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將於2017年開始升級改造,新型航母項目將於2025年啟動
據俄塔社報導,俄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將從2017年開始進入為期2~3年的維修改造期,對其滑躍起飛和阻攔降落系統進行升級,以提高艦載機起降能力。據悉,該艦將於2016年下半年前往地中海執行秋季部署任務。因此,升級改造工作將在2017年第一季度該艦完成地中海遠航後開始,維修重點是航母的飛行甲板,包括更換甲板塗層、阻攔裝置及起飛系統的其他部件。
圖1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級航母的首艦(姊妹艦是「瓦良格」號),其基於「基輔」級航母進行設計,但飛行甲板有了足夠長度,防衛能力也有了較大的加強,是俄海軍現役最新型航母。
該航母長302.3米,寬70米,標準排水量46637噸,滿載排水量59439噸,航速30節,航程8500海裡,艦員編制2586人,於1985年下水,原名「蘇聯」號、「克裡姆林宮」號、「布裡茲涅夫」號、「提比里西」號,1990年服役時更名為「庫茲涅佐夫」號,現部署於俄羅斯北方艦隊,是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
但是,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指出,即使「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改裝工作能夠按照計劃順利完成,其也只是俄海軍唯一一艘航母,且俄羅斯的造船進度拖期問題一直都比較嚴重。因此,他表示考慮於2025年底開始建造新型航母。目前,俄羅斯正處於研發新型航母的初級階段。
圖2 俄新型航空母艦模型圖
新型航母與「庫茲涅佐夫」號的主要區別有什麼呢?
①將採用核動力裝置,也有報導說目前仍採取常規動力設計,但預留了改進為核動力布局的可能性,而「庫茲涅佐夫」號採用的是蒸汽動力裝置;
②提供2個滑躍起飛位和2個電磁彈射器,而「庫茲涅佐夫」號僅提供了滑躍起飛位;
③體積更大,載機數量可達100架,而「庫茲尼佐夫」號的載機數量最多達50架。
俄羅斯第二批改進型「基洛」級潛艇「科爾皮諾」號下水
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羅斯海軍造船廠為俄黑海艦隊建造的第二批改進型「基洛」級潛艇(636型,又稱「阿爾羅薩」級)進展順利。該批潛艇的第六艘,也是最後一艘被命名為「科爾皮諾」號,已於5月23日下水。
圖3 「科爾皮諾」號潛艇下水
636型潛艇一共建造兩批:
第一批共建造6艘,已於1988~1994年間全部建造完畢;
第二批仍然建造6艘,首艇「新羅西斯克」號於2014年8月交付海軍,正式加入黑海艦隊服役;2號艇「頓河·羅斯託夫」號於2014年12月交付海軍,2015年6月進行海試;3號艇「舊奧斯科爾」號於2014年8月下水,2015年6月交付海軍;4號艇「克拉斯諾達爾」號於2015年4月下水,2015年11月交付海軍;5號艇「大諾的夫哥羅德」號則於2016年3月下水,預計將會於2016年年底交付海軍。
圖4 636型潛艇尾部
註:採用七葉大側斜螺旋槳,轉速降低至250轉/分,能大幅減低空泡噪音
636型潛艇是「基洛」級潛艇(877型)的改進型,877型共建造了18艘。636型潛艇比877型潛艇稍長,主機、艇上系統、武器、減振降噪方面進行了明顯的改進,聲隱身性更佳,增加了潛射飛彈。636型潛艇長73米,寬10米,水下排水量3125噸,水下最高航速20節,最大潛深350米,艇員編制52名。
據悉,早在10年前俄海軍就計劃不再採購暢銷海外的877型和636型潛艇,而是採購技術更為先進的第四代「拉達」級(677型)。然而,677型首艇「聖彼得堡」號於2004年下水後,暴露出眾多問題,且久拖不決,因此2012年初俄海軍就宣布677型潛艇暫停進入俄海軍戰鬥編制。為避免無艇可用的情況,俄海軍選擇重啟636型潛艇的建造工作,第二批共建造6艘。
投稿、閱讀網址:www.ship-research.com本微信號已開通評論功能,歡迎在文章底部評論處留言
核心期刊《中國艦船研究》學術論文免費檢索、閱讀
請點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