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中學名錄 莆田第二中學

2021-02-18 桃李秀山

   莆田二中為祖國各戰線培養數以萬計人才。現健在的資深科學院院士黃維垣、俞永新,飛彈、衛星發射首席氣象專家詹麗珊都畢業該校。培養了400多位教授、博士。27位大學校長、黨委書記。80年後畢業的博士、教授超過50人。

    蒲魯士(1864~1918)號叟堂, 美國烏省泉田城新曆克頓鄉人,美國何省衛斯裡神學大學道學博士。1890年起奉派來莆傳道,當時廢科舉,興學堂,他和夫人蒲星氏創建該校前身西學堂,設體育、英文、數學、格致等課程,籌建舊址校舍,促進學校發展,薄星氏曾三次出任該校校長。其外孫曼頓博士為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席位作過努力,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會見。

    康爵(1895~1944),字修其,號耕冰,涵江張井村人,曾在該校執教。師從蔡元培、傅斯年、黃炎培諸名家,博通經史。創辦涵江圖書館,藏書逾萬冊,為莆田「鄉賢書畫藝文展覽」提供大量藏本,並為之編撰提要。他纂著頗多,尤長「目錄學」,所著《古今方志總目》最為宏巨,蔡元培題跋贊其「搜集既博,體例亦精」。

餘文光,莆田縣城內人,男,1901年出生,初中在莆田哲理中學就讀,192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在校獲得港大最高獎榮譽,被選為該校學生聯合會秘書,文光以醫學學士和外科學雙學士畢業於香港大學,任莆田聖路加醫院院長兼附屬醫學校校長,文光從醫60年,1923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次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民國15年(1926年)返莆田,任莆田聖路加醫院院長兼附屬醫學校長;他在1927年2月 至 1949年8月間, 專職和兼職擔任莆田哲理中學校醫。莆田聖路加醫院附屬學校校長由院長兼任。1932年二度留英攻讀F·R·C·S學位,獲英國愛登堡皇家外科學院院士博士學位,民國22年(1933年)底回莆田;仍任莆田聖路加醫院院長 。1936年,他第三次去英國,入倫敦大學,在貝爾哈姆醫院著名教授譚那指導下,再讀六個月的外科學,繼而赴美國,在梅耶醫院進修六個月,期間,他為發展莆田聖路加醫院募集五萬美元巨款,後再回莆田;仍任莆田聖路加醫院院長.。

     宋增矩(1886~1967),號矩民,又號湖民,城廂區人,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年)莆田最後一科秀才,入福建高等中學堂學習英語,又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文學院英語系,為莆田最早獲得學士學位者之一。1942年起任哲理國文教師,是一位知名地方文史學家。

    朱維幹(1893~1995),莆田黃石鎮人,男,1918年從北京師大畢業,又赴香港大學攻讀教育學。先後在廈門、上海和該校任教。1949年起,經老友陳國柱推薦,一直在福建師大任教,並精心治史,修訂《莆田簡志》,寫成七十萬字的《福建史稿》,是一位著名的福建地方史專家。

歐元懷(1893~1978),字愧安,城廂區人,男,該校畢業後於1915年赴美國,先後在西南大學文理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22年畢業回國,歷任廈門大學教育主任兼總務處、上海大夏大學副校長和校長。上海市工部局華人教育處教育委員、貴州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長。1946年為該校名譽校董,並任校友會(原同學會)會長。

    林景潤(1897~1946),莆田三江口新浦村人,男,字琴雨,早年從該校畢業後,入福建協和大學政治系,後赴美國芝加哥大學,並先後在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深造。回國後,任福建協和大學教授,後又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教學法行政學,被該校授予榮譽博士。1928年出任福建協和大學校長曆近二十年。1946年病故於美國。

    宋尚節(1901~1944),莆田笏石坑北村人,1920年經蒲魯士介紹,從該校赴美國韋斯裡大學學習,三年修完四年的課程學分,獲理化系獎金和榮譽獎,又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院攻讀化學,被選為該校國際學生會會長,1924年獲科學會的金鑰獎和化學碩士學位,1926年3月取得化學博士,成為莆田留學生中獲得博士第一人。同年9月,轉至紐約和神學院研讀。1927年回母校任高中化學教師。

    吳德懋(1902~1942),城廂區南門人,莆田體育先驅者,也是中國體育巨星。1923年該校畢業後進南京東南大學體育系深造,次年在全國第三屆運動會上,獲五項和十項全能冠軍;1925年,在馬尼拉舉行的第七屆遠東運動會上,又以五項全能第一名,為中國奪得僅有一項冠軍。後回東南大學任教,並為家鄉增益體育人才做出色貢獻。

    程天泗(1903~1980),仙遊縣人,18歲時代表該校出席省級運動會,屢創佳績,先後進集美高師、南京中央大學體育系深造,1930年起回莆任教,與翁祖烈、劉劍成等老師一起,建莆田體育場,培養一批批國家級優秀體育人才,是莆田「田徑之鄉」奠基人之一,1958年起獲選為國家級田徑載判員,省政協委員。

    陳文杞(1904~1941),莆田常太歧尾村人,男,1923年該校培元畢業。1927年莆埔軍校第五期畢業生,抗日戰爭時,轉戰各地,屢立戰功。1941年被選派陸軍大學深造,他毅然要求重返前線,領兵奔赴黃河防線,守衛中條山,多次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有久,升任第二十七師少將師長,在一次率部堅守陣地的戰鬥中,終因寡不敵眾,中彈陣亡,年僅37歲。

    陳天章(1906~1930)莆田新縣外坑村人,男,化名柯芹。1922年考進哲理,接受革命思想,是陳國柱建立黨團混合支部時的首批團員,1926年6月轉為中共黨員,先後任中共莆田特委、縣委組織委員等,1929年,根據縣委決定,他到沃柄一帶創建了閩中第一支工農遊擊隊,並任隊長。同年夏,他領導的山區遊擊隊與陳兆芳(亦為哲理校友)領導的沿海遊擊隊合併為莆田工農遊擊隊,率領20多名隊員襲擊江口鹽兵,奪取槍彈,鎮壓惡棍。1930年遊擊隊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3軍207團時任政委(後改為省工農紅軍遊擊隊閩中第二支隊),同年12月25日,率部在蘆葦村除霸時被反動派包圍,在突圍中負傷被捕,在押往荔城途中,仍宣傳革命。26日下午,威武不屈,在城南橋頭從就義,年僅25歲。

    葉煥武(1908~1980),莆田城內今梅峰街人,從哲理畢業,後從福建協和大學畢業,精通英、日語。壯年赴馬來西亞開設怡和公司,熱心教育等公益事業,並挺身而出拯救在海外遇難的同胞,晚年倡建興安會館,為馬亞西亞興安會館總會帶頭捐建大學貸學金。母校百年校慶時,組織校友捐贈彩電等物品,臨終前還囑咐校友熱愛母校,是一位得高望重的僑領。

    林振夏(1926~1994),莆田華亭人,從哲理畢業後,1949年入復旦大學新聞系深造。福建日報總編輯,高級編輯。先後被選為中央福建省委委員、政協常委、省新聞協會副會長等。1994年病故後,省報成立專門委員會出《林振夏文集》傳世。

    李玉鳳(1940~1986),莆田江口人,女,原系歸國僑生,年僅16歲就連獲全國女自行車賽兩次冠軍,1958年選進福建省體工隊。1966年在柬埔寨亞注洲新興力量運動會上,奪得女子自行車千米計時賽和三千米追逐賽兩塊金牌,後任省體工隊自行車教練,培養出不少運動健將等國家級運動員。

相關焦點

  • 唯一在世的中國「飛虎」是莆田人
    今年97歲高齡的陳炳靖老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莆田人,他是美國第14航空隊12個中國「飛虎」中的一個,也是如今唯一在世的中國「飛虎」。他擊落過日軍戰機,先後在越南河內和上海、南京的戰俘營待過,1963年在臺灣退休後定居香港。這位血戰藍天的抗戰老兵以自己的行動捍衛了中國空軍的名譽,9月3日,陳炳靖將應邀參加舉世矚目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 「勳章」戰士王子浩,羅陽第二中學的驕傲
    2013-2016年就讀於羅陽第二中學。懷著端槍保家衛國夢想,2018年9月王子浩參軍入伍,成為了武警上饒支隊機動中隊的一名普通戰士。    2020年7月18日,他因在餘干縣古埠鎮齊埠聯圩張楊段抗洪搶險中表現突出,火線入黨。        8月13日,王子浩所在的武警江西總隊上饒支隊到羅陽第二中學了解他在校期間的表現。
  • 莆田本周將迎來……
    與夏臺相比①整體實力偏強②路徑偏愛廣東和海南③容易受冷空氣影響,路徑和強度多變所以,大家要保持關注一個視頻科普,了解秋颱風——(via @中國天氣)今天周一,新的一周莆田接下來天氣會怎樣
  • 抗戰時期的海南中學
    70年前,海南中學(原名私立瓊海中學)師生與四萬萬五千萬同胞一道同仇敵愾,投身於那場偉大的反抗侵略、捍衛民族獨立自由的戰爭中,書生意氣,慷慨弦歌,為喚醒民眾、保衛家國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抗戰勝利日之際,編者從《海南中學校史》中節選此文,藉此銘記歷史,緬懷先賢,激勵後人,承繼精神,為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強盛之偉大夢想,勵志弘毅,奉獻精誠!
  • 鄒新社 | 憶豆會中學
  • 蓮湖區中學小升初學區劃分
    中學對口小學對應學區15中機場小學軍代表局;航修廠;預備役師;三十八團;11軍招待所;西安指揮所;市政一公司;航空四站;空軍灃鎬東路幹休所;桃園南路幹休所;機場幹休所;二團;飛管系;空軍電信學院;空軍第一招待所;空軍第二招待所
  • 武器般的教科書——山東昌邑四維中學教科書
    其中山東濰坊昌邑縣四維中學在這方面的做法別具一格。山東濰坊昌邑縣四維中學成立於1942年10月。學校成立的初衷是抗戰建國,培育新人。當時「倭寇內侵,地方淪陷,教育事業備受摧殘。數年來,青年學子流失所者不知凡幾」,當地一些愛國人士,「本諸抗戰建國兼籌並進之國策與百年樹人之大計」,創辦了四維中學。[1]創辦學校的校長是李資廉,教導主任是佟秀庭(廷)。
  • 視點|31年漂洋過海,中學師生和守礁官兵的鴻雁傳書
    赤瓜礁官兵忠誠守衛祖國,後方師生書信傳遞真情——31年漂洋過海,中學師生和守礁官兵的鴻雁傳書■程鑫 胡四海「赤瓜礁」3個字在心中生根發芽自1958年創建後,大榭中學一直同當地駐軍雙擁共建,經常請駐軍官兵到校內給學生授課,讓師生們近距離接觸官兵,增強愛國擁軍意識。
  • 警今入理大處理危險品及搜證,馬鞍山中學發現爆炸品
    何潤勝指,警方入校目的有兩個:第一,處理危險品和攻擊性武器,包括汽油彈和腐蝕性液體等,這些物品對公眾安全、公共秩序構成威脅;第二,需進入處理校園被破壞情況,進行現場審視。他透露,校方初步承諾陪同安全小組再次進入校園,以協助警方行動。
  • 中學物理揭秘「隱形飛機」的「隱形」原理!注意相關中考物理知識點!
    說一下相關中學物理考點:【這一個知識點在中學物理期中期末考試時經常考查到,這類物理題要特別注意下面這一點,「從發出電磁波到接收到電磁波,這是一個來回的過程,是雷達到目標的距離的兩倍!」就是這個2倍,不少同學會出錯。此時計算公式為2S=ct。類似的還有「超聲定位」,也是相同的公式,要注意那個2倍。
  • 奮發蹈厲 莊敬自強|海拉爾區第七中學完成2020級新生軍訓工作
    從8月31日—9月4日,連續五天的時間裡,海拉爾區第七中學和海拉爾區桃李學校的聯合軍訓場地中,全體初一年級新生通過整齊劃一的隊列訓練、挺拔的軍姿訓練和克服風雨仍然堅持的忍耐明白了軍訓的意義所在。9月4日,由呼倫貝爾學院民兵應急營營長,海拉爾區教育和科技局體衛藝辦主任,呼倫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呼倫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海拉爾區第七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海拉爾區桃李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共七人組成的評審團為第七中學、桃李學校
  • 堂理堂why中學物理裡的點乘和叉乘運算
    點乘,用符號 · 表示,也叫向量(或矢量)的內積、數量積。顧名思義,求得的結果是一個數,向量a點乘向量b的結果c等於兩個向量的模的乘積再乘上兩個向量夾角的餘弦值,c是個標量。中學物理裡面經常遇到的兩個矢量點乘的物理量是功。
  • 【大關縣壽山中學】個人行為習慣養成培訓結束啦!!!
    >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許多人小時候都有個軍人夢現在穿上迷彩,站著軍姿心中的火苗是否重新燃起了呢就在今天,6月14日壽山中學的小夥伴們
  • 多彩平岡 | 平岡中學2017創客科技節喊你來參加!
    2017年平岡中學創客科技節已經進入倒計時啦!你們準備好了嘛?
  • 紅色記憶 | 28位安南同邊區革命烈士英名錄與簡介
    28位安南同邊區革命烈士英名錄安南同邊區革命烈士英名錄           (以犧牲時間為序)1、鄭萍(1901~1935)同安區汀溪鎮汪前村人。是個忠厚農民。集美中學初中部39組肄業。在校時就參加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回鄉後,在五裡埔、坑內等地教書。1934年11月入黨。1935年3月任安同南特支委員,兼共青團安同南特支書記。7月在同安梧峰戰鬥中,足受重傷不能走動,回坑內養傷近月。後因我武裝撤走,敵人和叛徒到處搜捕,無法立足,才回到洪塘內家鄉。他剛抵家就被反革命分子發覺告密。
  • 日本赤軍靠中學地圖劫機前往朝鮮 準備將來鬧革命
    7點59分客機在板付基地降落加油,赤軍在向日本自衛隊所有航空地圖無果的情況下,只拿到了一頁簡單的中學地理上的朝鮮半島地圖在釋放了23名老人和小孩後,於下午1點載著99名乘客向朝鮮半島飛去。
  • 磨鍊•蛻變•成長 | 長郡濱江中學2017級初新軍事夏令營結營儀式
    長沙市長郡濱江中學                                      2017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