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中,美軍發起的第一次反攻,被北朝鮮人民軍輕鬆瓦解!

2021-02-08 戰爭野史

#韓戰#

8月12號天亮之前,在中路擔任突擊任務的美軍第五團戰鬥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攻擊,在攻擊美軍第五戰鬥隊的過程當中,北朝鮮人民軍採用了他們非常熟悉的戰術,那就是穿插到敵人的後方,切斷他們的供給線,然後從後方在進攻美軍的主力目標,北朝鮮人民軍從小北山方向派出了兩輛坦克和幾門反坦克炮,沿著山谷來到了美軍的兩個炮兵營,北朝鮮人民軍的步兵也在向北部的一個高地滲透,同時使用著各種輕武器,居高臨下對這座村莊進行著不斷的攻擊。

美軍炮兵營也使用105毫米的榴彈炮,不斷地在向北朝鮮人民軍的這兩輛坦克射擊。但是由於他們缺乏反坦克炮彈,所以沒有產生什麼效果。而第九師炮兵營的155毫米大口徑的榴彈炮,因為炮筒的位置太高,沒辦法調低到足以打擊北朝鮮人民軍坦克和火炮的高度。最後,北朝鮮人民軍的步兵就佔領了美軍炮兵營的陣地。而美軍炮兵第九師營的陣地,也遭到了北朝鮮人民軍步兵的全力攻擊。

但是,在自己步兵的協同下,美軍第九師炮兵營還是守住了陣地。天亮了以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海盜式戰鬥轟炸機就開始對北朝鮮的部隊進行掃射,並且不斷用掛在機翼下面的火箭彈對北朝鮮人民軍的陣地進行反覆的攻擊。由於在前一天晚上,陣地上的美軍傷亡過大,用於跟空中這些戰鬥轟炸機聯繫的無線電設備全部都損壞了,他們沒辦法跟空中的這些飛機進行聯繫。緊急情況下,這些美國大兵就想出來,用信號槍發射曳光彈來為這些美軍的戰鬥轟炸機指示攻擊的位置。

儘管擁有空中打擊的力量,但是了,美軍在這次戰鬥當中損失還是相當慘重的。再後來美軍的戰史上,把這一次戰鬥稱為流血之谷。美軍炮兵營的兩個炮兵連,八門105毫米榴彈炮全部在北朝鮮人民軍的打擊下損失殆盡。炮兵第九師的六門155毫米榴彈炮也全部被北朝鮮人民軍給摧毀了。炮兵營一共有八十人陣亡,另外還有八十人負傷。第九師也戰死了十人,負傷六十人,還有三十人失蹤。

在這種戰爭過程中,失蹤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沒有活下來的可能性。在8月13號這天的美軍第五團戰鬥隊的另外一個營,還沿著公路繼續在推進,想要與美軍25步兵師下轄的35團會合。兩支部隊匯合以後繼續向西推進,一直推進到金州關隘的附近,並且在那裡俯視整個金州城,這就是美軍反攻過程當中唯一的一個最大的成就了。

美軍的第24團和南朝鮮國防軍的特遣隊原來是計劃,迅速消滅掉這些滲透到防線後方的北朝鮮小股部隊,但是他們一連戰鬥了十天,也沒能把這些北朝鮮人民軍的小股部隊給消滅掉。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在韓戰當中組織的第一次反攻,就被北朝鮮人民軍給瓦解了。可以說,面對著美軍的第一次反擊,北朝鮮人民軍大獲全勝,他們沒有從其他的戰線上抽調一兵一卒,僅僅依靠著兵員嚴重不足的北朝鮮人民軍第六師和第83摩託化團頂住了裝備精良,兵力是他們兩倍的美軍的進攻。

很顯然,這其中的關鍵問題主要是美軍沒有能夠迅速的掃清小北山上的北朝鮮人民軍,還有就是戰鬥一開始,北朝鮮人民軍就從中路穿插突擊,佔領了美軍後方的幾個非常重要的制高點。從這些制高點上,天天向美軍的補給線攻擊,封鎖或者埋設地雷破壞美軍的補給線,這樣在心理上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憂慮和不安。再加上流血之谷的戰役對美軍造成的破壞就更大了。

美軍發動的這第一次反擊當中,擁有高度機動性和極為強大的武器裝備還是遠遠不夠的,美軍的高度機動性就意味著他們對公路的依賴非常的嚴重,而他們所發起攻擊的公路兩旁全是崇山峻岭,北朝鮮人民軍翻山越嶺的能力相當強。而美軍在翻山越嶺的能力跟北朝鮮人民軍簡直不可同日而語,當時美軍指揮官根據這一次的反擊失敗得出了如下的結論,要戰勝北朝鮮人,那麼美軍就必須要翻山越嶺,用槍炮手榴彈,直接把北朝鮮人民軍從陣地上給趕出來,並且要精心的指引迫擊炮,大炮以及空中的飛機進行攻擊!

在成功地挫敗了美軍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擊以後,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迎來了8月15號的祖國光復五周年的紀念日,在北朝鮮被稱為光輝節。在光輝節這一天,北朝鮮人民軍已經佔領了南朝鮮90%以上的地區,控制了南朝鮮92%以上的人口,北朝鮮方面迅速在南朝鮮的土地上實行土地改革,頒布勞動法令,採取了一系列跟他們在北方一樣的措施。

不過,在1950年八月底的時候,前線的情況可並沒有金日成所預料的那麼樂觀。在南朝鮮馬山前線的美軍和北朝鮮人民軍已經形成了一種僵持不下的危險局面。這會兒的美軍和北朝鮮人民軍的就像兩名在打拳擊的拳擊手一樣,他們已經完全精疲力盡了。雖然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堅持,甚至於相互還不斷的攻擊,但是都在急切地盼望聽到這一輪比賽結束,那一聲結束的口哨聲。

相關焦點

  • 韓戰時期的朝鮮人民軍
    我國學者研究抗美援朝戰爭,往往主要研究我志願軍與美軍的作戰行動,忽略了朝鮮本身兩支敵對的軍隊——朝鮮人民軍和韓國國軍。因此,韓戰爆發前,朝鮮人民軍7個主力師中有三個來自中國,共4.7萬人左右,佔當時朝鮮主力部隊的三分之一以上。       韓戰一爆發,朝鮮軍隊以突然猛烈的行動向韓國發動進攻,三天就奪取了漢城。
  • 韓戰爆發初期,北朝鮮的實力何以碾壓南朝鮮?原因與中國有關
    北朝鮮稱南方是「南偽集團」,提出要「解放南方」;南朝鮮稱北方是「北傀政權」,高喊要「北進統一」。1948年底到1949年6月,蘇聯和美國的軍隊先後撤出朝鮮半島。也正是這個時候,中國的革命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朝鮮勞動黨受到極大鼓舞。1949年內,南北朝鮮的軍事對峙加劇,三八線兩側不斷發生武裝衝突,並且愈演愈烈,朝鮮半島的形勢更趨惡化。
  • 出兵朝鮮真相:麥克阿瑟仁川港登陸成功,人民軍背腹受敵危在旦夕(第九集)
    雖然別的地方登陸危險小,但是回報率也小;仁川是朝鮮半島峰腰部位,特別狹窄,便於美軍布防。最終,杜魯門總統同意了仁川登陸的作戰計劃。  毛澤東和周恩來多次向朝鮮方面說明美軍在仁川登陸的可能性,並建議朝鮮方面採取相應措施,考慮將朝鮮人民軍主力由洛東江前線向北撤退。遺憾的是,我們沒有找到能說明金日成當時對此態度的歷史資料。
  • 一比五千的賭博 逆轉韓戰戰局的仁川登陸
    事後得知,北朝鮮人民軍確實向仁川方向增援了部隊,但是在公路上遭到了美軍空軍的猛烈阻滯,整個白天都無法前進。仁川登陸的主要戰鬥開始於這一天的下午,在這段時間裡,潮汐正好處於高潮期。海軍陸戰隊從兩片海灘發起衝擊,一處是位於主港的紅灘,一處是城市南部的藍灘。他們使用木製或鋁製的梯子,從登陸艦艇上爬下來並攀上圍繞著仁川市的由混泥土構築的海堤。
  • 北朝鮮人民軍或全面換裝重汽6輪驅動載具
    2017年8月29日早些時候,北朝鮮人民軍在江原道附近向東海方向發射了數枚疑似短程彈道飛彈,飛行距離約250公裡。
  • 朝鮮內戰,北朝鮮軍隊為何能在前期勢不可擋,三天就解放南韓首都
    這一對比就可以看得出北朝鮮在軍事上是明顯優勢,特別是在重武器方面。戰爭前夜的雙方軍隊部署1950年6月25日4時北朝鮮軍隊突然發動了全線進攻,此時的南韓完全沒有做好準備,根本不會料到北朝鮮會毫無預兆就突然發動襲擊。毫無預兆,北朝鮮突然發起全線進攻左線由北朝鮮第六師14團配合警備旅進攻甕津,駐守甕津的是南韓首都師17團,在面對北朝鮮的人數壓制與火力壓制面前瞬間崩潰,從海上乘船潰逃。開城方面由第6師主力進攻,採用正面牽制,側面迂迴穿插戰術輕鬆擊敗南韓第1師第12團。
  • 史海揭秘:仁川登陸戰役中,朝鮮人民軍曾發動的反擊!
    1950年9月17日凌晨5時50分,朝鮮人民軍2架蘇制雅克戰鬥機突然向仁川港外的聯合國軍艦隊發起空襲,幾乎緊貼著軍艦的近失彈造成了一些人員傷亡和艦體損傷。聯合國軍從上到下根本沒有想到人民軍竟然敢於挑戰美國的絕對制空權,派出飛機進行空襲,所以心理上和物質上都沒有任何準備,面對人民軍飛機的突然攻擊,都只有瞠目結舌,而沒有任何的反擊!
  • 抗美援朝:韓戰爆發的前因後果
    史達林然而史達林作為一個大國領導人,自然不會去做沒有好處的事情,朝鮮的統一對於史達林來說沒有好處,壞處都是一大堆,畢竟如果武力統一朝鮮,那麼美國絕對會進行武裝幹涉,甚至會把蘇聯陷入和美國的戰爭中,對於剛結束二戰的蘇聯來說
  • 【少數派報告】金剛山上千裡馬—戰爭初期的朝鮮人民軍空軍(5)
    戰爭初期的朝鮮人民軍空軍(1)【少數派報告】金剛山上千裡馬—戰爭初期的朝鮮人民軍空軍(2)【少數派報告】金剛山上千裡馬—戰爭初期的朝鮮人民軍空軍(3)【少數派報告】金剛山上千裡馬—戰爭初期的朝鮮人民軍空軍(4)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及時識破敵人的企圖,制訂了第三次戰役的方針:不許敵人有佔據新防線的時間,以神速行動猛烈打擊敵人
  • 金日成與韓戰(下)
    與此同時,導師建議北朝鮮不要向南進攻,因為麥克阿瑟可以很快的把駐紮在日本的美軍和武器調到朝鮮半島來,但是咱們做不到;因為我們全部的主力都在長江以南。所有這些都要同莫斯科協調之後才能進行。韓戰爆發時,在朝鮮人民軍有3000多名蘇聯軍事顧問,差不多每45個朝鮮官兵就有一名蘇聯顧問。金日成的手下,通過蘇聯顧問團的幫助,制訂出了具體攻打南朝鮮的計劃。並且在至1950年5月底,讓北朝鮮的人馬在三八線的軍事集結已經完畢。在金日成的堅持下,軍事行動的發起時間定為1950年6月25日。
  • 朝鮮內戰,北朝鮮軍隊為何能打得南韓軍隊不戰而潰,漢城都不要了
    這一對比就可以看得出北朝鮮在軍事上是明顯優勢,特別是在重武器方面。戰爭前夜的雙方軍隊部署第7師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9、140、141、156師中的朝鮮人員編成。在春川防守的只有兩個團,一個第7團在春川城區,一個第8團在春川以東的洪川公路沿線。戰鬥一開始,第七師加上一個獨立坦克團迅速就擊退了南韓第8團,但第二師在春川卻遲遲沒有進展,傷亡慘重。因此第七師放棄了原定追擊南韓第8團的計劃,走小道向西支援第2師。27日兩個師發起總攻但沒有坦克等重武器,依舊未能攻克春川。
  • 韓戰最初的空戰
    朝鮮人民軍根據這個作戰計劃,在6月12日開始部署。作戰計劃中有兩個攻擊線路,在西側由1,3,4三個步兵師組成,每個師由105坦克旅的一個坦克營做前鋒。這三個師攻擊目標是漢城。西線人民軍的第四個師(第6師)將切入漢城西南方向攻佔金浦機場和仁川港。與此同時第2和第12師外加一個摩託車603團,將穿越中央山脈直插防守漢城韓國守軍之後,切斷其退路。
  • 這是朝美空軍的首次交手(朝鮮人民軍空軍戰鬥歷程2)
    朝鮮人民軍根據這個作戰計劃,在6月12日開始部署。作戰計劃中有兩個攻擊線路,在西側由1,3,4三個步兵師組成,每個師由105坦克旅的一個坦克營做前鋒。這三個師攻擊目標是漢城。西線人民軍的第四個師(第6師)將切入漢城西南方向攻佔金浦機場和仁川港。與此同時第2和第12師外加一個摩託車603團,將穿越中央山脈直插防守漢城韓國守軍之後,切斷其退路。
  • 朝鮮半島的鐘擺之戰——從38度線到仁川登陸
    在一座橋梁前,為阻止衝到橋頭的北朝鮮坦克,南韓軍隊炸毀橋梁,北朝鮮坦克被迫停止,周圍的南韓士兵再次發起人彈攻擊,又有4輛北朝鮮坦克被擊毀。這一天,7架北朝鮮戰鬥機,襲擊了為正在撤離韓國的滿載美國僑民船隻護航的4架美軍噴氣式飛機,結果全被擊落。這是北朝鮮軍隊與美軍的第一次衝突。
  • 韓戰前,解放軍究竟有多少朝鮮族官兵返回北朝鮮?超過4萬人
    在兩個齊裝滿員的朝鮮師2萬餘官兵進入北朝鮮,並成為朝鮮人民軍主力部隊之後,位於第四野戰軍中的許多朝鮮族官兵隨著中國大陸基本解放,也開始紛紛要求返回朝鮮。東北朝鮮聚集區而且,由於三八線附近南北朝鮮的軍事衝突日益加劇,為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戰爭,北朝鮮則進一步請求中國將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官兵返回朝鮮。
  • 朝鮮人民軍一路打到韓國釜山,中國在押戰犯一看:朝軍要完
    朝鮮人民軍的前身是1939年成立於中國的朝鮮義勇軍,經歷過殘酷的抗日戰爭後,到1945年已增長至2500多人的規模,之後回到朝鮮組成國家武裝部隊。1949年和1950年,四野中的一六四師、一六六師、15師(原156師)三個朝鮮師數萬人,先後被送歸朝鮮,加入朝鮮人民軍,成為其王牌部隊。
  • 1952年,美軍試圖在北朝鮮東西海岸登陸,重現仁川登陸,為何最終放棄?
    當時,韓戰爆發之後,朝鮮幾乎壓著韓國打,朝鮮人民軍更是勢如破竹,一度佔領了朝鮮半島90%以上的領土和92%的人口,可以說,韓戰爆發之初,北朝鮮已經基本統一了朝鮮半島。仁川登陸當時朝鮮的戰果有多輝煌?即便是美國參戰以後,士氣高昂的人民軍依然將韓國和美國美軍聯軍打的節節敗退。
  • 戰史 |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1950年6月25日拂曉,南朝鮮李承晚軍隊越過三八線向北進攻,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動突然襲擊,北朝鮮人民奮起抵抗,韓戰爆發。    6月28日,中國總理兼外長周恩來發表聲明:「美國政府指使朝鮮李承晚傀儡軍隊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進攻,乃是美園的一個預定步驟,其目的是為美國侵略臺灣、朝鮮、越南和菲律賓製造藉口」。在朝鮮人民軍的反擊下,侵朝美軍和南朝鮮李承晚軍節節敗退,被壓縮到朝鮮東南部的大丘、釜山地帶。
  • 抗美援朝秘聞(6)最早反思韓戰的美國將領
    1952年10月6日,毛澤東主席收到一份發自朝鮮的電文,內容是美軍第24師師長迪安少將有關韓戰的談話。當時,鑑於政治、軍事、外交鬥爭的需要,根據金日成的要求,迪安的談話內容作為絕密件被封存起來,只有周恩來等中央政治局委員少數幾個人知道。迪安是朝鮮人民軍的俘虜。他於1950年7月底在大田戰鬥中被俘後,單獨關在平壤附近的戰俘營。
  • 韓戰大逆轉——韓國《仁川登陸作戰》
    我很早的時候閱讀戰爭史,以及麥克阿瑟這位桀驁不馴的天才將軍的戰績就知道他指揮的這場仁川登陸戰,由金日成悍然發動的這場韓戰,一開始進展順利,韓國軍隊幾乎要被趕下大海了,壓縮到朝鮮半島南端狹小的位置。韓國李政宰主演的這部《仁川登陸作戰》片名一下就吸引了我,我以為能在電影上看到這場經典的登陸戰再現,但是看了才發現,雖然叫這麼大的名字,實際上只是表現南韓一個小的特工隊深入敵後,配合登陸作戰進行的一系列特工諜報行動,雖然沒有想像中那種宏大的登陸反登陸對抗的場面,但是也是有一些亮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