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改造出雲級或只是試探 最終目標是建造大型航母

2021-02-15 新浪軍事

      11月27日,日本防衛大臣巖屋毅表示,海上自衛隊的「出雲」號驅逐艦將被改裝為航空母艦,並計劃搭載F-35B垂直起降隱形戰鬥機。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此方案將被寫入新修訂的新版《防衛計劃大綱》。

  自「出雲」號下水以來,關於「日本擁有航母」的種種猜測與質疑一直沒有停息,而日本在發展航母問題上也一直遮遮掩掩。隨著巖屋毅的正式表態,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一旦「出雲」號完成改裝並搭載F-35B隱形戰鬥機,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完全具備遠洋攻防作戰能力,從而開啟二戰後日本的航母時代,其現實意義與未來影響極為深遠。

  從直升機驅逐艦到航空母艦的「障眼法」

  「出雲」號系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2013年8月下水,建造總費用1200億日元(約合75億元人民幣),是當時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軍艦。該艦全長248米,寬38米,標準排水量1.95萬噸,滿載排水量2.7萬噸,最多可搭載14架直升機,可實現5架直升機同時起降,並能為其他艦艇提供燃料補給。

  「出雲」號的艦載直升機主要包括SH-60「海鷹」反潛直升機、MCH-101多用途運輸機,還可搭載UH-60「黑鷹」通用直升機、UH-1「休伊」通用直升機和V-22「魚鷹」傾旋轉翼運輸機等。由於與二戰前舊日本海軍的「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同名,「出雲」號從一下水就引發廣泛關注。

  2014年1月11日,日本防衛省曾表示,為了強化衝繩附近諸島的防衛力量,決定對即將服役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進行系統改造,使其成為對自衛隊陸海空力量進行統一指揮的「前線司令部」。

  防衛省計劃在「出雲」號內設置指揮中心,加裝能夠兼容和指揮三大自衛隊的通信系統,實時收發和處理水陸兩棲奪島部隊、運輸艦艇和空中支援平臺等信息流,指揮三大自衛隊的協同作戰。防衛省還希望在未來5年內,為「出雲」號配備V-22「魚鷹」傾旋轉翼運輸機,使之兼具奪島部隊指揮艦與最大支援艦的功能。由於《2014年後的防衛計劃大綱》提出組建水陸兩棲奪島部隊即水陸機動團,所以外界當時普遍認為「出雲」號很可能會成為自衛隊實施兩棲奪島作戰的指揮艦。

  2015年3月,「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正式服役。2017年3月,「出雲」號的姊妹艦「加賀」號也正式服役。這兩艘軍艦從外觀和設計上已完全具備了輕型航空母艦的特點。「出雲」級採用航母式全直通飛行甲板,設有重型升降機和大型機庫,可搭載多達14架「海鷹」反潛直升機,在加裝滑躍甲板後甚至可以直接起降F-35B戰鬥機,這些都屬於航母的標準配置。外界一致認為,「出雲」級是直升機母艦,甚至是輕型航母。

  不過,日本官方卻將「出雲」級定位為直升機驅逐艦。日本政府之所以欲蓋彌彰主要基於兩點:一是規避法律限制。日本和平憲法不允許日本自衛隊裝備攻擊型航母,「直升機驅逐艦」的定位可以規避合法性問題。防衛省一直辯稱,「出雲」級不具備起降戰鬥機的功能,不屬於攻擊型航母;二是淡化輿論影響。發展航空母艦容易引發周邊國家的不安,「直升機驅逐艦」的稱謂則從媒體傳播的角度淡化了威脅色彩。事實上,在發展「大隅」級和「日向」級的問題上,日本同樣也採用了這種「暗度陳倉」的策略。

  在將「出雲」號改裝為航母的問題上,日本政府擔心會違背「專守防衛」政策,曾一度準備放棄將其寫入新版《防衛計劃大綱》。但其最終還是認為,「在沒有基地的太平洋加強防空和西南諸島的防衛力量,航母必不可少」。今年5月,執政的日本自民黨在《防衛計劃大綱》修正案中,正式提出將「出雲」號驅逐艦改為「多用途母艦」,並計劃引進與之配套使用的F-35B戰鬥機。

  F-35B與「出雲」級如何混搭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巖屋毅表示,改裝後的航母可以配備F-35B隱形戰鬥機,「日本方面正在研究」,暗示可能會引進該型戰機。據悉,日本防衛省已經考察了F-35B在「出雲」號上起降和存放的可行性,得出的結論是「若實施改裝,就可以起降」。

  F-35B戰鬥機是美國第五代多功能戰鬥機,可實現短距離起飛和垂直著陸,能適用於比普通航母甲板更狹窄的兩棲攻擊艦。據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27日透露,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從美國再採購100架F-35戰鬥機,單價金額約100億日元,合計超過1萬億日元(88.1億美元)。加上目前正在引進的42架,將來日本擁有的F-35預計增至142架。在新採購的100架F-35B中,日本希望包括約20架可在航母上運用的F-35B,用於裝備兩艘「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這項計劃將寫入《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2019-2023年度)》,與新修訂的《防衛計劃大綱》在12月中旬召開的日本內閣會議上通過。

  日本防衛省已經計劃把「出雲」號升級為航空母艦所需經費列入2019年防衛預算。如果進展順利,我們將會看到「出雲」號搭載F-35B變身為一艘真正的航母,在2020年正式加入海上自衛隊的作戰序列,使海上自衛隊的遠洋和航空作戰能力實現根本性飛躍。

  擁有航母是日本政府和海上自衛隊的夢想,數十年來,其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建造了「白根」級、「大隅」級、「日向」級和「出雲」級等擁有大型飛行甲板的反潛驅逐艦和「準航母」。特別是「出雲」級,在設計上具備了島式艦島、全直通飛行甲板、大型機庫、升降平臺和航空油庫等航母的標誌性特徵,可以說是一艘處心積慮打造的「預備航母」。

  得益於設計時埋下的「伏筆」,加上F-35B隱身戰鬥機可以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日本無需對「出雲」級的艦體結構進行顛覆性的調整,改裝為航母的技術難度並不大。主要的改裝應當是增加滑躍式飛行甲板和艦航相應配重,以適應F-35B戰鬥機短距起飛的要求。在主要的飛機起飛點和降落點,還需要增強飛行甲板強度和敷設耐熱材料,以防F-35B戰鬥機噴出的高溫尾焰燒蝕甲板。此外,「出雲」級還需加裝航空指揮調度系統、F-35B戰鬥機的維護裝置,以及改進航空彈藥的存儲和運輸裝置等。所有這些,對於擁有一流造船和材料製造能力的日本而言都不算難事。

  不過,由於「出雲」級的機庫容積有限,即便經過改裝升級,最多也只能搭載8~10架F-35B戰鬥機,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其航空打擊能力。同時,由於「出雲」級的甲板長度有限,即使加裝了滑躍式甲板,也只能起飛F-35B這種短距起降的固定翼飛機,無法搭載固定翼的艦載預警機,這使其綜合戰力大大縮減。

  意在打造攻防兼備的「遠徵打擊群」

  日本憲法不允許日本擁有「攻擊型航母」以及洲際彈道飛彈、遠程戰略轟炸機等攻擊型武器,歷屆日本政府也基本秉持了「專守防衛」的原則。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計劃以島嶼防禦等目的為名,將改造後的「出雲」號定位為「防禦型航母」。其實,擁有航母對於日本的島嶼防禦並無實質性意義,而所謂「防禦型航母」只是另一個謊言,其真實用意在於進一步擺脫「專守防衛」原則。

  自民黨國防委員會事務局長佐藤正久表示,日本政府的下一步計劃是改裝兩艘「出雲」級驅逐艦,並新建1艘,總共保有3艘,旨在最終形成「遠徵打擊群」。日本政府還計劃從美國引進9架E-2D「鷹眼」預警機,該機正是美國航母的標準配備。可見,對「出雲」級的「航母化」改裝,只是日本突破航母「禁忌」的上篇文章,建造大中型航母才是日本自衛隊的終極目標,從而使海上自衛隊徹底轉型為一支攻擊性的海上力量。這是需要周邊國家高度警惕的。

  事實上,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強化裝備建設動作不斷,全力打造遠徵型航母打擊群的「四梁八柱」。2017年11月,「蒼龍」級潛艇的第十號艇「翔龍」號正式下水,從而使日本的常規潛艇增加到19艘,目前還有另外兩艘「蒼龍」級潛艇正在建造之中。

  除了「出雲」號和「加賀」號,海上自衛隊還擁有兩艘具有全通甲板的「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日向」號和「伊勢」號。就海上反導裝備而言,海上自衛隊目前擁有4艘「金剛」級及兩艘「愛宕」級「宙斯盾」驅逐艦,還有兩艘新型「宙斯盾」驅逐艦正在建造,預計將於2020年之後正式投入使用。日本還計劃在未來4年內建造8艘新型驅逐艦,以強化日本的島嶼防禦能力。

  在11月20日召開的「安全保障與防衛力量懇談會」第五次會議上,日本政府披露了新版《防衛計劃大綱》概要的部分內容。概要將「應對島嶼攻擊」作為自衛隊力量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要求繼續強化離島奪還及海空作戰能力,為「防衛」二字披上了濃厚的進攻性色彩。

  從這一點上來看,以戰場為導向,強化自衛隊的作戰能力,將是新版《防衛計劃大綱》的主要政策指向。因此,引進射程為900公裡的攻擊型遠程巡航飛彈以及對「出雲」號的「航母化」改造,也將成為未來5年日本政府持續擴充軍備的重要議題,這不僅對和平憲法造成極大衝擊,也將會對東北亞安全局勢造成嚴重消極影響。(慕小明、劉海江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陸軍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出雲號改造只是第一步,日本還將造大航母重建「一航戰」
    而其第一步是要將過去稱為「護衛艦」的「出雲」號改造成為兼顧各類機能、還能夠搭載垂直起降F-35B戰鬥機的真正航母!圖片:日本設想中的「多用途防衛型空母」並非出雲,而是這種大型正規航母。大隅級是日本首艘直通甲板大型水面艦艇,由於噸位較小並不具有改裝航母的潛力。但日本人做事是循序漸進,慢慢試探人們的底線。看大隅級入列後各國並沒有說什麼,隨後日本又有計劃地建造了兩個級別的所謂反潛驅逐艦,實際上是準航母。如今終於拉開了遮羞布,宣布將出雲級準航母改裝為正規航母!這被人們稱為是「一航戰亡靈的復闢」!
  • 熱點:日本重歸「航母俱樂部」?「出雲」號入塢改造,是否會變成真正的航母
    雖然,日本一直極力掩蓋自己的野心,但是早在1953年時,為了在遠東地區對蘇聯潛艇進行跟蹤甚至攻擊,美國將一艘7000噸的護航航母租借給了日本。從此之後,日本就開始了自己的航母之夢。在1957年公布的第一防衛建設計劃中,就建議效仿1953年從美國租借直升機航母的先例,購買一艘14000噸的直升機母艦用於反潛。到了1967年3月制定第三個五年防衛計劃之時,日本建造直升機航母的呼聲再次高漲。但
  • 「出雲」號升級成航母 為日本修憲投石問路
    小步快跑、溫水煮青蛙則成為其實現既定目標的基本策略。據報導,日本政府將於年內對《防衛計劃大綱》進行修改,防衛省認為,隨著中國軍力的提升及朝核問題,日本應該將自衛隊最大的海上艦艇「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改造為航空母艦。
  • 韓國航母計劃實錘!日本:我的出雲號什麼時候改好?
    日本海上自衛隊為了發展航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陸續以兩棲運輸艦、直升機驅逐艦等名義設計建造了大隅級、日向級、出雲級等三型平甲板載機戰艦,最大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達到26000噸,並為搭載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預留了改造餘地,近年首艦「出雲」號已開始升級改造
  • 航母復活: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2019年末,日本防務省正式通過撥款提案,提前為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進行中期大改。等到相關工作完成,購買自美國的F35B型戰機將能隨艦出海,成為日本戰後的第一類航母。日向級與被其替代的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早在2006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宣布建造2艘日向級的直升機驅逐艦。
  • 日本防衛預算出爐:「出雲」級即將變身真正航母
    在這次通過的新的防務預算中明確提及了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的改造工作,日本將提供31億日元的預算用於這款大型水面艦艇的改造工作。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是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的最大規模的水面艦艇,滿載排水量高達28000噸,不過日本卻把這艘具備直通甲板的大型作戰艦艇稱為「直升機護衛艦」,這個障眼法遭到了外界的質疑。
  • 花重金改造的「出雲」、「加賀」,只是為了圓日本的「航母夢」?
    不過考慮到駐日美陸戰隊已經裝備了F-35B,同時,早在日本敲定將出雲型直升機驅逐艦進行「空母化」改裝時,就提出了考慮了美日共用這一點,所以利用駐日美軍的F-35B提前對該艦進行改裝成果的驗證,似乎是個更加方便的做法。
  • 日本出雲號航母加裝F-35B四代機
    日本出雲號航母日本新版《防衛計劃大綱》中,已經計劃將出雲號直升機母艦改裝為航母,根據外媒推測,一艘出雲級航母上將可以攜帶10架F-35B戰鬥機。再來看日本的航母,日本建造航母的心思早就有了。日本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服役的「大隅」級兩棲運輸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建造航母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
  • 日本為什麼管直升機航母叫護衛艦?
    日本為什麼稱排水量達到26 000噸的「出雲」號為護衛艦?它能搭載F-35B,是否意味著它將變身真正的航母?  ▲ 在「出雲」號上完成降落的F-35B  嚴曉峰:日本對他們自己軍艦的稱呼,充滿了掩耳盜鈴的文字遊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條約對日本在武器裝備的發展上進行了限制。
  • 日本終於承認出雲號是偽裝的航空母艦:機庫面積超過中國的遼寧艦!
    甚至特意在飛行甲板最前端豎起一門密集陣炮的人造景觀,以表明海自「與航母勢不兩立」、「航母什麼的最討厭了!」的堅貞態度。不過,現在事情有了新變化。一位前日本海上自衛隊高級官員猛烈爆料,出雲級最初設計就是用於起降F-35B隱身垂直起降艦載機,承認出雲級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搭載固定翼艦載戰鬥機的需求。
  • 網傳日本啟動新航母計劃 排水量比「遼寧」艦還大
    日本發展類似平臺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最早是大禹級兩棲登陸艦,之後又發展日向級和出雲級直升機航母,日本在建造這些軍艦方面有一定的經驗。不過這些軍艦隻是表面看起來是日本製造,核心卻完全是進口貨,比如燃氣輪機和艦載機,主要以美制裝備為主。
  • 航空觀察 日本「準航母」出雲級直升機護衛艦戰力如何?
    「出雲級」的規模已經超過了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飛龍號航母,後者的排水量達1.73萬噸。而且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下水兩艘同類艦。自衛隊將計劃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這昭示了日本擁有航母的狼子野心不死。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此方案還將寫入新修訂的《防衛計劃大綱》。
  • 日本新航母比遼寧號還大,載機數量多2倍!
    」航母尤為引人矚目,近日日本方面首次公開了「多用途防禦型」航母的設計藍圖,從中可以看出新型航母比日本之前建造的日向級、出雲級直升機航母大得多。日本對外宣稱出雲級的滿載排水量為26000噸,但是出雲級的尺寸與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接近,考慮到日本有隱瞞軍艦真相噸位的「前科」,出雲級的滿載排水量估計會接近40000噸,而新型航母的滿載排水量會在7萬噸左右,比遼寧號航母還大!
  • 美國F-35B,將在「出雲」號進行起降,讓日本提前感受擁有航母的樂趣?
    這個情況很可能類似上文「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服役初期的情況,日本「出雲」號完成了F-35B的上艦初步適應性改裝,但是自己訂購的F-35B還未到貨,所以就先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進行匹配測試。這艘軍艦很可能是「出雲」號(DDH-183)。據海軍新聞報導,出雲在2021年7月份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改裝,以適應F-35戰機。改造包括在甲板上增加線條和耐熱塗層。
  • 中國人最痛恨的日本軍艦:出雲號的前世今生
    圖1:2015年3月服役的出雲號和遼寧號叫板的出雲號2015年3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軍艦出雲級的第一艘出雲號(同級艦共2艘)正式服役。光是看這些數據,就很容易讓人得出就是航母的結論。確實,要說是直升機驅逐艦,就是在玩文字遊戲,為了規避不能擁有航母的規定,真都當人家是傻子了。如果說是航母,也實在有些抬舉小日本了,但要說是兩棲攻擊艦或是準航母,那還是比較貼切的。還要說明一下的是,出雲號可不同於以前海上自衛隊的直升機驅逐艦,只是搭載直升機,用來負責強化艦隊的反潛作戰能力。
  • 「出雲」號叫「航母」嗎?日本開了個會討論
    作者 | 王珊寧「出雲」號(朝日新聞)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在5日有關修改防衛計劃大綱的會議上提出
  • 嘴炮日本直升機航母
    配置日向是專業反潛直升機航母,動力是4臺日本引進生產的LM25000,按說功率和獨島一樣也是74MW。但是航速為30節。主要雷達是日本自研的4面C波段+X波段AESA。X波段部分只是火控雷達,沒有搜索跟蹤功能,和C波段部分相互獨立。所以和一般的雙波段雷達概念不同。
  • 是航母還是兩棲攻擊艦?日本新大艦給中國海軍帶來挑戰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型戰艦同樣可以和「出雲」級經過簡單改造後,支持F-35B垂直短距離起降隱形戰鬥機上艦。但是,每艘「大隅」級登陸艦隻能搭載330名士兵執行長期任務。日本的海軍陸戰隊「水陸機動團」大約有3000人。如果日本艦隊的目標,是將整個旅部署在一個兩棲艦隊中,那麼日本海上自衛隊將需要更多的船隻。
  • 日本加賀號護衛艦停靠越南軍港,出雲級類航母仍在升級
    時間回到二次大戰後,日本在各國監督下,制定了「和平憲法」,裡面載明了關於放棄侵略級武裝的條文,只能擁有自衛程度的軍備,因此他們的軍事編制稱為「自衛隊」,船艦也多稱為「護衛艦」;只是隨著時代改變,日本的法律已經過微調,美國甚至曾經督促他們加強武力,以利在適當的時候能發揮「集體自衛權」,因此現今的日本軍事強度,已經多半維持在全球前五名的狀態,而「自衛」、「護衛」也只留個名稱,實質上是具有相當強大攻擊能力的軍隊
  • 動向 日本"出雲"號準航母海試 命名來自侵華戰艦
    為二戰以來日本建造的最大艦艇  「出雲」號排水量為1.95萬噸,全長248米,寬38米,建造費約為1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是二戰以來日本建造的最大艦艇。  比目前海上自衛隊最大的「日向」號還要長50多米,排水量超「日向」號4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