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站ID:Achtungpanzer
作者B站ID:Achtungpanzer
作者B站ID:Achtungpanzer
二戰德國戰車變化很多,這與其生產和制度是分不開的。這次簡談一下德軍戰車研發和生產
研發
由陸軍武器局(WaPruf )制定新型坦克的指標,各個廠商進行競標或直接委託幾個廠商進行競標。競標的廠商製造原型車,一般編號為VKxxx(xxx ),VK為實驗車輛。原型車經過陸軍武器局(元首)的測試和觀摩。從中選擇,進行生產。同時被賦予編號Panzerkampfwagen xxx
生產
德國戰車生產不像美國和蘇聯一樣採用流水線生產。而是採用工作站制度(Takt),生產過程中的戰車在不同的工作站停留一段時間,以完成相關的部件加工或者裝配工作,之後再被運往或者吊送到下一個工作站,直到完成整輛車。
亨舍爾工廠的虎式在Takt5進行裝配工作
Takt8進行炮塔吊裝
各個部件由不同的廠家生產,如車體裝甲由維格曼提供,發動機由邁巴赫提供,光學儀器由蔡司提供,火炮由克虜伯或萊茵金屬提供...,所有部件通過鐵路運輸。這樣就是為什麼在大戰末期,盟軍轟炸破壞了鐵路網後,產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加工中的黑豹車體
黑豹生產車間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廠家會有一組字母代碼來代表自己的廠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隱藏生產商的位置,以防盟軍根據繳獲的坦克後進行轟炸。同時小到槍管,大到炮管,所有部件都會有陸軍武器局驗收合格的印章。
箭頭處為印章,一個鷹徽
生產變更
在生產過程中,有許多變化,有的是為了適應戰場,有的是為了在應急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一般來說,當實施新的變更時,舊的部件會停止使用,使用新的部件,當新的部件消耗完或沒有及時補充時,才會使用舊的部件。所以實車的考證不僅僅是看變更。
虎式炮盾變化
為了提振產業工人的士氣,第三帝國政府經常組織高官、有戰功的前線官兵以及藝術家下到企業參觀慰問,但很多時候效果適得其反。
魏特曼在一輛後期虎上講話
關注星海聯盟社微信公眾號
另:IOS系統用戶如需打賞,請掃描或識別如下二維碼,謝謝。
(請務必在備註中註明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