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文撰寫之際,川普正乘坐他的空軍一號,飛向越南河內。
而另一方的金將軍,已經乘坐了二十多小時的專列,經中國抵達越南,等待著明天這場全球矚目的會面。
雖然美國主流媒體依然不好看此次會談,但我認為本次會談之後,在全球的鎂光燈照耀下,雙方很可能會籤署朝美《河內宣言》,將朝核問題向前大規模推動。
而且,此次達成的協議中,大概率將改變美方「一攬子協議」的慣例,川普會接受中方提出的分階段推進的建議,甚至很可能將在此次會談上正式結束韓戰。
畢竟,中美已經在貿易共識達成巨大突破,日本的安倍和韓國的文在寅,則推薦川普來拿今年的諾貝爾和平,可以說當別人還在揣測之際,這次牌面上真正的幾個玩家已經頗有點成竹在胸了。(參見:諾貝爾和平,川普拿定了)
而此次河內宣言一旦籤署,也就意味著朝美僅剩最後「第三個聯合公告」,就將徹底解決朝美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衝突。屆時,開放後獲得巨額投資的朝鮮,將成為未來東北乃至東北亞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
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除了朝鮮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積極推動外,歷史進程中的機遇,也是不可獲取的。
就像當年中美破冰的大背景,是美國爆發資本主義周期性的危機,迫使其進行戰略收縮。
當時東南亞的越戰、南亞的印巴戰爭、中東的石油危機甚至在此期間蘇聯的咄咄攻勢,都是資本主義危機之下,美國力有不逮的直接體現。
因此,如今迫進行戰略收縮的美國,正好有機會甩開半島這個燙手的山芋,川普更可以趁機打擊五角大樓那些「養寇自重」的將軍們,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掌控力。
而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凱恩斯那套「挖坑再埋」的理論,早就被歷史所淘汰,想要解決資本主義危機與產能過剩最好的方式,就是對著優質資產進行大規模的投資,獲得傾銷市場與投資收益。
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一次次的全球資本主義周期性危機,隨著危機中的全球資本湧入中國,投資帶來的巨額回報得以輕鬆化解。(91年的日本與南巡講話,98年的東南亞與世貿談判,08年的美國與四萬億基建)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看,正是中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所激發出來的(剩餘)價值,為全球資本帶來了長達四十年的持續繁榮。
所以呢,再看現在,隨著英國脫歐、法國黃馬甲、義大利民粹,德日韓製造業先後熄火,連美國都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和停止加息周期,全球又將面臨一次經濟周期的威脅。
而從資本的角度也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英法德這些在伊朗有著巨額投資的美國盟友會硬頂著川普,也會明白為什麼全球石油儲量第一的委內瑞拉會紛亂不已。
因為「匹夫無罪」,這些尚有巨大能源開發潛力的國家,不僅能夠通過開發投資以消耗資本主義過剩的產能,未來源源不斷的石油來為投資帶來巨額的回報。
同理,面對全球產能過剩,製造業狂魔的中日韓三國,也需要朝鮮這個高素質勞動力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的近鄰。
因此,就像中國正在啟動打通東部與西部的大規模基建(特高壓、油氣管網、鐵路)那樣。未來朝鮮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之間貫通的大基建也將慢慢開啟,屆時,中國韓國和日本都將分享朝鮮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紅利。
要知道,越南在改革開放中,外資來源三甲也是中日韓三國。
因此,此次朝方將會談選在越南河內,並選擇乘坐火車在中國境內長時間過境,也在向外界表明,朝鮮與中越兩個已經實現了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一以貫之的親密關係,以及對未來改革開放路徑的信心。
更不要說越南還有全球最大的韓國三星半導體生產廠。因此,未來只要徹底終結了朝美敵對,那麼就像當年臺灣向大陸轉移生產線一樣,韓國優勢的半導體產業必然將就近,向同文同種的朝鮮轉移。
而基建狂魔的中國,不僅會幫助兄弟解決能源以及廠房廠礦建設,還將建成四通八達的「鐵公港機」交通網以運出井噴的產能。
至於東亞諸國中最發達的日本,也將為貫通半島的建設提供技術與巨額的資本支持。
而隨著中日韓在朝鮮投入大量資本,形成「同舟共濟」的局面,那麼自然而然大家也將一起推動東北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因此可以判斷出,金特會後,東北振興在望!東北亞振興在望!
而跟著國運走,才有個人的行情,看著如今半島局面的天時地利人和,回顧這幾天「武智衝」們一路高歌猛衝的行情,搞不好隨著明後天接連不斷的新聞利好,又是一波相關題材的炒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