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博士,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介入中心首席專家,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介入研究室主任。
主要從事出血性腦血管疾病血管內介入栓塞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目前主持一項國家科技部對發展中國家科技援助項目(中國與巴西合作-腦血管病介入新技術應用以及栓塞材料研究),作為課題主要骨幹,曾參與並完成國家 「八五」攻關課題《出血性與缺血性腦血管病新治療研究》、國家「九五」攻關課題《介入治療在顱內動脈瘤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目前參與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衛生部「十百千」推廣計劃項目和北京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等研究,以第一作者在各類國內外期刊上發表中英文醫學論著20餘篇,並擔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介入組委員、國家高值耗材評審委員會專家、教育部臨床醫學繼續教育指導專家、北京市衛生局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家,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華醫學雜誌(中文版)、中華外科雜誌、中華神經外科、中國神經精神疾病等核心期刊審稿專家等職,先後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和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共4項。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後。199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醫學院,2006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神經外科專業臨床科研工作,致力於腦血管病的微創介入診治。現任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介入學組秘書、北京醫學會第一屆介入醫學分會神經介入學組副組長。
主治醫師,醫學博士。長期從事腦血管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擅長出血性和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著10餘篇,其中SCI收錄13篇,核心期刊收錄6篇
主治醫師,神經病學博士。2005年考入首都醫科大學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2010年師從國內著名神經介入專家繆中榮教授,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專業方向:腦血管病、腦血管病神經介入。從2010年開始從事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2017-2018年在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醫院完成訪問學者培訓。對腦血管病評價、介入治療等有一定診治經驗。參研課題多項,發表SCI論文數篇,Medcine雜誌審稿人。
血流導向裝置 (FD) 已經被證明對於部分複雜動脈瘤治療安全有效,但是對於後循環動脈瘤治療還是有一定爭議,尤其是後循環具有大量的穿支和分支增加了血路導向後缺血事件的發生的可能性。目前對於椎動脈(V4)大型、梭形及夾層動脈瘤報導相對安全。
Surpass Streamline FD具有很多其他FD不具有的優勢,包括更好的導流作用,良好的打開表現和簡單的型號選擇等。 有醫生報導認為Surpass Streamline FD可以用於後循環動脈瘤治療:
● Surpass Streamline是目前市面上最長50mm的長度,短縮少,一般單支架可以覆蓋病變而避免橋接;● Streamline小菱形網孔設計,使得這款FD在變徑血管始終保持穩定的網孔密度,從而保證穩定血流導向作用,促進動脈瘤閉塞。本期專欄我們帶來兩例Surpass Streamline FD後循環應用的病例。
🌻 現病史:1月前在活動中突發頭暈,無意識障礙,就診於當地醫院,行CTA檢查(外院,2020-10-3):顯示左側椎動脈動脈瘤,為進一步治療來診,以「顱內動脈瘤」收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壓病30年,最高150/100mmHg,未規律服藥,右眼視網膜脫落症2年。🌻 體格檢查:血壓140/86mmHg,心肺腹未見明顯異常,雙側股動脈、雙側足背動脈搏動正常。🌻 神經科查體示:神志清楚,言語清楚,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雙眼球各向運動充分,無眼震,頸無抵抗,腱反射對稱引出,四肢肌力5級,雙側Babinski徵(-),指鼻試驗穩準。🌻輔助檢查:血常規、肝腎功未見明顯異常。心電圖、胸CT未見明顯異常。弓上CTA提示:雙側椎動脈均從鎖骨下動脈發出,左側為優勢椎動脈,起始處迂曲,V4段有一梭形擴張的動脈瘤頭部CTA提示:左側椎動脈V4段動脈瘤大小約為12.1*8.5mm,CT原始圖像顯示動脈瘤鈣化明顯T1VISTA黑血序列進一步證實右側椎動脈夾層動脈瘤,可見明顯的「雙腔徵」和附壁血栓 。
注射釓對比劑後,T1-VISTA黑血序列顯示瘤壁有環形強化。
• 阿司匹林 100mg qd 5天
• 氯吡格雷 75mg qd 5天
患者動脈瘤診斷明確,考慮為夾層病變可能性大,瘤體侵蝕包繞載瘤動脈。既往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難度較大,復發率較高,考慮應用Surpass密網支架治療。
• 6F Neuro Max
• 5F Catalyst-5 115cm
• ExcelsiorXT-27微導管
• Synchro-14微導絲
• 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導向裝置4mmx40mm
左側椎動脈正側位造影,V1段有一迂曲的彎度
右側椎動脈正側位造影
雙側頸總動脈正位造影
左側椎動脈三維旋轉造影提示左側椎動脈V4梭形動脈瘤,小腦後下動脈從瘤體發出。
三維重建圖像測量載瘤動脈的血管直徑和血管長度,遠端為3.5mm,近端為4.1mm,預估支架錨定區長度為40mm,遂選擇Surpass4.0*40。
Synchro-200微導絲和XT-27微導管將Cat-5中間導管引導至基底動脈中段,Synchro-14微導絲攜帶FD系統進入Cat-5,穩住FD推送杆,回撤FD外套管,在CAT5內釋放FD頭端一小段;穩住FD系統,回撤CAT5,使FD頭端一小段釋放於載瘤動脈內。按照穩住推送杆-回撤外套管-回撤CAT5的手法,一小段一小段釋放FD,直至完全釋放於載瘤動脈。
術後DynaCT提示支架貼壁良好。
🌻 男,35歲
🌻 現病史:患者3月前因「頭暈」就診於當地區醫院,行MRA示:右側椎動脈V4段動脈瘤,為求進一步治療來診。患者無頭痛,無噁心嘔吐,無言語不清,無視物重影等。
🌻 既往史:高血壓病史3年。
🌻 體格檢查:無異常。
🌻 輔助檢查:無異常。
🌻 藥物服用:雙抗(阿司匹林+波立維片)7天。
清華大學完善高解析度磁共振,MRA提示右側椎動脈夾層動脈瘤可能性大T1-VISTA黑血序列進一步證實右側椎動脈夾層動脈瘤,可見明顯的「雙腔徵」。
注射釓對比劑後,T1-VISTA黑血序列顯示瘤壁有部分強化。
患者動脈瘤診斷明確,考慮為夾層病變可能性大,伴有明顯的雙腔徵。既往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難度較大,復發率較高,考慮應用Surpass密網支架治療。• 6F Neuro Max
• 5F Catalyst-5 115cm
• ExcelsiorXT-27微導管
• Synchro-14微導絲
• 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導向裝置4mmx30mm
右側椎動脈正側位造影
術中三維重建圖像測量血管直徑和載瘤動脈長度,選取Surpass4*30
路圖下將CAT-5送至基底動脈頂端,Synchro-14微導絲攜帶FD系統進入Cat-5,錨定好支架頭端著陸的位置,避開椎動脈匯合處,緩慢釋放Surpass4*30,釋放完支架後,先跟進支架內套管,再跟進CAT-5中間導管,促進支架的打開和貼壁術後Dyna-CT提示支架近端和遠端貼壁良好,支架遠端成功避開椎動脈匯合處
術後正位造影提示載瘤動脈通暢,支架貼壁良好,瘤腔內造影劑滯留明顯
術後側位造影提示載瘤動脈通暢,支架貼壁良好,瘤腔內造影劑滯留明顯
• 血流導向的應用需要強有力的入路系統支撐,三軸系統保證了手術的成功率。尤其是Catalyst5 中間導管,這款專門為Surpass Streamline FD設計的中間導管,通過越過動脈瘤或者近端支撐,幫助SurpassStreamline FD更好到位,穩定釋放
• 以上兩例病例Surpass Streamline FD植入後,均能看到明顯的滯留,充分體現了該FD小菱形網孔設計放在變徑血管,但是血流導向作用卓越
• Surpass Streamline FD尺寸少,支架適應血管範圍大,長度更長,一般一根支架就能夠解決病變
• 除了以上兩例病例外,天壇醫院還有其他Surpass Streamline應用於椎動脈的病例,均取得良好的臨床結果,初步使用經驗表明該種治療方式可行,後續期待更多臨床數據
參考文獻
•SiddiquiAH, Abla AA,Kan P, et al. Panacea or problem: flow divert-ers in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large or giant fusiform verte-brobasilaraneurysms. J Neurosurg2012;116:1258-66
•MeckelS, McAuliffe W, Fiorella D,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complex aneurysmsat the vertebrobasilar junction with flow-di-verting stents: initialexperience. Neurosurgery 2013;73:386-94
•Ertl L, Holtmannspo¨tter M, Patzig M,et al. Use of flow-diverting devices in fusiform vertebrobasilar giantaneurysms: a report on periprocedural course and long-term follow-up. AJNR Am JNeuro-radiol2014;35:1346-52
•WangCB, Shi WW, Zhang GX, et al. Flow diverter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aneurysms: a meta-analysis. Neuroradiology 2016;58:391-400
•TaschnerC A, Vedantham S,De Vries J, et al. Surpass flow diverter for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aneurysms[J].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017, 38(3): 582-589.
「Surpass Streamline專欄」 今日上線
Surpass Streamline專欄·第1期|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導向裝置初體驗
Surpass Streamline專欄·第2期|山重水複 柳暗花明--Streamline首秀
Surpass Streamline專欄·第3期|運用之妙,在乎一心---Surpass Streamline東北首秀
Surpass Streamline專欄·第4期|化繁為簡--Surpass Streamline治療動脈瘤合併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