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或成最大輸家」

2021-02-15 底線思維

本周最重要的軍事新聞,是拜登時代美國軍事政策的變化。拜登任期內無疑要延續川普時代制定的「大國競爭」軍事政策,實質性地進行軍備競賽,以維繫霸權主義。而在具體蛋糕分配上,拜登將通過確立未來20年造艦規劃的方式,繼續維持美國海軍的「霸權」。

拜登的軍事政策,大體上延續了川普,這是美國國家意志的一種體現


拜登時代的取捨


本周,在拜登開始權力過渡以後,美國軍方最高官員們進行了一次較為重要的講話,大體上談及了拜登時代美軍戰略轉變的目標。

美國陸軍出身的四星上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12月3日在一篇概述美國重要戰略轉變的重要講話中預測,美國軍方依舊需要將主要財政精力投入到海軍的擴張上,而陸軍、空軍等部分經費項目將被削減。因此,在拜登時代的軍費「切蛋糕」問題上,五角大樓將發生「大量流血事件」。

作為陸軍出身的老四星上將,馬克·米利在本次講話中談及大刀闊斧地砍陸軍軍費,倒是有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壯感,他在講話中這樣說:「所以,你看,我是名陸軍,我愛陸軍……但是美國最重要的防禦能力,以及向前投射力量的能力,是海軍、空軍和太空力量。最終,我認為陸軍可能會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輸家,就像韓戰、越南戰爭和冷戰結束時一樣。」

讓陸軍出身的上將去說「陸軍或成最大輸家」,確實有點「悲壯」


同日,美國海軍也「趁機」向國會推銷擴大艦隊的方案。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格雷迪同在3號向美國國會展示了一份海軍發展評估,這份評估名為《海軍力量2045》。這個年份倒是很有意義,我們今天熟知的美國霸權(Pax America)基本上就是從1945年美國贏得二戰開始的,定下25年後的海軍發展目標,無疑是美帝希望維繫「百年霸權」的雄心壯志的體現。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項目是前任防長,也是陸軍出身的埃斯帕上個月被解僱之前推動的。

這個項目很簡單,就是「下餃子」,該項目將使美國海軍船團增加在25年內從290艘增加到至少500艘,其中包括至少150-200艘無人駕駛艦船。

根據Esper的計劃,美軍在2045年將有150艘船,這意味著美軍將常備接近200艘艦艇


在講話中,米利和海軍作戰部長還透露了一些美國海軍的發展方向。首先,美國海軍將繼續「法定」擁有11艘航母,簡而言之就是美軍航母數量在未來十幾年內不變,這一點可以看作民主黨執政時代各方的一個共識。

其次,美國海軍希望建造多達六艘「輕型」航母,類似於美國海軍擁有的改進型「黃蜂」級和「美國」級,搭載F-35B。這些艦隻將比目前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小得多,它們更加靈活,不過幾位美軍高官也承認,目前還不清楚它們最終的尺寸或形狀。米利說:「我們知道我們需要做得更小,更分散,和大航母一樣具有同等的殺傷力。」

由於「正航」常年放鴿子,美軍用閃電航母也用出了經驗,因此「好人理察」號被燒對美國海軍的影響也比預想中要大

美國正處於亂糟糟的權力過渡期,不管是內閣、大法院、權力交接、還是尚未定論的參議院選舉,美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其一切政治走向都處於盲目混亂尚未確定的階段。不過,在這個亂局中,唯獨美國目前的軍事政策是較為明確的。目前,不管是軍工業、五角大樓還是美軍高級軍官階層,傳遞出的信號頗為一致:拜登任期內無疑要延續川普時代制定的「大國競爭」軍事政策,繼續維持川普時代的高位軍費,參與實質性的「霸權」。

如果說即將結束的川普時代有什麼亮點可言,那麼後世一定會記得川普「讓美軍再次強大」的一系列擴軍整軍政策。2018年,川普將國防戰略改為「大國競爭」,川普與馬蒂斯明確指出,美國當前的主要對手已經變成中俄等近年來軍事大發展的「大國」。為了維繫戰略競爭,川普履行選舉時期的承諾,大幅度提高軍費。2018年,川普將《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額度提高到了7000億水平,2019年這一數字提高到了7160億,2020年這一數字達7320億,2021年這一數字大概為7400億。總體而言,「7字頭」的川普時代軍費較歐巴馬時期提高了約10%。

 

除了「開源」以外,川普時代也進行了「節流」,停止了帳目不清的對外作戰,節省軍費。作為國際公認的「右翼」,川普當局在上臺以後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在軍事行動中最「保守」的幾個總統之一。川普在過去的4年任期中除了少數針對敘利亞、伊朗地區領導人的遠程打擊和暗殺行動外,幾乎沒有大規模動用美軍介入到新的戰事。


龐大的新增軍費為美軍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具體到軍事發展細節上,川普當局承認,中俄兩國近年來在戰場系統上的更新已經威脅到了美軍的軍事地位。解放軍目前已經開始部分列裝第四代平臺,包括「四代機」殲-20,「四代彈」東風-17和「四代艦」055,而美軍依舊在沿用第三代作戰平臺。

川普任期內承認了美軍目前的技術和兵力均無法實現美國最高領導層的意志,也就是說,美軍依賴現在的兵力部署和兵器技術水平,無法在一場潛在的戰鬥中擊敗中國,從而在軍事上處於不利的地位。因此美軍要以中俄,尤其是中國一系列武器為目標,發展對應和對位的武器,實質上進入所謂冷戰式樣的「軍事競賽」——也就是發展下一代平臺,儘可能壓制解放軍的上一代平臺。

美軍也感受到了解放軍的新平臺的壓力,研製更好的平臺迫在眉睫

這對於美軍和美國國防工業來講,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美軍確實已經到了一個全軍規模的裝備換裝期。美軍上一次進行大規模的平臺換裝,是在冷戰結束前後,美軍大量換裝在80年代研製的一系列三代兵器。我們今天熟知的幾乎全部美軍先進兵器都是在此期間換裝的。

在21世紀初,美軍在當時的形勢下也研製了不少新的平臺,不過這一輪研製的平臺除了空軍F-35項目較為順利以外,都因為設計目標不明確,先進技術使用過多過少等問題未能大規模列裝。此消彼長之間,解放軍通過十幾年來戰備導向的發展,在武器質量和數量上,已經逐步追上了美國,可以有效在預設戰場打擊來襲之敵。

美軍的大量武器列裝與90年代初期,將要壽終正寢,已經需要全軍範圍內的換裝

美軍的兵器,尤其是其美國海軍艦艇,大部分武器的壽命都已經到了生涯末期,其戰備能力已經大打折扣。加上美軍長期陷入治安戰的「泥潭」,美軍的軍官素養也逐年下降,這一系列因素作用的結果,就是美軍在2016年以後的一系列「準實戰」中暴露了嚴重的不足,這些不足直接刺激了川普當局進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軍事改革。

在川普任期,美國多個軍種均有下一代主戰裝備的立項或者預研論證,此外,川普任期內還大量立項了高超音速打擊武器。不過,雖然川普時代的美軍確立了「優先發展戰場平臺」,應對解放軍目前打擊的體系的總體方針,但是在具體軍費分配上,由於美軍各個軍種之間各自為戰、爭奪資源的制度性問題,各個項目一擁而上導致了不少重複發展,某些力量結構的長期規劃也很不明確。

比如美國陸軍為了在印太地區「找存在感」,立項或預研的一系列中程飛彈項目和高超音速武器項目。此外,由於美國去工業化導致工業基礎下降,以及中國崛起帶來的國際態勢變化,川普時代部分武器發展項目被迫不斷修改目標,舉例而言就是海軍「355艦」造船計劃。

355艦的造船計劃一改再改,巨大的耗資讓各方都不滿意

咋呼的川普時代在一片混亂中結束了,雖然在民生事業上,川普給拜登留下了一個很大的疫情爛攤子去收拾,但在軍事上,川普改變了小布希-歐巴馬時代美軍混亂的軍事改革和發展方向,通過一系列「肅軍」和「改革」,為美軍的未來指出了一條相對清晰的道路。如果說川普發起了本輪軍事改革,那麼拜登就是負責優化這一輪軍事改革。這也說明,在維繫美國霸權問題上,兩黨的共識幾乎是一致的。

可以預見的是,拜登在上臺以後,美國的國防政策不會有較大的改變,而且拜登當局也沒有改變國防政策的政治動機。美軍的軍費依然會維持在川普時代的相對高位的水平,也就是7500億美元左右。這一數字雖然相較於布希-歐巴馬時期要擴大了不少,但由於當前美軍目前需要在2030年前推進海基、陸基和空基核武器的換代更新,也就是GBSD、B-21項目和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三個項目,將佔據拜登大量的軍費,而且長期對常規武力不太有信心的民主黨也更願意優先發展核武器來維繫核霸權。因此,拜登在任期內,依舊是處於一個「地主家裡也滅有餘糧」的階段。只能通過一系列「取捨」,將好鋼用到刀刃上,來重建美軍的軍事優勢。

美國核力量和常規力量同時需要更新,這帶來了嚴峻的財政壓力


正如新聞裡所體現講的,拜登時代,首先要挨刀的還是美國「三等人」。目前,美國陸軍的軍費依然佔據高位,在2020財年達到2000億美元以上,佔比與海空軍接近。在川普任期內,美國陸軍軍費有所增長,還擴充了人員和重型機械化部隊編制。

在陸軍防長埃斯珀和海軍陸戰隊防長馬蒂斯的推動下,美國陸軍也趁機立項了大量主戰兵器平臺,在川普任期內立項了六大現代化計劃,被美國陸軍冠以了很好聽的名字「BIG SIX」。這些項目中在川普時代獲得明確立項的有是遠程精確火力(LRPF)項目、下一代戰鬥車輛(NGCV)、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反導項目(包括野戰防空項目)等等。

可以推斷的是,隨著拜登時代美軍採用更多的收縮政策,美國陸軍的擴軍計劃和機械化平臺採購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中導、高超音速武器等受制於盟友與政治因素的項目,也會隨著拜登時代的軍費調整而有所縮減。

陸軍在川普時代立項的的大小玩具,就變得前途未卜

陸軍省下來的錢可能會用到海軍上,川普時代,美國海軍暴露出艦隊數量不足,航母部署戰備能力差等一系列問題。但在具體的造艦計劃上上,美國人並沒有就長期的海軍建設目標達成共識。美國在2018年提出「355艦隊」計劃,希望在2034年讓美軍現役軍艦的數量擴充到355艘,但隨著人民海軍在短短5年內完成了30艘以上現代化水面艦艇的擴張,加上新銳的055艦的服役,美國海軍在沒有成熟平臺的情況下,不得不在「立刻大量製造伯克III等老舊平臺」、「利用成熟技術5年內製造出新平臺」與「集中攻關10年製造壓制解放軍的全新平臺」三個選項中糾結。

拜登時代,將首先推動美國海軍就下一代大型水面艦艇(LSC)定下技術細節和指標。美海軍在2019年決定,將下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技術定型時間拖延到2026年甚至以後。隨著解放軍海空軍和火箭軍部隊近年來火力升級思路逐漸曝光,美軍可以依照冷戰時期的經驗,逐步確立作戰思路。

而在艦隊數量方面,今年美國海軍下一代護衛艦「星座」級終於批下預算。雖然性能上差強人意,但至少武備系統可以滿足次要方向的巡邏執勤,拜登時代,美軍將繼續建造更多的「星座」級護衛艦。將這將幫助美軍至少在2025年以後,不用擔心次要方向分兵的問題,而在主要方向上,美軍剩餘的艦隊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壓制印太地區的解放軍海軍。

在至關重要的海軍航空兵平臺方面,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樣,拜登時代,還將決定美軍是否會製造更多的「準航母」,至於美軍是製造更多的「美國」級,還是在美國級基礎上另起爐灶,那還需要一番論證。

星座級最終成為了「小052D」,至少能夠幫助美軍在次要方向執勤

對於拜登來講,在空軍方面,川普任期內立項了太多項目。川普時代美國空軍的F-35進展相對順利,因此川普任期4年裡,美國空軍每年平均以一年150-200架的速度生產,100架左右的速度採購F-35系列戰機,而拜登上臺以後,只需要穩步推進這一項目就好。但由於美國空軍還需要換代彈道飛彈和隱身轟炸機等戰略武器,因此在拜登任期內,美國空軍主要的經費將推進大的立項,包括GBSD(下一代戰略路基彈道飛彈)和B-21項目。而包括F/AXX等六代機項目,將推演到拜登任期末期在開始論證預研。

F-35項目依然順利,也為我國帶來了較大的空防壓力

美國進入政權交接期,雖然在內政方面,美國的一系列政策會隨著驢象兩黨交替而朝令夕改,但作為一個霸權主義國家,美國維持軍事優勢以維繫「霸權」的「國家意志」不會隨之改變。拜登當局會延續川普時代的新政策,而美軍裝備的換裝節點,也會指向2025到2030年左右。應對拜登時代的軍事換裝和發展理念,也是我們定下2027年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的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一周軍評|"美國陸軍或成最大輸家"
    美國陸軍出身的四星上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12月3日在一篇概述美國重要戰略轉變的重要講話中預測,美國軍方依舊需要將主要財政精力投入到海軍的擴張上,而陸軍、空軍等部分經費項目將被削減。因此,在拜登時代的軍費「切蛋糕」問題上,五角大樓將發生「大量流血事件」。
  • 韓國樂天遭抵制,日本樂天恐成最大輸家……
    28日,我國外交發言人耿爽也對民眾抵制樂天一事進行了回應。
  • 美國改裝自家F-16,臺軍又成最大輸家——嗯,沒錯不是標題黨……
    這……了解美軍近年來升級F-16戰鬥機項目SLEP始末的各位應該已經想到了——臺灣當然又成最大輸家……幫美國出錢完成了新型裝備的研製,而美軍核心的最先進產品——它有拿不到。怎麼說呢?馬英九時期,臺灣求購F-16C/D(Block 50\52)雖然得到美國批准,但臺灣立法機構不通過,最後告吹。最後幾經折騰,決定趁著美國SLEP改裝的機會,「搭便車」,這樣只需要掏一部分資金就能完成改造。和他們打一樣主意的還有韓國和新加坡。
  • 薩利赫被殺,葉門大亂,誰是最大輸家?
    美國軍火商看來起又到了銷售旺季。俄羅斯也不虧,至少胡塞武裝是反美立場。沙特離間分化了胡塞武裝與薩利赫軍隊之間的聯盟。伊朗非常樂意看到以反什葉派著稱的什葉派領袖薩利赫被殺。那麼誰是葉門戰亂的最大輸家?最大輸家當然是葉門人民,2000多萬人需要食品和衛生援助,三分之一人口籠罩在饑荒陰影中,全國水,電,氣油,天然氣等全部大多數處於供應癱瘓狀態。社會動蕩,群魔亂舞,什麼樣的犯罪全都有,而警察自身難保。
  • 「國防」靠美國?美學者:若有「代理人戰爭」臺灣是輸家
    島內某些人幻想市場、安全分別靠大陸、美國,吸血又對抗大陸。偏袒蔡英文的美國學者卜睿哲提醒,認為美國100%支持臺灣的人要三思。
  • 聲優茅野愛衣參拜靖國神社,大批作品面臨下架,B站恐成最大輸家
    而如果茅野愛衣的作品被封禁,B站肯定是最大的輸家,因為茅野愛衣的很多作品版權都是在B站。
  • 沒有輸家!——美國發動機大戰(Engine War)的回顧
    作為「戰爭的發動者」——美國軍方使出了拿手的平衡策略,最大限度地鼓勵競爭,成為了此役最大的贏家。「戰爭」的結果使得發動機壽命期成本降低,(F100 和 F110)兩系列的可靠性、耐久性大幅提高,發動機貨源又有了「雙保險」,可謂一舉多得。時至今日,這場大戰仍在繼續……本文根據公開資料編譯而成,提供大家參考。
  • 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TPP,這些中國網友或成最大輸家
    日本媒體認為,「規模佔全球4成的巨大經濟圈將應運而生。」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話更是非常直白,「當超過95%的潛在客戶生活在我們的國境之外,我們不能讓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書寫全球經濟的規則。」韓國《中央日報》11日稱,「面對即將到來的川普時代,韓國將面臨重大經濟衝擊」,韓國最難受的就是重啟韓美FTA談判和廢除TPP,川普反對全球化,而韓國卻是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越南則已經準備拋棄TPP。
  • 敘利亞版「五軍之戰」:美國可能被耍了,庫德人成最大輸家?|軍情晚報
    ▲連作戰服都統一了的庫族正規軍庫德武裝在美國支持下已經佔領了敘利亞幼發拉底河以東幾乎全部國土,以庫德人為核心的聯軍發展到了號稱10萬人的規模(庫族約6萬人),可以說已經成了氣候但是土耳其卻因美國扶持庫德人、暗中支持軍事政變、收留土反對派大佬(居倫)、採購俄S400飛彈等問題上與美國分歧極大,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 最受「爭議」的美國總統來了
    美國選民、美國的國家形象註定將成為這場大選中的輸家。選民成最大輸家   今年有一個標誌牌在美國暢銷走紅,牌子塗上了代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藍紅兩色,上面寫著「所有人都糟透了,2016我們完蛋了」,這恐怕道出了不少美國人對大選的失望。
  • 特稿:朝鮮擁核已成定局?
    對此,韓國首爾西江大學國際學院教授金載千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朝鮮宣稱擁有約20枚核彈頭,並且已成功將核彈頭小型化、標準化,這表明平壤已經成為事實上的(de facto)擁核國家。朝鮮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平壤看準了美國和國際社會並不敢對其發動攻擊。對美國來說,朝鮮發展出能夠承載核彈頭的遠程飛彈,並且能發射到美國本土,是戰爭紅線。
  • 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組建於1775年6月14日,2016年有現役軍人758,000名,預備役軍人955,000名。預備役軍人中550,000名編成為美國國民警衛隊,405,000名編成為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USAR)。「GI」則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陸軍士兵的別稱。美國陸軍美國陸軍部徽章存在時期1775年6月14日-現今國家或地區
  • 美鋁公司為美國陸軍製造出世界最大的整體鍛造鋁合金車體
    [據本站2014年10月15日綜合報導]美鋁公司在今年美國陸軍年會上宣布,已經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鋁合金鍛造車體,未來有望取代目前使用的組裝車體,以進一步提高戰車車體的強度。之前進行的建模與仿真結果顯示,由於沒有焊縫,整體車體承受如簡易爆炸裝置(IES)等的爆炸性能是傳統車體的兩倍,除此之外,整體車體還將減輕戰車重量,縮短裝配時間,最終降低製造成本。 整體鍛造鋁合金車體是美鋁公司與美國陸軍共同參與的研發項目,2014年10月啟動,原計劃18個月完成,現已提前達到目標。
  • 日本戰敗的分裂記憶|「贏家和輸家的區別也傳給了我們這些孩子」
    橋本明子教授在她的代表作《漫長的戰敗:日本的文化創傷、記憶和認同》中曾對《永遠的0》的敘述方式進行過一番解構與剖析,並非常敏銳地指出:不同於以往軍國主義宣傳中將「神風特攻隊」飛行員描繪成滿腦子忠君愛國思想的狂熱民族主義者,《永遠的0》把他們的守衛對象從國家、天皇轉移成了家庭和親人,並以這種方式重新賦予其「正當性」,進而將這段歷史的敘述「正面化」,使之更符合當代人的價值觀。
  • 得罪中俄,再被美國插一刀,還要再付1兆韓元……
    薩德終部署,中國真成最大輸家?大一統的優越性和進步性不言自明無論中國如何反對,「薩德」的部署看上去已經不可逆轉,同時,朝鮮和美國之間的對峙也很熱鬧。當然,積極反對部署薩德的文在寅,目前是有力的韓國總統候選人,在不久的將來,選舉或許會帶來一些變數;朝美的對峙看上去也不會進一步激化。
  • 天眼鎖定,高清衛星偵察美國陸軍及世界陸軍中的「陸軍聖地」
    馬丁內斯一等兵獲得「陸軍軍人獎章」,這是一名美國陸軍士兵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主要用於表彰非戰鬥環境中的英勇表現。1971年1月,隨著越南戰爭結束,歐文堡再次退役,而後在加利福尼亞州麥克阿瑟堡陸軍基地管理下處於維修狀態。1972年,加利福尼亞州國民警衛隊全面接管歐文兵營。1972年至1980年末,歐文堡主要用作美國陸軍國民警衛隊和美國陸軍後備隊的訓練中心。
  • 美國陸軍坦克裝甲車輛的現代化計劃
    SepV2也將陸續開始升級為SepV3 並且獲得了更強大的防護性和攻擊力 (Source:US Army)除了針對輕型載具的升級以及計劃採購輕型坦克外,美國陸軍也在針對重型載具實施升級,因為在任何衝突之中,下至於伊拉克的低強度反叛亂戰爭,上至於歐洲可能爆發的大規模軍事衝突,坦克的重要性對於地面部隊而言皆是無可取代的,而在美國陸軍中最為強大的中流砥柱就是M1艾布蘭坦克,
  • 臺灣成2020年美國軍售最大宗客戶
    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28日表示,美國依《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對臺軍售,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總計118億美元的紀錄是臺灣史上單一年度最高金額,折合約3422億元(新臺幣,下同),若以臺灣總人口2357萬計算,形同每人今年平均負擔約1.45萬元新臺幣軍費。
  • 為何說伊朗是阿富汗戰爭的最大贏家呢?
    而且任何戰爭,都有贏家和輸家,很多時候贏家不是直接參與到戰爭的國家,甚至不為外人知道。尤其是阿富汗戰爭來說,就是如此。現在對於阿富汗戰爭,普遍的評價就是美國的失敗和中俄的勝利。但是其實伊朗才是阿富汗戰爭最大贏家,為何這麼說呢?你可能想不到。從阿富汗戰爭爆發後開始,伊朗一直是比較低調的。
  • 聲音 外媒評蘇聯解體:俄羅斯成最大贏家 重建聯盟思想仍在
    在對比了解體前後俄羅斯與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福利水平差距之後,很多民眾得出結論,俄羅斯不但不是蘇聯解體的輸家,反而是贏家。即使從政治角度來看,脫離蘇聯的領土本來也不受俄羅斯當局控制。控制所有加盟共和國是蘇聯領導人的特權,而俄羅斯與弱小的摩爾多瓦、立陶宛基於同樣理由聽命於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