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施「西南諸島不沉航母」戰略:對抗中國航母

2021-02-18 四代重殲

日本《經濟學人》周刊5月16日刊發國際問題評論家丸山浩行的文章《日本將西南諸島建成「不沉航空母艦」》稱,中國開始爭取成為擁有4艘大型航空母艦的「航母大國」。本文將分析中國致力於大量建造航母的目的以及日美兩國的對策。

對在南海、東海致力於「憑藉實力」的中國來說,可以依靠艦載戰鬥機的攻擊力,在南海、東海確立航空優勢、海上優勢的航母艦隊,是中國現在最需要的實力。

▲4月26日,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中國2012年將改造的烏克蘭二手航母遼寧艦投入使用。最近下水的國產航母依然是滑躍起飛方式,正在上海建造的第二艘國產航母可能將採用電磁彈射方式。

雖說如此,但中國真正成為「航母大國」將在2020年建造核動力航母之後。如果中國擁有兩艘以上安裝兩套電磁彈射裝備,70多架戰鬥機、攻擊機和預警機可以連續起飛的航母,那麼中國在南海、東海「藉助航母戰鬥群」將確定無疑。越南、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將無力進行抵抗。

▲資料圖片:遼寧艦的艦載機正進行日常訓練。

抵禦「航母大國中國」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等西南諸島的軍事壓力,對日本來說並非易事。

針對「航母大國中國」的崛起,日本已經著手制定東海封鎖對策。在現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2014年至2018年)」和下一個「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2019年至2023年)」中實施的「西南諸島不沉航母」戰略就是對策。

在奄美、衝繩、宮古和八重山等西南諸島要地集中部署:一、航空自衛隊超音速遠程(300公裡)新型空對艦飛彈(ASM-3型超音速飛彈);二、新研發的陸上自衛隊改良型12式地對艦飛彈;三、海上自衛隊P-1反潛機、P-3C反潛機搭載的新型空對艦飛彈,對中國航母構成威懾。

▲日本航空自衛隊ASM-3型超音速飛彈模型(維基百科)

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可以搭載4枚ASM-3型超音速飛彈。如果有事時在那霸機場緊急部署兩個飛行隊的40架F-2戰鬥機,就可以使用160枚ASM-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陸上自衛隊裝備有12式地對艦飛彈的一個團共擁有192枚飛彈。緊急部署一至兩個團,最多可以發射384枚12式地對艦飛彈。航空自衛隊P-1反潛機載有8枚飛彈,P-3C反潛機載有4枚空對艦飛彈,動用10架P-1反潛機、20架P-3C反潛機,就可以對中國航母發射160枚飛彈。

▲日本海空自衛隊P3-C偵察機(維基百科)

而且,自衛隊的戰術數據系統將航空自衛隊、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的反艦飛彈部隊的作戰連接起來,秘密搜集的中國航母位置和行動等情報,在數據系統上實現共享。因此,三個自衛隊不是各自發射反艦飛彈來阻止、擊退中國航母艦隊在釣魚島等採取的行動,而是在政府和統合幕僚監部等政府和自衛隊的統一作戰指揮下行動。

美國也對中國成為「航母大國」的動向感到神經緊張。美國擁有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1艘最新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還有在建造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名符其實是世界第一的「航母超級大國」。

▲美國首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福特」號

美國感到神經緊張的理由有一個,即如果中國擁有4艘航母,就存在中國將更有力地牽制、妨礙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危險。因此,川普政府大幅增加國防預算,計劃追加建造福特級新型航母。

可以預測,川普總統將一面增強美國海軍力量,一面支持日本西南諸島的「不沉航母」戰略,與變得強大的中國海軍對峙。

相關焦點

  • 中國航母突破「第一島鏈」帶來的衝擊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原名:中國航母群過宮古海峽,給日本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就在歐巴馬總統與安倍首相在夏威夷共敘最後的友情時,有一條爆炸性新聞吸引了日本媒體的注意,當天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號越過了西南諸島線進入太平洋,所謂的「西南諸島線」也就是的第一島鏈。
  • 【國際政治學】陳麗 陳菲 :日本「西南諸島」軍事化的新趨勢
    近年來,日本逐步加快了「西南諸島」軍事化進程。在政策上,2013年12月17日,日本三大防衛文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相繼通過實施。三大防衛文件對自衛隊在西南地區的防衛作出了指導。在軍事部署上,日本防衛省先後在與那國派駐自衛隊,建立雷達設施,並成立了與那國沿岸監視部隊,負責以陸上雷達監視附近的船艦、飛機。
  • 日本軍事化西南諸島 可作襲擊中國跳板
    在新的安全立法之後,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東京有意通過各種情報、監視和偵察設施,以及反飛彈設施來包圍中國。這一戰略的關鍵是對日本最南端的西南諸島進行軍事化。  3月底,日本陸上自衛隊在與那國島開啟了一處雷達設施。這個新的偵察站預計將會監視北京在東海的活動,也可能會監視南海北部地區。在南海,中國與一系列鄰國存在領土爭端。中國的這些鄰國從美國和日本那裡獲取支持。
  • 頭條 加刊解析中國南海「超級艦隊」:有四艘不沉「航母」
    因此,中國建設南中國海4大不沉「航母」的真正動機、目的,需要進一步推敲。在了解了以上兩種「軍事鬥爭準備」和想定之後,就不難發現,中國在南中國海建設四個「不沉的航母艦隊」的真實動機,還是為了「對臺軍事鬥爭準備、大縱深海上封鎖、戰區隔離、抗擊強敵航母介入」的需要。否則,對抗弱小的周邊國家不需要這樣做。因此,南中國海上的不沉航空母艦的建設,當然擁有諸多的考慮,但首要的因素,我們認為還是中國的「對臺軍事鬥爭」。
  • 航母沒用了?二戰後期日本心甘情願讓美軍弄沉自己的航母
    要知道飛行員都沒受過什麼夜間著艦訓練啊,馬裡亞納大海戰的時候,不就因為夜戰問題,出徵回來的飛機飛蛾撲火般地批量著艦,結果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嗎?要是哈爾西出擊的話,難免會遇到類似問題。於是,哈爾西就給自己的老大尼米茲發了封電報,說我已經重創了慄田健男的中路艦隊,現在我發現小澤治三郎的航母編隊了,我決定北上打他了。
  • 南海島礁被譽「不沉的航母」?其實遠比不上航母
    一直以來,提到南海島礁,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不沉的航母」,畢竟在不少小夥伴心目中,南沙島礁基地那是種花家的驕傲!再加上機場的附屬設施、港口、醫院、兵營、倉庫……當時的美國媒體看到了炒作「中國威脅論」新契機,於是紛紛開始炒作這些島礁的威脅,將其稱之為「不沉的航母」,來煽動南海周邊國家的緊張和不安情緒。
  • 日美下月四萬人軍演「奪島」意在「西南諸島」
    日本防衛省21號宣布,兩國將於11月8日至19日舉行代號為「利劍」的大型聯合軍演、參演兵力超過4萬人。據共同社22號報導,此次聯合演習的目的在於提高日本在受到武力攻擊時與美軍共同應對的能力。日本自衛隊將投入約3萬名士兵、25艘艦船和260架飛機參演,美軍則將派出第7艦隊、太平洋空軍、駐衝繩的第3海軍陸戰隊等約1萬兵力參加演習。
  • 突發:美軍核動力航母進入我國東海!
    《星條旗報》記者傑夫·斯科戈爾報導稱:「一位海軍官員13日證實,美國海軍最新的裡根號航母將部署到西太平洋前沿,預計部署時間長達6個月。」新航母「保衛日本西南諸島」在西太平洋部署期間,裡根號將參加的一系列行動足以讓人密切關注。
  • 雙航母戰鬥群15天內兩次到南海軍演,美國三航母戰鬥群什麼時候來?
    雙航母也好,三航母也罷,總之這次美國的胃口不小。南海重地,閒散艦機勿擾,小心吃不了兜著走啊。按照慣例,今天繼續聽局座講課,用歷史告訴未來。1951年1951年8月15日,中國外交部在《關於美英對日和約及舊金山會議的聲明》中指出:包括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向為中國領土,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時雖曾一度淪陷,但日本投降後已為當時中國政府全部接收。」
  • 中途島戰役:日本航母為什麼一碰就沉:美國航母卻特別抗
    有網友問: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航母為什麼一炸就廢,美國航母的戰損率卻很低?這就是南雲忠一瞎指揮帶來的效果了。南雲忠一一會想轟炸中途島陸地目標,要求所有戰機掛轟炸地面目標的炸彈。
  • 頭條 外媒稱中國軍艦「跟蹤」美航母:從南海追到西太平洋
    (路透社)美國、日本、印度正在衝繩附近展開聯合軍演,意在向北京傳遞不允許其控制太平洋西部的信號。然而,由於五角大樓不斷增加自己在該地區的艦隊數量,北京自然要加以回敬。日前,一艘中國軍艦便對美國的「約翰·斯滕尼斯」號核動力航母展開了監視行動。文章稱,如果說在波羅的海,美國及其盟友齊心協力築起的是針對俄羅斯的警戒線,那麼在東亞,它們則試圖組建一個反對中國的新聯盟。
  • 美軍指揮官高調回應:美軍可派兵保衛日本尖閣諸島
    本周初,駐日美軍負責人表示,五角大樓可能會派遣美軍保衛尖閣諸島,這一表態使得原本緊張的事態加劇。凱文·施耐德中將在周一表示:「我們今天的到來只展示了運輸少量人員的能力,但同樣的這種能力也可被用來部署作戰部隊以保衛尖閣諸島,或應對其它危機和突發事件。」
  • 五角大樓宣布將尼米茲號航母調離中東 三艘航母同時現身印太
    美國之音2月3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從中東調往印太地區,形成三艘航母同時聚集印太地區而中東地區無航母的局面。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說,國防部長奧斯汀批准尼米茲號航母撤離中央司令部安全負責區時考慮了範圍更廣的地緣戰略局面。
  • 炸沉美軍航母、騷擾中國鑽井平臺,越南蛙人有多厲害?
    但說到美軍航母和越南的往事,那麼有一段不得不提:越戰期間,曾有一艘美軍航母在當時的西貢港被炸成重傷,這一行動的主角則是越軍的蛙人部隊。    2名蛙人撂倒萬噸美軍護航航母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多艘航母參戰,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轟炸越南境內目標。越南將特種部隊稱為特工部隊,包括陸上特工部隊和水上特工部隊。
  • 日本改造出雲級或只是試探 最終目標是建造大型航母
    由於與二戰前舊日本海軍的「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同名,「出雲」號從一下水就引發廣泛關注。  2014年1月11日,日本防衛省曾表示,為了強化衝繩附近諸島的防衛力量,決定對即將服役的「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進行系統改造,使其成為對自衛隊陸海空力量進行統一指揮的「前線司令部」。
  • 二戰德國有建造「航母」的能力,但為什麼實施不起來(文末劇透)
    不過,納粹德國海軍的數量和質量,既無法與英美海軍相抗衡,也難望同為軸心國日本的項背。德軍航母始終未在戰爭中現身。1935年,納粹德國出臺了旨在大幅更新重建艦艇的「Z計劃」。該計劃包括建造兩艘齊柏林伯爵級航母。
  • 新總統剛上任,航母就闖入南海,這次中國重拳出擊.
    對此,臺海軍官校前教官呂禮詩聲稱,這除是大陸海軍艦隊為「海空綜合對抗操演」的演練前奏,更是為驗證「遠海作戰」能力,同時也向剛上路的美國新政府「秀秀肌肉」。由於美航母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經臺灣南端的巴士海峽,前往南海做例行性訓練,大陸連兩天派大批軍機回應,臺空軍23日發布軍情動態亦指出,有1架運-8反潛機、8架轟-6K長程戰略轟炸機及4架殲-16戰鬥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美國一直奉行著「全球霸權主義」,打著所謂的「自由航行」的旗號,頻繁幹涉別國內政,試圖攪亂地區局勢。
  • 遏制中國!——日本近期軍事「騷」動分析
    而其超強的海上打擊飛彈功能,讓川普也青睞有加;在2019年美國國防授權案中川普除去77架F-35訂單外,還將訂購三艘瀕海戰鬥艦,同時在此戰艦上配備的就是挪威的NSM飛彈。日本緊跟其後,表示了極大配備期望。 其次,日本欲直購五代戰機F-35,打造日本防衛隊的五代戰機戰鬥群。
  • 張召忠:那些年,日本折翅的「鷹」系航母
    大鷹號改完了之後,也就1942年的8月下旬,它跟著大和號衝到了一線,參加了所羅門海戰,在這個作戰過程當中,它主要負責把飛機從本土運到西南太平洋島嶼。1942年的9月,大鷹號在西南太平洋的特魯克島附近,遭到了美國鰩魚號潛艇的攻擊,有一枚魚雷命中它的艦艇中部,但還沒把它炸沉,命挺大的。到了第二年,1943年4月,同樣的一個海域,又遭到另外一艘潛艇金槍魚號攻擊,第二次挨揍,但仍然沒沉。
  • 史上著名的十次航母大戰 日本曾被吊打8次
    日軍「瑞鶴」號航母1942年5月,日本發動了徵服西南太平洋的戰役。然而,美軍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得知敵人向珊瑚海派出了3艘航空母艦,於是,美軍派「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兩艘航母火速南下,迎戰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