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的大和號戰列艦,被稱作是一艘海上怪獸,為什麼最終沉沒?

2021-02-07 天下有警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各國開始逐漸意識到發展海軍的重要性,而日本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就更應該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海軍實力。所以發展海軍,便成為了日軍的主要發展目標。為了在海軍發展方面超越其他國家,日本決定在戰艦的性能上下功夫。雖然日本的資源較為匱乏,可是日本從未停止過對戰艦的研製,最終日本成功研製出了大和級別的戰列艦,其中就包括大和號戰列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和號戰列艦在戰場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其他各國都將大和號稱為是一艘海上怪獸,但是最終這艘戰艦卻沉沒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大和號戰列艦擁有三座三聯式的艦載炮,並且每座艦載炮的口徑為460毫米,幾乎是同時期中口徑最大的艦載炮。相信大家都清楚,艦載炮的口徑越大,所發射的彈藥噸位就越大,這也就意味著它具有更大的殺傷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和號戰列艦在和其他軍艦交戰時,在火力方面往往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這樣使得大和號戰列艦逐漸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大和號戰列艦在擁有了超強的火力以後,還擁有出色的防禦性。它的防護裝甲厚度達到了650毫米,所以在戰場上,大多數戰列艦都無法對大和號戰列艦造成傷害。並且同時代也沒有其他戰列艦的防護裝甲厚度可以超越它。雖然大和號戰列艦非常「耐揍」,但是它也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它的彈藥庫位置都設計的十分相近,一旦有一個彈藥庫遭到破壞,就會迅速波及其他彈藥庫,進而會對整個軍艦造成嚴重的損傷。

大和號戰列艦的體型較大,這使得它比其他軍艦擁有更寬的船體。事實上,戰艦在發生炮彈時,往往會有較大的後坐力,在後座力的作用下,戰艦還有可能在海面上移動,所以在發射一枚炮彈以後,需要重新瞄準才能再次發射。但若是戰艦的船體足夠寬大,那麼後坐力的影響就會減小不少,戰艦也能做到連續發射。

由此可見,大和號戰列艦的性能的確十分出眾,但出乎意料的是,這艘艦船才出現了短短數年,就在衝繩島戰役中被擊沉了。其實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與日本的資源較為匱乏也有著較大的關聯,因為在戰爭期間日本沒有辦法為大和號戰列艦提供充足的彈藥,所以就算大和號戰列艦的綜合實力笑傲群雄,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當我們回顧歷史時,也不由得為大和號戰列艦的結局而感到唏噓,作為那個時代最優秀的戰列艦,最終卻在大海中沉沒,還會是讓人感到十分可惜。但是當我們想到日本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後,大和號戰列艦的結局似乎又像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畢竟它作為日本最重要的海軍武器,對於日本的未來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大和號戰列艦被摧毀,日本戰敗也已成定局。


-END-

大家都在看

二戰哪國輸得最慘?不是日本,這個國家男性基本被打光了,大街上全是女性


91歲日本退伍老兵揚言還想打我國?被問為什麼執著戰爭,老兵講出三個原因


慈禧御廚黃敬臨創姑姑筵!巴蜀私房川菜之先!蔣介石稱其為無冕之王!


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點擊下方「在看」支持作者👇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的大和號戰列艦,被稱作是一艘海上怪獸,為何最終沉沒了?
    雖然日本的資源較為匱乏,可是日本從未停止過對戰艦的研製,最終日本成功研製出了大和級別的戰列艦,其中就包括大和號戰列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和號戰列艦在戰場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其他各國都將大和號稱為是一艘海上怪獸,但是最終這艘戰艦卻沉沒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二戰期間服役的大和號戰列艦,為何被稱為是一艘海上怪獸?
    如密蘇裡號戰列艦,其主炮口徑也僅僅只有406毫米;而俾斯麥級戰列艦和黎塞留戰列艦的主炮口徑更小一些,只有380毫米。可以說,縱觀當時世界各國的海軍軍備,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能夠與大和號戰列艦相提並論;也沒有任何國家的戰列艦能夠在與大和號戰列艦的炮火對射中佔到任何便宜。但對於日本這樣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來說,維持大和號戰列艦的軍備補給還是比較吃力的。
  • 號稱「永不沉沒」的大和號戰列艦,最後是怎麼沉沒的?
    大和」號戰列艦是「二戰」時期日本造船工業的驕傲,也是日本海軍的驕傲,是聯合艦隊的旗艦,更是當時「大炮巨艦」主義者的奉為圭臬的「世界第一戰列艦」,是一座令人膽寒的移動海上鋼鐵堡壘
  • 世界第一戰艦「大和」號沉沒之謎
    「大和」號戰列艦是二戰期間日本建造的一艘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 這艘日本傾全國之力建造出來的大炮巨艦,在二戰多次海戰中只在一旁「打醬油」。等到日軍窮途末路時,它卻以悲劇的「自殺式行動」收尾。
  • 二戰日本最慘戰列艦,一艘連挨兩枚原子彈,一艘自己擊沉自己
    筆者認為在舊日本帝國海軍中最具代表性的並不是生涯短暫的大和級戰列艦,也不是一出生就自帶缺陷的扶桑級和伊勢級戰列艦,更不是帶有英國血統的金剛級戰列艦。真正能稱得上日本海軍戰列艦中的代表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長門級戰列艦。
  • 海軍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
    大和艦初代是葛城級2號艦,為鐵骨木皮巡航海防艦,初代艦長即日後成為大名鼎鼎的海軍大將,對馬海戰的傳奇指揮官,有著「東方納爾遜」之稱的東鄉平八郎(雖然僅在任數月就轉調他艦)。該艦先後參與中日甲午海戰與日俄海戰,該艦1950年才被解體。也就是說第二代大和沉沒後,第一代大和還在,所以第二代的巨型戰列艦「大和」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個「黑戶口」的身份。
  • 二戰時期,被稱為「海上旅館」的大和號戰列艦到底有多豪華?
    當日本陸軍使用著被「李雲龍」評價為「燒火棍」的三八大蓋,日本海軍卻花費重金,建造了一艘被稱為「海上旅館」的「大和號戰艦」。1940年8月8日,被後世稱為「昭和三大馬鹿」之一的「大和」號戰列艦在日本吳海軍工廠的一片讚嘆聲中下水。這艘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成為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新旗艦,帶著無限的寄託,更是精神圖騰。
  • 世界看透透|納粹二戰工程:日本大和號戰列艦
    「依阿華」號戰列艦9門主炮右舷順次射擊,據稱可導致這艘排水量45000噸的龐然大物側移10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以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和支援兩棲登陸作戰。希特勒稱它為「德國海軍的驕傲」,就連敵人邱吉爾也不得不讚嘆「這真是一艘了不起的船隻」,這就是納粹德國最強戰列艦——「俾斯麥」號。
  • 「戰列艦大和號」VR復原計劃探秘
    《日本戰史》資料中記載的大和、武藏耗費的軍費比例但同時「大和」號也耗費了日本全國財政預算的4%,造價用現在的人民幣匯率計算為210億元。「大和」號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見,可以說是一種精神象徵般的存在。
  • 消失的舷號|大和級的頭號勁敵!若順利出世,恐成為史上最強戰列艦!
    但隨著二戰爆發,海軍條約被廢棄,美國隨即展開新一輪的設計,新的設計對軍艦的噸位做了放大,噸位限制放寬到6萬-8萬噸之間。很快,新戰艦就出臺了4種設計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美國軍方最終選擇了第四種設計方案定型,給該級戰列艦命名為「蒙大拿」級。
  • 大艦巨炮的巔峰之作——「大和」號戰列艦
    作為歷史上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強、裝甲最厚的戰列艦,「大和」號被日本國內譽為「永不沉沒的海上鋼鐵城堡」,是二戰後期日本聯合艦隊的精神支柱。它的沉沒,不僅為巨艦大炮時代的結束劃上了休止符,更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覆亡埋下了伏筆,而這樣的命運是「大和」號註定無法繞過的一頁。1905年,日本聯合艦隊在對馬海戰中充分發揮戰列艦優勢,以較小代價大敗俄國海軍。
  • 為什麼越南女兵如此害怕
    眾所周知,在二戰結束後的那一段時間內,世界上並不太平。當時美蘇幾乎是同時崛起,雙方都在忙著劃分地盤。
  • 二戰中各國航空母艦的沉沒紀實
    這是一艘由一戰時期的老船改裝而成的輕型航空母艦,它最初作為大型巡洋艦建造,在戰爭期間擔任快速布雷艦和訓練艦,其主要特點是船體外板薄、航速快。1921年退役後原本預定拆毀,後來由於需要又改裝成了航空母艦。其標準排水量為26000噸,航速30節,可搭載飛機48架。1939年9月17日,「勇敢」號在英國西南方被德國潛艇 U-29以兩枚魚雷擊中,15分鐘之內沉沒。
  • 「大和」前日本最強戰列艦,日本「長門」級戰列艦
    基本上談及戰列艦,必然繞不開日本海軍,這個大艦巨炮最後的堅定擁護者,在太平洋戰爭中期前,仍然堅定不移的在建造新的大型戰列艦,這就是後來的「大和」級戰列艦。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討論的是,如果一定要評出一型人類歷史上的最強戰列艦,是要把票投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還是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
  • 日本二戰歷史唯一,一艘擊沉美軍航母的戰列艦,金剛號,戰列艦 雷伊泰灣大海戰
    防護力略顯不足,但「 金剛號」戰列艦是 日本當時全艦最老成員,對於一艘老艦日本人已經改裝得很極致了。「 金剛號」戰列艦在二戰期,活躍於各個太平洋戰場,幾乎參加全部大規模海戰。1944年的太平洋戰場上,盟軍在攻克了 馬裡亞納群島和比阿克島等戰略要地後,美軍計劃下一步,反攻菲律賓。
  • 二戰中死得最慘的戰列艦TOP10,第一名讓整個國家悲傷至今
    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尤其是隨著航空時代的來臨,戰列艦逐漸走向英雄末路,不得已讓出自己海上戰爭王者的統治地位。戰列艦在戰場上都會遭遇敵方的「重點照顧」,要擊沉一艘實屬不易,不過一旦沉沒所造成的損失則是災難性的。二戰中各主要參戰國損失戰列艦(包括戰列巡洋艦)共計27艘,除開事故和自沉外,在對敵作戰行動中被擊沉的戰列艦為22艘。
  • 戰火硝煙,二戰各國沉沒王牌航母紀實
    這是英國在東方損失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也是沉沒在印度洋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美國航空母艦二戰中,美國共損失了11艘航空母艦,其中大部分是在太平洋上與日本交手過程中被擊沉的,也有個別的是在大西洋中栽在了德國潛艇的手裡。在損失的11艘中,有4艘為大型航空母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艘是「大黃蜂」號和「列剋星敦」號。
  • 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為何被戲稱為大和飯店?
    英國、美國、日本、德國等海軍強國,都擁有一定數量的戰列艦。其中,日本更是建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日本為什麼要建造大和號戰列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海軍強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
  • 人類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戰績如何,它是如果被擊沉的?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是 「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典型代表,1941年12月16日,「大和號」正式服役。
  • 海上違章建築代表作——扶桑號戰列艦
    「扶桑」之名作為日本國的美譽之稱,其高度甚至凌駕於「大和」,然而一艘以「扶桑號」命名的戰列艦卻在風光亮相後屢遭嫌棄,只得委身於瀨戶內海,最終默默無聞的沉沒於太平洋上。留下的只有那座高高的古塔式主桅,被後人笑稱為「違章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