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繳獲美軍天頂星科技步槍,卻因為看不懂險些當垃圾丟棄

2021-02-28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9期】在韓戰中,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不僅延續了二戰時的豐富戰鬥經驗和裝備優勢,在新裝備的戰場應用上也有很大突破,例如大規模的噴氣式戰機空戰,比如首次使用直升機用於戰場傷員轉運等。對中國人民志願軍來說,在武器裝備水平上,美軍簡直是開了掛的那種天頂星人。

美軍在朝鮮戰場上也經常使用一些奇特的輕武器。例如美軍將M2機槍加裝劉坡爾德瞄準鏡,用於遠程狙擊,甚至將從朝鮮人民軍手裡繳獲的蘇制14.5毫米反坦克槍加裝上光學瞄準鏡,用於遠距離的精確打擊,特別適合以山地戰為主的朝鮮戰場,這可以說是今天美軍使用的M82巴雷特大狙的最早起源了。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9期】由於當時中國工業和科技基礎均相當薄弱,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武器也都很落後,志願軍幹部戰士的高科技武器知識也不足,以至於在戰場上出現過繳獲了美軍的新式武器,卻不懂得不認識,險些當垃圾丟棄的事例。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後,雙方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一帶,志願軍轉入夏秋季防禦戰,蘇制武器裝備的逐步到位,使志願軍在防禦戰中再次徹底扭轉了戰局。1951年11月,志願軍第47軍組織兩個團四個營的兵力,向佔領正洞西山的美騎兵第1師一部發起進攻。此時正洞西山有美軍騎1師的1個加強營防守,構築了重重疊疊的鋼筋水泥工事,布設了稠密的地雷和多層鐵絲網。在志願軍坦克第2團4個排的坦克和自行火炮配合下,志願軍首先以縱深炮兵火力首先撕開美軍騎1師的防線,在志願軍坦克第2團2個坦克連的10輛T-34坦克和6輛NC-2坦克配合下,夜間掩護步兵向前發起衝鋒,經過連續6晝夜奮戰,殲滅美軍2496人,繳獲各種武器近500件,受到志願軍司令部特電嘉獎,此戰例後被軍事科學院列為授課範例。這場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不多見的我軍坦克部隊、炮兵部隊和步兵部隊的聯合作戰的戰例。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9期】志願軍47軍的戰士曾經在戰鬥中繳獲了幾支怪模怪樣的美制卡賓槍,槍體上固定著「賽璐璐」材料的零件,看上去就像是一支探照燈,志願軍戰士認為好好的一支卡賓槍多了這麼個東西,又沉又沒法瞄準,便將其拆掉當垃圾拋棄了,只把卡賓槍拿去使用。戰鬥結束後,在軍械部門收繳戰利品時,才發現拆掉的東西是當時屬於「高科技」的夜視瞄準鏡。

原來,這支卡賓槍是美國研製的M3型夜視卡賓槍,它其實是在M2卡賓槍的機匣上安裝了一組主動紅外夜視瞄準裝置,在研製時被稱為T3式或T120式卡賓槍,是在1944年初應美國陸軍的要求而開發的一種夜間近戰用狙擊步槍。夜視瞄準鏡被命名為M1式夜視狙擊鏡(Snooperscope),在槍身的前護木下部安裝了一個帶控制開關的前握把,因為主要是在夜間使用,需要儘量減少槍口焰對夜視紅外變像管的幹擾,所以在槍口上配有喇叭形的T27式高效消焰器,該消焰器最初是為M1伽蘭德步槍研製的,後重新命名為M3式消焰器。為了減少射擊時巨大的槍體震動對夜視鏡的影響,又取消了連發射擊功能。1945年2月美軍在緬甸南坎試用過T3,太平洋戰場上也有少量試用,1945年8月正式命名為M3卡賓槍,只生產了約2000支。M3夜視卡賓槍其實主要用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先後在朝鮮戰場上配發過1000支左右的M3夜視卡賓槍,主要用來在陣地戰時的夜間近距離狙擊。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9期】此槍被志願軍多次繳獲。根據原國防大學副校長中將回憶,在1953年石峴洞北山戰鬥中,時任志願軍23軍67師副師長的袁俊將軍就遇到過戰士繳獲的M3式夜視卡賓槍,並在戰後做過射擊體驗。這場戰鬥很有意思,中美兩軍都以此戰鬥為背景拍攝過著名的電影,美國在1959年拍攝的朝戰電影《豬排山》(格裡高利.派克主演)反映的就是第三次石峴洞北山戰鬥。中國電影《英雄坦克手》則以一輛參加此戰的坦克事跡為原型拍攝,志願軍坦克第2師4團2連的215號坦克加強志願軍23軍67師步兵主攻美軍第7師第17團固守的石峴洞北山,該坦克擊毀美軍5輛坦克,打掉敵人20多個火力點、摧毀3門火炮,榮獲"人民英雄坦克"稱號。

如果有玩過老電腦遊戲《重返德軍總部》的朋友,會記得其中第二關會在空投點得到一把狙擊槍,只有五發子彈,夜視,無聲,不能加子彈,這把槍就是M3夜視卡賓槍,在這個遊戲裡面高度還原,一模一樣。後面有一關,必須用這個槍,只需一發子彈即可通關。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199期】M3式夜視卡賓槍的主動紅外夜視儀,實際上是參照納粹德國的吸血鬼夜視儀研製的。為了在戰場上取得夜戰優勢,納粹德國在戰爭後期開始為MP44型突擊步槍研製夜視瞄準設備,1943年,裝有ZG-1229型「吸血鬼」夜視儀的MP44突擊步槍面世,槍上細小的筒狀物是紅外夜視儀的目鏡,大號的探照燈是紅外照射器。該槍在戰場上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主要原因是電池太重而且容量太小,紅外夜視儀的有效瞄準距離過近,只有一百多米。吸血鬼夜視儀的產量也相當少,只有350支,大部分被美軍繳獲,然後以此為技術基礎,不出意外的山寨出了M3型夜視卡賓槍。

中國繳獲了美制的M3型夜視卡賓槍以後,也於50年代後期,在雲南光學儀器廠(昆明國營298廠)進行過研究,在1958年試製出新中國第一個紅外變像管和第一臺主動紅外夜視瞄準鏡,這些夜視技術後來應用於仿製的56式85毫米加農炮夜視瞄準境上面。

由此看來,山寨不僅不丟人,而且是一種比較高尚的品格,主要列強國家天生就會,根本不用客氣!

拓展閱讀:

《二戰德國ZG-1229「吸血鬼」單兵紅外夜視系統》

德國在二戰時開發出多種紅外線夜視儀,並用它少量裝備了最先進的突擊步槍STG44,及其他幾款槍型。圖為該設備組裝完成後的全圖。


在三十年代早期德國就開始了對軍用夜視技術的研究。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走了不少彎路後,可以實用的設備才出現在了戰場之上。當然有許多人還是懷疑這種紅外夜視設備究竟是否用於過實戰,關於這點可以從一些資料裡得到確認。最重要的證據之一來自1957年3月號的《德國士兵》雜誌,本哈德先生、前國防軍第24裝甲團第1營的一名坦克修理技師提供了作為目擊者的寶貴陳述。一張由施密特提供的模糊照片顯示了許多人所不知的細節。還有一本反映在戰爭結束前一個月於德國小鎮Uelzen所進行血戰的書籍《Der Krieg in der Heimat》也對夜戰設備在實際戰鬥裡的使用做了精彩描寫。

 紅外裝備用於戰鬥的想法要回溯到20世紀30年代晚期。AEG公司在1934年製造出了「陰極放射管」,而這是把紅外圖像轉化為肉眼可視圖像的基本部件之一。1939年早期AEG提供了第一套軍用紅外照射/圖像接收裝置,裝在一門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上向軍方高層做了演示。儘管這只是一套樣型設備,體積巨大,而且非常容易因各類機械和電氣故障而失效,但它清楚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在特定的距離上,該設備使這門火炮能在夜裡與敵軍的車輛作戰!陸軍裝備部開始監督起所有的試驗來,他們要求所有用於火炮(例如37毫米炮)的夜間瞄準設備「必須使火炮達到與晝間相同的射擊精度」,而這在當時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所以進一步的試驗越來越少,任何支持這個新穎而又具有極大實用意義技術的方案都被擱置了。


  1942年秋天,又有人想起了它。這回紅外觀瞄設備安裝在了一門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上,而荒謬的技術要求也降低了。經過一系列試驗和改進,最終在1943年中期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陸軍裝備部為不同用途而訂購了第一批紅外夜視設備。1944年春天,大約1000套設備交付軍方,但陸軍官員又一次拒絕將其用於實戰!所有的已交付設備都被存放在哈爾斯山中的一個礦井裡。據說一個總參謀部的將軍曾經說道:「我們不需要這類東西,我們的戰士將以公平的騎士精神贏得這場戰爭」。

  情況最終在1944年6月6日盟軍入侵開始後發生了變化。在西線面對盟軍巨大的空中優勢時,德軍遭到了慘重打擊(例如1944年7月25-31日,在英美盟軍的對地攻擊機打擊下,德軍損失了400輛左右的坦克)。出於安全原因,所有的部隊運動都只能在夜間無燈光條件下進行。這樣的話,紅外夜視設備就成為了前線急需的東西,被列入最優先補給和訂購物資。幾個月以後,一定數量的紅外夜視設備被個別陸軍和空軍單位投入了使用。

紅外線的反射特性與普通可見光並無不同,而反射回來的紅外光波可以被轉換為可見光。設備基本上有以下兩種:一臺帶有濾波裝置的探照燈以發射紅外光線、以及一臺將紅外光轉換為可見光的圖像顯示器。


英軍士兵正在測試繳獲的德軍安裝有ZG 1229 「吸血鬼」式單兵用紅外夜視儀的MP44突擊步槍。士兵通過紅外照射燈照射獲得夜成像,但需隨身背負電池組。突出部戰役期間,一個裝備該型槍械的德軍班在夜間突襲裡不到10分鐘便給予一個美軍排毀滅性打擊。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微信號:keluoliaofucn  

溫馨提示:

聯繫郵箱:gaosga@163.com

歡迎來稿,選題、內容、題材不限,文章、漫畫、視頻均可。

關注國際時事熱點,致力愛國主義國防教育。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志願軍如何用繳獲武器,教美軍做人?
    而且如前所述,由於美國空軍盯著志願軍的運輸線狂轟濫炸,使得我糧食、彈藥很難及時補充到位。因此往往一次戰鬥結束後,前線志願軍原有彈藥基本就消耗殆盡了。而在後方彈藥未及補充的情況下,部隊往往還要執行新的任務,這時候就必須多依靠繳獲的彈藥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38軍包打德川的韓軍第7師團。該師團大部被殲後,志願軍原有的彈藥也損耗很多。
  • 抗美援朝志願軍裝備的11款步槍
    美制春田式步槍:M1903式步槍,因其生產廠商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而得名斯普林菲爾德步槍( 也有譯成春田步槍)。是一種手動槍機彈倉式步槍。是美軍在一戰及二戰的制式步槍,直到1936年,它一直是美軍標準配置步槍。
  • 志願軍繳獲的怪異卡賓槍,差點成中國制式裝備!|輕武專欄
    ▲安裝T120夜視裝置的M3卡賓槍一說到叫「M1」的槍枝,多數人想到的恐怕是M1伽蘭德步槍。沒錯,在二戰戰場上M1伽蘭徳步槍確實被證明為是一種可靠、耐用的步槍。其實與其同名的M1卡賓槍同樣也是美軍在戰場上的中流砥柱。美國陸軍軍械部在1940年提出想要一種能夠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用來裝備給二線人員使用。1940年溫徹斯特公司提交了其設計的半自動輕型步槍,經過一系列測試,該槍於1941年9月30日被選型委員會選中正式定型,並命名為「M1 .30英寸卡賓槍」。
  • 集腋成裘:從不一樣角度看米格-31 珍貴老照片見證志願軍精銳部隊
    M110A1步槍正在逐步列裝美軍部隊,該槍就是HK417的美軍裝備版,口徑7.62×51mm。美軍將其定位為「班組精確射手步槍(SDMR)」,配備西格紹爾Tango6T 1-6×24瞄準鏡,OSS Helix HX-QD 762消音器、哈裡斯兩腳架、45°偏置摺疊機械瞄準具,總價為1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4825元。美國陸軍將採購6000套,將為每個步兵班都配備一支M110A1班組精確射手步槍。
  • 【槍】二戰名槍白朗寧BAR自動步槍是步兵班組壓制利器 志願軍也用它
    但是由於它的重量並不方便攜行,並且發射大威力步槍彈的後坐力使全自動射擊時難於控制精度。M1918型自動步槍口徑為0 .30英寸(7.62毫米),發射0.30-0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7.62×63mm步槍彈),使用20發容量可拆卸彈匣。
  • 二戰美軍M1步槍子彈打完一聲脆響
    ▲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和M1樣槍  M1因為其堅固耐用的品質作為中堅力量參與了幾乎所有與美軍相關的戰役,與湯普森衝鋒鎗、M4謝爾曼坦克、MB威利斯吉普以及SPAM午餐肉罐頭一起成為了二戰時美軍的經典標識,以及租借法案中被各同盟國歡迎的美制裝備
  • M1903為何被稱為志願軍最好的栓動步槍!|輕武專欄
    1900 年初,美國軍械部將新槍的設計任務交由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 Springfield Armory)實施,並且希望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為此將繳獲的西班牙步槍和少量德國現役G98步槍也交給了兵工廠參考。
  • 山姆大叔的二戰榮譽——M1加蘭德步槍
    白朗寧自動步槍有著輕機槍的一系列特徵:可以自動射擊,使用7.62毫米全威力步槍彈,槍管和槍機都經過加厚,擁有20發子彈的彈匣。因為在1910年還沒有流行「」輕機槍」這個單詞,在英語裡對彈匣供彈、重量輕的連發武器是叫作自動步槍。所以,美軍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就是一把完完全全的輕機槍。
  • 中國繳獲日本M2重機槍?二戰日本山寨了多少盟軍輕武器?|輕武專欄
    近日軍武菌看到一張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和美軍展示繳獲日軍機槍的照片,眼尖的網友發現,中國士兵手中的機槍不是美軍M2機槍麼?怎麼變成日本武器了?難道是日軍繳獲美軍的M2,然後中國又從日軍手裡繳獲過來的? 經常看抗戰神劇的朋友,對抗戰時期日軍使用的武器都非常了解。例如南部十四手槍、三八大蓋步槍、歪把子輕機槍、九二式重機槍等等。除了三八步槍在戰爭中大放異彩之外,日軍的其他輕武器大多都是仿製改進的,而且都仿製的不怎麼樣。
  • 97輛坦克衝不過一條山谷,一場戰鬥折射出,美軍為何打不過志願軍
    ……從這個比例就能看出來,美軍是有多依賴裝備和火力,對人力資源的分配因此產生了很大問題。朝鮮人民軍南下之時,美軍駐紮在南朝鮮的部隊,師一級單位本來應該有1.88萬人左右,但當時因為各種不重視,加之可勁往後勤部隊分人,一個師縮水到1.2萬人,少了三分之一。
  • 北越生產的SKS步槍,年產量僅1500支的稀有武器,美軍繳獲後帶回美國
    眾所周知,因為胡志明小道的存在,北越接收了大量來自蘇聯與中國的軍事援助,所以遊擊隊裡能見到的基本都是中蘇製造的武器,北越本土生產的武器確實太罕見了。後來經過數年的學習與培養,北越得到了第一批專業的軍工人員,於是在1961年一號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1963年全面投產,生產包括AK-47步槍、SKS半自動步槍、託卡列夫(TT-33)手槍在內的多款主流武器。
  • 軍統特務潛藏志願軍29師,險帶來滅頂之災,敗露後不知所終
    這個謝林忠竟然跟著志願軍到了朝鮮,而且在戰場上和敵軍聯繫,差點給我軍師部帶來滅頂之災。險些被謝林忠暗算的這個師可不是一般的部隊,正是後來被授予「邱少雲師」稱號的15軍29師。1951年5月底,29師血戰角屹峰之後開始休整,此時美軍的「黑寡婦」戰鬥機卻如影隨形般地纏上了29師師部。
  • 破虜湖的志願軍遺骸屬於哪支部隊?
    應該說韓軍配屬給美第八集團軍後,在李奇微的兇狠下指揮和所謂「範弗裡特彈藥量」加持下,的確佔得不小的便宜,從富川一線推進到了金城一線,但所謂打死志願軍2.4萬人乃至殲滅志願軍6.2萬人或10.5萬人則是大大的吹牛成分了。因為整個五次戰役志願軍一共才損失8.5萬人,這數據還不夠韓6師一個師的戰績,由此可見水分有多大。
  • 敘利亞繳獲中國CQ步槍?其實它們可能來自這裡!|輕武專欄
    ▲敘利亞戰場出現的「CQ步槍」大概率是伊朗貨雖然這把被繳獲步槍並不一定是中國產,但歷史上還真發生過中國武器被繳獲的情況,而且中國的主要輕武器56衝、56半、63、81乃至97步槍都有過被繳獲的經歷▲美國人試射繳獲的中國64微聲手槍56衝、56半、63步槍被繳獲,多見於越南戰爭,中國當時作為越南最大的武器援助國之一,這些武器被大量援助給越南遊擊隊,在戰鬥中被美軍繳獲也很正常
  • 34年後,這位天頂星將軍再次玩具化
    軍隊指揮官布裡泰是天頂星最有經驗、最忠誠與最富有才華的野戰將領,他是一個閱利豐富,經歷過無數戰鬥的人。
  • 為什麼M1加蘭德步槍子彈打完會「叮」一聲?揭秘二戰中最偉大的步槍!
    M1步槍由來自加拿大的「民間槍械設計師」 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設計,1940年,美軍正式給予了加蘭德步槍M1的編號(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30), M1,自此成為美軍制式步槍。
  • 志願軍為何能贏得韓戰?背後的真相令人震撼!
    這是一篇深度挖掘中國志願軍為什麼贏得韓戰的文章,即使你對軍事不感興趣,建議你也要抽一點時間耐心看完,因為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可以讓你的格局上一個層次
  • 【軍史雜談】志願軍最好的機槍為何是M1919機槍?
    這樣,美軍改進自M1917式白朗寧重機槍的新型重機槍研發出來,也就是我們後來最熟悉的二戰美軍著名重機槍——M1919系列白朗寧機槍。在該系列中,M1919A4和M1919A6兩型最為人稱道。M1919白朗寧機槍M1919白朗寧機槍M1919A4式重機槍是M1919系列中最優秀的型號,是美軍在二戰中的制式裝備。
  • 兵器∣為什麼M1加蘭德步槍子彈打完會「叮」一聲?揭秘二戰中最偉大的步槍!
    M1步槍由來自加拿大的「民間槍械設計師」 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設計,1940年,美軍正式給予了加蘭德步槍M1的編號(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30), M1,自此成為美軍制式步槍。
  • 韓戰:鏡頭裡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坦克戰
    由於受朝鮮地形的影響,美軍只有一次在1951年「秋季攻勢」中集中使用了500多輛坦克,其餘時期,美軍坦克都是以營、連為單位,配合步兵戰鬥,創造了「以火力打擊,以坦克奪取,以步兵扼守」的戰法。進入漢城市內的志願軍蘇制t-34坦克韓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立了裝甲兵指揮所,坦克第1師第1、2團,坦克第2師第3團及坦克第26師第53團作為第一批坦克部隊開赴朝鮮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