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新四軍老戰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陳賡(1903—1961),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出身將門,其祖父為湘軍將領。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國家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陳士榘(1909年4月14日-1995年7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湖北省荊門市人。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軍排長、縱隊副大隊長、縱隊司令部參謀、縱隊參謀處處長、師參謀長、科長、營長、軍參謀長、代理軍長、隨營學校校長、八路軍旅參謀長、支隊司令員、軍區司令員、野戰軍參謀長、兵團司令員、華東軍政大學副校長等職。
陳明仁(1903—1974),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今南橋鎮洪源村)陳家嶺人。1924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國民革命軍少將旅長、中將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陳伯鈞(1910.11.26-1974.2.6),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四川省達縣(今達川)河市壩村人。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團部副官、新兵訓練處主任、排長、教導隊副隊長、連長、縱隊參謀長、軍參謀長、師長、軍長、軍團參謀長、紅軍大學主任教員、軍團長、旅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抗大第2分校校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軍副參謀長、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合江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上級幹部大隊大隊長、兵團副司令員等職。
陳奇涵(1897年—1981年),號聖涯,江西興國縣壩南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陳再道(1909.1.24—1993.4.6),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新村程家衝人。1926年4月起先後參加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錫聯(1915.1.4-1999.6.10),原名陳錫廉,字廉甫,湖北省紅安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歷任重慶市委第一書記、軍委炮兵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一度主持過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陳康(1910.4.7—2002.5.23),湖北省武穴市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陳慶先(1908年12月-1984年1月19日),原名陳長發,湖北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1932年參加紅軍。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黨校大隊長兼軍事教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陳正湘(1911-1993),原名陳逸成,湖南省新化縣圳上鎮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9月24日被授予中將軍銜。
陳仁麒(1913-1994),原名陳景麟,曾用名陳仁祺,福建省龍巖縣今(龍巖市)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領導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陳力(1917-1976)曾用名陳昌亨。江西省寧都縣田埠鄉王沙村上王沙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陳沂(1912.12~2002.07),男,貴州遵義人,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共八大列席代表、十二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宏,1915年生,安徽金寨人。原名陳嘉惠。解放戰爭時期任魯中軍區副旅長、副師長。
陳奇,河南省羅山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
陳波(1908—2009年12月3日),麻城乘馬九鄉(現屬河南新縣)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曾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陳欽 1915年生於四川省南部縣。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四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浩(1914.08~2012.09.27),男,湖南茶陵人,江西省軍區原離休老紅軍、江西省軍區原副政委(享受副兵團職待遇)。1930年6月參加革命,193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二、三、四、五次反「圍剿」及長徵,1983年11月離休。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熙(1918~1990.12.14)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興蓮鄉官田村人。出生於貧農家庭。少年時的陳熙聰明伶俐,與中央紅軍兵工廠的許多戰士來往密切,交情頗深。在紅軍官兵的教導下,積極學習文化,接受革命的進步思想,耳濡目染,樹立起崇高的革命理想。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德,1914年出生,廣東省潮安縣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開國少將。1983年8月25日,陳德在廣州因病與世長辭。
陳士法(1911—1992)江西會昌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雲開(1912年—1990年10月12日) 江西省泰和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曾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仁洪,江西鉛山人,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陳文彪(1910-1962),亦名木相,湖北省漢川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外歐(1910年-1984年),湖南省茶陵縣人,中國測繪學家,新中國測繪事業創始人之一。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長徵以及百團大戰和宜川、西府隴東、扶眉等戰役。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發洪(1916年-1980年)原籍河南省永城縣,1923年(民國十二年)隨父母逃荒至安徽省霍邱縣落戶。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坊仁(1916—1967) 江西省興國縣永豐鄉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2月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華堂一是湖北天門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和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被選為中共第九屆候補中央委員。
陳遠波(1913年-1963年),江西省興國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曾任西北軍區幹部部副部長,總後勤部幹部部部長、軍政委等職。
陳志彬(1917—2000)湖南省茶陵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長徵,當過八路軍政委,解放軍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伯祿(1905-1976)金寨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公安部隊政治部副主任兼公安部隊軍事法院院長,1955年被授少將軍銜。
陳茂輝(1912年-2015年),男,漢族,福建省上杭縣舊縣鄉,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速成系,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軍政委、江蘇省軍區副政委、第叄政委,南京軍區政治部顧問(副兵團職)等職務。
陳明義(1917—2002)河南省商城縣人。一九三零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忠梅(1918-2000 ),福建省永定縣湖雷鎮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畢業於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系,任第26軍副軍長兼參謀長,長山要塞區司令員,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等。
陳金鈺(1914—2008.4.4)湖北省廣濟縣人。一九二九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十五軍三團副排長,紅四軍第十師二十九團排長,連長,第七十三師二一七團副營長,營長,第九十三師特務營政治委員。
陳宗坤(1915--1982)四川旺蒼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宜貴,安徽省霍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建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政治部主任(兼寧夏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委、政委。
江西省永新縣龍門鎮黃岡村人,1915年出生。1928年參加紅軍,歷任紅3軍9師27團排長、紅1軍團騎兵團排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美福(1914-2000)原名陳湘友。江西省興國縣人。曾任旅大市公安總隊司令員,旅大警備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瀋陽軍區後勤部司令部參謀長、後勤部副部長、後勤部顧問,遼寧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四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挽瀾(1913—1982)四川省宣漢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授少將軍銜。
陳鐵君(1917年-1961年),浙江平陽人。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海涵(1914—1994)福建省上杭縣舊縣鄉河東村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義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銳霆(1906—2010.6.13),山東即墨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福初(1913年-2006年),湖北省黃陂縣人。1931年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陳福初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德先,江西省泰和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早年參加革命,戰功卓著,先後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4年10月11日逝世,享年89歲。
陳鶴橋(1914—2008),安徽省霍邱縣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陳挺(1911-2005),福建省福安市白石鄉山頭仔村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閩東蘭田暴動,隨後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
陳祥將軍(1915年-1997),原名邸銀國、安徽省金寨縣人,1932年3月入伍。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獎章。
陳彬,女,湯家匯鎮人。193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83年9月,任市工業局黨委批准離職休養,享受局級待遇。
點擊下面連結按鈕,輸入自己的姓氏
暫無資料
(1914—1990)原名陳鳳元。河北省滿城縣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一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陳其通(1916—2001),男,四川巴中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陳雲中(1917—1995)江西省永新縣人。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四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17—1997)江蘇省銅山縣人。一九三○年參加反帝大同盟。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陳克功(1910—1992)陝西省安定(今子長)縣人。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五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92年逝世。
陳壽山出生於貧農家庭,曾參加南昌起義。1927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6月,擔任起義後組建的工農革命軍第六軍副軍長。同年8月5日,在指揮部隊突圍中,不幸被俘,慘遭殺害。
陳炎清(1910—1996)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陳紹昆(1921— ),江蘇省宿遷市人,一九三九年入伍參加八路軍。一九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陳福章,(1913—1982)四川省通江縣人。一九三三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