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戰役, 北朝鮮部隊出現頹勢, 指揮官不服氣, 發起衝鋒, 死傷慘重

2021-02-07 唯美小情調

北朝鮮的部隊將釜山給包圍起來之後,美國人和南朝鮮人就頭疼了。

北朝鮮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坦克,那些都是蘇聯援助給北朝鮮的。

但是,美國人很快就發現了蘇聯坦克的弱點,開始反敗為勝了。

頹勢

美國人用高溫將蘇聯坦克的行動給控制住了,讓它們的履帶失效,沒辦法繼續活動。

坦克動不了了,那就是靶子,大個的靶子,美國人和南朝鮮人開始瘋狂傾瀉火力。

大量的北朝鮮坦克被摧毀了。

隨後,美國人的飛機來到了北朝鮮的兵工廠上面,將北朝鮮的兵工廠摧毀得乾乾淨淨。

北朝鮮的指揮官臉都綠了,此時進攻釜山的北朝鮮部隊失去了大量的坦克,已經很難繼續發起進攻了。

堅持

但是,眼看著釜山這座城市已經被自己包圍了起來,難道就這樣不管不顧嗎?

眼看著勝利就在眼前,任誰都會失去最後的理智,北朝鮮的指揮官就是這樣的。

於是,北朝鮮的指揮官再一次聚集起來部隊,在沒有坦克的掩護下,朝著釜山再一次發起了進攻。

這些北朝鮮步兵的臉上寫滿了堅毅,他們知道自己即將用血肉之軀,去攻佔敵人的陣地。

但是,他們的臉上卻看不見害怕。

北朝鮮的指揮官下達了衝鋒命令,因為沒有重炮的炮彈,他們只能靠自己去衝鋒。

北朝鮮部隊的步兵怒吼著,腳步很快,他們跑了起來。

美軍和南朝鮮的部隊立即開火,各種機槍,步槍,火炮都朝著北朝鮮的部隊打過去。

大量的北朝鮮步兵中彈倒地,鮮血立刻染紅了地面。

還有大量的炮彈從美國人的火炮裡面打出來,直接落在北朝鮮步兵的身上。

彈片撕裂了北朝鮮士兵的身軀,更有直接被火炮吞沒了身軀的被朝鮮士兵發出了一聲怪叫後再也沒有任何聲響。

因為沒有火炮,沒有坦克,這些北朝鮮的士兵只能用人命去拿下敵人的防線。

撤退

僅僅第一輪衝鋒,剛剛衝上去,幾乎所有的北朝鮮士兵都當場陣亡了。

第二輪,第三輪,北朝鮮的指揮官將大量的士兵都派上了戰場。

可是這些北朝鮮的士兵沒有重火力的掩護,他們的損失非常慘重。

北朝鮮部隊的指揮官眼皮直跳,他手下的士兵損失非常慘重,他不敢繼續發起進攻了。

北朝鮮部隊也沒有能力發起進攻了,他們最後的勁頭被用完了。

於是,北朝鮮部隊撤退了,撤回了原來的陣地,指揮官的臉色蒼白,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

他好像在思考著自己即將面對什麼。

南朝鮮的部隊打掃著戰場,突然,一個士兵大叫了一聲。

南朝鮮的那個士兵看見了自己的親弟弟,親弟弟就躺在北朝鮮部隊的死人堆裡面,奄奄一息。

他看上去很痛苦,自己的弟弟是敵人,但是看見弟弟的慘樣,他說不出話來。

隨後,那個南朝鮮的士兵忍住了悲痛,自己的弟弟用手盡力地舞動著,不知道說些什麼。

隨後,那個弟弟就再也說不出話,做不了手勢,閉上了眼睛。

相關焦點

  • 韓戰中,美軍發起的第一次反攻,被北朝鮮人民軍輕鬆瓦解!
    儘管擁有空中打擊的力量,但是了,美軍在這次戰鬥當中損失還是相當慘重的。再後來美軍的戰史上,把這一次戰鬥稱為流血之谷。美軍炮兵營的兩個炮兵連,八門105毫米榴彈炮全部在北朝鮮人民軍的打擊下損失殆盡。炮兵第九師的六門155毫米榴彈炮也全部被北朝鮮人民軍給摧毀了。炮兵營一共有八十人陣亡,另外還有八十人負傷。第九師也戰死了十人,負傷六十人,還有三十人失蹤。
  • 陳輝 | 韓戰中的「聯合國軍」揭秘
    【本文為作者陳輝向察網的投稿】「拉大旗做虎皮」的16國部隊「聯合國軍」的名詞第一次出現在聯合國的歷史上是韓戰,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組織16國部隊軍事幹涉朝鮮問題,擴大韓戰,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地區,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
  • 睢杞戰役(二)
    (二)西線,1日上午8時,4架國民黨軍飛機至陶陵崗上空偵察後,第五軍二〇〇旅六〇〇團即向駐守陶陵崗的八縱三十八師八十三團三營猛攻,經數次衝鋒,死傷累累而退。午後3時,六〇〇團再次組織進攻,先以戰鬥機俯衝掃射,繼以轟炸機群(四、五架)輪番轟炸,後用炮火轟擊,再以整營規模兵力發起集團衝鋒(其後數日皆以此方式於每日上午8—9時,中午12時—下午1時,下午5—6時組織3次衝鋒),八縱陣地硝煙瀰漫,多處起火,北寨牆被炸開兩處裂口,通訊班防炮洞被炸塌,電話機被炸毀,指揮員七連長昏倒;接著六〇〇團又以坦克7輛開路,步兵跟進發起猛攻,八十三團三營營長親臨防禦,先以機槍掃射
  • 韓戰爆發初期,北朝鮮的實力何以碾壓南朝鮮?原因與中國有關
    北朝鮮稱南方是「南偽集團」,提出要「解放南方」;南朝鮮稱北方是「北傀政權」,高喊要「北進統一」。1948年底到1949年6月,蘇聯和美國的軍隊先後撤出朝鮮半島。也正是這個時候,中國的革命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朝鮮勞動黨受到極大鼓舞。1949年內,南北朝鮮的軍事對峙加劇,三八線兩側不斷發生武裝衝突,並且愈演愈烈,朝鮮半島的形勢更趨惡化。
  • 朝鮮內戰,北朝鮮軍隊為何能打得南韓軍隊不戰而潰,漢城都不要了
    此時的南韓完全還不知道一場大戰即將到來,南韓第1師部署在邊境的開城、坡州一帶,第二師部署在大田,還在和山區遊擊隊作戰。第三師部署在大邱、釜山一帶,也是在剿滅遊擊隊。第五師也部署在光州負責掃蕩遊擊隊,第6師部署在邊境的春川,第7師部署在漢城以北的議政府。第八師在江陵,最後一個首都師在漢城。
  • 橡樹 | 長津湖戰役——空前慘烈的古土裡追擊戰
    戰到這時,匆忙趕赴戰區參戰的志願軍各戰鬥部隊,正遭遇著嚴重傷亡、凍餓,彈藥幾乎告絕等等具體困難。堅持再戰,意味著什麼,我想,頭腦稍微清醒一點的指揮官也會明白後果。遺憾的是,第26軍指揮官不斷向各戰鬥部隊下達兵團決定殲滅敵人的死命令,效率不高的攻擊並沒有停止。這是長津湖戰役唯一的一次志願軍在晴朗的白天,冒著美軍戰機空襲,繼續延續夜間戰鬥的一次作戰。
  • 韓戰 | 仁川登陸前朝美兩軍交戰紀實
    如果當年朝鮮不那麼「膨脹」,不主動出兵南下攻打韓國,會是什麼結局?在韓戰初期1950年7月,如果美國不派地面部隊支援韓國,韓國會被朝鮮「滅國」?這就是歷史,沒有如果!1945年8月9日,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與蘇聯達成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分別「接管」原日本殖民下的朝鮮半島,這也是朝鮮半島分裂的導火索。
  • 朝鮮內戰,北朝鮮軍隊為何能在前期勢不可擋,三天就解放南韓首都
    這一系列的衝突,也表明南北雙方都知道和平統一不可能了,都有武力統一的想法。到了1950年,北朝鮮已經著手準備進攻南韓,雖然北朝鮮對外稱是南韓軍隊先入侵,但是根據後來的解密的蘇聯檔案來看,北朝鮮是在得到了蘇聯政府的支持後準備武力打統一南韓,所以確實是北朝鮮先出兵的,從後面的兵力布局我們也能看出來。
  • 朝鮮半島的鐘擺之戰——從38度線到仁川登陸
    但是這挽救不了美軍失敗的命運。美軍外圍部隊與城內的通訊已被朝鮮軍隊切斷,當外圍部隊接進崩潰的時候,24師師長迪安將軍竟然放棄對大田周圍部隊的指揮,親自扛著火箭筒在城內追逐獵殺北朝鮮坦克,在城內與其他軍官一起研討打坦克的經驗。
  • 北朝鮮軍很水?俘獲迪安將軍,麥克阿瑟重估其實力,再次要求增援
    「我將在朝鮮北方地區阻止他們,」麥克阿瑟對兩位特使,「我為朝鮮地區設想了一個置敵於死地的辦法。中國和符拉迪沃斯託克(也就是著名的海參崴)與朝鮮地區之間的唯一通道有許許多多隧道和橋梁。我認為,在這裡只要使用一顆「小男孩」當量,就夠他們修上六個月。」柯林斯特使詢問什麼時候麥克阿瑟可以發起反攻,完成這些行動以後在朝鮮地區需要保留多少部隊。
  • 一場戰役死傷全國0.6%人口——加裡波利戰役,澳大利亞最慘痛之戰
    雙方的焦點集中到了加裡波利,協約國必須佔領加裡波利才能在陸上控制達達尼爾海峽,為此協約國組建起一支澳新軍團,主力就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兵力近八萬人,指揮官是人稱「詩人將軍」的英國陸軍上將漢密爾頓。協約國士兵一下水就開始混亂,指揮官無法有效指揮部隊。這無疑對岸上早已嚴陣以待的守軍有利,在土耳其軍隊炮火和機槍壓制下,首批登陸的1.6萬澳紐軍團官兵傷亡慘重,被壓在臨時掩體裡動彈不得。雙方在海灘僵持了幾天後,馮·桑德斯認為是時候發動一波反擊,把澳紐軍團趕下大海。5月1日,他指揮土耳其大軍圍攻協約國南邊的一個登陸場。
  • ​沒良心炮重現朝鮮戰場雄風不減,英軍驚呼:志願軍投入了秘密武器
    淮海戰役中解放軍將黃維兵團重重包圍,但是由於缺乏攻堅的重型火炮,解放軍在發起數次攻擊後都沒能成功,自身反而傷亡慘重,為了能夠儘快殲滅黃維兵團,解放軍秘密向前線調運了一批模樣非常奇怪武器
  • 朝鮮的38°和越南的17°
    要知道,中美雙方剛在朝鮮戰場上直接交手,至少也算個平局吧,美軍戰鬥力沒有那麼弱。那麼問題出在哪呢?怎麼會出現這麼離奇的戰果對比。核心原因其實就是因為,中美軍隊剛剛在朝鮮戰場上交過手。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北朝鮮軍勢如破竹,將南朝鮮軍壓制在小小的釜山區域,再加一把勁,就可以把整個南朝鮮軍給趕下大海。
  • 美越直接對陣第一場血戰:德浪河谷戰役
    美國總統林登·詹森於1965年批准了威斯特摩蘭向南越戰場投入30萬美國正規地面部隊的計劃。1965年2月起,美國的正規部隊開始進入南越。  戰役過程  1965年11月,美軍第1空中騎兵師第3騎兵旅在西原地區波來古以南40公裡的波萊梅的基地遭到越共一次不成功的武裝襲擊。
  • 越南戰爭第一戰:北越五倍兵力為何吃不掉美軍?
    戰役將在10月份雨季結束後開始,首先包圍設在波來梅的美軍特種部隊營地,吸引南越軍隊救援,隨後沿著必經之路設置伏擊圈,一舉殲滅南越救援部隊,接著摧毀美軍特種部隊營地,給剛剛踏上越南戰場的美軍一個下馬威。北越軍隊在至少五個方向上向美軍發起了營連規模的集團衝鋒。66團9營極為敏銳地從美軍暴露的左翼進行穿插,表現出極佳的戰鬥素養。美軍4連的機槍排以6挺M-60機槍的兇悍火力適時堵住缺口,8門81mm迫擊炮瘋狂開火,全力支援全營戰鬥。
  • 北朝鮮軍戰力很差?美軍慘敗,麥克阿瑟重估其實力,再三要求增援
    1950年,朝鮮北方軍6月28日解放漢城(現稱為首爾)戰役,7月4日解放水原戰役之後,朝鮮南方軍全線潰敗。美國決定派遣地面部隊入侵朝鮮,直接武力幫助朝鮮南方軍。為了不給美軍和朝鮮南方軍佔據錦江防線的時間,朝鮮北方軍指揮部制定了第三次戰役(也就是解放大田)的作戰方針:「不許美軍和朝鮮南方軍有佔據新防線的時間,以神速行動猛烈打擊這些敵軍,迅速突破錦江和小白山脈一線,在大田地區和小白山脈一線圍殲敵軍的基本主力,以解放全州、論山、聞慶地區和蔚珍以南地區。」
  • 韓戰爆發,我國曾多次提醒,美軍會在仁川登陸,朝鮮為何不聽
    韓戰爆發,我國曾多次提醒,美軍會在仁川登陸,朝鮮為何不聽可一旦仁川登陸成功,就會徹底切斷北朝鮮的後路。十六國聯軍就可以聯合南朝鮮政權,一起把北朝鮮的軍隊分割開來,一點一點蠶食。儘管表面上看,北朝鮮優勢明顯,但是經過長時間的作戰,朝鮮兵力損失很大,精英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隨著軍隊向南朝鮮一步一步推進,後勤補給戰線越拉越長,尤其是美軍對運輸補給線的必經之地漢江大橋,進行了多番轟炸,直接導致北朝鮮的補給陷入絕境。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軍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次軍事行動,仁川登陸開始了。
  • 朝鮮人民軍一路打到韓國釜山,中國在押戰犯一看:朝軍要完
    朝鮮人民軍的前身是1939年成立於中國的朝鮮義勇軍,經歷過殘酷的抗日戰爭後,到1945年已增長至2500多人的規模,之後回到朝鮮組成國家武裝部隊。1949年和1950年,四野中的一六四師、一六六師、15師(原156師)三個朝鮮師數萬人,先後被送歸朝鮮,加入朝鮮人民軍,成為其王牌部隊。
  • 一戰最大規模刺刀戰:德國王子下令,10萬士兵發起刺刀衝鋒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有那麼一次戰役,十萬士兵同時裝上刺刀向著敵人衝去。那是在一戰開始後不久。過去的幾個月裡,德軍意圖速戰速決,西線發動了猛攻。到了1914年9月,在西線的德軍主力和英法聯軍在巴黎以東的馬恩河畔展開大戰,雙方大戰了10天,德國第五軍司令官威廉王儲手下的軍隊傷亡慘重,約有5000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