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級聯雷射器的工作原理和特點及其分類

2021-02-08 OFweek維科網

  量子級聯雷射器(quantum cascade lasers, QCLs)是基於電子在半導體量子阱中導帶子帶間躍遷和聲子輔助共振隧穿原理的新型單極半導體器件。不同於傳統p-n結型半導體雷射器的電子-空穴複合受激輻射機制,QCL受激輻射過程只有電子參與,激射波長的選擇可通過有源區的勢阱和勢壘的能帶裁剪實現。QCL引領了半導體雷射理論、中紅外和THz半導體光源革命,是痕量氣體監測和自由空間通信的理想光源,在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環境和醫學科學等領域有重大應用前景。 量子級聯雷射器(QCL)是一種基於子帶間電子躍遷的中紅外波段單極光源,其工作原理與通常的半導體雷射器截然不同。其激射方案是利用垂直於納米級厚度的半導體異質結薄層內由量子限制效應引起的分離電子態,在這些激發態之間產生粒子數反轉,該雷射器的有源區是由耦合量子阱的多級串接組成(通常大於500層)而實現單電子注入的多光子輸出。量子級聯雷射器的出現開創了利用寬帶隙材料研製中、遠紅外半導體雷射器的先河,在中、遠紅外半導體雷射器的發展史上樹立了新的裡程碑。1994年Federico Capasso和同事卓以和等人在貝爾實驗室率先發明量子級聯雷射器。這被視為半導體雷射領域的一次革命。2000年,我國科學家李愛珍(現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課題組在亞洲率先研製出5至8微米波段半導體量子級聯雷射器,從而使中國進入了掌握此類雷射器研製技術的國家行列。

  工作原理

  量子級聯雷射器的工作原理與通常的半導體雷射器截然不同,它打破了傳統p-n結型半導體雷射器的電子-空穴複合受激輻射機制,其發光波長由半導體能隙來決定。QCL受激輻射過程只有電子參與,其激射方案是利用在半導體異質結薄層內由量子限制效應引起的分離電子態之間產生粒子數反轉,從而實現單電子注入的多光子輸出,並且可以輕鬆得通過改變量子阱層的厚度來改變發光波長。

  量子級聯雷射器比其它雷射器的優勢在於它的級聯過程,電子從高能級跳躍到低能級過程中,不但沒有損失,還可以注入到下一個過程再次發光。這個級聯過程使這些電子 「循環」起來,從而造就了一種令人驚嘆的雷射器。

  特點

  由於量子級聯雷射器是集量子工程和先進的分子束外延技術於一體,與常規的半導體雷射器在工作原理上不同,其特點優於普通雷射器,因技術含量很高,相關產品的開發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據了解,量子級聯雷射器是一個高難度的量子工程,特點是工作波長與所用材料的帶隙無直接關係,僅由耦合量子阱子帶間距決定,從而可實現對波長的大範圍剪裁。

  許多基於量子級聯雷射器的可調諧中紅外雷射器(脈衝和紅外)在國外已經進入工業化,是各國爭相研究的高新技術產業。

  量子級聯雷射器集量子工程和分子束外延技術於一體,是國家納米及量子器件核心技術的真正體現,這方面的技術突破將激活我國的民用市場。它在紅外通信、遠距離探測、大氣汙染監控、工業煙塵分析、化學過程監測、分子光譜研究、無損傷醫學診斷等方面具有很急迫的應用前景。

  分類

  QC雷射器的基本結構包括FP-QCL(上圖)、DFB-QCL(中圖)和ECqcL(下圖)。

  增益介質顯示為灰色,波長選擇機制為藍色,鍍膜面為橙色,輸出光束為紅色。

  1.最簡單的結構是F-P腔雷射器(FP-QCL)。在F-P結構中,切割面為雷射提供反饋,有時也使用介質膜以優化輸出。

  2.第二種結構是在QC晶片上直接刻分布反饋光柵。這種結構(DFB-QCL)可以輸出較窄的光譜,但是輸出功率卻比FP-QCL結構低很多。通過最大範圍的溫度調諧,DFB-QCL還可以提供有限的波長調諧(通過緩慢的溫度調諧獲得10~20cm-1的調諧範圍,或者通過快速注進電流加熱調諧獲得2~3cm-1的範圍)。

  3.第三種結構是將QC晶片和外腔結合起來,形成ECqcL。這種結構既可以提供窄光譜輸出,又可以在QC晶片整個增益帶寬上(數百cm-1)提供快調諧(速度超過10ms)。由於ECqcL結構使用低損耗元件,因此它可在可攜式電池供電的條件下高效運作。

相關焦點

  • 量子級聯雷射器(QCL)原理、發展歷史及應用
    、紅外對抗、太赫茲成像等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本文將詳細介紹QCL原理及其各種應用。前言:量子級聯雷射器(Quantum Cascade Laser,簡稱QCL)是一種新型半導體雷射器。QCL擁有傳統半導體雷射器的體積小、壽命長等特點,但是其工作原理卻和傳統半導體雷射器截然不同。
  • 納米雷射器的概念及其主要分類
    2014年,浙江大學在《NanoLetters》上刊文,介紹了其開發的一種波長連續可調的納米雷射器,其出射雷射的波長範圍達到119納米,覆蓋紅綠藍三種顏色,是目前報導的出射光譜範圍最寬的納米雷射器。為了研究納米線的受激發射,研究人員用Nd:YAG雷射器(266nm波長,3ns脈寬)的四次諧波輸出在溫室下對樣品進行光泵浦。在發射光譜演變期間,光隨泵浦功率的增大而激射,當激射超過ZnO納米線的閾值(約為40kW/cm)時,發射光譜中會出現最高點,這些最高點的線寬小於0.3nm,比閾值以下自發射頂點的線寬小1/50以上。
  • 半導體雷射器:知識點和小測試
    最重要的半導體化合物中包含等量的IIIA和VA族元素。半導體雷射器根據材料結構可分為同質結和異質結雷射器、量子阱雷射器、分布反饋(DFB)雷射器、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垂直外腔面發射雷射器(VECSEL)、外腔二極體雷射器、光泵半導體雷射器、量子級聯雷射器(QCL)和鉛鹽雷射器。同質結雷射器中所有層使用相同的材料,比如GaAs/GaAs雷射器,不過這種簡單的結構效率很低。
  • 新型太赫茲雷射器 | 只有鞋盒大小,能在室溫下工作
    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款緊湊型、在室溫下工作、能廣泛調諧的太赫茲雷射器,是迄今性能最優異的太赫茲雷射器,有望在高帶寬通信、超高解析度成像
  • 第四代半導體:從原理到器件
    帶間級聯雷射器是一種介於傳統雙極型帶間躍遷雷射器與單極型量子級聯雷射器之間的混合型雷射器,既具有帶間躍遷無需聲子參與的優點,又可通過載流子的隧穿躍遷實現單個電子發生多次躍遷並產生多個光子,具有很高的量子效率。帶間級聯雷射器通過帶間躍遷來發射光子,能夠較好地避免由量子級聯雷射器中子帶間光聲子輻射而引發的非輻射複合,具有更低的閾值電流密度和更高的特徵溫度。
  • 三張表看懂各類雷射器的特點及應用
    相信大多數人面對紛繁複雜的雷射器種類,多少覺得有點頭疼。因此,本文將各類型的雷射器進行了匯總,為大家逐一講解各類雷射器的特點及實際應用的情況。按工作介質不同,雷射器分為固體雷射器、氣體雷射器、染料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和自由電子雷射器6種。其中固體雷射器和氣體雷射器還有很多細分種類。除自由電子雷射器外,各種雷射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均相同,包括泵浦源、光學諧振腔和增益介質三部分。
  • 科學家利用光湍流在環形雷射器中產生雷射頻率梳
    近日,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的一支科學團隊利用光的湍流製造了一種特殊類型的高精度雷射,即雷射頻率梳,在以前的系統裡,這樣的雷射被認為是無法生成的
  • 雷射傳感器的原理及其應用
    雷射器首先使工作物質的原子反常地多數處於高能級(即粒子數反轉分布),就能使受激輻射過程佔優勢,從而使頻率為v的誘發光得到增強,並可通過平行的反射鏡形成雪崩式的放大作用而產生強大的受激輻射光,簡稱雷射。①高方向性(即高定向性,光速發散角小),雷射束在幾公裡外的擴展範圍不過幾釐米;③高亮度,利用雷射束會聚最高可產生達幾百萬度的溫度。①固體雷射器:它的工作物質是固體。
  • Light |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基於平帶的量子點光子晶體表面發射雷射器,實現高功率工作在1.3μm波長的連續波
    此器件可以在最高90度的環境溫度下工作,並且由於表面發射是通過光子晶體衍射實現的,由此省去了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該器件克服了低功耗1.3μm表面發射雷射器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其應用場合。在1.3μm波段工作的幾種增益介質中,由於與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鏡生長相兼容,GaAs基材料展示了比InP基材料更多的優勢。另外,對比GaAs基量子阱(QWs),In(Ga)As/GaAs量子點(QDs)由於三維載流子局域、低閾值電流密度和高的特徵溫度的特點更有前途。因此,1.3μm的QD SELs 是長距離光互連的理想選擇。
  • 3分鐘了解VCSEL雷射器
    相較於傳統的半導體雷射器,VCSEL有以下諸多優點[1]:1)有源層體積極小,從而可以獲得極低的工作閾值,如材料工藝發展可期待極低閾值甚至無閾值發光器件;2)波長和閾值對溫度變化相對不太敏感(當然VCSEL本身也屬於半導體雷射器的一種,也就逃脫不了溫度對其影響的宿命,其波長相對於溫度變化的溫漂係數大約為0.06 nm/℃,相比於
  • DML雷射器和EML雷射器
    昨天在強度調製光模塊的波分復用這篇文章中已經提前預告了一下,今天我們聊一下DML雷射器和EML雷射器。 在1310nm波段的強度調製光模塊中,通常使用DML和EML這兩種雷射器,這兩種雷射器分別有什麼特點,請看下面分析。 DML是Directly Modulated Laser的縮寫,也就是直調雷射器。
  • 新書推薦 | 傳感器原理與應用
    本書首先介紹了測量的基本知識以及誤差的計算,其次詳細敘述了傳感器的基本特性,然後按工作原理分類詳細介紹了各種傳感器,每一種傳感器都配有結構圖、原理圖、測量轉換電路圖等,並有傳感器重要參數的詳細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通過這些圖表和公式可以讓學生深入學習傳感器的基本知識。
  • 盤點雷射器的原理組成及應用
    雷射器是一種能發射雷射的裝置,按工作介質分,雷射器可分為氣體雷射器、固體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和染料雷射器4大類,近來還發展了自由電子雷射器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基於平帶的量子點光子晶體表面發射雷射器,實現高功
    此器件可以在最高90度的環境溫度下工作,並且由於表面發射是通過光子晶體衍射實現的,由此省去了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該器件克服了低功耗1.3μm表面發射雷射器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其應用場合。在1.3μm波段工作的幾種增益介質中,由於與AlGaAs/GaAs布拉格反射鏡生長相兼容,GaAs基材料展示了比InP基材料更多的優勢。另外,對比GaAs基量子阱(QWs),In(Ga)As/GaAs量子點(QDs)由於三維載流子局域、低閾值電流密度和高的特徵溫度的特點更有前途。因此,1.3μm的QD SELs 是長距離光互連的理想選擇。
  • 3分鐘了解布裡淵雷射器
    近年來,具有高亮度、窄線寬的雷射器在雷射雷達、幹涉測量傳感器、計量學、量子物理和微波光子學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並帶動諸多交叉科學的發展。儘管部分窄線寬半導體雷射器和DFB光纖雷射器的輸出線寬已經可以達到kHz量級,但是輸出功率較低(毫瓦至瓦量級),且線寬的進一步壓縮受到了技術本身的制約。基於FP標準具縱模選擇的固體雷射器可以獲得瓦級以上的單縱模雷射輸出,但是受制於雷射工作物質固有的增益線寬和FP標準具有限的透射光譜寬度,輸出雷射的線寬往往只能達到MHz或者GHz量級。
  • 主流雷射雷達分類及原理
    本文將按掃描方式將雷達進行分類介紹機械式雷射雷達1.1 機械旋轉式雷射雷達機械旋轉式Lidar的發射和接收模塊存在宏觀意義上的轉動。旋轉幅度和體積的減小,可有效提高系統可靠性,降低成本。2.1 MEMS陣鏡雷射雷達MEMS振鏡是一種矽基半導體元器件,屬於固態電子元件;它是在矽基晶片上集成了體積十分精巧的微振鏡,其核心結構是尺寸很小的懸臂梁——反射鏡懸浮在前後左右各一對扭杆之間以一定諧波頻率振蕩,由旋轉的微振鏡來反射雷射器的光線,從而實現掃描。
  • 一文讀懂量子雷達
    該技術的原理與量子通訊的加密技術相當類似,在竊聽者試圖擷取、幹擾光子攜帶的訊息時,因光子特性遭到改變,反而讓竊聽者暴露自己的位置。量子雷達通過將量子信息技術引入經典雷達探測領域,解決了經典雷達在探測、測量和成像等方面的技術瓶頸,提升了雷達的綜合性能。其首要應用是實現目標有無的探測,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擴展應用領域,應用包括量子成像雷達、量子測距雷達和量子導航雷達等。
  • 固態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其優缺點
    但近年來,一些非完全旋轉的雷射雷達也被統稱為「固態雷射雷達」,它們具備了固態雷射雷達很多的性能特點,如解析度高、有限水平 FOV(前向而不是 360°)等,但這些技術方案會有一些微小的移動部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純固態雷射雷達。
  • 立磨機的工作原理及其結構特點
    工作原理電動機通過減速機帶動磨盤轉動
  • 透鏡天線的分類、特點及龍伯球透鏡天線原理
    通過合適設計透鏡表面形狀和折射率n,調節電磁波的相速以獲得輻射口徑上的平面波前。透鏡天線吸收了許多光信息工程技術,從而在通信和軍事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也引起了更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按照幾何光學理論,處於透鏡焦點處的點光源輻射出的球面波經過透鏡折射會聚,最終形成了平面波。這就是透鏡天線設計的總的思想的。透鏡天線是由透鏡和電磁輻射器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