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童說書 | 向中國邊防軍人致敬: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2021-03-05 曉童書

2月19日,我國5名衛國戍邊官兵在去年6月中印邊境衝突中的英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在鬥爭中負傷的祁發寶和犧牲的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4位烈士的壯舉,深深震撼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心。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我用生命捍衛守候

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

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

——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軍人,為戰而生,能戰方能止戰。對於軍人來說,練兵備戰,保家衛國,離不開流血和犧牲。

邊防,環境惡劣,條件艱苦,更有甚者說「生存就是奇蹟,躺著都是奉獻」。

而中國邊防軍人,他們腳下是戍邊前線,身後是萬家燈火。他們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最艱苦的地方。堅守在生命的禁區,只為守住國土,抵禦外敵,哪怕為國犧牲,也決不失祖國的半寸疆土。

軍營陽剛之源

陽剛不僅僅是外在的表現,它更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養成,力量和勇敢當然是陽剛,但友愛、善良、包容、互助同樣是陽剛,連敢於認錯和遵守規則,都屬於陽剛的範疇。

《我們的山》是2020年青島出版社曉童書出品的一部以圖畫書形式承載的現實題材短篇小說,作品講述了一個軍人的孩子去部隊探親、卻不知父親早已犧牲的感人故事。

 

作者以兒童視角切入新中國建設過程中軍人群體的貢獻,以此致敬默默無聞奉獻犧牲的建設者。

 

全書籠罩著軍綠的調子,綠皮的火車,綠色的山巒,綠色的軍裝。

軍綠色是最能觸動作家的色彩,這種色彩氤氳中的人和事深印於作家的記憶中。生活氣息男童視角家國大愛,構成了作品打動人心的三個「關鍵詞」

簡短平實的筆墨浸潤著深厚的家國意識和理想主義情懷,也傳遞著愛與力量、勇氣與責任等影響孩子成長的精神內核。

《我們的山》

史雷 著

楊春波 繪

青島出版社

2020年2月

史雷

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將軍胡同》《正陽門下》《綠色山巒》《鄂斯裡的粉粒》,短篇小說集《鳳凰臺》。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新作獎、「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青銅獎、《兒童文學》金近獎、 《兒童文學》擂臺賽金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入選中宣部、中央電視臺、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的「中國好書」、中宣部「優秀兒童文學出版工程」、 德國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書目」。

楊春波

1982年生於山東五蓮,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現為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作品曾入選第七屆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首屆廣州國際藏書票暨小版畫雙年展、中國第十屆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上海世博會全國美術作品展、第十六屆全國藏書票暨小版畫藝術展等,獲第七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

☆ 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0年3月童書類榜單

☆ 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0年第一季影響力圖書榜單

☆ 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0年春季最值得閱讀的50種圖書

☆ 入選《漫畫周刊》2021年優秀閱讀推廣人推薦寒假書單

《小兵雄赳赳》是2019年青島出版社曉童書出品的一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少年成長文學,作品以獨特視角和鮮活語言,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新兵連裡一群新兵的成長故事,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真實而準確地展現了少年們在獨特環境裡的成長曆程。

作者始終把個體的成長設為重要的一環,將濃墨重彩大大地潑灑暈染在每一個「小兵」的具體成長過程中,生動探討自我與世界、與他者之間的多維關係,並將成長的目的和方向最終導向自我認同、自我實現的現代價值維度,為當代兒童文學提供了深刻的成長主題和獨特的成長敘事方式。

《小兵雄赳赳》

劉海棲 著

劉勝軍 繪

青島出版社

2019年5月

劉海棲

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人物獎、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山東省勞動模範等稱號和獎勵。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童話《無尾小鼠歷險記》《爸爸樹》《豆子地裡的童話》等,長篇小說《有鴿子的夏天》《小兵雄赳赳》《街上的馬》。作品曾獲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入選「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中宣部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並有作品翻譯為阿拉伯文和法文出版。

劉勝軍

1951年3月生於濟南。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畫院院聘畫家,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美協人物畫藝委會委員。1996年《海倫·凱勒》彩色連環畫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獎。作品多次入選全國重要展覽,其中四幅作品分別獲得銀獎、銅獎和優秀獎。

☆ 入選中宣部2019年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

☆ 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9年6月優秀暢銷書排行榜·少兒榜

☆ 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讀周刊》2019年8月好書品讀月度童書榜

☆ 入選遼寧文學館「我和我的祖國 少年課外閱讀書單」

☆ 入選2019年冰心兒童圖書獎(5種)

☆ 入選「悅讀泉城」2020寒假百種好書推薦閱讀書目

☆ 入選第33屆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

☆ 入選首屆年度兒童文學新書榜·推薦作品

END

微信製作:梁婷 

審核:劉蕾 

2021.2.23

更多好書 

歡迎關注「曉童書」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從東極界碑到西陲哨所,從碧波南海到冰封北國,新華社記者走進中國東、西、南、北四極邊關,走進一個個偏遠艱苦熱血哨所,見證著新時代邊防軍人正在書寫的忠誠之歌。與寂寞為伍,與嚴寒抗爭,不懼生死,無悔青春!面對敬意和禮讚,戍邊官兵說:「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 我站的地方就是中國!——向屹立在喀喇崑崙的英雄致敬
    今天讓我們向守衛邊防的中國軍人致敬!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讓我們帶著敬意共同走進屹立在喀喇崑崙上英雄的故事: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
  •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這些英雄的邊防官兵把青春、鮮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崑崙高原,築起巍峨界碑。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嚴峻邊防鬥爭中,官兵們更加懂得了邊防軍人的責任與擔當;英雄事跡感召下,官兵們守邊護邊、不怕犧牲的信念更加堅定。去年底,這個團服役期滿的戰士全部主動申請留隊,繼續在英雄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戰鬥。戰士付忠義說:「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滿了就回家。
  • 為英雄驕傲,向英雄致敬!——屹立喀喇崑崙的邊防戰鬥英雄
    他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他們用生命捍衛守候面對來犯之敵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他們英勇戰鬥祖國的山河一寸都不能丟>讓我們記住英雄的團長祁發寶記住犧牲的英雄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向英雄致敬!她堅強地說:「我要把孩子好好養大,讓他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姐姐眼中的陳祥榕:「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陳祥榕自己這樣記錄了一次戰鬥:「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看到陳祥榕寫下的戰鬥口號「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班長問:「你一個『00後』的新兵,口號這麼『大』?」
  • 英雄本色——致敬每一位保家衛國的中國軍人!
    ——致敬每一位邊防軍人。最近幾天,邊防戰士在去年6月中印邊境衝突中犧牲的消息被頂上熱搜,相信每個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因為那是鮮活的生命被奪去了,年輕的生命永遠的留在了加勒河谷。為什麼我們會團圓?是因為有他們用生命在守護團圓。
  • 《我們站立的地方》走近「中國獵人」佤生久
    由芒果TV出品、湖南都市頻道承制的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慶祝建軍92周年特別節目《我們站立的地方》8月1日起每周四上午10點在芒果TV熱血播出,講述邊防戰士們為國戍邊的赤膽忠心和在極端環境下默默奉獻的感人故事。
  •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犧牲戰士日記首曝光,催人淚下……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去年6月印軍非法越線、率先挑釁、暴力攻擊中方前出交涉人員,蓄意製造了加勒萬河谷衝突。在前出交涉和激烈鬥爭中,一名團長身負重傷,4名解放軍官兵英勇犧牲。
  • 中國英雄!向英雄致敬!
    ……  日前,《解放軍報》刊發邊防鬥爭一線官兵先進事跡的綜合性報導,首次披露解放軍官兵在邊境犧牲和負傷全過程,引發輿論強烈關注,人們紛紛表達崇高敬意。  5位英雄的家屬、師友和戰友告訴記者,邊防軍人眼前是界碑,身後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衝鋒向前。他們的人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寧灑熱血,不失寸土」。
  • 這是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
  • 大鬍子邊防軍人,你知道自己火了嗎?
    鬍子拉碴平常可能被視為形象邋遢表現,不過換個場景回到海撥5400多米高原,中國邊防軍人用不一樣的硬朗詮釋大鬍子其實更帥。國慶期間,央視軍事發布一段小視頻《致敬!在邊防河谷,戰士們唱起這首歌……》,這段《祖國不會忘記》確實道出了大眾對邊防軍人無私奉獻的心聲。
  • 「茜茜,我在祖國的邊關向你求婚,你願意嗎?」
    這是無數邊防軍人的莊嚴承諾與家人聚少離多是邊防軍人們的常態重逢的那一刻註定刻骨銘心近日,在新疆便上演了這樣動人的一幕>和邊防官兵一起踏上了巡邏路她們要看看自己丈夫一直守衛的地方路途的艱難讓軍嫂感慨「體會到了你們日常工作的辛苦」
  • 驚喜 | 致敬中國軍人,百川匯會員金卡免費領
    時光荏苒當硝煙不再、戰爭遠去他們依舊昂然站立在我們身後為我們守護歲月靜好給我們滿滿的安全感 軍人,守衛祖國山河而藍海,是你永遠的後盾身處盛世,不忘有你藍海酒店集團向最可愛的中國軍人致敬!藍海百川匯會員專用通道全面升級新增軍人優先通道
  • 今天,致敬「最可愛的人」!(文末有彩蛋)
    在戰亂與衝突,飢餓與貧困,炎熱與疾病中,中國軍人用勇氣、智慧和能力在聯合國維和任務區守護著和平,有一種驕傲叫中國藍盔。西藏,海拔4700米,邊防哨點前,漫天風雪中挺立著「兩棵松」。「邊防哨兵!」「到!」
  • 致敬中國軍人,八一建軍節快樂!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中國軍人的節日你只看到我的衣服卻沒看到我帶的責任你嘲笑我不懂得風情我可憐你總是終日頹廢身上的傷疤就是我的軍功章只要有國旗的地方,都有一名老兵。戰爭年代,哪怕凍餓交加,他們也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哪怕烈火焚身,他們也巋然不動!
  • 軍人公墓,一個向英雄下跪的地方!
    2014年3月28日,在異國他鄉長眠60餘年的437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由專機從韓國運回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當時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就建議,中國應建立犧牲軍人國家公墓,將遺骸安葬在公墓中,每位烈士一個墓穴,「世界主要大國都有國家軍人公墓,軍人就是一個犧牲的職業,一定要善待那些犧牲者,重視過去的犧牲者,才能引領未來的犧牲者」。而他那句「給我們一個向英雄下跪的地方」!
  • 2018,向集體脫軍裝的人致敬!
    在命令宣布的那天,武警邊防軍人老陳,正在沒有信號的珠峰一線執勤,當幾天後他為了看自己剛出生20多天的小孩,爬了一個多小時找到有信號的地方,拿出手機,才知道自己的部隊即將改制。終於有信號,才知道要提前脫軍裝。這樣的猝不及防之後,意味著無數的不舍,不適,還有犧牲。
  • 最初的踏行 最後的邊防(《國境之西》上、下部致敬所有軍人軍嫂)
    從電腦前離開採訪紙的那一刻,我身心並沒有因為完成寫稿任務而有無比的輕鬆。那些從心裡筆底眼裡遇到的邊防官兵的名字都在離開電腦的瞬間再次出現。先是那些退伍回家的老兵名字,他們離別時相擁分離的眼淚還掛在我的眼前。還有準備轉業的官兵,他們帶著一身病體離開部隊,這一走都無法再回頭。
  • 2020,中國軍人的那些溫暖面孔
    這一年,中國軍人變得更為忙碌——4000餘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累計收治7000餘名確診患者;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出動72.5萬人次參與抗洪搶險,協助地方轉移受災群眾13.7萬人;一茬茬邊防軍人日復一日堅守在祖國邊防線上……回顧2020,從抗疫到抗洪,從戍邊到維和……中國軍人的身影,出現在每一處需要他們的地方。
  • 朗聲藝術:向邊防軍人致敬——「我的祖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鬥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致敬!《我的祖國》致敬每一位國土守護者!⊙版權聲明:素材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處理。什麼樣的老師適合我?.這麼多問題?趕緊關注「濟南朗聲琴行」吧!
  • 八一建軍節,致敬中國軍人!
    今天是2018年8月1日,建軍91周年「八·一」建軍節,致敬中國軍人! 八·一,一座豐碑,永遠屹立於中國人民的心坎上。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帶領北伐軍三萬餘人,在周恩來 、賀龍 、葉挺 、朱德 、劉伯承等領導下,於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打響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成立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