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臺灣「漢光35號」軍事演習中,臺灣軍方調集了多達4個軍團的兵力,擺出防禦態勢,才勉強抵擋住了解放軍3個旅的進攻。正是這次演習,才讓外界看到了臺軍和解放軍的真正實力差距,臺軍戰鬥力只有解放軍15%的消息也就不脛而走。
事實上,以比例看去,臺灣一個軍團由5-6個旅組成,4個軍團就是最多24個旅。因此,臺灣軍隊的最低戰鬥力,可能只有解放軍的1/8,也就是12.5%。這麼看來,15%都還是保守估計了。
近幾年,受到大陸和臺灣統一進程加速的壓力。臺灣當局進行了多項軍事演習來壯軍威!這其中有2019年4~5月間的「漢光35號」演習,7~9月份的海、空軍射擊操練,9月下旬的外島反登陸作戰操演和臺灣軍方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
臺軍士兵與臺灣民眾
當然,聲勢最為浩大的還是「漢光35號」演習。
「漢光35號」演習包括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計算機輔助指揮所演習,通過在計算機上模擬出大陸和臺灣當局兩方,進行防禦作戰。其中給解放軍的背景設定是,攜帶有殲-20隱型戰機、射程逾200公裡的衛士火箭炮、可鎖定臺戰機起飛的S-400防空飛彈、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的成熟先進現代化部隊。臺灣方面則裝備美式F-16V戰機和AIM-9X型空空飛彈。演習的主旨自然也不是和解放軍「捉對廝殺」,而是側重於「戰力防護」,也就是充分運用機動、欺「敵」、偽裝、隱蔽、抗炸、幹擾、多重配置,及整合民間資源快速修補等方式,達到有效防禦並減小傷亡的目的。顯然,臺灣當局也不認為以臺軍的軍事素養就能和解放軍相抗衡。
殲-20整裝待發
臺軍軍事素養差勁,「紀律廢弛」、「戰力低下」臺軍的軍事素養差勁,如今已是天下聞名。它主要的問題有兩方面,一是紀律廢弛,二是戰力低下。紀律廢弛主要體現在「性騷擾」和「酒駕」案件頻發上。
從 2016 年至 2018 年,臺軍「性騷擾」實際立案每年分別為 24、29、36 件。根據臺灣當局防務部門的表態,通過嚴加懲處、修訂規章的方法,到2019年8月的案件數量有所減少,為9件。但實際上,這一表述失實,因為就在該表態發出後不久,臺軍又接連爆出了幾起「性騷擾」案件。以這個速度計算,到2019年年底,應該能趕上前幾年的「戰績」。而從2015年至2018年期間,軍職和聘僱人員「酒駕」的人員有4720人,軍方已列管的有480人。根據臺灣媒體報導,除了「性騷擾」和「酒駕」之外,訓練中損壞裝備、人員受傷,機艦發生火警,貪汙挪用公款,衍生債務糾紛,營內參與傳銷,非法私藏毒品,酒醉致死等通通是臺軍面臨的現實問題。
中國《民法典》嚴禁性騷擾
戰力低下則主要集中在裝備差和士氣低兩方面。
頻頻爆出的臺軍軍事裝備老化、臺灣地區領導人專機走私、「飛安危機」等都屬於「裝備差」的問題。「士氣低」則體現在臺軍居高不下的自殺率,據臺灣當局防務部門的新聞稿顯示,2019年2月至12月,臺軍至少發生了8起自殺自傷事件,死亡7人,傷1人。自殺的人員涵蓋軍官、士官和士兵,呈現出一種普遍性;自殺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門,使得預防難度加大。
這樣的軍隊,士氣低迷、裝備落後,顯然是無法擁有強大戰鬥力的,但是臺灣當局並不打算放棄這支羸弱的軍隊。2019年,通過加強演習強度、實彈演練等方式,臺灣當局一度試圖重振軍威。
仍舊是在2019年的「漢光35號演習」中,第二階段的實兵演習,臺軍傾盡了所有的精銳武器,營造出了較強的實戰氛圍。在彰化中山高速公路的「彰化戰備道戰機起降」,東部海域的「聯合實彈操演」和屏東的「聯合灘岸殲『敵』作戰實彈射擊」,算是該演習中的亮眼之作。
臺灣中山高速公路
臺軍防禦策略無非「三板斧」——美式戰機、飛彈、反登陸作戰從「漢光35號」演習可以看出,臺軍的防禦策略主要依靠美式先進戰機和飛彈。
2019年,同樣的防衛演習還有固定每年7~9月舉行的「海、空軍射擊操演」,重點則放在飛彈射擊訓練上。2019年的「射擊操練」,依照「整體防衛作戰構想」,區分了地對空、空對空、空對艦、艦對空、艦對艦等5種模式,動用了多種武器,執行了12類、117枚飛彈及精準炸彈實彈射擊,可謂是規模龐大!
解放軍裝備的S-400防空飛彈
除了運用戰機、飛彈進行空中攔截外,臺灣當局對於反登陸防禦作戰也格外重視。
2019年9月25日舉行的「外島反登陸作戰操演」就是聚焦於反登陸作戰的演練,從這次演練可以看出,臺灣軍方反登陸作戰的策略是先以重型火炮齊射,阻止「敵」船團靠近海岸;然後實施集火帶射擊,阻礙步兵搶灘登陸;最後再進行反擊作戰,由戰車實施坐灘線射擊,並由第一線守備部隊進行防護射擊。
整個構思還是比較清晰的,就是不知道實戰時能用到幾層。
該演習動用的軍事裝備倒是不少,僅僅後湖海岸陣地,就動用了48門火炮,射擊各類彈藥達1000餘發。而除了後湖海岸陣地外,該演習還包括烏丘,馬祖防衛指揮部下轄的南、北竿及莒光3個地區。總共5個地區同步實施演習,動用7類40餘門火炮,操演課目包含制壓作戰、戰場照明、阻止擾亂射擊、集火射擊、彈幕射擊等5項。
臺灣馬祖島
戰機、飛彈、反登陸防禦作戰外,臺灣軍方基本上就黔驢技窮了。
除了「三板斧」之外,臺軍就只能就提高預備役士兵戰鬥力和整合民間力量上做出努力。2019年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就是針對臺灣預備役士兵的軍事訓練。據報導,2019年該軍事訓練總計8萬3600人。由陸軍新訓旅、南 (北)訓練中心、軍團幹訓班(含外島)、海軍、陸戰新訓中心、「憲兵訓練中心」及後備北、 中、南區召訓中心等29個單位進行訓練。
2019年的「動員整備演習」包括2019 年度「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民安) 演習」、「軍民聯合防空 (萬安) 演習」 及「自強演習」等。目的是企圖運用民、物力資源,採取「系統式」動員模式,以「整廠」之人員、裝備並徵方式納入操演,演練聚焦在擴充機場搶修、灘岸阻絕作業及擴大民間通信能力運用等3項演練課目上。
臺軍預備役士兵——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