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註: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
在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國艦艇中,新加坡海軍「堅強」號護衛艦,無疑十分引人矚目,因為它不但是第一艘抵達我國的外國海軍艦艇,更是新加坡海軍目前最先進的護衛艦,被讚譽為「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新加坡派「堅強」號護衛艦參加我國海軍70周年慶典活動,可見兩國之間深厚的友誼。
「堅強」號護衛艦,屬於新加坡「可畏」級護衛艦,其艦長114.8米,舷寬16.3米,吃水6米,標準排水量2800噸,滿載排水量可達3200噸,是新加坡最新服役的一艘多功能護衛艦,性能十分優異。
「可畏」級護衛艦,是法國海軍「拉法耶特」級隱身護衛艦的升級改進版,其噸位略有減小,但其整體性能特別是隱身性能有了更好的提升,雷達、聲音、紅外線和電磁等方面具有更低的信號特徵。
從整體上看,該型艦的上層採用了中央艦橋結構,艦體弦牆與上層結構的整合度提高,整體結構呈10度內傾。艦體表面使用了諸多新型吸波材料,能有效降低雷達波的反射;艦上發動機採用廢氣水冷系統,降低了艦艇的紅外輻射特徵;艦上的舷側欄杆、導纜器、絞纜器、消防與救生裝置、海上補給設備以及主炮、飛彈垂直發射器、反艦飛彈發射器、魚雷發射器都被內傾的舷牆包圍,使用時才打開艙門,整個艦體線性可謂一氣呵成,簡潔優美大方,外形隱身性能良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桅杆,全封閉式桅杆內包藏了各種天線、雷達,減少了外露的天線與傳感器,體積和雷達反射截面明顯減小,使得雷達隱身性極佳。
除了良好的隱身性能外,「可畏」級護衛艦還十分重視艦體強度和損管能力,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圖註:「可畏」級護衛艦具有良好的隱身性、機動性、火力性,被讚譽為「迄今為止在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
動力系統方面,「可畏」級護衛艦的動力系統使用四臺MTU20V8000M90型48276軸馬力的柴油機,採用組合柴油和柴油 (CODAD)配置。每臺發動機額定功率8950千瓦,發動機雙軸驅動兩具CPP可變距螺旋槳。據悉,該型艦巡航速度18節,最大航速28節,航程可達7200公裡。
而本級艦的電力則由四套IFMV1708柴油機/AvK交流發電機組提供,單機發電功率800千瓦,總共能為船艦提供3.2MW的電力。為了降低噪音,四套柴油發電機組都安裝在隔音機箱內。
武器裝備方面,「可畏」級護衛艦的武器裝備包括了一門76毫米艦炮、四組八聯裝的「西爾瓦」A-50型垂直發射器(內裝32枚「紫菀」型防空飛彈),兩組雙聯裝B-515 324毫米魚雷發射器、「魚叉」反艦飛彈以及1架中型反潛直升機。尤其是在防空能力方面,其可以說是東南亞第一種具備真正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
「可畏」級護衛艦採用了四組八聯裝的「西爾瓦」A-50型垂直發射器,該垂直發射器發射槽較深,可容納32枚「紫菀」-15短程防空飛彈或「紫菀」-30區域防空飛彈。「紫菀」-15飛彈使用二級固體發動機,有效射程15千米,防禦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飛機的有效射程達到30千米,具有非常高的敏捷性和高機動性,可有效防禦射入的那些採用末端機動和再攻擊模式的飛彈,如掠海反艦飛彈。「紫菀」-30的最大射程則達120千米。因此,「可畏」級護衛艦可在負責艦艇自衛任務時僅使用紫菀-15,而作戰範圍更廣時則同時採用「紫菀」-15與「紫菀」-30,作戰靈活機動,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紫菀」-15/30防空飛彈中途引導所需的上鏈(uplink)資料傳輸由武仙座相控陣雷達負責,最多能同時引導16枚在空的「紫菀」飛彈,終端引導則依靠飛彈本身的主動雷達尋標器,整個運作戰備只需20秒時間。
除了強大的火力性能外,「可畏」級護衛艦還具有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精密的綜合作戰和艦舶管理系統,性能先進,被讚譽為「迄今為止在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
圖註: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接受檢閱
結語
「可畏」級隱身護衛艦作為新加坡最大的水面艦艇,東南亞最強海軍戰力的體現,能出色的完成維護地區穩定及保護海上交通線的任務。而此次最新型「可畏」級護衛艦「堅強」號參加我國海軍活動,亦體現了新加坡對此次活動的重視。事實上,這並非「可畏」級護衛艦第一次參見我國海軍節重大慶典活動,早在2009年4月23日,新加坡海軍就曾派出本級艦首艦「可畏」號參加了在中國青島奧帆賽場地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海上閱兵式。
本文選摘自兵工科技《2019海上大閱兵》專輯中的《東南亞第一種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 ——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一文。點擊下方藍字連結即可直接購買專輯。
購買連結:
兵工科技《2019海上大閱兵》專輯(紙質版)
【兵工科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