIntrepid)與登陸艦努力號(RSS Endeavour)參與演習,印度海軍派遣護衛艦格莫爾達號(INS Kamorta)與卡姆克號(INS Karmuk),而泰國皇家海軍則部署了護衛艦克拉武裡號(HTMSKraburi)。
  • 日本打算向印尼賣護衛艦——日本首次武器系統成功出口案例即將達成?
    然而,日本並未就此罷休,畢竟日本武器裝備特別是海軍裝備具有一定的先進水平,這一客觀事實擺在那裡。近日,印度尼西亞海軍打算購買新型水面主戰艦艇,這次日本瞅準了機會。以其最新的新一代飛彈護衛艦30FMM設計為競爭方案,這次,日本人信心滿滿,希望能夠從其最具競爭力的海軍武器系統做突破,取得武器系統出口的第一個成功案例。
  • 墨西哥海軍「改革者」號護衛艦
    近年來,隨著墨國內經濟的不斷增長,墨海軍的經費預算也漸漸寬裕起來,終於得以採購各類新型艦艇。2020年2月6日,墨海軍「改革者」號正式服役,該艦被墨海軍稱為遠洋巡邏艦(西班牙語為Patrullera Oceanica de Largo Alcance,POLA class),屬於西格瑪級10514型護衛艦。作為目前墨海軍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改革者」號的服役自然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 新加坡海軍:擁有強大力量的小國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由馬來西亞正式分離而獨立,並加入了大英國協。1966年1月22日,新加坡志願部隊海事分隊改名為新加坡志願海軍部隊。1967年5月5日,新加坡志願海軍部隊第一次升起自己的軍旗,同年9月,新加坡志願海軍部隊改名為人民海上防衛部隊,受海上防衛司令部的指揮。
  • 我海軍的作戰:已從先前單一的水面艦艇,向跨軍兵種聯合作戰邁進
    本次我海軍演習,規模非常龐大,三大艦隊出動了上百艘驅逐艦、護衛艦、AIP潛艇,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數十架戰鬥機、轟炸機、反潛機,火箭軍有數個飛彈發射營和電子對抗信息作戰單位參與。我軍在多維度立體空間展開聯合籌劃、偵察識別、信息攻防、制海空等全要素、全時段的實兵對抗,同步綜合保障演練,多種作戰評估手段,實時驗證作戰的排兵布陣,以及打擊效果的評判等。
  • 亞太海軍最新輕型護衛艦建造計劃
    對於輕型護衛艦來說,正如美國海軍研究所出版的《海軍研究所世界各國海上作戰艦隊指南》(The Naval Institute Guide to Combat Fleets of the World)第十六版所指出的那樣,我們正在談論的是「滿載排水量在1000-1500噸之間的水面作戰艦艇」。然而,在過去十年中,亞太各國面臨的安全挑戰越來越具有區域性和非傳統性,這一定義面臨著挑戰。
  • 首發|不容輕視的「二線近海艦艇」——日本新一代30FFM護衛艦
    2014年,日本在「平成26年度中期防衛整備計劃」中提出了「平成30年度護航驅逐艦」(30DEX)的計劃,作為替換海上自衛隊二線地方隊「阿武隈」級護衛艦和「隼」級飛彈艇的乙型艦艇。但是,考慮到替換老艦的新艦數量不足,新戰艦已不能僅僅局限於「護航驅逐艦」這個角色存在,日本海上自衛隊認為,在不斷變化的周邊局勢中已難維持海上優勢,新戰艦有必要擔負起未來「朝霧」級和「初雪」級護衛艦的部分作戰任務。於是,該方案經過一番修改後演變為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5500噸的標準護衛艦,名稱也改為「平成30年度多機能護衛艦」(30FFM)。
  • 美媒揭秘新加坡擁有東南亞最強海空軍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4月8日發表本·布萊姆洛的文章《一個小的城市國家是如何成為擁有東南亞最好空軍和海軍的軍事大國的》稱,想到世界上軍事最強大的國家時,美國、俄羅斯、中國和英國這樣的大國就會進入腦海。在亞洲——尤其是東南亞——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泰國通常都會被人提及。但是,一個小小的城市島國卻擁有該地區最精銳的空軍和海軍力量,而且被人們認為處於全球軍力強國的行列:它就是人口只有500萬的新加坡。新加坡空軍擁有60架F-16C/D戰鬥機和40架專為新加坡空軍設計的F-15SG戰鬥機。他們還擁有20架AH-64D「長弓阿帕奇」直升機,這是目前最好的武裝直升機之一。
  • 馬來西亞海軍:六艘MEKO 100護衛艦擔任主力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Royal Malaysian Navy)是馬來西亞聯邦武裝部隊的海事作戰部隊,它主要的任務是保衛馬來西亞聯邦海岸線、
  • 黃岡號飛彈護衛艦,舷號:577號!
    武漢艦列裝以來,多次完成護航、演習等重大任務,訪問過俄羅斯、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先後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裝備管理先進單位等,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除了當天受閱的武漢艦,海軍還有10艘戰艦以湖北省城市命名,分別是襄陽艦、宜昌艦、黃岡艦、黃石艦、荊州艦、荊門艦、鄂州艦、鹹寧艦、孝感艦和恩施艦,它們是流動的湖北名片。
  • DD(X)未來水面作戰艦艇:乘載21世界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副部長約翰·楊曾對傳媒說:美國海軍內任何有關轉型的討論都必須從DD(X)開始,以DD(X)為首的水面艦艇家族對美國海軍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DD(X)級驅逐艦對美國海軍的未來這麼重要,這促使我們一起來了解它。  從SG-21到DD-21再到DD(X)  1991年海灣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美國海軍就已經開始研究21世紀水面作戰艦艇了。
  • 戰列艦、護衛艦、驅逐艦、巡洋艦的區別在哪裡
    、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等先進的海上裝備。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能力和較強的突擊威力,承擔遠洋作戰任務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若干世紀裡,戰列艦曾經雄霸海洋世界,獨領一代藍色風騷,是近代海軍艦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 【講堂540期】美國海軍21世紀水面艦艇計劃的產物,外形科幻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講堂540期視頻視頻若無法觀看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唯一大量量產服役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當年美軍提出瀕海戰鬥艦LCS計劃主要是為了研發一種低成本的小型多功能水面作戰艦艇用來滿足21世紀初期的各類瀕海作戰,同時用於取代佩裡級護衛艦用於近海的反潛作戰
  • 絕望的反擊:回顧諾曼第戰役中德國海軍水面艦艇的作戰行動
    由於主要戰爭資源都流向了陸軍和空軍,德國海軍一直無法增強自己的作戰力量,甚至隨著戰爭的持續而不斷下降,尤其是水面艦艇部隊,在戰爭中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到1944年,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隻剩下1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和4艘輕巡洋艦,這些大型水面艦艇都部署在挪威和波羅的海海域以躲避盟軍日趨嚴重的空襲,而盟軍在西線的登陸行動又迫在眉睫。
  • 新加坡的空軍海軍力量如何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一直頗為強悍的武裝力量,新加坡是美國的盟友,有點類似於中東的以色列。美國對新加坡也是極為關注,並且為新加坡的防務提供了幾乎超越周邊的武器裝備。根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4月8日報導,新加坡空軍共有13500多人,預備役軍人達到7500人。
  • 2020年服役的艦艇中:056A型護衛艦,仍然有10餘艘成軍
    2020年,我海軍水面艦艇裝備的暴兵模式,仍然保持了此前幾年強勁的發展態勢,據本文作者從國內公開報導相關的海軍資料搜索整理統計中,055型萬噸大驅刷上舷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