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心語欄目開辦以來,不知不覺已經陪大家度過了15期,每周六都準時與您見面。近期,我們也收到了一些官兵的來信,對於訓練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難題,提出了諮詢。在這裡,我們特意邀請了來自西部戰區空軍各單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專業人士,專門針對官兵來信答疑解惑,今天邀請到的知心姐姐是西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心理諮詢師李紅英。
其實像小林這樣,遇到事情不去積極面對,不去查找問題原因,而只是一味地抱怨,讓自己境遇越來越糟糕的人普遍存在。
一天,牛耕田回來,躺在欄裡,疲憊不堪地喘著粗氣,狗跑過來看它。「唉,老朋友,我實在太累了。」牛訴苦道,「明兒個我真想歇一天。」狗告別後,在牆角遇到了貓。狗說:「夥計,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它說它想歇一天。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了。」貓轉身對羊說:」牛抱怨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幹活了。晚飯前,主人給羊餵食,羊向前一步,說:「主人,我向你反映一件事。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願再給主人幹活兒了,它嫌主人給它的活兒太重太髒太累了。它還說它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裡去。」主人一聽,勃然大怒,就把這一頭勤勞而實在牛「殺」了。
一般喜歡抱怨的人總是盯著壞的東西。向周圍戰友發牢騷時,信息是經過他本人選擇加工的,他把信息選擇加工後,輸入給對方,對方對其抱怨保持贊同理解,這本質上和照鏡子自說自話無區別,這種贊同無意義,是選擇性信息灌輸的一個後果。但是在你不斷獲得贊同理解時,會固化你的不當思維,你會認為你的抱怨是對的,也會鼓勵你更加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吸引力定律又稱「吸引力法則」,是指當人的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愛抱怨的人能相互吸引,很快湊在一起,因為這樣他們可以相互獲得更多的抱怨機會。「我們領導做事不公平,我們單位很噁心…」對方為了迎合他,同時也獲取了一個機會,「我們單位更不公平」,我們單位更噁心…」就這樣,幾個認知和行動都有偏差,靠口頭宣洩情緒的人,焦慮情緒暫時緩解,但是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對改變生活的實際狀態,沒有任何作用和正面意義。所以說,愛抱怨的人一般不能被周圍戰友認可和接納。在單位屬於小眾群體,人際關係不順暢,會產生被排斥感,被疏離感,會覺得自己活在這世界是沒有意義的。
所謂栽花效應,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對自己親手栽下的花,會更有感情,能獲得更多對這株花的認同感。喜歡抱怨的人總說這個不好,那個不滿意,當時他的焦慮心情緒緩解了,但是他所抱怨的糟糕的場景在他自己的不斷認同下,更容易變為現實。
既然抱怨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那麼大的影響,那麼我們就應該打開遇事不抱怨,以積極、樂觀、自信的心智模式:首先是停止抱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和困擾,比如工作環境不順心、經濟條件不寬裕、評優評先沒有份、受冤枉挨批評等等。
如果總是想不開,以諸如「懷才不遇」「生不逢時」「處事不公」等為託詞來為自己開脫。一味的抱怨,就會導致自己情緒失控。這樣的行為會使自己的人品大打折扣,同時人際關係也會嚴重受損。當我們去抱怨現實對我們不公時,先問一下自己到底是珍珠還是沙子。
如果暫時還不是珍珠,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珍珠。沙子再多,最終也掩蓋不住珍珠的光彩。不抱怨的人生,自會得到最好的周全。意識到抱怨於解決問題無益,那就停止抱怨,坦然面對,悅納一切,自己的負性事件就不會消耗你太多的心理能量。
其次,是保持陽光心態。
一個寬容豁達的人,面對同樣的困境,他就能持積極心態,妥善對待和處理好這些事情,最大限度消除負面事件給自己帶來的影響,這樣他們自己也獲得了成長,想想看,這樣的人生怎麼可能不順風順水,他們的事業肯定能有成就。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當你光顧著抱怨時
你的眼睛就會被灰塵蒙蔽
一切都變得暗淡失色
所以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
關鍵是去改變!
去用心經營生活吧
停止無謂的抱怨
你的內心會充滿陽光與力量
你就能勇敢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
李紅英,西部戰區空軍某部心理諮詢師,畢業於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負責部隊心理服務工作多年。有豐富的基層心理服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