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是收穫的季節,THU CAO-Lab迎來了11名新成員,包括博士後1人,博士4人,碩士6人。本學期後半段還會再進1名博士後,總共會增添12名新成員,其中不乏十分優秀的人才,團隊力量愈加強大!
同時,好消息接連不斷,曹春梅教授9月份獲批一項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課題,目前在研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中央軍委科技委創新課題、1項國社科課題,科研經費十分充足!
THU CAO-Lab目前有認知科學、運動科學、心理與行為科學三個科研小組,熱忱歡迎原985大學的理工科、社會科學(尤其是心理學)優秀人才加入團隊!
丁宇:博士後,清華大學水木學者,北京大學高材生,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
1992出生,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同時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修得數學與應用數學雙學位,後於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直博),任博士班班長兼團支書。本科階段曾任英語協會會長,於北京市英語高校社團聯盟擔任理事兼學術專員,後創立北大數學團及武術協會,並先後擔任三個社團的社長,被聘為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武術分會理事,其中大數學團和武術協會分別成為當年的文創和體育類代表社團。博士階段發表多篇SCI文章,主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聽覺空間注意與情緒注意的整合及其腦機制》,兩次參加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並進行口頭報告。多次被評為北京大學「三好學生」稱號,曾獲得「五四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榮譽。2020屆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唯一的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並作為畢業代表發言。由象徵最高榮譽的清華大學「水木學者」博士後項目進入課題組,從事運動與認知的交叉研究。自幼瘦弱,但愛好武術,身體逐漸結實起來。2011年加入北京大學武術協會,學習陳式太極拳、棍術、擒拿、推手等,後成立北醫武協,創社初期只好自己擔任教練,在摸索中教學相長,回想那些日子才是武術能力進步最快的時光。因此深感教育是學習最好的方式,體育更是如此,不僅要在人與人的交流間進步,也要在學科與學科間的交叉中獲得新的突破,探索心與腦與身體間的關係,這也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希望結識更多的好朋友,精進自己的身體素質,在認知與運動的話題中做更多更好的、有意義的研究。鄭滿:直博生,在清華大學醫學院的直博和本團隊直博之間作出了正確的抉擇!
1998出生,2016-2020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取得了理學學士學位;十分感謝在上交這幾年的經歷,讓我的用心付出獲得了回報,得以獲得專業前幾名並保送直博進入了我從小到大的Dream school清華,在清華這樣比交大還要好的大學,能夠拓寬視野、結識優秀的同學和傑出的老師。夢想成真讓人喜悅之餘,我也知道自己必須更加努力了!其實我是一個運動細胞一般的人,但是我老爸從小運動天賦超強,短跑、長跑、籃球、排球,沒有一項做得不好的,雖然後來參加工作,放棄了前往省隊繼續訓練的機會,但他一直對運動懷有最初的熱忱。我和他一起守候過無數場令人心潮澎湃的運動賽事,自己也參加過不少體育活動。現如今有機會能夠以運動人體科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用專業的視角解讀體育,我十分嚮往。希望自己能夠學習好專業領域所需的基礎知識,廣泛地查閱文獻,了解我們課題組研究的運動與認知領域、生物力學與運動生理、運動訓練等等方向的前沿,和導師、師兄師姐多多學習交流,快速地成長進步,確立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並為之不斷努力,希望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以優異的成績畢業~CurtDaniel Hamilton:中文名憨客,博士生,來自美利堅的優秀老外,為人謙和憨直!Date of birth: 1982.02
Education experience:
Utah Valley University Bachel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Southern Utah University Master Sports Performance
I am good at building and fixing things. I have rebuilt my ownhouse. I have fixed cars myself. I enjoy playing sports, such as basketball,football and wrestling, etc. I am also interested in sports science,understanding how human bodies function and how to make athletes perform betterthrough strength training. My graduate thesis is on post-potentiationactivation, a method pairing a heavy strength movement followed by an explosivemovement. There is not much research on this topic and my paper got publishedtwice.
I was hired by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as strength andconditioning coach to train the Chinese Olympic athletes. During my work withthem, I noticed that most of the coaches were retired athletes and train theirathletes the way they used to be trained. I found some of the training method eithernot efficient or having adverse effects.
I hope to make a change by introducing more scientific trainings tothe Chinese Olympic team in the future. Obtaining the PhD from Tsinghua couldincrease my credibility in this field in China. I’m also hoping to improve myChinese substantially after studying in China so that I can communicate betterwith the Chinese coaches and athletes.
陳聰航:博士生,來自澳門的理論與實踐「雙優」的高材生!
1993年出生,本科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
工作經歷:
作為體能教練服務於清華校男子短跑隊、女籃、男女足,更在2018年有幸赴國家田徑隊擔任國家短跨部的體能教練一職,與世界頂級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共事,主要負責短跑、跨欄運動員的體能康復計劃的設計、實施。過程中收穫豐富,但也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如外國教練在執行運動訓練的全過程中,好比撰寫學術論文般嚴謹,從測試到訓練再到數據分析一絲不苟。誠然,這類「科研型」的教練,在中國和澳門是缺少的,這也是啟發我想攻讀博士學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需要具備更強的專業理論知識、接受更為系統的學術訓練,才能勝任「科研型」的教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涉及「人」的學科,如教育學、體育學、醫學,心理學等等,如果沒有實踐經驗結合臨床試驗,難以令人信服。因為人是極其複雜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我認為「體育學」學習過程中應該十分注重「實踐」與「理論」並重。孫蘊:博士生,具有紮實科研功底的「白衣天使」!
1980年出生,本科畢業於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專業, 碩士畢業於貴州醫科大學放射醫學與核醫學專業,現在清華大學醫院放射科工作。
我是醫學影像專業碩士,清華大學醫院放射科醫師,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15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全身各個系統的影像學診斷及鑑別診斷。全球骨密度優秀學者,尤其擅長骨質疏鬆診斷及隨訪、體成分分析、兒童骨齡的測量。近年來,獲校內兩項科研基金支持,發表SCI文章1篇,北大核心文章9篇,英文文章2篇,國際學術會議壁報12篇,參編專業書一部。榮獲清華大學吳浴沂醫療單項獎新項目獎。
醫學影像學目前向分子影像學、基因層面等微觀方向及神經元網絡方向發展,前沿研究方向更偏重於基礎研究;但影像學與體育學的交叉研究還沒有大量開展,還是一片藍海,各項競技體育對腦結構功能的影響、fMRI腦功能成像、MRS波譜成像、PWI灌注成像等大片新興領域還鮮有研究者涉足。我有8年醫學影像專業的學習經歷,15年影像科大夫的臨床工作經驗,同時對這一科研領域具有濃厚的興趣,如果能潛心在此交叉領域做深入的研究,必將收穫豐厚。
希望自己能夠在醫學、影像學、體育學三種學科的交叉領域中有所建樹。
鄒德澤:直碩生,高考全省第三名,清華經管的高材生,具有成績優異的過往,來到CAO-Lab必然會擁有輝煌的未來!
1998出生, 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輔修體育,同時獲得經濟學學士與體育學學士。曾在騰訊體育,耐克,廣發證券等企業實習,積累了一定的體育相關工作的經驗。在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擔任助研,參與了《廣場舞產業白皮書》、《海南省水上與沙灘運動產業規劃》等課題,積累了一定的科研經驗。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而與之配套的應該是體育學科的成長,科研的力量是產業的助推器,有更加深入明確,且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是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科研的突破,無論是人體科學還是產業研究的突破都會大力的推動中國的體育產業從迷茫狀態走向穩定的與規律可循的發展,發現中國特色的體育產業發展的規律會成為未來體育研究的重要話題,突破現有的迷霧,這將成為我的職責與使命。希望自己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學習還不熟悉的數理與統計的知識,利用硬實力與硬數據,突破現有的困局,不僅開拓自己的道路,也能對中國的體育產業做出一個清華人應該做出的貢獻。王可即:碩士生,言少話精的心理學高冷女神!她選擇來CAO-Lab繼續深造,說明本團隊的非凡吸引力!
1997年出生,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在北京師範大學就學期間赴密西根大學交換。
體育不僅是競技比賽,更是人類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要確保身心協同發展,就一定要重視體育。希望能為促進體育參與,守護大眾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蘇玲丹:直碩生,智體雙優的田徑女王!
從小就熱愛體育,感謝清華給了我較強的體育專業能力,連續三屆獲得北京高校運動會田徑冠軍,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田徑錦標賽,現在國家隊備戰奧運會,期望能夠在曹教授的帶領下,在科研和運動水平兩方面都登上世界最巔峰!白建海:「冬奧賽事」專項碩士生,具有北大碩士學位的清華碩士生,未來的清北雙碩士!
本科畢業於華東船舶工業學院貿易經濟專業,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現任河北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工作努力,勤勤懇懇,能夠保持學習能力。在主抓張家口市冰雪產業工作中,不斷學習,尤其在冰雪產業理論,投資與金融、國內外冰雪產業發展等方面閱讀了大量書籍及文獻。先後與專家一起編寫了《張家口市冰雪產業發展規劃》《張家口市冰雪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張家口市冰雪產業優惠政策》等重要綱領性文件。牽頭組建了河北省冰雪產業技術研究院。與美國、義大利、瑞士等國家大使館和企業對接,促進了更多冰雪運動與冰雪製造業項目落地投產。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國內唯一的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園。十分注重業務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英語學習上,先後參加託福、GRE考試,並取得良好的成績。多年來堅持學習英語,能夠進行商務談判,能夠熟練地閱讀英語文獻及書籍。
未來希望自己能夠在攻讀第二個碩士研究生期間,加強體育管理知識的學習,紮實的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特別是在冰雪產業方面加強研究,注重學習「後奧運經濟」理論及經驗,為推動2022冬奧會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盡一份力,添一份彩。
李爽:「冬奧賽事」專項碩士生,已經具有碩士學位的體育宣傳戰線的「科研控」!
本科和碩士均畢業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系,現在北京市體育局新聞中心從事宣傳工作。
在北京體育大學碩士研究生學習的畢業論文研究課題為《長期有氧運動對增齡大鼠腓腸肌細胞凋亡的幹預及其可能機制》,獲得了畢業答辯評委的一致好評,具備相對較強的科研能力,英語基礎紮實,閱讀外文文獻能力較強。
本人對體育文化、體育哲學、體育社會學等方向較為感興趣,希望能在CAO-Lab獲得能力的提升,開展相關方向深入學習和科研。在今後的學習中希望能綜合多學科知識的學習及應用,夯實知識儲備和框架,為取得較好的科研成果而努力。
田璐:「冬奧賽事」專項碩士生,有科研追求的體育專業人士!
本科畢業於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主修了體育賽事管理、體育場館管理、體育營銷學、體育社會學等課程,系統掌握體育管理相關專業知識。
現在國家體育總局跳臺滑雪項目部工作,雪上項目具有高難度的技術動作和觀賞性,但由於我國跳臺滑雪項目難於開展大眾體育,且在競技體育方面存在較大短板和後備人才不足情況,因此我希望結合現在冬奧備戰形勢,借鑑和利用國際雪聯賽事管理體系,以跳臺滑雪等薄弱項目為切入點,利用自己組織辦賽的經驗和知識,深入研究以跳臺滑雪為主的冰雪項目體育發展戰略和體育競賽體系。
希望在學習期間,能夠結合自身對冰雪項目的了解,對中國冰雪體育體制和競賽管理進行深入研究。下一步將繼續增強學術研究能力,積極跟隨曹教授學習,用自己的優勢來協助實驗室的多個大課題,同時完成高質量論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