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十字勳章(Kriegsverdienstkreuz)簡稱WMC
由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於1939年10月18日創立,在二戰期間頒予沒有直接參加戰鬥卻對戰爭進程有貢獻者(例如軍醫、炊事員、文職人員以及普通百姓等),也以此區別於一般的鐵十字勳章。因此戰功十字勳章可以看做是對原鐵十字勳章的一種補充和完善。
戰鬥人員獲得的戰功十字勳章佩有雙劍(mit Schwertern),非戰鬥人員章則沒有寶劍配飾。類似於EK系列,戰功十字勳章也分有,二級、一級和騎士三個等級,但在二級之下還有一款戰功十字勳章圓形獎章。
一級不帶劍戰功十字勳章(非個人收藏)
一級帶劍戰功十字勳章(個人收藏號:Bing_WMCI_02)
二級不帶劍戰功十字勳章(個人收藏號:Bing_WMCII_05)
一級帶劍戰功十字勳章(個人收藏號:Bing_WMCII_01)
戰功十字圓形獎章(非個人收藏)
註: 1. 戰功十字圓形獎章主要授予對象是老百姓,比如一位工廠工人工作極其認真負責,並且總是能夠超額完成勞動指標,那麼他就可以被獎勵於戰功十字圓形獎章。
2. 1945年,在普通騎士戰功十字勳章的基礎上,又設立了一款金質騎士戰功十字勳章,但是該勳章並沒有正式的頒發過。僅僅在1945年4月20日,有兩人非正式地獲得了不帶劍金質騎士戰功十字勳章,他們分別是Franz Hahne和 Karl-Otto Saur,因為並非官方頒發,他們並沒有獲得對應的授予證書。
金質不帶劍戰功十字
佩劍戰功十字勳章獲得的標準為在任務職責中表現出英勇舉動,但是並未達到獲得鐵十字勳章標準的軍事人員。這些舉動不體現在和敵人直接的交戰或者指揮/計劃作戰行動中。不限軍銜,並且其它非德國盟友也可獲得。 無佩劍戰功十字勳章獲得標準為前線後方表現出色的軍事人員及為戰爭進程做出貢獻的民間人士。無年齡和社會等級的限制。 佩劍一級戰功十字勳章,在大戰期間總共頒發了483603枚,佩劍二級十字勳章,在大戰時期總共頒發了6134950枚。
佩戴位置與EK系列一致,但與EK相衝突時,首先佩戴EK(例:當擁有一級鐵十字勳章時,應將左胸位置留給一級鐵十字勳章,而戰功勳章應佩戴在右胸或者EKI下方)。騎士戰功則繫於領口,可於騎士鐵十字同時佩戴。最初戰功十字勳章嚴禁由鐵十字勳章獲得者佩戴,但是這個規定於1941年9月28日取消。
該勳章的原意是為了表彰那些沒有在戰場上直接面對敵人,但依然盡到了自己職責、甚至做到了超出職責範圍要求的勇士們。但不幸的是,在二戰德國納粹化的環境之下,這類勳章被大量頒授予帝國黨務人員、蓋世太保、集中營看守、屠殺猶太人的特別隊伍之流,以至於在德國的軍事勳章中名聲極臭。二戰以後,與其他鐵十字勳章不同,聯邦德國政府嚴禁任何人擁有和佩帶此類勳章,直到1957年,在西德政府宣布承認部分第三帝國時期的勳章時,發行了一款去納粹化的戰功十字紀念章,給予曾經獲勳軍人。57版的紀念章在外形上與第三帝國時期原品勳章有所區別,新版本的勳章用「1939」字樣替換了舊版本的納粹德國國徽。
在收藏市場,同樣品相的戰功十字勳章的價格一般是鐵十字勳章的40%。
歡迎添加個人微信號: WWARII_Bing
Hail WWII,Hail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