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重而極具威脅,二戰美軍的火力支柱,白朗寧M1919重機槍

2022-01-02 生活聞天下

一戰的後期,由於突擊部隊和自動武器越來越多的使用,美國人意識到他們的水冷式機槍機動性不足,於是他們對現役的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進行重新的設計,製造出了一款氣冷式的新型重機槍,到了二戰中,這把槍成了美軍地面火力的支柱,射程遠火力持續性強,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白朗寧M1919重機槍                                                                                                                                                                                                                            

M1919重機槍經過很多次改進,最好定型的是M1919A4重機槍,開始主要用於裝備在坦克上,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把M1919A4重機槍大量的搬上戰場,而這把槍也成為當時美軍最經常使用的重機槍,不僅僅是地面部隊,M1919A4重機槍還被搬上了飛機,成為了航空機槍,可以說美軍的各個載具上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                                                                                                                                                                                                    

該槍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槍口的散熱筒,散熱筒前有助退器,它使用採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卡鐵起落式閉鎖機構,簡單而可靠,禁得起長時間的使用,外形呈現出一個方盒的形狀,採用250發超長的彈鏈供彈,使用.30-06重彈,射程遠火力強悍。

而M1919A4重機槍重量較大,全重為20.46kg,戰場上需要拆成三部分搬運,一但轉移過程中一個人被困,機槍就無法正常使用,對此二戰中還研發了輕機槍版的M1919A6機槍,全重14.7kg,使用100或250發布彈帶供彈,但由於該版本散熱能力不佳,而且更換槍管世界較長,所以美軍士兵不太喜歡它

在二戰後M1919還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直至越戰還當成空軍的航空機槍使用,在當今的熱點地區也可以看見它的身影,它向我們證明,優秀的設計總是無法被時間輕易掩蓋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重機槍兩側的鋼板是用來幹嘛的,能擋得住子彈嗎?別小看它的作用

我國92式手槍十秒變身衝鋒鎗 可連發掃射:能輕鬆壓制數名槍手

國產手槍三劍客:54式、64式、84式,各有千秋

相關焦點

  • 美軍傳家寶-M2白朗寧重機槍
    :美軍M2白朗寧重機槍。雖然白朗寧早在1926年去世,但是他所設計武器的受歡迎程度卻並沒有因此而終結,甚至更加發揚光大,在二戰中使用數量相當龐大,幾乎提供了美國在二戰中所使用的所有機槍和重要的隨身武器。特別是他所設計的0.50英寸M2重機槍,在二戰中為美國及其盟國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空中優越性。     實際上,白朗寧所設計的0.50英寸機槍起源於一戰時期。
  • 二戰美軍的大殺器--M1919A4重機槍
    戰後在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的基礎上逐步推出了M1919系列機槍。首先是裝備在坦克上的M1919和M1919A1,其主要改進是去掉搶管上外罩的水筒,改水冷為氣冷。連腳架在內該槍重41磅,與重達93磅的M1917A1式水冷式重機槍比起來重量大幅度減輕。不過,它不能象水冷式機槍那樣維持長時間持續火力。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M1919A4逐步取代了大多數M1917A1,成為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最主要的連級機槍。直至大戰結束後許多國家的軍隊還繼續裝備了一段時間。
  • 【機槍】美軍的老乾媽——美國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
    美軍從1921年就開始使用服役至今,可說是極為成功的重機槍設計,經歷了二戰、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兩次伊拉克戰爭除了增加了快拆槍管以外原始設計幾乎沒做任何更動。二戰中的M2重機槍
  • 最長壽的重機槍--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軍武堂」關注我們!        今天來介紹一款經典的重機槍,美國大兵們的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之所以要介紹他,出了他很經典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長壽,至從於1932年正式定型,列為美軍的制式裝備後,其衍生的型號眾多,在軍隊中服役至今。你說牛不?大片《狂怒》中坦克上的機槍就是它了,帥不帥?        談及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得從他的先祖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說起。
  • 拆掉槍管的美國白朗寧重機槍,外形看起來像門小炮
    一名扛著白朗寧重機槍槍身的美軍士兵,槍管已經被拆掉。這種12.7毫米的重機槍,威力極大,一發槍彈可以將人攔腰打斷。雖然白朗寧重機槍結構比較簡單,但體積也小不了。被裝在車上的一挺白朗寧重機槍,在槍管上裝了加強筋。從這個角度看,白朗寧重機槍極具視覺衝擊感。
  • 美國設計最成功的重機槍,M2型白朗寧重機槍,已服役整整一百年
    二戰期間,美軍裝備了大量的白朗寧M2重機槍,提供了強大的火力壓制。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甚至使用白朗寧M2重機槍對抗裝甲運兵車,主要原因是當時日本裝備的戰車裝甲薄弱,無法防禦白朗寧M2重機槍的直接射擊。
  • 美軍M2白朗寧重機槍,服役時間跨越百年,
    現如今,世界各國的武器更新換代非常的快,而目前唯一的所謂超級大國,美國的武器換的就更快了,但就是有這麼一款武器,它被美國軍隊使用了100年之久,並且至今都還在服役,文中說的這款武器正是「M2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
  • 今日聚焦:白朗寧M2重機槍
    白朗寧M2(M2 Machine Gun)     俗稱五零/點五零機槍(Browning Machine Gun,Cal. .50, M2HB,Flexible.)歷史    白朗寧M2的12.7×99 NATO(.50 BMG)彈藥由美國溫徹斯特開發,主要是對抗一戰時德國的13毫米反坦克步槍彈藥,白朗寧M2其實是白朗寧M1917的口徑放大重製版本,美軍把當時的M2命名為M1921,並用於1920年代的防空及反裝甲用途。
  • 【軍史雜談】志願軍最好的機槍為何是M1919機槍?
    說起M1919機槍,就不得不提到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該槍採用水冷方式冷卻槍管,不過這麼笨重的重機槍沒辦法安在坦克或飛機上,所以美軍開始對M1917
  • 中美重機槍對比:CS/LM3型重機槍「對戰」白朗寧M2A1重機槍,誰更強?
    在二戰時期,發射該彈的白朗寧M2HB重機槍被稱為「地獄夫人」,足可見其殺傷力、穿透力的強悍。在很多國家和地方的軍隊裡面,.50 BMG口徑重機槍都被作為重要的壓制火力來使用。>CS/LM3型重機槍和白朗寧M2A1重機槍委內瑞拉國防軍裝備的兩款重機槍,分別是中國北方工業出品的CS/LM3型重機槍,以及美國的白朗寧M2A1重機槍。
  • 白朗寧M1919機槍
    白朗寧M1919機槍是一種7.62毫米口徑的中型機槍, 在20世紀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尤其是在二戰,韓戰和越南戰爭期。1919A2則是專為騎兵部隊設計的另一種輕量型,使用了更短的槍管和特製的三腳架,在騎兵轉為使用輪式和履帶式車輛後的一戰和二戰間隙曾短時間使用過,M1919A3則是M1919A2的一種改進發展型。
  • 軍事史上最成功的重機槍:白朗寧M2
    ,是由約翰·白朗寧設計的重機槍,發射12.7 x 99毫米(.50 BMG)大口徑彈藥,常見於步兵架設的火力陣地及軍用車輛如坦克、裝甲運兵車等,從1921年就開始使用服役至今,經歷了二戰、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2001年阿富汗戰爭、兩次伊拉克戰爭。白朗寧M2有多種衍生型,直到21世紀,在各國服役皆有很好的評價。
  • 機槍界的常青樹——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
    為了趕進度,設計師白朗寧(1855~1926)和溫徹斯特公司的技術人員合作,在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的基礎上研製成12.7mm口徑機槍。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其實是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7.62mm口徑)的放大版,於1921年正式定型,列為美軍的制式裝備。
  • 【槍】機槍界的常青樹——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
    為了趕進度,設計師白朗寧(1855~1926)和溫徹斯特公司的技術人員合作,在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的基礎上研製成12.7mm口徑機槍。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其實是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7.62mm口徑)的放大版,於1921年正式定型,列為美軍的制式裝備。
  • 機槍界的傳奇宗師——白朗寧重機槍和可與其抗衡的NSV重機槍
    隨後,美國又對白朗寧重機槍進行了改進,以使用這種子彈。遺憾的是這款新武器用於戰爭時太晚了,直至20世紀20年代才開始服役,並被命名為M1921。0.50英寸(12.7毫米)的子彈彈道十分平直,而且射程很遠,是一種有效的反坦克子彈。在服役初期,這種子彈就用來反坦克。至1933年,這種槍又被命名為M2,這時它有個空氣冷凝的槍管,這種槍管最初是為了在飛機上使用而研製的。
  • 【槍】機槍界的傳奇宗師——詳解美國白朗寧M2HB重機槍
    為了趕進度,設計師白朗寧(1855~1926)和溫徹斯特公司的技術人員合作,在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的基礎上研製成12.7mm口徑機槍。M2式白朗寧大口徑重機槍其實是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7.62mm口徑)的放大版,於1921年正式定型,列為美軍的制式裝備。
  • 二戰武器:德軍MG-42通用機槍
    他們研究了一種從傳統眼光看來,完全不是重機槍的通用機槍。這挺通用機槍,若使用兩腳架,配備75發彈鼓即可作為輕機槍使用,跟隨班排作戰。若使用重機槍的三角架,配備300發彈箱,即可作為重機槍使用,成為營連的支援武器。若裝上裝甲車輛,它又是車載機槍,成為盟國步兵的噩夢。其最大特點是不同於馬克沁重機槍的採用水冷降溫的方式,而是和輕機槍一樣採用氣冷式,通過迅速更換槍管來保持射擊的連續性。
  • 《軍人志》朝鮮戰場上「鋼多氣少」的美軍到底有多剛?火力支援配置到排
    重機槍40挺和12.7毫米M2重機槍354挺。■韓戰時期美軍使用的輕武器基本沿用二戰時期的型號,包括M1步槍、M1卡賓槍、白朗寧自動步槍、M3衝鋒鎗、60毫米M2迫擊炮等。此外,美軍步兵師還配備了32輛裝備四聯裝12.7毫米機槍的防空裝甲車和32輛雙聯裝40毫米自行高射炮,用於防空作戰,但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基本不會面對空中威脅,因此這些防空武器也都被用於地面火力支援,是極恐怖的反步兵利器。
  • 韓戰的燒火棍,美軍最強的步兵武器,白朗寧自動步槍實際運用
    儘管在往輕機槍方向的發展沒有成功,但是白朗寧自動步槍在整個二戰中大放異彩,為盟軍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也證明了該槍扮演自動步槍的角色非常成功。時至1950年韓戰爆發時,當時與我軍作戰的敵人同樣也有使用大量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在韓戰初期,聯軍手中的白朗寧自動步槍配置與二戰期間的幾乎一致,不過等韓戰結束之後,該槍的配置又重新回到了1918年的狀態。
  • 【講堂150期】服役80多年的白朗寧M2重機槍,經久不衰的老機槍
    文|老白150 服役時間最長的重機槍白朗寧M2重機槍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服役時間這麼長的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