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提到老歐洲的幾個「老牌列強」在軍備建設上出的大新聞,想必大家都關注到了,尤其是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法國計劃中的「PANG」型核動力航母最新動向,今天咱們就統一說一說。
英國航母的情況
大家最先想到的估計都是英國海軍那艘著名的「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因為前段時間輔機艙漏水、不得不重新停靠碼頭排故的事故。
而目前,這起事故已經有了進一步的進展,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說法,「威爾斯親王」號由於今年十月份的那次「水漫金山」事故,導致一個主要配電箱、大量線纜管路被海水浸泡超過了二十四小時,高壓電路系統嚴重受損。因此,「威爾斯親王」號預計將不得不繼續停靠在普茨茅斯港實施全面修理,預計這場修理將持續到明年五月份左右,這意味著「威爾斯親王」號赴美訓練艦載機航空作業、艦機協同訓練的進度將被極度拖延,而一開始打算的、在明年下半年或者後年將「威爾斯親王」號部署到東亞來耀武揚威的計劃也只能告吹。
不過,大伊萬認為,就算「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不出這麼一檔子事,它、包括它的那艘同級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在這節骨眼上想部署到東亞地區來也不容易:
一是嚴重缺乏配套的艦載機。雖然英國海軍今年算是基本完成了兩個F-35B艦載機中隊中的一個(第617「爆壩者」中隊)的接裝與訓練工作、另一個艦載機中隊可以勉強靠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戰鬥攻擊機中隊補足。但為「女王」級航母配套的、準備裝備皇家海軍第849中隊的攜帶「鴉巢」系統的HM2型預警直升機的定型又被拖延了,這意味著英軍的CSG(航母打擊大隊)將嚴重缺乏遠方空情能力,當然也可以考慮調用美軍的岸基「鷹眼」來協助。
二是嚴重缺乏可靠的護航艦艇。目前英國海軍堪用的、性能優秀的可以向遠海出動的艦艇,其實就是那6艘45型驅逐艦。而45型驅逐艦原本為北大西洋作戰而特化的軍艦,其部分設計是否符合熱帶、亞熱帶海區的作戰環境還要打一個問號。此外,45型驅逐艦本身就已經比較脆弱、可靠性一直飽受質疑的全電推進系統是否能扛到「女王」號安全開到東亞地區,這才是主要問題。同時,雖然45型驅逐艦在一票歐洲驅逐艦中算是比較先進、戰鬥力也相當強大的型號了,但拿到東亞「怪物房」裡,尤其是在中國海軍那一票具備強大反艦能力的驅逐艦、帶著超音速反艦飛彈虎視眈眈的陸基戰役轟炸機、甚至火箭軍反艦彈道飛彈面前,說句不客氣的話,45型驅逐艦的整體戰鬥力擱在東亞地區並不算太強。
伊莉莎白女王級和45級驅逐艦
因此,大伊萬認為,雖然說英國皇家海軍這一會兒嚷嚷著要來東亞西太地區刷存在感、一會兒又說航母壞了來不了了。這麼一件事兒,從戰略上來說可以被視為英國試圖重新追求「全球影響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與本家大侄子美國調整步伐的體現。但從戰役戰術層面上來說,皇家海軍目前的實力並不足以在東亞地區掀起太大的風浪,一個航母打擊群的到來也不至於像二百來年前一樣、來幾艘英國艦船就能把東亞地區一堆國家給嚇得雞飛狗跳。故而對於這種事,咱們戰略上要重視、戰術上倒不必重視。
法國航母的情況
這邊皇家海軍的「威爾斯親王」號還停在碼頭邊上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挪,那邊法國海軍也沒閒著、趁這當兒突然宣布了新型航空母艦的研發計劃:根據12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跑到法國原子能企業法瑪通(Framatome)視察時所說的話,法國海軍下一艘航空母艦「仍然將採用核動力」,而結合之前法國海軍已經公布出來的部分信息,法軍這艘最初代號叫「PA2」、最終代號叫「PANG」的核動力航母,技戰術性能大概是這樣嬸兒的:
在艦體研發與製造上,估計「PANG」型核動力航空母艦與「夏爾.戴高樂」號一樣,將繼續由「法國艦艇建造局」負責研發設計。而在建造廠選擇上,法國海軍準備放棄位於布列塔尼地區的、承建了「夏爾.戴高樂」號的布雷斯特造船廠,而新選擇了位於羅亞爾河河口的聖納澤爾大西洋造船廠。相比前者,後者有更大的建造船塢與更完備的工裝,能夠完成噸位高於「夏爾.戴高樂」號的「PANG」型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同時該廠還是法國海軍「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承建企業,具備更好的大型全通式甲板艦艇的建造經驗。
在艦體的主要技戰術性能上,「PANG」型航空母艦可謂延續了法國海軍在大型艦體建造上一以貫之的做法:又想好又想巧,蜜汁操作不斷。就以法國海軍集團公布的「PANG」型航母水線外形想像圖、基本技術參數來看:該型航母總噸位大約7萬噸,飛行甲板長度大概300米,飛行甲板最寬處大概80米。這個數據雖然擱在「福特」、「尼米茲」等一票正牌核動力航母跟前不算亮眼,甚至能不能超過中國海軍還在建造的003型航空母艦都不清楚,但飛行甲板面積已經超過了俄羅斯的1143.6、中國海軍的001和002航母,甚至也超過了英軍的「女王」級航母。
但是,該艦的設計航速據說只有捉急的27節,而其它幾個裝備航空母艦的主要軍事強國,航母的設計航速普遍都在30節上下,美軍的「尼米茲」甚至在實測中跑出過31節的高速堪稱海上大飆車。也就是說,法軍的這艘「PANG」外形看著挺唬人,依然是個地中海遛狗艦的底子。
再比如動力系統,提到「夏爾.戴高樂」號的核動力系統,那已經是很一言難盡了。畢竟由於「夏爾.戴高樂」號直接套用了核潛艇上的K-15型壓水堆,直接導致該艦極速不足,實測速度只能跑到25節,以自己的拉胯性能充分證明了核動力航母湊合著用潛艇堆就是個死。
按理說這麼大一個坑踩一次進去也就算了,而法軍的這艘「PANG」居然又踩進去一次,採用了基於K-15反應堆研發的K-22型壓水堆,相比K-15,K-22的功率從150兆瓦提高到了220兆瓦,但關鍵的是:它依然是一種潛艇堆啊,準備在2030年之後列裝法軍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與戰略飛彈核潛艇的。
而為了在動力不足、噸位相比「夏爾,戴高樂」號提升了3萬多噸的情況下確保27節的航速、維持電磁彈射器的運作,「PANG」型航母破天荒地取消了球鼻艏、增加了艦艉壓浪板,這種設計以往一般多用在輕型護衛艦或者高速遊艇上,用來拉長水線長度、改善船舶流體性能、減少艉波能量損耗等,可以起到減阻的效果。可以想見,法軍這艘「PANG」航母在動力系統與艦體匹配層次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水平了。
在航空作業能力上,法軍的「PANG」航母還是頗為可圈可點的:根據法國海軍集團公布的數據,「PANG」將安裝兩部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製造的電磁彈射器,分別位於艦艏飛行甲板一側與斜角起飛甲板,安裝方式與「夏爾戴高樂」號比較接近。
法國戴高樂號
同時,相比「夏爾.戴高樂」號將兩部飛機升降機全部安排在飛行甲板後方、將艦島安排在飛行甲板前方的設計,「PANG」可謂反其道而行之,將艦橋放在了後面、兩部升降機又放在了前面,這應該是充分參考了美軍航母的成熟設計得出的結論。
最後,在預定配備的艦載機上,預計「PANG」航母配備的艦載機將在「夏爾.戴高樂」號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除了「陣風」F3M和美國進口的E-2D「鷹眼2000」預警機,法軍準備在「PANG」上配備由法德西等國聯合研發的「未來空戰系統」(FCAS)「第六代」戰鬥機,當然這可能也就是個態度,畢竟這個FCAS項目去年六月才剛剛啟動,現在法德西三國有沒有拿出計劃書、扯皮做算術扯清楚沒有都還不知道呢。
中法航母比較
最後,提到法國海軍的「新一代核動力航母」項目,不少讀者可能又要抱怨:怎麼這種事能讓法國搶了先?中國海軍的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呢?
額,關於這個問題,大伊萬認為,從咱們這邊的角度來說,中國海軍在分系統技術上,面臨的問題與法國海軍其實是一樣的:缺乏可靠的、可用的、換料間隔較長的艦用核反應堆。不止是艦用堆,目前在潛用堆上,中、法兩國海軍也算是一對難兄難弟,這對法國海軍這樣一支以地區戰略為主、對抗強度不大的地區性海軍來說不是啥大問題,對於中國海軍這樣一支未來以全球戰略為主、對抗強度極大的大國海軍來說問題就很大了。故而,估計在咱們正式搞定性能足夠好、能夠達到美軍艦用堆水平的壓水反應堆之前,中國海軍的核動力主戰艦艇還要再等一等,畢竟法國海軍可以裝備「遛狗艦」,中國海軍要是把航空母艦航速搞到只有二十多節,那簡直是對人民的犯罪。而從法國海軍的角度來說,雖然「PANG」航母計劃說的挺好,各項技術指標看起來也都已經確認了,但從建造計劃上來看,已經不能說是「慢工出細活」了,簡直磨洋工都不帶這麼磨的:根據法國海軍集團的說法,「PANG」準備在2025年左右開始建造,建造到2030年才能下水,2035年才能試航,到2036甚至2038年才能服役,以代替到時候準備退役的「夏爾.戴高樂」號。你想,都2036年了,那時候中國海軍的003型航母已經在海上跑了十幾年了,估計004型航母都出來不止一艘了,所以大伊萬覺得,雖然法國海軍的「PANG」型航母搞得跟小福特一樣,卻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威脅。所以,咱覺得吧,咱們今年、明年,最關注的焦點,還是應該放在某皮革廠某船塢裡的那艘「光有底沒有面」的大艦體上,也許明年這個時候,這個艦體就該正式成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