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光電偵察設備數據鏈方案

2022-01-09 無人機英雄榜

無人機光電偵察設備數據鏈方案

一、產品簡介

(一)系統組成

無人機光電偵察設備數據鏈實現某型無人機光電載荷與地面站之間的通信,可完成1個地面站同時對2架無人機光電載荷的無線通信。該數據鏈由2套機載數據終端、1套地面數據終端等組成,主要完成對無人機光電偵察設備的遙控、遙測和偵察信息實時傳輸與處理等功能。無人機光電偵察設備數據鏈工作示意圖如下所示:

圖:無人機光電偵察設備數據鏈工作示意圖

圖:光電偵察設備與數據鏈設備信號連接圖

(二)技術特點

(1)實現與可攜式操控終端的遙控、遙測和圖像信息的傳輸;

(2)具有一站控一機(一控一)、一站控二機(一控二)的能力,機載數據終端具有中繼工作能力;

(3)具有移動測控能力;

(4)具有環境頻譜感知抗幹擾能力;

(5)頻道可設置,頻道數不少於9個。

(6)作用距離:≥15km(傳輸速率8Mbps,無線電視距);

(7)傳輸速率:下行具備2Mbps、4Mbps、8Mbps傳輸能力;上行具備25.6kbps傳輸能力。

二、技術方案

(一)系統設計

無人機光電偵察設備數據鏈系統工作在L頻段,採用TDMA+OFDM的體制,一套系統(含兩架無人機一套可攜式地面設備)收發採用同一個頻率工作。

1、時隙分配

本系統TDMA的1個時幀由4個時隙組成,每個無人機數據傳輸佔2個時隙,每個一長一短,長時隙用來無人機發送遙測和圖像信息,短時隙用來地面發送遙控信息。TDMA時隙結構如圖所示。

圖:TDMA時隙結構

2、信號處理流程

調製端信號處理流程如圖2-2所示。

圖:調製端信號處理流程

無論是測控還是圖像,輸入數據先按照幀結構組幀後,再加擾以分散能量,接著信道編碼,之後進行星座圖映射,在映射後數據中插入導頻,再進行OFDM調製,插入保護間隔後,直接送給DAC轉換成模擬信號輸出。

(二)硬體設計

無人機數據鏈系統硬體設計分為機載設備和和地面設備兩個部分。機載設備由機載數據終端和機載天線組成,地面設備由地面數據終端、電源/數據線和三腳架組成。下面針對核心的機載數據終端和地面數據終端這2個模塊的設計進行詳述。

1、機載數據終端

機載數據終端功能描述:(1)通過機載天線,接收來自地面站的上行遙控指令信息,經過放大、解調、解幀處理後發送給無人機主控系統;(2)接收來自無人機的下行遙測信息和圖像信息,經過編幀、調製、放大處理後通過機載天線發送給地面站系統。

機載終端硬體指標如下:

(1)工作頻段:L波段;

(2)輸入電壓:5.3V~5.5V;功耗:≤12W;

(3)重量(不含天線):≤110g;

(4)尺寸(長×寬×高):130mm×63mm×18mm(±2mm)。

機載終端硬體接口如下:

(1)機載射頻連接器類型:SSMB-JHD4;

(2)機載低頻連接器類型:2005S-2x12P;

機載終端包括基帶處理模塊、接口模塊、發射信道模塊、接收信道模塊、時序開關模塊和電源處理模塊,共6部分。系統框圖如下所示:

圖:機載終端模塊劃分

接口模塊用於實現和數據鏈外部系統的同步422、異步422接口轉換;

基帶處理模塊用於基帶信息處理、編幀、解幀、調製、解調、收發時序控制等;

發射信道模塊用於將基帶信號變頻、功率放大成為適合無線傳輸的信號;

接收信道模塊用於將空間接收的小信號進行低噪聲放大,並變頻為基帶可以處理的中頻信號;

時序開關模塊,用於實現TDD的收發切換;

電源處理模塊為整個獨立模塊提供各自所需的供電電壓和電流,並對輸入電源進行EMI濾波處理;

2、地面數據終端

地面數據終端功能描述:(1)通過地面指向天線,接收來自無人機的下行遙測信息和圖像信息,經過放大、解調、解幀處理後發送給地面用戶手持終端;(2)接收來自地面用戶手持終端的上行遙控信息,經過編幀、調製、放大處理後通過指向天線發送。

地面終端硬體指標如下:

(1)工作頻段:L波段;

(2)輸入電壓:9V~36V,功耗:≤12W;

(3)重量(含天線):≤1000g;

(4)尺寸(長×寬×高):325mm×112mm×64mm(±3mm)。

地面終端硬體接口如下:地面低頻連接器:歐度ODU連接器。

地面終端包括基帶處理模塊、接口模塊、發射信道模塊、接收信道模塊、時序開關模塊、電源處理模塊和地面指向天線,共7部分。系統框圖如下所示:

圖:地面終端模塊劃分

接口模塊用於實現和數據鏈外部系統的同步422、網絡接口轉換;

基帶處理模塊用於基帶信息處理、編幀、解幀、調製、解調、收發時序控制等;

發射信道模塊用於將基帶信號變頻、功率放大成為適合無線傳輸的信號;

接收信道模塊用於將空間接收的小信號進行低噪聲放大,並變頻為基帶可以處理的中頻信號;

時序開關模塊,用於實現TDD的收發切換;

電源處理模塊為整個獨立模塊提供各自所需的供電電壓和電流,並對輸入電源進行EMI濾波處理;

地面指向天線用於增大系統無線傳輸距離,減少空間無線幹擾機載終端。

(三)結構設計

1、機載數據終端

機載數據終端採用印製板安裝於結構殼體之內的整機形態,既可以保證一定的結構強度,又能提供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同時便於拆裝和維修。結構材質採用2A-H12型航空鋁材,該型鋁合金材料廣泛應用於軍品電子產品的外形結構件,適應性經過廣泛的行業應用驗證。

機載終端包括數據鏈腔體、數據鏈板、散熱尺1和散熱尺2,共4個結構部件,結構件採用導電氧化處理。機載終端產品外形如圖所示:

圖:機載數據終端外形圖

2、地面數據終端

地面終端採用印製板安裝於結構殼體之內的整機形態,既可以保證一定的結構強度,又能提供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同時便於拆裝和維修。結構材質採用航空鋁材,該型鋁合金材料廣泛應用於軍品電子產品的外形結構件,適應性經過廣泛的行業應用驗證。

地面終端包括指向天線罩、終端底板、數據鏈腔體和數據鏈底板,共4個結構部件。天線罩和終端底板噴漆保護,數據鏈腔體和數據鏈底板採用導電氧化處理。地面終端產品外形如圖所示: 

圖:地面數據終端外形圖

三、產品配套組成清單

設備配套組成清單見下表:

序號

名稱

數量

備註

1

機載數據終端

2

機載終端、配套線纜、機載全向天線

2

地面數據終端

1

地面終端、配套線纜

3

合格證

1


本文來源: 雨飛工作室

中高職院校專業共建、師資培訓、校企合作,成人培訓考證,行業技能培訓諮詢,中小學無人機課程合作諮詢      

 

往期熱文推薦

全國招募中小學無人機創客教育加盟商

研學旅行,築夢北航!

相關焦點

  • 【光電偵察專題】海上鷹眼:新一代偵察吊艙
    2002年3月,美國海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丹尼斯·布萊爾告訴美國陸海空三軍參議院委員會說,沒有給他的司令部分配足夠的情報、監視和偵察飛機來滿足作戰需要,而且「所需情報信息的收集率少得危險」,其它美國軍隊和許多北約國家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因此,儘管無人機通過小型光電和雷達波段傳感器,已經成功執行了部分戰術偵察任務並將繼續,但有人駕駛的作戰飛機依舊是獲得高解析度戰場圖像的重要資源。
  • 【第110期】【光電傳感器】瞄準和偵察吊艙
    正如在各種國際項目中發現的那樣,早期溼膠片方法目前可由全新的傳感器技術取代,新型傳感器技術包括新的計算機算法、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複雜的通訊鏈以及可在可見光或紅外波段工作的光電傳感器。遠程傾斜攝影(LOROP)設備、望遠鏡光學元件、大焦平面陣列(FPA)和高量子效率探測器在遠距離上有非常高的性能。這些傳感器在戰鬥搜索與營救(CSAR)以及情報採集特種作戰(SPECWAR)任務中非常有用。
  • SG-60艦載固定翼偵察無人機
    日前,在第20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我國首次公開了SG-60艦載固定翼偵察無人機。從畫面上能看到,SG-60艦載固定翼偵察無人機體積較小,採用平直機翼(帶翼尖小梢)+雙尾撐氣動布局,發射方式為彈射。SG-60艦載固定翼偵察無人機具備多種功能,可執行長時間對海空目標的信息獲取,這相當是具備了預警機的部分職能;無人機獲取的各項信息可為作戰系統和武器系統提供目標火控數據;可外掛電子幹擾載荷執行制電磁戰任務。
  • 【行業新聞】沙特翼龍無人機被胡賽繳獲!內部設備完好
    相比於機身前半段,這架「翼龍」無人機的後機身的狀態就顯得糟糕了許多。因為是安裝在機身下方的關係,「翼龍」無人機的光電球在觸地時就已經脫落。不過,除了光學窗口破碎之外,其內部光學鏡頭也未見太大損傷。「翼龍」無人機的殘骸機艙內部,不僅結構沒有變形,就連相關設備也是完好。
  • 2019年世界情報監視偵察裝備發展研究
    (IARPA)針對「天基機器自動識別技術(SMART)」項目發布一份廣泛機構公告草案,旨在依靠衛星照相機的地理信息,並通過開發多光譜與多時相傳感器處理技術來疊加紅外和多光譜傳感器的數據,從而簡化情報分析人員的工作,降低數據融合的不確定性。
  • 「軌道器-4」:以色列海上情報監視小型戰術無人機
    2018年4月,印度裝甲解決方案提供商馬亨德拉防禦(Mahindra Defense)與以色列航空集團(Aeronautics)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 (MoU),合作製造海軍艦載無人機 (UAV),兩家公司將為印度海軍提供海軍型「軌道器-4」。
  • 美空軍會議圖片揭密RQ-170無人機數據鏈
    值得關注的是,一直被列為絕密的RQ-170哨兵無人機,是少數同時攜帶了Link 16與SADL的機型之一。此前,除了2009年承認了其存在之外,美國軍方極少披露相關信息。據推測,空軍經常利用該機型進行拒止區域的持久偵察,或者為支持地面部隊提供掩護射擊支持,亦或用於對高風險場景進行轟炸損傷評估。同時具備兩種數據鏈,可能為其增加靈活性,更好地與其它飛機或地面單元通信。
  • 無人機通信系統測試解決方案
    本文主要以無人機通信技術為基礎,介紹各種通信技術的測試解決方案。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數傳電臺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
  • 2019年世界情報監視偵察裝備發展綜述
    圖2 「蓮花-C」電子偵察衛星和「禿鷹-FKA」雷達小衛星5月17日,日本宇宙政策委員會下屬安全保障分會開會討論靜止軌道光學觀測衛星研發方案。預計衛星重量約4噸,解析度優於10米,一次成像範圍能覆蓋日本關東平原。日本初步設計該衛星觀測範圍為朝鮮-中國東海岸-澳大利亞。
  • 中國新型反輻射無人機領先世界
    >說起反輻射自殺式無人機,大家都會首先想起以色列大名鼎鼎的「哈比」無人機。每個集成式發射箱內,安放有1架ASN-301反輻射無人機。ASN-301無人機長2.5米、翼展2.2米。該機總體設計為小展弦比無尾三角翼布局。機身呈圓柱體,頭部則為球體,其中內置無線電探測與光電器材艙。 ASN-301採用新的直接側力轉彎飛控技術,在機翼裝有四個摺疊式直接側力翼面,從而在水平巡航、俯衝攻擊時能夠實現不帶傾斜動作的轉彎。
  • 機載光電載荷裝備發展與關鍵技術
    因此,機載光電載荷已成載機系統的重要信息節點和武器節點,遂行「搜索-探測-鎖定-跟蹤-打擊-評估」全作戰鏈任務。根據載機平臺不同,機載光電載荷分為固定翼作戰飛機機載光電載荷、直升機機載光電載荷、無人機機載光電載荷等。
  • 中美無人攻擊機大比拼|能打無人機的新型野戰防空系統
    彩虹-5無人機由最初的戰場偵察到「察打一體」,再向「隱身攻擊」方向發展,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國X-47B隱身無人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需人工幹預的無人機,也是第一架能夠從航空母艦上起飛並自行、回落的隱形無人攻擊機,對所有波段雷達波的隱身性能都極高。
  • 【重磅發布】世界情報偵察領域2020年度十大進展
    「敏捷禿鷹」是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開發的一種高性能嵌入式計算吊艙解決方案,可實時高效地處理海量情監偵數據,增強無人機情報數據獲取效率及態勢感知能力,提高無人機的整體作戰能力。「敏捷禿鷹」吊艙計算系統採用開放式架構,機箱插裝商用現貨的單板計算機、圖形處理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固態存儲設備等硬體,能處理動態影像、紅外圖像、音頻、合成孔徑雷達圖像等。
  • 無人機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Aerial Vehicle),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的不載人飛機,包括無人直升機、固定翼機、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飛控一般包括傳感器、機載計算機和伺服作動設備三大部分,實現的功能主要有無人機姿態穩定和控制、無人機任務設備管理和應急控制三大類。其中機體大量裝配的各種傳感器(包括角速率、姿態、位置、加速度、高度和空速等)是飛控系統的基礎,是保證飛機控制精度的關鍵。在不同飛行環境下,不同用途的無人機對傳感器的配置要求也不同。
  • 摩洛哥有望直接從加拿大進口光電載荷 安裝於土耳其無人機
    根據「工業升級」網站報導,加拿大政府有望批准摩洛哥申請採購WESCAM光電載荷的出口許可
  • 預警偵察飛機發展簡史
    A-50U預警偵察飛機 在去年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爆發的軍事衝突中,亞塞拜然軍隊所用的TB-2無人機屢屢得手,摧毀了亞美尼亞不少坦克、火炮以及部分防空陣地。亞塞拜然軍隊的無人機是如何做到精確發現目標並實施攻擊的呢?據外媒報導,土耳其E-7T預警機提供大量情報支撐,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 「斯維奇」無人機:印度即將部署中印邊境的國產新型偵察利器
    (UAV)是由印度無人機製造商ideaForge製造的固定翼垂直起降(VTOL)混合戰術無人機。該無人機是印度陸軍於2018年在嚴苛的地形和天氣條件下對拉達克地區進行的成功飛行測試後選擇的。印度無人機製造商ideaForge將提供「斯維奇」無人機「斯維奇」無人機支持各種國防和國土安全應用程式,包括長時間續航情報、監視、偵察(ISR)信息的收集,主要用於反恐、邊境安全、反叛亂、犯罪控制、檢查、人群監視、交通監控和災難管理等長期任務。
  • 略談國產JWP02無人機的美軍同行RQ7「暗影」戰術無人機
    當時美陸軍發布的規範要求得到一種使用汽油發動機的無人機,可攜帶光電/紅外成像轉塔,最小航程為31英裡(50公裡),續航時間4小時。規範還規定,無人機能在運動場著陸。RQ2A「先鋒」AAI公司繼他們的RQ2「先鋒」無人機之後推出了「暗影」200。這是一種與RQ2類似的但更為精緻的無人機。
  • 2018年國外軍用無人機裝備及技術發展綜述
    2018年,美歐增加用於執行海上廣域監視任務的無人機部署量,以色列推出無人機探潛設備。2018年1月,美海軍訂購三架MQ-4C「特裡同(Triton)」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為廣域海洋和沿海地區提供實時情報、監視與偵察能力得到增強。同年6月,無人機正式進入美國海軍服役。
  • 美軍對中國電子偵察武器裝備之七:RQ-170「哨兵」隱身無人機
    根據 RQ-170 的少數公開照片,航空專家比爾·斯威特曼 (Bill Sweetman ) 評估稱,該無人機配備了光電/紅外傳感器,並且可能在其腹部整流罩上安裝了一個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 雷達。. 他還推測無人機機翼上方的兩個起落架整流罩可能裝有數據鏈,腹部整流罩可以設計用於模塊化有效載荷,使無人機能夠用於打擊任務和/或電子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