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堅執銳向強軍!從閱兵看改革開放以來陸軍裝備發展成就

2021-12-21 解放軍報
陸戰猛虎披堅執銳向強軍

——從閱兵看改革開放以來陸軍裝備發展成就

■王笑夢

▲參加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的受閱部隊在朱日和訓練基地列隊準備接受檢閱。圖:新華社

人民軍隊創建始於陸軍、發展基於陸軍、根脈源於陸軍。陸軍是黨最早建立和領導的武裝力量,自創建以來,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建立了不朽功勳。改革開放40年來,陸軍裝備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武器裝備體系實現全面更新換代,陸上機動作戰能力不斷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陸軍始終堅持能打仗、打勝仗,把新型作戰力量建設作為突破口,著力提高立體突擊、快速反應、遠程機動能力。閱兵式上,陸軍裝備方陣紅旗獵獵,鐵流滾滾,展現出各個時期陸軍裝備發展建設煥發出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參加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的受閱部隊在朱日和訓練基地列隊接受檢閱。資料圖

追趕機械化步伐

陸軍,這支從革命年代走來的威武之師,在經歷了徒步化、騾馬化、摩託化階段後,開始努力追趕世界先進陸軍發展趨勢,向機械化轉型升級。而在上世紀80年代初,陸軍仍以步兵為主,輕裝步兵佔兵員總數95%,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技術兵種僅作為步兵配屬部隊,同時,陸軍裝備也大大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式上,雖然以79式中型坦克為代表的新型坦克裝甲車輛讓人耳目一新,但當時的陸軍裝備技術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且裝備數量不足,諸如新型輪式裝甲輸送車等甚至以樣車身份參加閱兵。

1985年,陸軍編成實行全面改革,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電子對抗兵、防空兵等諸軍兵種所佔比重持續上升,傳統步兵數量逐步下降。與之相對應,陸軍機械化裝備型號和數量也大幅提升,譜系逐步走向完備。

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時,99式主戰坦克、96式主戰坦克、88B式主戰坦克、86式步兵戰車、89式履帶裝甲輸送車、92式輪式裝甲輸送車、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89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紅箭-9重型反坦克飛彈發射車、95式4管25毫米自行高炮等一大批新型機械化主戰裝備集體亮相,鐵甲錚錚、長槍所指,展現出陸軍現代化發展勢不可擋的氣勢。

新世紀以來,地區性衝突和低強度戰爭催生全球裝備技術革命,為順應裝備發展趨勢,陸軍在繼續發展重型裝備的同時,加快建設輕型機械化步兵旅,以提升陸軍快速反應、遠程機動能力。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和2017年建軍90周年閱兵,除99A式主戰坦克、04A式步兵戰車、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07式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等重型戰車繼續佔據陸軍裝備方陣主要位置外,新一代輪式裝甲車族已成為陸軍裝備序列中應用最廣泛的載臺。輪式步兵戰車、輪式裝甲輸送車、輪式突擊炮、輪式通信車、輪式電子戰車、輪式救護車、輪式裝甲搶救牽引車、輪式裝甲搶修車……一種底盤多種車型,在閱兵式上被軍迷親切地稱為「大八輪」。

▲「跨越-2018·朱日和」演習。

鍛造信息化利劍

古往今來,戰爭邏輯始終是:創新求變者勝出,保守僵化者落敗。

如果說機械化補上了中國陸軍發展的短板,信息化則是助推陸軍實現彎道超車的加速器。當今世界,信息化戰爭引領潮流,一體化聯合作戰主宰戰場。從機械化到信息化,中國陸軍要實現從「鋼鐵比拼」到「矽片較量」的跨越式發展,通過構建信息化網絡,使「嵌入」戰場的每個單兵、每輛戰車都不再「孤單」,不斷提高陸軍精確感知、精確指揮、精確打擊、精確評估、精確保障等能力。

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陸軍裝備方隊首次展示多種信息化通信車輛。2017年建軍90周年閱兵時,陸軍裝備方隊以更開放的姿態,全景式向外界展現陸軍信息化作戰部隊的嶄新面貌。隆隆駛過朱日和演兵場的99A式主戰坦克、04A式步兵戰車、08式輪式戰車經過信息化升級,戰場態勢感知、信息共享互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傳統的「陸戰猛獸」更加耳聰目明。而07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和03式300毫米輪式遠程火箭炮混合編成,在信息化指揮系統與先進雷達配合下,可發射精確制飛彈藥、末敏彈等新型彈種,短時間內可將密集火力精準地傾瀉到敵人頭頂。獨立成組的「紅箭」-10反坦克飛彈發射車更顯示出在信息化作戰條件下的重要地位。這種新型反坦克飛彈採用光纖制導,射程遠、威力大、命中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可以對地面高價值目標及低空、低速飛行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大大提高裝備打擊能力。

除主戰裝備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外,這次閱兵式上還首次以獨立方隊形式展示了陸軍新型信息化指揮、電子偵察、電子對抗及通信幹擾等新裝備,保證陸軍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仍然能夠「耳聰目明、臂長拳硬」。

伴隨各種信息化裝備陸續列裝,陸軍的指揮模式、作戰樣式也發生變化:憑藉信息化偵察手段,陸軍戰場感知能力大幅提升;通過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指揮員隨時對裝備部署和運動情況了如指掌,指令可直達單車單兵,真正實現「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裝配新型信息系統的武器裝備實現了智能搜索、察打一體、一鍵發射等功能。中國陸軍在改革強軍大潮中,以信息化為牽引不斷實現部隊戰鬥力整體提升。

▲2018年5月23日上午,陸軍在新疆庫爾勒舉行練兵備戰及轉型建設集訓。圖某空中突擊旅舉行實兵實彈演練。張永進攝

加快立體化轉型

習主席在陸軍領導機構成立時的訓詞中,針對陸軍建設,專門強調「新型」二字,新型的含義之一是,攻防機動都要有能力從空中發起,讓猛虎肋下生雙翼。

1985年百萬大裁軍時,為提高陸軍集團軍協同作戰能力,中央軍委批准於1986年10月開始籌建陸軍航空兵部隊,並於1988年在3個集團軍成立直升機大隊,中國陸軍航空兵由此誕生。經過近30年建設,陸軍航空兵已發展為一支擁有多種機型、具備相當規模和作戰能力的現代化空中突擊力量,不但出色完成各項軍事任務,在抗洪搶險、護林防火、緊急救援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裝直升機被譽為「空中坦克」,是陸軍航空兵核心裝備。上世紀80年代,陸航在成立之初接收了一大批國產裝備,同時從法國引進「小羚羊」輕型武裝直升機,後者充分展現出武裝直升機在現代反坦克作戰中的極大優勢,並催生出國產第一代輕型武裝直升機直-9和直-11。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直-9W武裝直升機亮相。到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載彈量提升大大的直-9WA武裝直升機已成為一種令人生畏的反坦克直升機型。201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國產第一種中型武裝直升機直-10和輕型武裝偵察直升機直-19以大機群波浪式亮相,飛機旋翼劃開空氣的巨大聲響讓大地為之震動,西方媒體驚呼:中國陸軍航空兵從此擁有與強敵爭奪一樹之高制空權的能力。

2017年建軍90周年閱兵,由17架輕型武裝偵察直升機直-19組成的「81」圖案、24架中型武裝直升機直-10和輕型武裝偵察直升機直-19組成的「90」圖案,從朱日和演兵場上空飛過,拉開閱兵式序幕。隨後由運輸直升機搭載的兵力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實施機降作戰,猶如「神兵天降」,中國陸軍空中突擊力量首次亮相,標誌著中國陸軍的「鐵腳板」終於煉成「飛天俠」,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立體突擊、快速反應、遠程機動的優勢。

刊於2018年12月11日

《中國國防報》04版

相關焦點

  • 軍事 中國陸軍翱翔藍天是從那次大閱兵開始
    1984年大閱兵時的空中梯隊建國以來的14次大閱兵中,有一個兵種承載著解放軍新時代的夢想,它在最近的兩次閱兵中才出現,而且發展速度慢了世界30多年。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開始大踏步追趕世界先進國家國防建設的水平,從小米加步槍向機械化發展。從1949年到80年代初期的30多年時間裡,解放軍陸軍部隊在裝甲兵、炮兵、運輸兵等兵種的建設上取得了很大成果。不過,直到80年代初期,陸軍對自身建設的認識仍然很傳統,很少有人會想到發展航空兵,很多人甚至沒有聽說過陸軍會飛。
  • 一張圖看遍閱兵式上所有裝備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後舉行了多次國慶首都閱兵,2015年9月3日還首次舉行了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的閱兵活動。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我軍首次組織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的專項閱兵,是對閱兵活動的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
  • 閱兵剛剛結束,這些最新、最多、最全你都get到了嗎
    從開國大典上的「萬國牌」、「騾馬隊」,到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中全部以國產武器裝備亮相。天安門前這條閱兵路,見證了新中國的成長和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大閱兵規模之大、參閱方隊之多、新亮相的武器之全,均創造了歷史。那麼,這次閱兵都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亮點呢?
  • 閱兵震撼高清圖來了!大量新裝備首次曝光
    殲-20首次公開亮相空軍對外正式發布,飛行展示由空軍試飛員來具體操作,說明殲-20的試飛已由工廠科研試飛階段向作戰驗證轉變,由單一平臺試驗向作戰體系融合轉變。「由此可以預測,殲20正按照空軍的發展計劃成批次地裝備。從殲-20的展示,看到中國空軍整體作戰能力的跨代躍升。」
  • 向世界闡述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實際上我們是要通過大閱兵宣示我們捍衛和平的決心。」 趙周賢說,習主席宣布裁軍30萬,正好表明我們決不會窮兵黷武,表明了我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其次,裁軍並不意味著軍力下降,而是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堅持走精兵之路、強軍之路,通過多次裁軍,精簡員額,發展現代化武器裝備,優化體制編制,特別是加強軍隊信息化建設,使軍力更加強大,使我們具有更強的維護和平的能力。
  • 標兵丁輝:5次參加大閱兵4次駕駛頭車的「陸軍兵王」!
    一次是2015年9月16日,習主席在接見閱兵優秀代表時與他親切握手;另一次是2018年1月3日,習主席向全軍發布訓令,他當時就站在靠近主席臺的第一排。「從來沒想到能離統帥這麼近,從來沒感覺到自己肩頭的責任這麼重!」丁輝在理論學習筆記本的扉頁上鄭重寫下:「學好習近平強軍思想,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丁輝有過3次提幹機會,前兩次失之交臂,第三次卻是主動放棄。
  • 《中國大閱兵》珍藏圖冊火熱預售中
    這是習近平同志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以來的首次大型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非國慶日舉行的天安門閱兵,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5次天安門大閱兵,更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關注】怎麼看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發出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偉大號召,開啟了我軍歷史上一場劃時代的整體性、革命性變革。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成立,習主席親自授予軍旗並致訓詞。2016年1月11日,在軍委機關相繼調整組建不久,習主席接見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同志。
  • 以強軍目標為引領砥礪奮進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軍事訓練發展回眸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堅強領導下,在強軍目標的有力引領下,全軍指戰員著力舉旗鑄魂、突出備戰打仗、堅定推進改革、強力正風肅紀,始終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同發展共進步,為共和國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夢保駕護航,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政治根基更加牢固,部隊面貌煥然一新,強軍興軍勁頭十足,改革強軍戰略深入人心,實戰化訓練水平明顯提高
  • 蓄積勝勢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對臺工作成就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對臺工作極不平凡的五年。
  • 合肥製造「三型裝備」昨亮相大閱兵
    △305A雷達資料圖305A雷達作為「幕後英雄」,以實戰狀態參與了此次閱兵,其主要承擔了閱兵當天的安防、警戒任務,以確保閱兵活動能夠圓滿完成。該雷達也曾作為參閱裝備亮相2009年建國60周年閱兵和2015年「九•三」閱兵。這些年來,在一些關注中國軍隊的人眼裡,解放軍已多年沒打過仗,缺乏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經驗,各項建設成果缺乏實戰檢驗。
  • 2019年的中國大閱兵,將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閱兵
    戰友您好,在您閱讀本文之前,請您動動手指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奇牧文化」,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本公眾號準時推送的精彩文章了
  • 強軍!強軍!
    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第七集——《強軍之路(上)》23日晚8時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本集系統闡釋了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思想,深入解讀我軍這一輪整體性、革命性變革的時代背景、戰略考量和重大舉措,生動展示我軍改革重塑的全景畫卷、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
  • 向海圖強春潮湧
    人民海軍自1949年4月23日誕生以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路劈波斬浪,縱橫萬裏海疆,勇闖遠海大洋,大踏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已經發展成為五大兵種齊全、核常兼備的戰略性軍種。改革開放的春潮,人民海軍迎來了新發展。1979年7月29日,鄧小平在青島接見海軍黨委常委擴大會議代表時指出:「鞏固強大的海防,是事關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事。」8月2日,他登上國產第一艘飛彈驅逐艦濟南艦,視察渤海海峽。航行途中,鄧小平寫下「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的題詞。上世紀90年代,人民海軍圍繞提高現代化水平,進入一個重要的建設發展時期。
  • 看完建軍90周年閱兵 讓我來告訴你解放軍戰鬥力究竟是什麼水平
    此次大閱兵,陸海空三軍航空兵100多架戰機編成1個紀念標識梯隊、1個空中突擊梯隊和6個空中梯隊,從東北、華北6個機場起飛向閱兵地點集結,接受檢閱。        其中,空中作戰群有多款機型為首次亮相,無疑成為閱兵過程中的一大亮點。
  • 大型電視紀錄片《強軍》激發全軍官兵以更大熱情投身強軍興軍新徵程
    「改革強軍沒有過去時,只有進行時」「強大的祖國、一流的軍隊是歷史給予軍改一代人的最好饋贈」——作為一部回顧強軍成就、啟迪強軍未來的
  • 陸軍第74集團軍第四屆「十大強軍標兵」評選,請您投票!
    為適應新時代強軍興軍、建強陸軍要求,進一步激發官兵使命感榮譽感,匯聚強軍興軍磅礴力量,今年陸軍第74集團軍組織第四屆「十大強軍標兵
  • 70周年大閱兵,中國至少有四大收穫
    這次閱兵的一大亮點,就是編組了戰旗方隊。在大閱兵中,戰旗方隊行駛在裝備方隊最前面。在五大戰區指揮員引領下,載著100面榮譽戰旗的猛士車緩緩駛過天安門。這些戰旗是從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榮譽功勳部隊遴選出來的。「鐵軍」「大渡河連」「平型關大戰突擊連」「塔山英雄團」……戰旗方隊展示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榮譽功勳部隊的戰旗。
  • 2019國慶70周年閱兵時間表流程
    運用直升機編組字樣、飛機噴拉彩煙、空地旗幟展示等形式,寓意在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新中國建設發展走過的70年輝煌歷程,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奏唱體現新時代特色的嶄新歌曲,演奏昂揚向上的愛國主義樂曲,烘託濃厚熱烈的節日氣氛。  演奏曲目達50多個,也是歷次國慶活動最多的一次。
  • 南海大閱兵!22分鐘完整高清視頻來了!畫面震撼!
    4月12日上午,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展示人民海軍嶄新面貌,激發強國強軍堅定信念。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堅定不移加快海軍現代化進程,善於創新,勇於超越,努力把人民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習近平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閱兵海南花團錦簇,南海春潮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