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40多年的殲8,上個世紀造價5400萬,換回了什麼?

2021-12-30 亮目視覺

上世紀60年代,我國掀起了一股研製新型高空高速殲擊機的熱潮,沈飛在經過會議討論之後,最終決定在米格21的基礎上研發一種新型殲擊機,該項申請在當時的總參謀長羅瑞卿的批准下予以實行,而這款殲擊機的名字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殲8」。

殲8的製造是相當困難的,從構築全機的100多個組合件、1200多項標準件以及11,400多個零件的角度來看,該款殲擊機的製造難度要遠比殲6、殲7困難得多,好在我國借鑑了英國以及前蘇聯的一些先進經驗,最終設計出了局部規制,局部模胎等一系列協調辦法,這才最終完成了該款飛機的研發與製造。可即便如此,耗資也是極多,當時單架殲8的製造費用就高達5400萬人民幣,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筆巨款。

那麼5400萬人民幣究竟換回了什麼呢?答案是「與F22相抗衡的底氣」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猛禽戰鬥機問世之後,很多中國軍迷們都認為殲8能夠與F22一較高下,而這份底氣就來自於兩個數據,「最大掛彈平飛高度」和「掛彈衝刺速度」。

美國F22猛禽戰鬥機的最大升限僅為1.5萬米,而中國殲8的實用升限卻高達2.2萬米,將近7千米的高度差,可以幫助殲8怒擊F22,而美國的F22戰機卻根本「夠不著」;而除了升限高之外,在「速度」這一方面中國殲8也是佔盡優勢,數據顯示美國F22戰機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僅有1.4馬赫,即使是全力加速,也只能達到2馬赫左右,而我國的殲8戰鬥機呢?其最大巡航速度高達2.2馬赫,足以讓F22戰機望塵莫及。

既「夠不著」,又「追不到」,從這兩方面來看,殲8在對抗F22時似乎的確有著很大優勢,那麼我們的殲8真的能夠實現槍挑F22嗎?其實不然,客觀來說,殲8距離和F22對抗還是有著很大差距的,這點我們接下來著重分析。

首先,能夠達到以上數據的並不是我國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殲8,而是2000年才正式首飛的殲8F,這裡看似只多了一個字母,實際上的變革卻涵括中國空軍幾十年的發展。

1969年7月5日,第1款殲8原型機試飛成功,只不過由於雷達以及交流供電系統等等方面的限制,這款原定的全天候型戰機被閹割成了「白天型」,搭載的武器也僅有4枚霹靂2空空飛彈以及兩門30毫米機炮;直到10年後,該款戰機的缺陷才得以補全,在成為全天候戰機的同時,還搭載上了23毫米機炮以及相關飛彈,而這款戰機也有了新的名字——「殲8A」。

殲8A在正式誕生後,也衍生出了「殲8E」、「殲8R」以及「殲8ACT」等一系列機型,但這些戰機均無法擺脫性能上的限制以及功能單一的缺陷,也正因如此,殲8系列逐漸成為了空軍部隊裡的「種子」,在部隊中部署的數量並不多,而這種局面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得到了改善,「殲8II系列戰機」的出現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與殲8系列戰機不同的是,殲8ll系列戰機真正邁入了世界戰機的層次,其中較為典型的「殲8F」、「殲8G」等都相當強悍。在過去數10年時間裡,這一系列戰鬥機也是我國的主力戰鬥機,即使是殲10,殲11等戰機都陸續進入軍隊,殲8II戰機依舊在發揮著它的餘熱,客觀來說,這款戰機對於我國空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邁入世界戰機層次,卻不代表能夠與世界頂級戰機相對抗。

我們都知道美國F22猛禽戰鬥機是5代機,而我國的殲8充其量只隸屬於「二代半戰機」的行列,其整機水平甚至達不到三代戰機的層次,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用殲8來對抗F22戰機是幾乎不可能的,我們的殲8戰機的確在升限和速度兩方面佔據著優勢,但這點優勢依舊無法掩飾整體技術的落後。

別的就不說了,F22是典型的隱形戰機,通常情況下,殲8想要通過雷達發現F22的蹤跡都很困難,連發現都做不到又談和對抗嗎?再者說了, F22那強悍的火力也不是劍霸能夠比擬的,所以說「殲八槍挑F22」這更大意義上來說,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景」,想要將其實現,屬實難於登天。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殲8F主要是作為4代戰機的輔助戰機來使用的。自2003年開始殲8F型正式進入PLAAF服役,並且至今都仍在生產,這也證明了殲8系列戰機雖然無法和 F22猛禽相對抗,但是其自身優越性還是有目共睹的,至於與F22相對抗的任務,我們完全可以將它交給我國的殲20、殲35等5代戰機,這才是我們在破開「殲8槍挑F22」神話後,對於如何看待中國空軍事業發展的「正確打開方式」。

版權聲明:聲明:本文章來源於網絡、報刊、新聞等整理而成,文章所述觀點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是為了更好地傳播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服役50多年,殲7為什麼還沒有退役?看完全明白了!
    到了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就是五代機了。而在上個世紀美國研製出了F-22這款五代機後,俄羅斯又搞出了蘇-57這款五代戰機,之後我國研製出了殲20,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五代機的國家。 對於國人來說,殲20是我們的驕傲。它的隱身能力和超遠視距打擊能力讓中國的國防能力獲得了極大的加強。而在2021年,距離殲20首飛已經過去了十年。
  • B-52H針對中國重返關島,換發工作啟動再戰半個世紀!
    而近期有關B-52H的消息還不止上面這一條,根據美國空軍網站最近的報導,美國空軍在經歷了多年的踟躕和醞釀、又經過了兩年多的選型後,給美國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的七十六架B-52H型戰略轟炸機「換發」的具體計劃已經基本敲定。
  • 「電石榴」現身珠海,殲-16電戰機叫板美國咆哮者,造價超過殲-20
    這架戰鬥機從外形特徵看,是國產殲-16雙座重型戰鬥機,但從某些細節看,該機沒有機炮,沒有機頭光電火控系統,翼尖帶有大型電子吊艙,而且豎立著醒目的天線。這架戰機很可能就是傳說已久的殲-16電子戰機。很多網友親切地稱為「電石榴」。殲-16電戰機的公開亮相,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以後的第二個擁有自行研製的專業電子戰鬥機的國家。
  • 比殲20造價更加高昂的四代機,隱身版殲16,技術特點獨樹一幟
    如今的殲-20已經成為中國空軍的核心戰鬥力量,是攻破敵方的防空系統的一把利刃。那麼由沈飛公司在殲-11戰機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新一代雙座雙多用途戰鬥機殲-16,就是能配合殲-20將敵人防空系統體系擊潰的絕佳搭檔。
  • 殲20、運20、直20,已全都服役,三個20分別有多少呢?
    上世紀的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都開始了自己的軍事建設,並且在高新技術的加持下,研發出了一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
  • 對臺一線還不換?老式蘇27還要再撐4年,等300多架殲7退完
    參訓的蘇-27UBK戰鬥機中國空軍的蘇-27UBK戰鬥機是俄制蘇-27UB雙座教練機的出口型號,主要用於為蘇-27SK戰鬥機提供飛行員訓練任務,和蘇-27SK戰鬥機相比,外形上最大的特徵就是採用了雙座布局,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一共進口了40架蘇-27UBK戰鬥機。
  • 有了殲10和殲20,為何中國空軍殲8戰鬥機還遲遲不退役?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全球兩端格局,冷戰高峰期。
  • 《世紀最強的停產奢侈品F-22猛禽戰鬥機》
    √競爭力評估:→橫向對比:與中國殲-20、俄羅斯T-50對比:(殲-20與T-50尚未服役,只作簡單對比)隱身性能:F-22>T-50>殲20(待定)機動性能◆世紀最強:(地球人造不出的世紀最強戰鬥機)1、F-22是世界上致命打擊性能最好的戰鬥機,是美國空軍的最重要機種,F-22「猛禽」是一款第五代戰鬥機,以其高機動性、傳感器融合性
  • B-52戰略轟炸機,美國要讓它再服役半個世紀!| 圖說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度有600多架B-52各型飛機在美國空軍服役。        B-52戰略轟炸機先後發展了B-52A、B、C、D、E、F、G、H等8種型別,這其中還不包括研製初期兩款驗證機——XB-52和YB-52。
  • 什麼是殲-35?為什麼上艦會是殲-35?
    一直以來,他們像深淵中的幽靈,一點點的腐蝕軍迷的心智,什麼「北所就應該倒閉」「什麼中國輕武器垃圾」「太行不太行」「骨鷹上艦,北洋重現」充斥著大家的耳膜。當一個人的見識和經歷足夠豐富,不用絞盡腦汁的創作,也能在三言兩語中道破事情的真相。而當一個人人閱歷和知識儲備趕不上時代的變化之時,參加各種網文培訓班成了必然。
  • 服役了40多年,只有2個型號?A-10「疣豬」攻擊機的兄弟們
    A-10攻擊機在超過 40 年的服役生涯中,A-10 只發展了兩種主要型號,這從側面說明了其原始設計的成功。本文主要從技術層面簡單介紹了 A-10 各個型號的發展歷史。▲  2010年3月,兩架A-10C「雷電」Ⅱ正在進行訓練飛行。A-10C與A-10A/A-10A+在外觀上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在座艙後的背脊上加裝了GPS天線和衛星通信天線。
  • 海狼級相當於60億美元一艘,美國核潛艇的造價為何超級昂貴?
    因為巧好也是25年前服役的,今年冒煙的好人號當時的造價才7.5億美元,而這幾年服役的只大了不到4000噸的美國級卻要價40億美元,整整漲價了5倍以上。因此如果讓現在的某用電船公司馬上再去建造一批綜合技術指標和海狼級一樣的核潛艇,開口報價會超過100億美元1艘是基本肯定的。100億美元的造價都接近到福特級航母的80%了。而最近的一個說法也可以證明現在在美國造核潛艇的報價越來越貴。
  • 中國首批三代機悄然退役:為什麼比殲-7、殲-8等二代機更早?
    很快,至少3個基地獲得了蘇-27SK/UBK,中國空軍也算第一次擁有了實打實的超視距空戰能力:N001"倒卡"雷達和R-27/R-37/R-77等空空飛彈的搭檔雖然算不上有多強,但總比當時的殲-8現代化改進版本+總數只有20餘發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實用。中國的多數飛行員在此時獲得了三代機的實操經驗,這也給日後接裝三代機打下了相對堅實的基礎。
  • 矇騙了20個國家的驚天騙局:造價250美元的偽科學產品,為何賣出4萬美元高價?
    此時此刻,這家公司在美國也稱得上臭名昭著,沒有什麼生存空間了。但是,已經嘗到了甜頭的騙子們,怎麼可能就此收手。既然在美國待不下去了,那就換個地方繼續騙唄,換個馬甲就行了。不久之後,在大洋彼岸的英國,出現了一家名叫GlobalTechnical的公司。
  • 又一批殲10C交付 服役數量或已超過上百架
    這個型號的發動機是帶有加力燃燒室的渦輪發動機,俄羅斯專門為我國的殲-10C殲擊機研製了AL-31FN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有四個優點:首先,它的尺寸比較小,但是推力比較大。壓氣機的增壓速度非常快,再加上發動機的結構比較緊湊,所以裝配這個發動機的殲-10C有很高的推力和比較好的機動性。其次,這個發動機的穩定性很高。飛機在M2的速度時進入螺旋的狀況下發動機依然可以穩定的工作。
  • 河南有個中國戰機墳場,藏了上千架殲6無人自殺機!是真的嗎?|軍情晚報
    近日,美國空軍就從這個飛機墳場裡「扒」出了8架已經退役多年的B-52讓它們重回現役。 ▲近日基地裡已退役11年的「聰明人」號B-52H被從基地裡回收並重新服役有人可能會問,這些飛機都退役這麼多年了,為什麼還能繼續服役
  • 最多可達10個億!
    1986年,據空軍有關部門測算,將一名新服役的空軍士兵培養到能駕駛戰機作戰的狀態,殲-7戰鬥機需要200萬元,殲-8需要287萬元,轟-6則需要465萬元,而當時我國城鎮職工一年的平均工資只有762元,465萬就相當於6102人的全年工資,並且這還只是一個合格的飛行員,培養一名優秀的飛行員還需要更多。
  • 不造超級戰列艦大和武藏,能換回5艘正規航母嗎?
    有人說不但如此,日本海軍還在1937-1942年間耗費巨資建造了人類歷史最大的兩艘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結果它倆幾乎沒有給戰爭做出任何貢獻,如果不造大和武藏改為建造航母,按噸位計算至少能換回5艘翔鶴級大型正規航母,那麼太平洋戰爭的航母對決就更精彩了。
  • 一架堪比3架殲20?有史以來單價最貴戰機,服役44年從未被擊落過
    飛機自從在一戰中被正式用於軍事,到現在也已經有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了。在經過了世界各國不斷的研究和改造之後,現在的噴氣式戰鬥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不管是速度、威力還是飛行高度和隱形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國也擁有了自己的五代機殲-20,邁入了頂尖空軍強國行列。
  • 遺禍 | 這場戰爭已經結束40多年,傷害卻還在持續……
    ▌來源:央視新聞綜合、新華社8月18日,越南中南部慶和省慶山縣發生炮彈爆炸事故,6人在爆炸中喪生,另有1人嚴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