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面主力作戰艦艇來看,中美海軍的真實差距到底還有多大

2021-02-23 竇竇科技資訊

在前幾期的內容中我們已經多次提到,在近10年時間裡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大批艦艇不斷入役,新型艦艇不斷下水,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中國海軍的落後的局面,水面作戰力量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海軍艦艇總噸位已經達到200萬噸,僅次於世界第一海軍美國海軍的353萬噸,超過排名第三俄羅斯海軍的110萬噸。中國海軍的整體實力,除水下戰略打擊力量以外,常規作戰力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海軍。

中國海軍編隊

而這一切都是得益於052D型驅逐艦、055型萬噸級驅逐艦、054A型遠洋護衛艦、071型船塢登陸艦和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批量建造。以及遼寧艦的成功改造併入役,山東艦的成功建造並服役。其中052D型驅逐艦自2012年8月30日首艦「昆明」艦(舷號172)下水,到2020年8月30日最後一艘「紹興」艦(舷號134)下水,一共建造了25艘。其中有17艘已經入列,另外有7艘正在試航當中,一艘在棲裝,預計在2022年末或2023年初,這25艘052D型驅逐艦將全部入列,改進型號開工建造。

中國海軍052D型驅逐艦首艦昆明艦,舷號172

在052D型驅逐艦的建造過程中,下水數量最多一年在2019年,據公開數據顯示,在整個2019年,海軍一共下水了8艘052D型驅逐艦,創造了近50年全世界海軍驅逐艦下水的最高紀錄,哪怕是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在建造過程中也從未達到如此高度。055型驅逐艦的建造同樣實現了「下餃子」,055型驅逐艦自2017年6月28日首艦「南昌」艦(舷號101)下水到2020年8月30日第八艘下水,在3年零2個月的時間裡,一共下水了8艘,其中下水最多一年發生在2018年,一共有3艘下水,目前已有2艘服役,另外6艘還在棲裝和試航當中,預計到2023年將全部加入人民海軍戰鬥序列。下一批次的建造工作,預計也將會在2023年前後開工建造。

中國海軍054A遠洋護衛艦

054A型遠洋護衛艦,可以說是中國海軍建造過數量最多、噸位最大和技術最先進的遠洋護衛艦,也是當今世界服役數量最多的遠洋護衛艦。該型艦艇自2006年12月21日首艦「舟山艦」(舷號529)下水以來,一共建造了31艘,其中有30艘已經入役,第五批首艦正處於試航當中,該型艦艇一共計劃建造5批,總數預計會在50艘左右。071型船塢登陸艦,自2006年12月21日首艦「崑崙山」艦(舷號998)下水以來,截至目前一共建造了兩批共8艘,且已經全部入役。075型兩棲攻擊艦自2019年9月25日首艦下水以來,一共建造了3艘,且已經全部下水,但目前還沒有入役。雖然近10年中國海軍取得了這麼多的成果,大幅度提升了中國海軍的整體實力,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海軍。

中國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

那中國海軍同美國海軍相比,在水面主力作戰艦艇的對比上,其差距到底還有多大呢?為了做直觀的對比,一下內容中我們將圍繞驅逐艦、護衛艦、船塢登陸艦、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等5大方面去對比,看看中美海軍的真實差距到底有多少。

第一:驅逐艦/巡洋艦上的對比

這裡我們需要說清楚的是,我國是沒有巡洋艦劃分的,儘管055型驅逐艦的排水量已經超過了巡洋艦的標準,但我國並沒有將其劃分為巡洋艦,但美國國防部在其2017年的白皮書中將055型劃分為巡洋艦。這裡為了更直觀的對比,這裡我們就將055型驅逐艦按照美國的劃分標準,劃入巡洋艦進行對比。

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驅逐艦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擁有驅逐艦和巡洋艦數量最多的國家。據公開數據顯示,自1989年9月16日「阿利伯克I」型驅逐艦首艦「阿利伯克」號(舷號DDG-51)下水,到2020年1月27日「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希格比」號(舷號DDG-123)下水,該級艦艇已經建造並下水了了8個批次共計71艘,另外有8艘處於建造當中,還有9艘被納入建造計劃當中,一旦全部按照計劃建造,那該型驅逐艦的建造總量將達到88艘。該型驅逐艦的初期「I」型的滿載排水量為8315噸,最後一個型號「III」型則為9800噸。

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驅逐艦正在發射飛彈

其武器系統主要為Mk 41垂直發射系統,初期「I」型為90單元的垂髮系統,後續型號為96單元,可實現彈藥共架發射,具備對地、對海、對空和反潛的作戰能力。同時還搭載有一門127毫米口徑Mk 45輕型艦炮(舷號DDG-51到80的裝備)/127毫米口徑Mk45Mod4輕型艦炮(舷號DDG-81後的裝備),同時還搭載有兩具四聯裝MK-141RGM-84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兩具20毫米密集陣近防系統(舷號DDG-51到83的裝備)/一具或無20毫米密集陣近防系統(舷號DDG-84後的裝備)。

052C型驅逐艦「西安」艦(舷號153)

而我國的驅逐艦型號就相對較雜,我國現役一共有051B型驅逐艦1艘,051C型驅逐艦2艘,052型驅逐艦2艘,現代級驅逐艦4艘,052B型驅逐艦2艘,052C型驅逐艦6艘,052D型驅逐艦17艘(8艘在舾裝)。從數量上來看,我國現已下水的驅逐艦總數為42艘(包括8艘未服役的052D)。同美國在驅逐艦上的差距較大,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已經下水的總數為71艘,我國多個型號加起來也只有42艘,差距為29艘。

052D型驅逐艦「廈門」艦(舷號:154)

作戰水平和噸位也存在差距,在052C之前的型號,屬於中國海軍在驅逐艦建造摸索過程中建造的艦艇,技術上和火力上都相對落後,噸位也較小。儘管到052D型驅逐艦時,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相較於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火力和噸位上也還有較大差距。052D型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只有7500噸,配備有64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比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少32單元,艦炮上搭載有一門H/PJ-45A型單管130毫米艦炮。同時配備有一門H/PJ-12型7管30毫米艦炮(部分型號)或H/PJ-11型11管30毫米艦炮(部分型號),另外還搭配有3聯裝7424型324毫米魚雷發射器,從火力上來看同美軍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055型驅逐艦的對比,在這兩者的對比上,055型驅逐艦則又優勢明顯,兩者有著1代以上的差距。美軍自1981年4月25日首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提康德羅加」號(舷號CG47)下水,到1992年11月20日最後一艘「黃家港」號(舷號CG73)下水,前後一共建造了27艘,其中有5艘退役被處理,所以該型艦艇現役一共還有22艘,不過艦艇平均年齡已經接近30年,美國正計劃建造全新一級DDG(X)型驅逐艦來替代,不過最快該型艦艇也要到2028年才能下水。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消息稱,從2020年開始,現役22艘的前13艘將開始依次退役,剩餘的9艘將延壽繼續服役。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滿載排水量為9800噸,其武器系統主要為兩座Mk 41垂直發射系統,共12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同時搭載有兩門127毫米Mk45型艦炮、兩座Mark15型近防武器系統、兩具MK 141四連裝魚叉飛彈發射器、兩具Mk 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

兩艘055型驅逐艦同時下水

火力看似不弱,但相較於我國的055型萬噸級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顯然已經成為過時的產物。055型驅逐艦屬於我國建造的第四代驅逐艦,使用大量的先進技術,包括最先進的一體化設計,最先進的垂直發射系統,更先進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雙波段雷達系統,11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同時搭載有當今世界射速最快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取消制退器且口徑最大的H/PJ-45型單管130毫米艦炮。

中國海軍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號舷號101

同時官方還多次披露,055型驅逐艦不僅同時具備對海、對陸、對空和反潛的作戰能力,同時還具備反低軌道衛星和反導的能力。它的滿載排水量更是超過12000噸,就連美國也都承認055型驅逐艦在噸位、技術現代化水平和火力上都處於頂尖水平。更迫使美國加快「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的發展速度和下一代驅逐艦的探索發展計劃,加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計劃的失敗,未來一旦055型驅逐艦再批量建造和服役,美國海軍的優勢將難以發揮出來,除了數量上的優勢,質量上的優勢將喪失。所以,在這方面的對比,雖然055型驅逐艦數量上沒有優勢,但在質量上優勢明顯,且用不了多久數量上差距也會被彌補上。

第二:遠洋護衛艦上的對比

在護衛艦上我國的相較於美國優勢明顯,為滿足遠洋護衛需求,彌補驅逐艦上的不足,同時降低遠洋護衛成本。我國建造了大批量的054A型驅逐艦,在上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提到,自2006年12月21日首艦「舟山艦」(舷號529)下水以來,054A型護衛艦一共建造了31艘,其中有30艘已經入役。該型護衛艦的滿載排水量超過4500噸,具有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較強的反潛和反艦能力。

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

能夠伴隨遠洋艦隊或者航母編隊執行遠洋護衛任務,其搭載有32單元的H/AKJ-16型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海紅旗16中程防空飛彈和魚-8火箭助飛魚雷。同時還搭載有4聯裝鷹擊83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後14艘054A型護衛艦甚至還搭載了兩門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另外還有兩具003A型6管火箭深彈發射裝置和2具3聯裝7424型324毫米魚雷發射器。總體上有著不俗的火力表現,同時有較強的自衛能力和區域防空能力。

054A型護衛艦

而美國現役艦艇中並沒有護衛艦,2015年9月29日已經將最後一艘「佩裡級護衛艦」退出現役,護衛艦退出美國海軍的歷史舞臺。轉而由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和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所取代,這兩種護衛艦的滿載排水量均為3000噸左右。具備執行包括反潛、反水雷、反水面艦艇、情報、監控和偵察,國土防禦、海上攔截、特種作戰和後勤保障等任務,有著不弱於護衛艦的火力。是美國發展的一種高速、高機動性的網絡化的水面戰鬥艦。美軍現役一共有自由級瀕海戰鬥艦10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12艘,現役總計22艘,另外還有數艘已經下水。

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不過這兩型艦艇均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僅搭載有一具11發的近防RIM-116滾體防空飛彈,自衛能力、反潛能力和反艦能力相較於054A型護衛艦也有更弱,活動範圍有限,難以承擔遠洋護衛任務,總體上054A型護衛艦優勢明顯。不過由於瀕海戰鬥艦戰力上的不足,使得美國正計劃在2022年左右開工建造新一代的FFGX「星座級」護衛艦,計劃建造數量將達到70艘之多,排水量更是達到驚人7500噸,單艘造價將達到9.5億美元,整體水平將達到驅逐艦的水平,屆時美國海軍在護衛艦上的弱勢將會被彌補。

美國海軍FFGX「星座級」護衛艦想像圖

第三:兩棲作戰力量上的對比

兩棲作戰力量上的對比,主要對比兩棲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一開始我們已經提到,自2006年12月21日071型船塢登陸艦首艦「崑崙山」艦(舷號998)下水以來,已經建造並服役了8艘,該型艦艇的滿載排水量大約為25000噸,艦長為210米,艦寬為28米。搭載有1門H/PJ-26型單管76毫米艦炮,4座H/PJ-13型6管30毫米近防炮和4座726-4型18管艦載幹擾彈火箭發射裝置,一次性可搭載4艘726型氣墊登陸艇和6架直8武裝直升機進行登陸。一艘726型氣墊登陸艇一次可以運送1輛ZTZ-96G主戰坦克、或1輛15式主戰坦克或2輛ZBD-05兩棲步兵戰車、或陸戰隊員80人,一艘071型登陸艦一次最多可搭載一個加強營的武裝人員和武器裝備。

中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

而美國現役一共有11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該型艦艇的滿載排水量也大約在25000噸左右,艦長208米,艦寬32米,尺寸和噸位上和071型船塢登陸艦相當。武器裝備上搭載有2座Mk44巨蝮二式鏈炮和2座RIM-116滾體防空飛彈。可同時搭載4架CH-46海騎士直升機或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內部可搭載2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1艘LCU登陸艇,其可搭載14輛遠徵戰鬥載具或兩棲突擊載具悍馬機動車等等。總體上兩者相當,這是數量上有著一定的差距。

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

兩棲攻擊艦上的對比,兩棲攻擊艦上我國起步較慢,雖然現在已經下水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但服役數量上還是「0」。而美國一共現役有9艘兩棲攻擊艦,包括7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2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其中「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滿載排水量大約為4萬噸,「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則達到了4.5萬噸。而我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外界估計排水量為4萬噸。僅同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相當。且美國有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和F35B型垂直起降戰機上的優勢,這使得美國的兩棲攻擊艦在戰爭中更有優勢。所以,在兩棲作戰力量上,我國要弱於美國,但艦艇的質量差距較小,主要體現在數量上。

中國海軍試航當中的075型兩棲攻擊艦

美國海軍美國級兩棲攻擊艦

第四:航空母艦上的對比

在上述對比的所有艦艇當中,中美海力量在質量和噸位上的差距恐怕主要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美國現役一共有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1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另外有一艘在棲裝),美軍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均超過了10萬噸。採用核動力裝置作為動力來源,「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採用蒸汽彈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則採用電磁彈射,其兩者的艦載機搭載能力均超過70架,同時還能搭載預警機和運輸機等固定翼飛機。

中國海軍山東艦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

而我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在噸位和技術上均全面落後,兩者均採用常規動力,滿載排水量大約為6.5萬噸,艦載機的起飛方式採用滑躍起飛。各式艦載機的搭載能力大約在40架左右,受制於起飛方式,均不能搭載固定翼預警機和運輸機。同時艦載機的起飛效率也受限,遠不及美國的彈射起飛。所以,在綜合作戰能力上,我國和美國的差距尤為明顯,要想實現在質量上和數量上的差距,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

美國海軍福特級航母

以上就是我國同美國在水面主力艦艇上的對比建國,總體上來說,除了航母以外,其它的作戰艦艇質量和噸位差距較小,主要體現在數量上的差距。航空母艦上的差距則最為明顯,不管是噸位、質量,還是綜合作戰能力,都可以說是全面落後。在此我們希望,未來差距能夠進一步縮小,成長為為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強國。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2021年初,中美海軍大中型艦艇實力對比,差距到底有多大
    美軍持續炒作「中國威脅論」,宣稱中國海軍在2035年全面超越美海軍軍事力量。中國海軍真如美國大肆渲染在2035年超越美海軍嗎?隨著,中國海軍在大型水面艦艇建造速度和規模與美海軍差距正在以驚人速度縮小,但跟美海軍目前水平依然存在著相當差差距。
  • 中美兩國主力艦對比,兩者差距到底有多大?
    特別是海軍,隨著近年來一大批先進裝備的服役,也使得我國海軍規模和實力位居世界第二。那麼如今的中國海軍距離世界最強的美國海軍還有多大差距呢?從兩國的主力艦艇來看:在航空母艦方面,我國目前擁有兩艘現役常規動力航空母艦,而美國現役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並且無論是性能還是噸位與我國的常規動力航母相比都有較大的優勢。
  • 從空中戰略運輸力量來看,中美空軍之間的差距到底還有多大
    尤其是現代戰爭重視高速、機動和深入敵後作戰,運輸機優勢被不斷凸顯出來,戰略運輸機所代表的後勤保障力就是戰鬥力。運20運輸機降落在俄羅斯那麼相較於世界第一的美國空軍,中國的空中戰略運輸力量與美國之間到底還差多少呢?
  • 中美軍力差距縮短了多少?南海島礁建設對西太平洋態勢能產生哪些影響?
    然後我們來看對中美之爭最關鍵的海軍和空軍。海軍方面,艦艇總數從2015年的880艘下降到2019年的750艘,而總噸位卻從150萬噸增加到了197萬噸,4年增長30%。主力水面艦艇方面,包括航母、驅逐艦、護衛艦,從70艘增加到90艘;潛艇從60艘增加到70艘;海軍陸戰隊從1萬人擴編到3萬。
  • 甲午海戰以來,日本第一次建造比中國落後的水面艦艇
    ,設計、建造了金剛級飛彈驅逐艦,它相當於美國伯克F1型飛彈驅逐艦,在完成4艘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又設計、建造了2艘改進型愛宕級飛彈驅逐艦,它相當於美國伯克F2型飛彈驅逐艦,這些艦艇對於當時中國海軍水面艦艇都有較大優勢,也是中國海軍和艦船工業追趕的對象。
  • 絕望的反擊:回顧諾曼第戰役中德國海軍水面艦艇的作戰行動
    儘管如此,德國海軍還是在大洋上彰顯了自己的存在,一次又一次的向強大的英國海軍發起挑戰。由於主要戰爭資源都流向了陸軍和空軍,德國海軍一直無法增強自己的作戰力量,甚至隨著戰爭的持續而不斷下降,尤其是水面艦艇部隊,在戰爭中遭受了嚴重的損失。
  • 093B核潛艇與美國、俄羅斯的核潛艇相比,差距有多大?
    摘要:我們國家的093B型核潛艇,與美國、俄羅斯同類型核潛艇相比,在性能肯定存在比較大的差距,那麼這個上差距到底有多大?
  • 日本軍事期刊對比中日海上力量,差距又何止是水面作戰艦船
    不過從文章中分析的側重點來看,仍然能夠看出日本軍事研究者在中日兩國海上力量發展方面見解的一些端倪。說老實話,筆者看到這篇文章之後,第一感覺並不是日本人有多關注中國海軍的發展情況、或對日本與中國之間海上力量差距越拉越大的現實有多憂慮,而是這篇文章實在是不太專業。
  • 俄羅斯「航母殺手」多如牛毛,中國海空軍還有多大差距?
    俄羅斯反艦飛彈多如牛毛其實,要我來說,俄羅斯海空軍,包括原先的蘇聯紅海軍,在反航母體系建設上的積澱的確深厚,能夠拿出來的、堪稱「航母殺手」的空射反艦飛彈、艦射反艦飛彈型號根本數不勝數。X-22和X-32算什麼,蘇聯紅海軍曾經列裝過的、具備強大的毀傷能力的空射反艦飛彈起碼有七八種。
  • DD(X)未來水面作戰艦艇:乘載21世界美國海軍
    DD(X)未來水面作戰艦艇:乘載21世界美國海軍 DD(X)級驅逐艦對美國海軍的未來這麼重要,這促使我們一起來了解它。  從SG-21到DD-21再到DD(X)  1991年海灣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美國海軍就已經開始研究21世紀水面作戰艦艇了。接下來連續公開發表的美海軍白皮書《由海向陸》、《前沿……由海向陸》等告訴世人,美海軍戰略有了大的調整。
  • 中國和美國海軍的實力差距到底有多大?若發生衝突有沒有勝算
    相信很多人會感到好奇,現在中國海軍的迅猛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如果有一天真的和美國海軍產生了軍事衝突,雙方的差距是多大呢?中國有沒有勝算?對於這個問題,美國軍事專家這次終於說出了「實話」。這樣的大型艦艇在中國海軍未來的建造計劃中還有很多艘,並且一定會超越目前已經服役的055型艦。
  • 我海軍的作戰:已從先前單一的水面艦艇,向跨軍兵種聯合作戰邁進
    這次貼近實戰的我海軍歷史上戰役級別的大規模海空包括火箭軍飛彈發射營參與的軍事演習,經過央視新聞聯播和專題軍事節目的報導,可謂震撼了全世界軍界,讓外界看到了我海軍現代化發展的成果,以及新時期遂行軍事鬥爭準備中聯合作戰演練所迸發出來的海空軍作戰威力。
  • 中國海軍艦艇總量超美國居世界第一?然而真相是...|軍情晚報
    ▲2018年4月南海閱兵盛況雖然重點放在了中國海軍艦艇數量的高速增長上,不過文章也沒有否認差距,文章表示美國的軍艦體積更大,總噸位遠超中國艦艇,在質量上美國海軍也有更大優勢。還擁有22艘飛彈巡洋艦和現役共計62艘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等水面艦艇。實力當之無愧為世界最強。
  • 2020年俄羅斯海軍新服役軍艦一覽,潛艇當主力,水面戰艦衰弱
    06363型大型柴電潛艇水面艦艇方面,戰鬥力最強的是一艘22350型飛彈護衛艦「蘇聯海軍元帥卡薩託諾夫」號。該艦為22350型飛彈護衛艦的2號艦,也是俄羅斯海軍接收的第二艘國產「盾」艦,該艦於202年7月21日正式加入俄羅斯海軍現役。俄羅斯海軍打算建造共計15艘22350型飛彈護衛艦,目前已經建成2艘。該艦雖然也裝備了「宙斯盾」相控陣雷達,並且在俄羅斯海軍中完全是當做主力艦來使用,但是整體體格仍然偏「瘦弱」。
  • 中美海軍已旗鼓相當了?美國佬典型的糖衣炮彈!
    我初看標題,就知道大致內容,說的是中國海軍趕上了美國海軍的水平,兩者已差不多是「旗鼓相當」了。這顯然是不靠譜的對比,什麼叫「實力上」?如果指的是艦艇數量之對比,當然中國海軍的艦艇會比美國海軍多一點。但是,此類對比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衡量一支海軍的真實水平,不能僅看艦艇數量的多寡,更要看它的裝備質量,以及作戰經驗、人員素質和基地分布等情況,絕不是單一指標的簡單比較。再看文章內容,消息來源是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0日的一篇文章,引用美國海軍最新發布的新戰略指南,其中含有美國方面首次承認「中國和美國的海軍軍力旗鼓相當」等文字。
  • 五角大樓:中國海軍「世界第一」
    報告宣稱中國軍力已經在某些領域超越了美軍,列舉了諸多指標,尤其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擁有約350艘艦船和潛艇,包括130多艘大型水面艦艇。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初,美國海軍的戰艦數量約為293艘」。報告對中國軍力的評估是否反映了真實情況,中國海軍真的已經超越美國海軍成為世界第一了嗎?
  • 51年的變化有多大?中國海軍驅逐艦已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
    中國海軍的發展過去歷經困難,現在用10年不到時間走完的路,過去我們用了30多年,在052D誕生之前,我國在第一代驅逐艦和第二代驅逐艦上的發展,用了30多年。那麼我國的驅逐艦發展之路到底又是怎麼樣的呢?直到21世紀初,在吸取俄羅斯或者蘇聯海軍艦艇的部分技術,和自身的技術進步後,才又建造了052B型驅逐艦,但由於綜合作戰水平不如意,許多技術難題得不到解決,該型號也只建造了2艘,屬於過渡型艦艇,後又在其基礎上建造了052C型飛彈驅逐艦和052D型驅逐艦,使中國海軍的驅逐艦的水平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 海上G2指日可待——淺談未來十年中國水面艦隊主力的編制和部署!
    055萬噸大型驅逐艦的巨大分段模塊已經在江南長興出現,說明這種世界領先的大型主戰艦艇,即將迎來批量生產。首批建造數量可能是4艘,江南的2艘作為第一批次。中國海軍的水面主戰艦艇,首次跨入世界領先行列。▼海軍對這種性價比極高的主力護衛艦相當滿意和倚重,訂單追加到32艘也是很可能的。而且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友好國家對這型艦艇興趣極大,未來批量出口,生產線可再維持十幾年。▼
  • 1994中美黃海對峙,耗時72小時,為什麼得不到及時支援
    回顧歷史,實力上的過分差距才是受困根源,兩者之間主力裝備代差嚴重完全不在一條線上,下圖是黃海對峙中的兩大主角小鷹號航母及091型核潛艇。403艇只能下潛規避同時用長波電臺向基地求援,海航及水面艦艇部隊進入一級戰備,包括準備組成水面艦艇編隊、空中戰機編隊解圍。實力不濟也為避免局勢惡化,中方極力釋放善意卻得不到回應,時間過去了60個小時直到29號下午海軍派出首批2架殲-7。受限於航程殲-7不久即返航,美艦機沒消停一會接著圍困,無奈之下只能再次派出第二批戰鬥機。
  • 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
    在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國艦艇中,新加坡海軍「堅強」號護衛艦,無疑十分引人矚目,因為它不但是第一艘抵達我國的外國海軍艦艇,更是新加坡海軍目前最先進的護衛艦,被讚譽為「東南亞最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