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某國第一艘建造的航母,但似乎又是一艘水下幽靈:潛艇!

2021-02-07 巔峰戰艦

日本帝國海軍第一艘設計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艦——蒼龍號,屬於第二批建造完工的航空母艦。有別於赤城與加賀的戰巡和戰列艦改裝,蒼龍最早設計為「航空戰艦」希望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之下擁有制空權,但同時搭載飛機和主炮的設計行不通便重新改造成航空母艦。因此蒼龍也成為了日本第一艘並未經過改造、從圖紙階段就作為戰機搭載艦的正規航空母艦。在有了赤城和加賀的改造經驗後,蒼龍擁有比起前者更成熟的設計和性能,成為了後來日本航母設計的典範。



《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籤訂使得日本海軍的選擇不多,要想好好利用這剩餘的兩萬噸航母建造噸位,其一是建造一艘兩萬噸的中型航母,其二是分為建造兩艘一萬噸級。萬噸及以下的輕型航母促成了龍驤的誕生,然而卻飽受詬病;與此同時,美國決定在建造兩艘列剋星敦級及一艘突擊者之後,再興建兩艘較大型航母,即後來的約克城、企業和超額的大黃蜂。


龍驤號


日本方面收到消息後,立刻就放棄了建造一艘兩萬噸級航母的計劃,這樣在數量上也依舊能維持對等的五艘航母。此時世界各個海軍大國們都已經隱隱流露出了不準備延續《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意願,因此日本海軍便直接把噸位放大到1.8w噸,誕生了最終的G9計劃:68架艦載機,續航能力7800海裡/18節,航速35節。總的來說就是除了排水量之外,其餘指標都做了大幅度讓步。


蒼龍的艦體以同時期的最上型重巡洋艦艦體作為藍本,在其尺寸上放大,並採用了雙曲線艦艏以適應設計上的高航速。蒼龍公試航行時航速達到了34.9節,創下了日本航母的最高航速記錄,足以與巡洋艦甚至是驅逐艦一起協同作戰。



蒼龍號裝備有零戰二一型、九九式艦爆和九七式艦攻共63架(1942年4月)。


零戰二一型


九九式艦爆


九七式艦攻


蒼龍1934年11月20日開工於吳海軍工廠開工建造。次年12月23日下水。1937年12月29日完工。



侵華戰爭期間


1938年4月,與龍驤一起編入聯合艦隊第二航空戰隊,前往侵華戰場華南戰區作戰。10月,由蒼龍與龍驤起飛的大量艦載機轟炸中國軍隊陣地,以支援日本陸軍攻佔廣州。


1939年中旬,蒼龍級二號艦飛龍編入第二航空戰隊,兩艘姊妹艦搭檔空襲廣西南寧、柳州及滇緬公路,至1940年秋季戰時已趨於平靜。


飛龍號


1941年3月,以法屬印度支那與泰衝突為由,蒼龍率第23驅逐隊,駛向南海示威。此間與夕月號驅逐艦相撞,結束任務之後與飛龍一同回到日本本土,進行簡單修理。4月,蒼龍與飛龍組成第一航空艦隊第二航空戰隊,蒼龍任旗艦。7月,蒼龍加入日軍進駐法屬中南半島的支援部隊,隨後返回日本為對美開戰做準備。



偷襲珍珠港


1941年,日本時間12月8日凌晨,偷襲珍珠港開始。蒼龍在首輪攻擊中擊沉了猶他號靶艦。


沉沒的猶他號


在隨後的攻擊「戰列艦大街」中,蒼龍攻擊了加利福尼亞號與內華達號,以一枚九九式80番5號炸彈貫穿亞利桑那號並引爆了其彈藥庫,千名美國海軍水兵隨此艦的沉沒而犧牲。這艘船也是美軍當天犧牲最慘重的一艘。


在第二輪攻擊中僅檀香山號巡洋艦被炸成重傷。


檀香山號


威克島作戰


1941年12月,蒼龍與飛龍加入在威克環礁島海域作戰的第四艦隊。威克島上僅有剛由企業號航母運送來的12架F4F野貓戰機,第四艦隊於偷襲珍珠島當日發動進攻。雖然美軍受到突然襲擊,但剩餘戰機依舊痛擊了進犯的日艦:如月號被臨時掛載炸彈充當俯衝轟炸機的F4F命中,當場沉沒。


如月號


21日,蒼龍與飛龍的艦載機協同實施第一輪空襲;22日,兩艦實施第二輪空襲。威克島上美軍F4F野貓被日機圍剿殆盡。23日,因雙方力量過於懸殊,威克島美軍投降。


1942年1月24日,蒼龍與飛龍協同南下參加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攻略作戰,攻擊安汶島。 2月,與第一航空戰隊會合,轟炸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入侵爪哇島等作戰。3月末,奉命進入印度洋,掃蕩英國遠東艦隊殘部。4月5日,襲擊科倫坡,下午遭遇英軍重巡洋艦編隊。蒼龍號發動了日本聯合艦隊史上最成功的俯衝轟炸攻擊:成功擊沉多塞特郡號與康沃爾號。


多塞特郡號


4月9日,突襲亭可馬裡,與友艦配合向英軍輕型航母競技神號發動進攻,競技神號當場沉沒。


競技神號


4月底,蒼龍回航日本為中途島戰役做準備。備戰中,蒼龍除了預定的載機以外,還搭載了兩架新銳高速偵察機二式艦偵,足以輕鬆甩掉美國當時的主力戰機F4F野貓。由於密碼被美國破譯,所以美國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朝著蒼龍號所在的南雲機動部隊發動猛烈的攻勢。


中途島作戰


1942年5月27日,蒼龍隨艦隊從本土出發前往中途島。6月4日,中途島突襲作戰開始。


首輪攻擊由蒼龍與飛龍負責主要進攻任務但攻擊效果不佳,前線請求實施第二輪攻擊,赤城與加賀遂開始將艦攻上的魚雷換裝為陸用炸彈,而蒼龍與飛龍的艦爆則掛載對艦炸彈,做好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美軍艦隊的準備。


8時30分,蒼龍起飛一架二式水偵,受南雲司令部命令,航向西北。此行是前去證實稍早前利根號巡洋艦水偵所傳回的發現美軍主力航空艦隊的消息。二式水偵於11時30分左右發現美軍航母編隊,卻發現自己機上的發報機失效,無法傳回情報。不過事實證明,二式水偵此時就是傳回了情報也於事無補:第二航空戰隊司令此時已諫言南雲司令部:立即派出蒼龍與飛龍的艦爆攻擊美軍航空艦隊。


但南雲忠一卻打算待赤城與加賀的陸用炸彈(此時已下達第一次換彈指令),再全部換為魚雷,這樣才能做到艦爆艦攻並行的方式。


10時20分,美國海軍企業號航母的SBD俯衝轟炸機群飛抵南雲艦隊上空,在兩分鐘之內將赤城和加賀燒成火炬。3分鐘後,來自約克城號航母的SBD也抵達了蒼龍上空,利用間歇雲的掩護,向蒼龍俯衝投彈。三枚直擊彈命中蒼龍號飛行甲板上面,引爆了停在甲板上的戰機與堆積的炸彈魚雷,機庫當中更是發生連環爆炸,全艦上下陷入一片大火。


10時45分,蒼龍下達棄艦命令,晚上7時,蒼龍沉沒。


1942年8月10日,蒼龍號航空母艦除籍。


現今


接任蒼龍之名的是日本二戰以後建造的最大噸位的一級常規動力潛艇,蒼龍號潛艇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艘實戰型AIP潛艇,是海上自衛隊最大的潛艇。也是繼韓國214型和巴基斯坦阿戈斯塔90B級之後的亞洲第三款AIP潛艇。而三者採用三種不同的AIP技術,日本也成為世界上繼瑞典後第二個採用斯特林發動機AIP系統的國家。它標誌著日本潛艇從此步入AIP時代,潛艇作戰能力也將大幅升級。"蒼龍"號的下水,也標誌著日本海自21世紀頭15年中最重要的4個主戰艦艇發展項目:愛宕級"宙斯盾"驅逐艦、日向級直升機母艦、19DD型通用驅逐艦、蒼龍級AIP潛艇中已有3個取得重大進展,新一代日本海自主戰艦艇陣容已悄然成形。



「蒼龍」裝備有6個533毫米魚雷,具體布置方式是,在潛艇首部分為上下兩層水平排列,上層2個,下層4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89型魚雷、魚叉飛彈以及布放水雷等。其中,89型魚雷的作戰深度可達900米,整體性能與美國MK48ADCAP魚雷基本相同,是一種反潛反艦均有效的攻擊武器。

相關焦點

  • 航母建造的吉尼斯紀錄:20個月建造50艘,平均12天造一艘!
    二戰爆發後,面對德軍潛艇和襲擊艦的沉重壓力,英國海軍對於護航航母的需求變得極為迫切,怎奈本國造船產業已經不堪重負,到1940年才利用俘獲的德國貨輪改造了第一艘護航航母"大膽"號,而在整個戰爭期間也不過改造了6艘而已。在無餘力批量建造護航航母的情況下,英國只能求助於大洋彼岸財大氣粗的美國表親,於1940年初請求美國協助改建護航航母,以解大西洋戰場的燃眉之急。
  • 一艘潛艇幹掉236艘艦船,當時的潛艇為什麼這麼能戰鬥?潛艇探秘02
    當時美國的戴維·布希內爾發明了一種海龜號潛艇。海龜號潛艇形似鵝蛋,尖頭朝下,艇內僅容一人,艇底設有水櫃和水泵,另裝有手搖螺旋槳,艇外還掛有炸藥桶。戰爭中,美軍命令一陸軍中士駕艇偷襲停泊於紐約港的英國軍艦鷹號。這位中士向艇底水櫃內注水後便潛入水下,通過手搖螺旋槳以3節速度驅艇前進。當駛至鷹號艦底部時,便用木鑽在其船底鑽孔,準備吸附炸藥桶。誰知該艦底部全以銅皮包封,鑽不透。
  • 佩服日本人的腦洞,造出世界第一艘水下航母,還沒實戰就被美俘虜
    如果有朋友看過日漫《蒼藍鋼鐵的琶音》,就會知道女主伊歐娜她的船號就是伊401,其實這在二戰時日本海軍中能找到原型,即日本的伊級特殊潛艇。首艦伊400,其後就有伊401。日本伊級特殊潛艇在二戰中是日本海軍的殺手鐧,其地位類似於美國的原子彈、德國的V2飛彈、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伊級特殊潛艇堪稱世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潛艇空母、水下航母。
  • 美軍成立首個水下機器人中隊 這些中國人卻興奮了
    水下機器人」,是指沒有人駕駛、靠遙控或自動控制在水下航行的器具,主要指那些代替潛水員或載人小型潛艇進行深海探測、救生、排除水雷等高危險性水下作業的智能化系統。    長期以來,美國航母一家獨大,將公海視為自家後院,到處耀武揚威,但潛艇一直是航母的致命威脅。而無人潛艇則更進一步,可以更好的在航母靠近的路線上隱蔽等待,直到它們發現航母后才發動攻擊。攜帶少量武器、自動根據預先設定的條件運作的潛航器可能給未來航母製造嚴重麻煩。近年來俄軍方不斷加大對無人潛艇研發的投入,依仗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實力,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 始於抗戰時期的中國水下裝備夢
    中國當時最大的一艘戰艦「寧海」號輕巡洋艦其實,當年淞滬會戰時候的日軍參戰兵力遠不止「出雲」號一艘,在上海沿海日本聯合艦隊的作戰力量就有70餘艘作戰艦艇,包括第一航空戰隊的「加賀」號大型航母,這些力量是中國海軍難以應對的。
  • 連結歷史 | 水下幽靈:潛艇與蛙人的邂逅
    潛艇投送蛙人至作戰區域,遂行偵察、監視、破襲、反恐等任務,這一發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樣式,成為日後各國特種部隊使用蛙人的實戰樣本。潛艇和特種部隊的蛙人均被冠以「水下幽靈」的稱號,二者相結合更是具備隱蔽性強、機動距離遠的先天優勢,但同時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對蛙人能力素質要求高。海岸周邊海底的結構複雜,影響蛙人導航和辨識能力,還威脅其生命安全。
  • 中國三大艦隊潛艇誰更強?南海31艘,北海20艘,東海18艘
    在2021年中國水下力量發展和實力究竟如何。相對中國海軍水面迅猛,水下力量發展在作戰能力也獲得質的飛躍,而且中國水下力量發展,以蘇俄基洛級常規潛艇裝備中國海軍,推動中國現代化先進潛艇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國逐漸掌握世界一流常規潛艇建造技術,特別是在靜音型潛艇建造迅速彌補跟西方國家在先進常規潛艇二十年差距。
  • 潛艇暴打艦船,一艘不夠上兩艘!潛艇探秘0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潛艇可謂是獨霸水下戰場,不僅成為商船的剋星,就連裝有厚厚鋼鐵裝甲的戰列艦、巡洋艦等主力戰艦,它都能幹掉。1915年末,德國潛艇擊沉了600餘艘協約國商船;1916年和1917年,被擊沉的商船總數已分別達了1100艘和2600艘。
  • 東瀛水下後援團——日本潛艇母艦發展簡史
    彼時,日本的水雷戰隊的任務基本就是沿海防禦,並無太多出海作戰的需求,因此儘管日本海軍在1888年就提出為水雷戰隊配置專門的後勤補給艦(水雷母艦)的需求,但是直到1905年潛艇加入水雷戰隊時,真正的「水雷母艦」也只有一艘——在之前的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日本人均是徵用民間商船來為水雷戰隊進行補給。這唯一的一艘「水雷母艦」,也是日後日本第一艘「潛艇母艦」,名曰「豐橋」。
  • 倒黴的「薩拉託加」,一艘日本潛艇提前讓她退出戰爭半年之久
    該機平時存放在指揮塔後方的兩個儲存筒裡,一個筒存放機身和浮筒,另一個筒存放機翼,該艇也是第一艘攜帶水上飛機的日本潛艇,開創了艇載飛機使用的先河。順便提一句,二戰中頻繁使用艇載飛機的也就是日本海軍一家。乙型潛艇伊-38號,裝備一門後向甲板炮,艇庫在指揮塔前面並帶有彈射器進入無條約時代後,在「巡潛型」基礎上,日本海軍加速建造了所謂的新型遠洋潛艇,有司令部設施的為甲型,通用的為乙型和重魚雷裝備的為丙型。到戰爭結束,包括改進型在內的甲型完工6艘,乙型29艘,丙型11艘,共計46艘。
  • 【海戰奇想】那年夏天他們造了一艘冰航母
    但戰爭期間,英國國內鋼材奇缺,無法建造很多的反潛驅逐艦與護航航母。用什麼對付德國人的水下「狼群」呢?這成了戰爭的關鍵問題。正當盟軍對德國潛艇頭疼不已的時候,英國記者兼情報人員的傑弗裡·派克提出了「用冰塊建造航母」對付德國潛艇的設想。派克向蒙巴頓提出將北極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島。
  • 潛艇也玩純電動?世界首艘鋰電池潛艇下水!
    10月4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一艘「蒼龍」級潛艇11號艇「凰龍」號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這個頭條搶的很成功,把局座都震驚到了~局座對這個「凰龍」號很感興趣,為啥呢?因為這個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的實戰型潛艇。
  • 伊朗潛艇裝備反艦飛彈:對付美國航母的新利器?
    伊朗海軍在1987年正式組建了潛艇部隊,當時伊朗根據德國和日本在二戰期間的袖珍潛艇設計圖紙建造了一艘袖珍潛艇,於1987年7月完工,但該潛艇下潛試驗未獲得成功。1988年,伊朗與蘇聯籤訂了購置3艘「基洛」級潛艇(877EMK型)的合同,已於1992~1996年期 間建成並開始服役。之後,通過引進朝鮮小型潛艇技術,伊朗成功批量建造了「加迪爾」級等小型潛艇。
  • 升級改造老航母,啟動新航母項目,潛艇也下水了!
    圖1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航母的首艦(姊妹艦是「瓦良格」號),其基於「基輔」級航母進行設計,但飛行甲板有了足夠長度,防衛能力也有了較大的加強,是俄海軍現役最新型航母。
  • 超級航母信濃號:第一天出海就被美軍潛艇擊沉,是意外還是宿命?
    這種潛艇船員數為60人,全長95米,排水量2375噸,是一種相當先進的潛艇。這種潛艇在水下能夠以4226千瓦的柴油機進行推進,在水下達到8.75海裡每小時的最大航速。同時在潛艇內部布置了24枚魚雷,有十個發射管,其中有六個位於船頭,而四個位於船尾。
  • 潛艇噪音對比:美國95分貝
    ★更多軍事資訊盡在微信公眾號:三芒星軍事一直以來,核潛艇在海軍心目中的地位與航母同等重要,因為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深海幾百米的地方長期活動,所以大傢伙很少能見到它們真正的樣貌。而且核潛艇與航母同樣都屬於國家高級機密,其建造過程以及地點都是需要保密的,所以就顯得更加神秘了。
  • 水下長城:淺析中國海軍093B攻擊核潛艇
    093型攻擊核潛艇是中國海軍第二代攻擊核潛艇,它的戰術技術指標比第一代091型攻擊核潛艇有較大的提高,但是受到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實力的限制,許多設備在093首批艇建造的時候還沒有完成,因此093型首批艇與國外先進攻擊核潛艇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世紀初首批2艇下水服役之後,中國海軍沒有繼續建造093型攻擊核潛艇,而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對093型攻擊核潛艇進行改進。
  • 美航母戰鬥群逼近黃巖島,遭一艘不明潛艇尾隨,白宮:終於動手了
    據俄通社-塔斯社10月18日報導,17日的衛星圖像顯示,美國「裡根」號航母、「反譚」號巡洋艦和兩艘飛彈驅逐艦正在奧地利南部海域向東南方向駛去。這艘航空母艦12日從新加坡進入韓國南部海域。美國軍隊這次在進入南部水域時非常謹慎。在進入菲律賓之前,美軍在菲律賓海域附近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和緊急演習。
  • 中美俄核潛艇水下噪音對比:美國95分貝,俄100分貝,中國是多少
    而且核潛艇與航母同樣都屬於國家高級機密,其建造過程以及地點都是需要保密的,所以就顯得更加神秘了。核潛艇是航母最大的剋星,因為航母再大畢竟是艘船,而船最脆弱的地方就是船底,潛艇能夠從水底給予航母致命一擊。所以,各國在大力發展核潛艇的同時,也在積極應對反潛裝備的研發。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兩大核潛艇大國,他們從上個世紀就開始研製這一裝備,沒錯,是美國和蘇聯。
  • 展望中國核動力航母建造,將突破哪些關鍵技術
    > 2018年2月27日,曾擔負「遼寧」號航母改裝研製任務和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設計建造任務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新時代中船重工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一文,文中提出「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等攻關突破,……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明確表示我們正在研製核動力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