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可以實現長距離、分布式、高空間分辨能力的環境(如溫度、應力、振動等)參量監測。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具有重量輕、耐惡劣環境、抗電磁幹擾等突出性能。單根傳感光纖就能取代成百上千個傳統的傳感器,因而在很多領域已經體現出了巨大的應用前景,比如大型基礎設施(橋梁、大壩、建築物等)的結構健康監測;石油天然氣管道的洩漏及損傷監測;地震、山體滑坡、路面沉降的地質災害監測;隧道、廠房的火災預警監測;以及重要設施及場地的入侵監測等。目前,分布式光纖傳感器一般採用的是普通單模光纖,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存在著多參量交叉敏感的問題,以及具有難以實現多種技術復用等缺點,大大制約了它們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的可靠性,因而亟需探索新的手段以實現多參量的可區分測量。
近年來,受到光纖通信擴容需求的驅動,以多芯光纖為傳輸載體的空分復用技術迅速發展,多芯光纖的拉制技術、相關器件(如多芯耦合器)的製備工藝也日益成熟。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多芯光纖將為分布式光纖傳感系統的搭建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這將在實現新功能以及增強原有技術性能方面帶來突破。
香港理工大學呂超教授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唐明教授團隊綜述了基於多芯光纖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的研究進展。首先介紹了多芯光纖的種類,以及多芯復用/解復用器的實現方案。然後重點介紹了多芯光纖偏心纖芯的彎曲敏感特性的形成機理,在此基礎上概括了基於多芯光纖中離散及連續光纖光柵陣列的三維形狀傳感技術,涉及基本原理、解調方案、誤差來源分析、螺旋形多芯光纖的設計等。此外還介紹了利用布裡淵傳感技術實現的分布式曲率及三維形狀傳感。該綜述對各種採用多芯光纖的分布式傳感器進行了討論,總結了基於多芯光纖空分復用的分布式傳感器的兩大主要應用:一是實現多參量傳感,二是增強傳統分布式光纖傳感器的性能。結果表明,多芯光纖分布式傳感器在各種場合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最後,文章對該領域存在的挑戰及其發展前景作了簡單的探討。
空分復用的系統結構為分布式光纖傳感的實施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使得多種不同傳感技術的復用成為可能,而這在單模光纖中是很難做到的,這為實現先進的多參量傳感開闢了新途徑,是分布式光纖傳感應用的一大突破。
香港理工大學光電子研究中心在大容量光纖通信及光纖傳感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過去幾年,光電子研究中心在行業內的主流期刊及權威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包括若干發表在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上的特邀綜述論文,中心成員多次受邀在OFC會議上作特邀報告。
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唐明教授團隊主要從事高速光纖通信系統人工信道(物理信道以及調製/編碼信道)優化、調控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唐教授曾獲得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資助,目前已累計在國際權威光學與光通信學術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400餘篇,Google學術檢索總引用數超過3200次,H指數為27。
DOI:10.29026/oea.2020.190024
長按識別此二維碼,直達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