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公墓,一個向英雄下跪的地方!

2021-02-19 81凱旋網


01月07日          星期一

作者:22號樓

1

對於軍人公墓,我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前段時間,筆者所在的支部組織黨日活動,內容就是到當地一個烈士陵園去參觀。由於所在的支部中,退役軍人佔了一半以上,所以大家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如果烈士陵園如果能轉換成軍人公墓,裡面既安葬那些為了國家和和平犧牲的烈士,安葬那些為了犧牲陣亡的或在軍隊醫院因傷、因病致死的現役軍人,也安葬退役軍人,這樣該有多好。當然,大家當時也只是隨口一說,但是對軍人公墓這份榮譽的期盼和渴望也是溢於言表。

當時,也是退役軍人的書記說,不要著急,相信未來這個建議會被採納的,而涵蓋退役軍人在內的軍人公墓也一定會有的。沒想到一語中的,書記的預言竟然這麼快就落了地。

按照「國家統一規劃,屬地建設管理」的原則,研究擬訂軍人公墓建設規劃和標準,適時出臺建設、管理和維護政策——這是年前首次全國退役軍人事務廳(局)長會議精神中的一段話,而軍人公墓的建設也首次走入了公眾的視野。

2

說起軍人公墓,其實自從軍隊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出現了。中世紀末,一些西方國家開始稱這一場地為軍人公墓或陣亡將士合葬公墓。而給予為國捐軀和犧牲奉獻的軍人高規格的身後榮譽,對其親人為國家作出的犧牲表示深深的敬意,完善祭奠英烈制度,這恐怕就是軍人公墓設立的目的所在。

2014年3月28日,在異國他鄉長眠60餘年的437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由專機從韓國運回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當時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就建議,中國應建立犧牲軍人國家公墓,將遺骸安葬在公墓中,每位烈士一個墓穴,「世界主要大國都有國家軍人公墓,軍人就是一個犧牲的職業,一定要善待那些犧牲者,重視過去的犧牲者,才能引領未來的犧牲者」。而他那句「給我們一個向英雄下跪的地方」!更是贏得了社會各界的理解和共鳴。

公方彬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說起這樣一件事,美國專門有一個司令部就是幹尋找犧牲軍人遺骸這項工作的,人數很多,花費很大。有媒體曾經採訪過他們司令,問為什麼這樣做,一年要花多少錢?他說,你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但我不想回答,因為這容易造成一個邏輯,就是你們花這麼多錢,一年才找回這麼幾具遺骸,不值得。其實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價值坐標,我們是用死者教育活著的人。其實他們入土為安,我們可以不把他們運回來,但是主要是教育活著的人。你為國家作出了貢獻,我們就向你負責,不管你是活著還是死了。

你為國家作出了貢獻,我們就向你負責,不管你是活著還是死了。這句話說的多好,真對!

3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為了紀念自己的英雄或為國殉職的軍人,修建一處或幾處墓園,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國家公墓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價值觀最直接的體現。

當我們提到公墓還有些避諱的時候,在美國卻有一座公墓,當人們提起它的時候通常都是帶著濃濃的自豪感,這就是坐落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郡的阿靈頓國家公墓。

阿靈頓國家公墓佔地面積約170公頃,是美國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公墓,三十萬軍人不分等級長眠於此。阿靈頓公墓曾一度是原美軍上校羅伯特.李的產業,因為當時南北戰爭死傷無數,國會特將阿靈頓莊園正式闢為國家公墓,來安葬為國家犧牲的北方將士。1864年阿靈頓莊園被正式改為軍人公墓,由軍部管理,只有為美國做出過貢獻犧牲的人死後才能長眠於此地。所以,每一個美國人都以死後能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為榮耀。阿靈頓國家公墓自南北戰爭以來安葬了近30萬人,其中包括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軍人,殉職的總統以及為美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除了華盛頓、甘迺迪等少數墓地,其它的無論他們生前是什麼身份,不管是將軍還是無名士兵,在阿靈頓公墓中,他們的墓碑都是排列在一起,不分等級,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榮耀。

我們的近鄰韓國這也有類似的軍人公墓,其中一條規定也值得借鑑:為國捐軀、有資格安放在墓園裡的死者,他們的配偶將來也可以同他們一起合葬。

4

尊崇軍人,需要這樣的軍人公墓,這是黨和國家對軍人犧牲奉獻的褒揚和認同。很多朋友會說,我們國家目前有烈士陵園,有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什麼還要建立軍人公墓?

事實上,烈士陵園與軍人公墓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烈士陵園安葬的,是戰爭與和平年代為國犧牲的烈士;而軍人公墓,安葬的是死亡的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就是死亡的軍人都可以安葬其中。

軍人公墓,是屬於所有軍人的,不設定任何條件,沒有任何的前提,只要你曾為國服役,只要你是一名合法合規的退役軍人(開除軍籍、違法違規的估計除外),根據自願原則,就可以申請安葬在軍人公墓中,這是針對軍人,特別是退役軍人褒揚紀念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體現的是無論身份如何,無論榮譽多少,只要人生有了參軍的歷史,就會有這份榮譽,無論生死,無論身前身後。平等的機會,平等的榮譽,就是對軍人最大的褒獎,最大的尊崇。

軍人公墓,不僅僅給親人提供了一個祭奠的地方,更是一個弘揚價值觀念,讓大家心靈接受洗禮的平臺。

我們可能看過這樣的鏡頭:漫步於公墓中,緩緩走過每一個墓碑,彎下腰身,仔細看過那些墓志銘或者那些年限、戰役、親人落款,就會由衷的對長眠於此地的每個人致敬……

軍人公墓,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為他們的靈魂和精神提供的安眠之地。在這裡,逝去軍人的親友,可以在這裡祭奠、傾訴、流淚;在這裡,每一個安葬其中的軍人都能接受所有人的注目、敬意,他們的事跡會被廣泛宣傳和傳頌;在這裡,每一個健在的人都能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到當年的戰火歲月的艱難,以及當今和平的不易,進而倍加珍惜、倍加努力。這裡給大家、給社會提供了一個向向軍人下跪致敬的地方,那裡有一種神聖感、淨化感,尤其是對今天的社會而言,更有必要。

建立軍人公墓,其實也是為了教育人、啟發人,讓大家找到應該沉澱在我們精神世界的元素,注入我們的情感系統,讓我們時時受洗禮。

設立軍人公墓,既是對社會發展形勢和社會呼喚的回應,更是建設退役軍人榮譽體系的有效探索。這是退役軍人褒揚紀念工作的重要舉措,是軍人榮譽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的重要方式。

5

查找資料得知,幾年前就有人建議設立軍人公墓,呼喚這樣一個寄託國之脊梁、國之精神的地方。而軍人公墓的設立,就是對這些呼喚的回應,其實也是對退役軍人榮譽體系的有效探索。

軍人公墓,是一個專屬於軍人的公墓,其他職業,哪怕你財富千億也不可能安葬其中。也只有那些真正參軍服役,真正的軍人才有資格。這份榮譽,是專屬於軍人的,更是對退役軍人的褒揚。

有人曾說,軍人退役之後,所有的榮譽就會歸零,讓人無奈。而隨著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成立,隨著軍人榮譽體系的探索和摸索,軍人的榮譽絕不會因為軍裝的脫下而消失,不會因為稱呼的改變而歸零。就好像給所有的軍人頒發光榮牌,河北省給退役軍人頒發優待證一樣,都是這個榮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軍人公墓中有一個儀仗連,連長會帶著兩個士兵,向祭奠的軍人親屬致以崇高的敬意,然後贈送一面國旗,這時犧牲者的親人能感受的那種榮譽感是難以言表的,周圍觀看的人也會被感動得流淚。

而軍人公墓給予退役軍人的,不僅僅是榮譽,還有實在的生活。畢竟,現在社會上的公墓的價格也是不菲的,對於退役軍人本身和家人來說,也是一個負擔。一旦有了軍人公墓,至少他們再也不用為此而操心了。

當然,建設軍人公墓在我國歷史上是第一次,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方案可以探索,其面臨的困難也不少。比方說選址問題,在用地價格逐漸上漲的年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還有具體的標準問題,決定誰可以進入軍人公墓。服役年限、是否參戰、付出犧牲的大小等因素,都可能會成為參考條件之一。還有配套的管理、經費以及價值發揮的途徑等等,都是必須考慮好,考慮清楚的事情。

所以雖然這個工作已經提升了議事日程,但是真正的落地生根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考查、準備,需要大家耐心等待,給予足夠的支持和耐心。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老兵遠去,但是他們的靈魂和精神將會永存。未來中國的軍人公墓,將由國家統一規劃,政府統一管理,讓軍人的榮譽有一個最終的歸宿地,一個寄託之處,真好!

將來,我們和我們的後人,會在軍人公墓的每一塊墓碑上,看到一面國旗或者軍旗,他們的墓志銘會告訴後人那些個有關軍人的故事,那些烽火歲月……

-END-

相關焦點

  • 國家推進軍人公墓建設:對軍人負責到底!
    去年3月,新組建的退役軍人事務部明確了這樣一項職責:負責烈士及退役軍人榮譽獎勵、軍人公墓維護以及紀念活動等。建立軍人公墓,已經水到渠成。雖然尚未有時間表出爐,但是軍人公墓已經正式臨近落地階段。這意味著民間和官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共鳴,得到了事實上的恢弘。國家層面的重視,制度語境的關照,再一次點擊了犧牲和致敬這兩大恆久的主題。所謂家國情懷,讓英雄死得其所,是其一。
  • 國家推進軍人公墓建設!
    中新網北京(2020年)10月13日電 (李純 黃鈺欽)備受關注的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草案二審稿提出,國家推進軍人公墓建設。有的常委會委員提出,為了弘揚英雄烈士精神,加強對英雄烈士和退役軍人的褒揚,建議對烈士紀念設施和軍人公墓建設等作出規定。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規定:國家弘揚英雄烈士精神,統籌規劃烈士紀念設施建設。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做好烈士紀念設施的修繕、保護和管理,組織開展英雄烈士祭掃紀念活動。國家推進軍人公墓建設。
  • 軍人公墓真的來了!
    推進軍人公墓規劃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舉措,是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賦予退役軍人事務部的一項重要職能。去年底以來,退役軍人事務部加快推進軍人公墓規劃建設研究論證工作,在實地走訪調研、年初廣西南寧座談會的基礎上,再次召集軍地相關部門和部分省份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座談研討。
  • 好消息來了,國家將統一建立軍人公墓!
    座談會後,錢鋒副部長深入桂林市全州、灌陽、興安縣,詳細了解烈士紀念設施管理維護情況,並瞻仰紅軍烈士陵園和紀念碑園,向湘江戰役壯烈犧牲的紅軍烈士敬獻花籃,表達對烈士的緬懷和敬仰之情。只要曾為國服役,只要符合相關條件,根據自願原則,就可以申請安葬在軍人公墓中,這是針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褒揚紀念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 軍人公墓進入落地階段
    退役軍人事務部1月11日披露,軍人公墓規劃建設座談會近日在廣西南寧市召開,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錢鋒出席會議並講話。去年3月,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後,新組建的退役軍人事務部明確了這樣一項職責:負責烈士及退役軍人榮譽獎勵、軍人公墓維護以及紀念活動等。
  • 施明德:叫軍人下跪 臺灣完了
    為民進黨奮鬥了大半生的施明德,卻在陳水扁上臺後,因不滿民進黨的迅速腐敗、墮落而離開了民進黨,並發起了百萬紅衫軍倒扁運動。發生誤射雄三飛彈事件後,四位軍官士兵至死者靈堂下跪道歉,並且應死者家屬要求,四名肇事軍人是跪爬著進入黃家弔唁現場。對此,施明德在臉書發文表示,動不動就叫軍人下跪,臺灣完了。
  • 軍人公墓,來了!
    孫紹騁: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工作理念在12月28日召開的全國退役軍人事務廳(局)長會議上,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在講話中指出,要「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把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解決他們的困難問題作為工作重點,把他們是否滿意、是否認可作為檢驗標準,把廣泛發動、緊緊依靠他們作為重要方法,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
  • 家裡有退役軍人的注意了!新入列的四部新規與你有關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然後一起來看個動畫短片——在中國,每36個人中就會有一個退役軍人。他們或許是你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對於3900多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來說,2021年1月1日,他們迎來了歷史性一刻,首部退役軍人保障法正式施行。從此,在踐行「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承諾上,我國有了一部專門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的法律,用全社會力量一起守護我們身邊的三十六分之一。
  • 中國臺灣省五指山上軍人公墓中的高級將領盤點
    臺灣軍人公墓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五指山國軍公墓佔地226公頃,目前已經開發的區域有78公頃。薛嶽彭孟緝 湖北武昌人,字明熙,陸軍一級上將。1914年生,畢業於美洲華僑航空學校,抗日戰爭期間,加入第五大隊,第二十八分隊, 戰功彪炳,成為抗日空戰英雄。1999年病逝,葬入五指山國軍公墓。
  • 講述「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的前世今生
    從1864年5月13日 —— 第一名南軍士兵的葬禮在這裡舉行,阿靈頓公墓就開始作為美軍(主要是北軍/聯邦軍隊)於南北戰爭時期的軍事公墓來使用(基本上戰敗的南軍軍人是不可以葬於其內的)。阿靈頓公墓起初僅提供給在戰爭中殉國的軍人及國防單位公務員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美軍總司令約翰․潘興將軍(John Joseph Pershing,1860~1948)…等安息之用。隨著時代的變遷,其收容資格也擴及對美國有重大貢獻的「國家英雄」、有功軍人家屬及退伍軍人等。
  • 【讓歷史告訴未來】探訪阿靈頓公墓
    陳納德將軍之墓 阿靈頓公墓位於華盛頓維吉尼亞州,它是美國國家公墓,埋葬著戰爭中陣亡的軍人、老兵、政治家以及對國家有傑出貢獻者。公墓總佔地612英畝,目前長眠著40多萬英靈。阿靈頓國家公墓最早阿靈頓國家公墓是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的曾孫女安娜和她丈夫羅伯特•李的莊園,南北戰爭時期,這個莊園被國家沒收,並將收歸國有的阿靈頓莊園闢為國家公墓,埋葬南北戰爭中犧牲的北軍戰士。
  • 美國歷史系列(122):阿靈頓國家公墓
    阿靈頓國家公墓安葬著南北戰爭以來40多萬陣亡將士及其家屬的遺體遺骸,是美國最大的國家公墓,公墓內有大片的草地、參天的百年大樹、繁華似景的花園,慰藉著安息於此的軍人的英靈。公墓每年舉行3000多個儀式和安葬服務,一年365天全年向公眾開放,是華盛頓地區最吸引人的景點之一。阿靈頓國家公墓原本是南北戰爭時南軍名將李將軍(羅伯特·李,Robert E.
  • 我站的地方就是中國!——向屹立在喀喇崑崙的英雄致敬
    今天讓我們向守衛邊防的中國軍人致敬!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讓我們帶著敬意共同走進屹立在喀喇崑崙上英雄的故事: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
  • 李登輝為了自保,要葬在「國軍」公墓?
    「國軍」公墓大中國意識濃烈 李登輝要葬這?中評社報導,李登輝過世後,傳將長眠於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的「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最高處,待家屬進行最後確認。「國軍」示範公墓基於軍方傳統,大中國意識濃烈,沿路上可看到標語如「異日國家得統一、家祭毋忘告乃翁」,另處處可見和國民黨徽接近的青天白日徽,調性不合會不會是家屬評估李登輝長眠地的考量?
  • 曉童說書 | 向中國邊防軍人致敬: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2月19日,我國5名衛國戍邊官兵在去年6月中印邊境衝突中的英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在鬥爭中負傷的祁發寶和犧牲的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4位烈士的壯舉,深深震撼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心。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軍人,為戰而生,能戰方能止戰。對於軍人來說,練兵備戰,保家衛國,離不開流血和犧牲。
  • 以色列如何尊崇退役軍人
    軍人與平民身份轉換、軍人融入社會相對便捷。以色列國防部設有陣亡軍人家屬與傳統紀念局,負責制定陣亡軍人撫恤政策,向遺屬發放撫恤金,提供相關慰問服務,安葬陣亡軍人、建立軍事紀念碑、管理以色列軍事博物館等。據了解,以色列共有傷殘老兵和烈屬家庭2.4萬戶,全國分為六大區,為各地傷殘老兵和烈屬家庭就近提供服務。
  • 中國英雄!向英雄致敬!
    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們的團圓,是他們用分離換來的!」「有人以身許國,才有山河無恙!」……  日前,《解放軍報》刊發邊防鬥爭一線官兵先進事跡的綜合性報導,首次披露解放軍官兵在邊境犧牲和負傷全過程,引發輿論強烈關注,人們紛紛表達崇高敬意。  5位英雄的家屬、師友和戰友告訴記者,邊防軍人眼前是界碑,身後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衝鋒向前。
  • 來到新聖女公墓,才能真正讀懂俄羅斯
    那麼我的這篇文章,則著重於從一個「點」上來解讀俄羅斯、解讀俄羅斯歷史、解讀俄羅斯文化、解讀俄羅斯政治。這個「點」就是新聖女公墓。在今年4月底5月初俄羅斯9天的旅行中,我對新聖女公墓有著一種獨特的感悟。5月6日,在俄羅斯的最後一天,我瞻仰了莫斯科新聖女公墓。這與其說是一座墓園,不如說是一座雕塑藝術園林,每一個墓碑都是一座精緻的雕塑藝術品。
  • 藤虎的下跪與歷史的罪惡
    聯想起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戰敗,世人對其罪惡還不能夠釋然,因為,侵略的戰敗國缺少向歷史一跪的徹底覺悟。西方人把下跪視為東方式的,極具侮辱性的「禮節」。如果下跪,一般兩種情況,一是求婚,單膝下跪。二是警察抓人,用槍指著你喊「on your knees!」,knees是雙膝,on是雙膝落地。這種情況下西方人也跪,只是在非常極端形勢下,為愛,為活命。
  • 李登輝葬五指山公墓 南加退軍協會反對
    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擬將去世的前總統李登輝下葬於五指山國軍公墓特勳區。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南加州分會聞訊相當震驚,1日投書世界日報,堅決反對李登輝葬於五指山國軍公墓,並呼籲民進黨政府勿讓「爭議性政治人物」葬入五指山國軍公墓,玷汙中華民國革命軍人英靈安息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