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美國面臨的三大強悍對手!

2021-02-20 華山穹劍

今後,這種事情只會更多更嚴重。要看清這一點,就必須了解當今國際大勢。

回顧20世紀,從1898年向西班牙開戰時起,美國在世界大戰中連續打敗了三大敵人——西班牙、德國、日本,建立了美元霸權體系,取代了日不落帝國英國,又在冷戰中戰勝蘇聯,從此踏上建立世界帝國的徵途。

美國在21世紀鎖定建立世界帝國的目標,必須要徵服三個強大潛在對手——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和中國。這是當年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博士的理論,美國現在還在執行。

從今天的地緣態勢上說,美國已經完全佔領和控制了世界公海、太空、信息等人類公共空間,正在率領已被徵服的歐洲和日本等「諸侯」,利用地區政治聯盟、金融和話語霸權,信息化技術改造完畢的超級軍隊,三路出擊。

三大戰場,三大對手,三種不同的戰法,美國輾轉騰挪,全盤掌控,各個擊破。

對伊斯蘭世界是直接軍事打擊;


對俄羅斯是「顏色革命」和北約東擴、反飛彈系統壓縮並舉,圍困肢解;


對中國是經濟綁架、金融掏空和地緣包圍,政治幹擾、引誘,軍事進逼和外交忽悠相結合。

可惜美國的三大對手中尚無一人有這樣的全局協同、配合意識,基本上屬於各自為戰,求命自保的狀態。有時甚至還要對美國殲滅對手予以戰略配合,比如美國以反恐為名打擊伊斯蘭世界,俄羅斯就為其提供基地、情報支持等。

但美國並不領情,一進來就搞俄羅斯,以「顏色革命」挖走獨立國協很多國家,還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

中國亦然,對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予以道義和實際支持,美國卻在阿富汗開設維吾爾語廣播,鼓動新疆掀起恐怖騷亂。

讓我們從學術的角度思考一下:2001年小布希剛上臺,矛頭直接對準中國,公開宣布軍事保護臺灣,還在人民幣升值、人權問題上對中國咄咄逼人。突然出了「9·11」事件,轉移了美國的戰略焦點,小布希一下子對中國換了個表情。

之後8年,由於美國沉陷伊斯蘭戰場,所以小布希執政這8年是中國外交壓力最小、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俄羅斯也是如此。

這就是大戰場之間的牽制效應。到歐巴馬時期,美國要從中東戰略收縮了,中國周邊一下子緊張起來,國人頓感危機四伏。為什麼?美國又壓上來了。伊斯蘭戰場的牽製作用變小了。因此歐巴馬大搞亞太再平衡,散布中國威脅論,拉攏反華勢力,惡化中國周邊環境。

川普上臺以來,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川普國情諮文,已經公開把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列為戰略對手。

從冷戰結束到現在30多年過去了。我們看到,在三條戰線上,美國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或進展:

歐洲戰線是全勝,德國統一了,波蘭正成為美軍的反導基地和反俄前沿;

遠東戰線,美國在武裝日本、控制臺灣的同時,正在朝鮮半島大玩陰謀,準備離間中朝關係;

遠西戰線,美國已經涉足巴基斯坦,深入阿富汗,並全面包圍伊朗。它下一步完全可能慫恿以色列襲擊伊朗。

眼下的美國,已經把歷史上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成吉思汗帝國、奧斯曼帝國、日不落帝國的全部,沙皇帝國的大部,漢唐帝國的外圍,全部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眼下,正在準備吞併沙皇帝國和漢唐帝國的老窩,然後一統江湖。三條戰線的總目標就是如此。

2001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說:「在對手還沒有崛起的時候,打倒他所用的力氣最小。」在絞死阿拉伯強人薩達姆,基本遏制了伊斯蘭世界復興勢頭之後,美國同步加大了對中俄的戰略壓力。

就在伊斯蘭世界的三大反美強人薩達姆、拉登和卡扎菲被美國相繼殺死之後,伊朗已成為美國在中東最後圍攻的據點。

當前,被當成藉口的伊朗核問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來的。美國對拿下伊朗志在必得,而利比亞問題的解決,加速了這一進程。

美國現在對伊朗進行全方位制裁,和當年對伊拉克的制裁一樣,是要等待伊朗虛弱到極致時,以最低的成本徹底解決。消滅伊朗,美國將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徹底控制中東,掌握能源閥門,從而在戰略上掌握鉗制美國潛在對手的巨大籌碼。

伊朗戰爭對美國來說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和意義:

1、徹底切斷我國的海上能源戰略通道。 徹底控制中東的石油出口,徹底控制世界石油的價格,飆升的石油對蒸蒸日上的中國經濟發展是巨大的打擊。

2、控制中東和中亞的石油後,可向各國施壓逼迫敵對的國家就範,可強化美國的軍事聯盟。

3、伊朗戰爭後,美國及其盟國就把歐洲、北非、中東、中亞的軍事基地連成一片了,如果再策反了蒙古等國就形成了對中國的全面包圍,而不僅僅是C型或U形包圍圈了,我國的安全態勢將是甕中之鱉了。我國的地緣政治形勢極度惡化。

美國冷戰設計師之一的布熱津斯基曾經說過,美國戰略成功的關鍵,就是離間歐亞大陸上的三大國家力量,而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結盟,將是美國的噩夢。

為此,美國戰略家絞盡腦汁算計如何削弱三者,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通過北約東擴,美國大大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通過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及利比亞戰爭,美國緊緊地包圍了伊朗。同時,美國通過美、日、韓、澳老盟友,又拉入印度和越南、菲律賓等部分東協國家,並挺進中亞,對中國形成地緣戰略包圍。

當下,美國是以立體圍堵方式對中國,以戰略擠壓方式對俄羅斯進行威懾性戰略牽制;在此基礎上,包圍和進攻中東最後的戰略孤島伊朗,並為此掃清敘利亞和巴基斯坦等外圍;然後再把戰略重點逐次轉移到中國和俄羅斯。

這種態勢可以簡單地歸納為打一個(伊朗)、夾一個(中國)、看一個(俄羅斯)。

總之,對中國而言,美國進行的戰略推進,主要是慫恿各「諸侯國」在四周給中國製造危機,想給未來的中國扎一個牢籠,同時實現其維持世界霸權以及其他戰略目的。


該文摘自戴旭《C型包圍》一書,長江文藝出版社授權發布。

華山穹劍——時政分析、軍情解讀、國際縱橫、歷史回眸,國人關注的微信大號,每日將提供您喜愛的精品薈萃。

【敬請關注公眾號:華山穹劍】

相關焦點

  • F35A戰機批量裝備,躋身美國空軍三大主力,殲20威龍面臨強勁對手
    F-35戰鬥機是美軍提出的JSF聯合攻擊機的項目成果,總共有三個不同的型號,包括常規起降的F-35A 、具備短距/垂直起降的F-35B和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使用的F-35C。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擊敗了波音公司的X-32獲得了JSF聯合攻擊機的項目,根據規劃美國空軍將裝備1763架F-35A閃電II戰鬥機。
  • 戴旭文章《盛世狼煙》
    一、中國將面臨自核訛詐之後最重大的戰略威脅二、百年磨一「劍」:隱藏在F-22A後面的美國隱形空軍計劃三、隱形空軍將「刷新」現代常規戰爭樣式四、如何應對隱形空軍時代的挑戰第十篇 小分隊大文章第十一篇 中國需要空中騎兵軍團一、救災行動展示了中國軍隊的進步和戰略空運能力的巨大不足二、中國陸軍需要成建制
  • 戴旭: 全球迎來第七代戰爭, 應對未來之戰刻不容緩!
    戴旭:網絡把世界聯在一起,開闢第六維空間——心理空間,無形之心被無形之網推舉,放大為戰爭制勝的新高地,「攻心為上」古樹發新枝。在「網」「心」交織的變形空間中,大國戰略博弈的主要樣式已轉向「信息思想戰」。與此同時,各種極端勢力趁亂而起,「顏色革命」和恐怖主義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新的安全威脅。這是軍事暴力和戰爭形態在網絡時代變異的結果。
  • 戴旭:韓戰美國傾盡全力參戰的真正原因!
    本文內容節選自戴旭大校最新著作《戴旭與美軍「中國通」的戰略對話》——國內首次中美軍官面對面「觀點碰撞」的出版物。
  • 戴旭再被列為靶標,遭遇境內外聯合攻擊
    戴旭又被聯合攻擊了。此次是因為一篇網文,標題為《戴旭:對美國的四個想不到和十點認識》大體內容如下:第一部分講的是四個想不到:1,想不到美國如此仇恨中國。2,想不到美國下手這麼狠,令中國官員及專家想不到。3,沒有一個國家同情和支持中國。4,美國境內形成統一陣線。
  • 戴旭: 中國正被有計劃地推進大規模戰爭的核心!
    本文摘自戴旭即將出版新書《C形包圍II:Q形絞索》100年前的歐洲戰爭——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老列強同歸於盡,美國最後參戰坐收漁利,基本上不勞而獲地成為世界老大。這個美夢誘惑著美國的戰略家在21世紀初,在亞洲複製這一模式。但規模要大得多。因為中國不僅已被核武器完全包圍,還被恐怖主義和常規軍事基地團團包圍。
  • 美國專家放心了,F35C少了一個強悍對手
    美國軍事專家、《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撰稿人凱萊布·拉森(Caleb Larson)認為這是一個好消息:「我們終於可以放心了,未來的F35C少了一個對手。」F35CF35C是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這是一款單發單座中型隱身戰機,與其它型號的艦載機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出眾的隱身性能、
  • 戴旭:2017年中日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結局、後果
    近日,央視7套軍事欄目 ,講武堂節目,戴旭在分析美國的大戰略時一針見血 ,確認美國對中國實施軍事包圍的戰略 ,警醒國人不要麻木 。並提出中國宋代 、明代、清代最終滅亡都是因為沒有重視武備的發展 ,沒有對危機來臨有準確的判斷。貪圖享樂,醉生夢死,最終給民族帶來大劫難 。
  • 戴旭:美國資本帝國主義的本質
    特別是當下,美國選出一個詭異狡詐、強悍好鬥的商人做總統,正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同時也把中美關係帶到一個難以預知未來的境地。此時,知己知彼就更加重要。知彼的部分,則要從頭讀起。因為,只有美國這樣的歷史和文化,才會成就川普這樣的人。要知其人,先知其文,要知其文,先知其史。美國歷史乃是歐洲歷史的分支,而歐洲歷史,就是一部在歐亞大陸上爭霸稱帝的歷史。
  • 戴旭:高近視率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國防安全
    小編在此援引2018年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戴旭的文章,對更加嚴峻的青少年近視現狀向社會發出警醒。【原編者按:國防大學教授戴旭最近看到國外媒體有關中國學生大量近視的新聞,結合他近年來對徵兵工作的調研,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青少年高近視率不容忽視》。】
  • 大校戴旭:因為40年不打仗,所以我主張抓住挑釁的機會打一下!
    大校戴旭:因為40年不打仗,所以我主張抓住挑釁的機會打一下!
  • 遏制中國崛起,美國犯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 — 到頭來終將是一場夢
    十多年前,戴旭提出了「對華C型包圍圈」的論點,從軍事、政治兩個角度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和國防安全形勢進行了系統的論證,也就是說在戴旭的《C形包圍》一書出版之時,美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對華遏制的布局。只是當時的我們更多的將精力放在了經濟全球化上,而疏忽了來自美國全球布局對中國可能產生的影響,同時也疏忽了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
  • 美國為何突然撤軍阿富汗?聽聽俄專家怎麼說,中俄面臨危險陡增
    俄羅斯《新東方瞭望》雜誌網站8月10日發表題為《美國離開阿富汗:可以預見的結果》的文章,作者是特約政治評論員德米特裡·博卡列夫。
  • 三大優勢讓其傲視群雄
    能如此強悍,B2主要依靠的還是三大核心技術:超級隱身、超遠航程、空基核打擊平臺。但如此優秀的B2卻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具體說說。B2三大優勢:第一 超強隱身性B2之所以能保持技術遙遙領先、傲視群雄,超強隱身便是其最大保障。
  • 深度|戴旭:從甲午戰敗到抗戰勝利的驚人真相
    這是在同一個戰爭舞臺上,與同一個對手,在不同時空進行的兩次生死決戰。第一個回合,日本勝了,晚清中國被打倒在地;第二個回合,中國絕地反擊。日本放下武器,徹底投降。第一個回合,中國軍隊裝備精良,數量佔優,依託後方本土作戰,為什麼一敗塗地?第二個回合,中國處於全面軍事劣勢,卻贏得全面勝利,這又是為什麼?
  • 戴旭:全面透析美國半個多世紀的文化侵略史
    這既是美國現代戰略經驗的總結,也是對美國未來一個時期全球戰略特別是對華戰略特點的描述,值得我們重視。當前中國正面臨著安全方面的雙重壓力,意識形態安全已成為國家和民族安全的重心當中國人開始重視並認真打量這個逼近眼前的對手和威脅的時候,戰爭的模樣已經似是而非:看起來常規戰爭和核戰爭的輪廓還在,但實際上真正發生著的卻是信息思想戰。這是一種似曾相識但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戰爭。中國人清清楚楚地看到眼前躺著蘇聯和中東列國的「屍體」,但一些人就是不肯相信中國可能會遭遇同樣的「戰爭」。毋庸置疑,這的確是當今中國面臨的真正的「現代」戰爭,而且這種戰爭正在不分晝夜地進行著。
  • 戴旭:向先輩那樣用忠誠與榮譽守住輿論「上甘嶺」!
    當一個大國正需要全心全意團結一致的發展和超越時,有什麼能比從內部混亂更令對手愜意的事情呢?  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在電視上毫不掩飾地說:「美國應該在中國境內團結我們的盟友和支持者,他們是年輕人,是新新的網際網路一代,他們帶來的變化,足以扳倒中國。」
  • 世界戰爭已不可避免,總禍根就是美國
    ——戴旭 戰爭的不可避免是由三大因素決定的。戴旭將軍  01 美國是軍工綜合體國家它的國家經濟結構,三分之一的企業都從事軍事裝備的生產,核心產業幾乎都是軍事工業。它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都是靠軍事工業發展拉動的。
  • 美國空軍基地防禦面臨的威脅
    在不久的將來,美國空軍基地可能面臨兩類嚴重的威脅。第一種是敵方特種作戰人員對美軍後方地域進行直接和間接攻擊,第二種是戰區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攻擊。文章認為,為了應對這種威脅,美國空軍應將基地安全區納入聯合條令中,以便共同努力減少空軍基地防禦系統中的「漏洞」數量,並增加其他被動、主動和非動態防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