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威脅京都建築公司的社長而入獄的山口組第六代目老大——高山清司,在服刑了6年以後,終於從府中刑務所釋放出來。
就在高山出獄的前幾日,跟他同一派系(名古屋弘道會)的丸山俊夫卻將神戶山口組系山健組的兩名組員射殺,兩組織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也正是在這種局面下,高山的回歸仿佛給組織打了一劑強心劑,扶持住了這將傾的大廈。
高山一般被稱呼為「高山若頭」,「若」雖然在日語裡是年輕的意思,但在黑道裡,「若頭」是僅次於組長的人物,也是下一任組長最有力的候補,基本上有著和組長一樣的實權。
高山能夠成為若頭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筋を通す」。
「筋を通す」在黑道的世界裡,是對他人評價很高的一句話。能背負這句話的人,說明他既有重視兄弟、講義氣的氣度,也有隨時為組織赴死的覺悟,此外還需要擁有被襲擊也能夠反擊對手的強大體魄和頭腦,以及擊潰一切對手的「非情」。
高山因為「恐嚇事件」被逮捕還是2010年11月,此後,山口組一分為三,除了上文提到過被射殺了兩名組員的由井上邦雄・山健組組長創立的神戶山口組以外,織田絆誠又把神戶山口組分割出去部分,創立為任俠山口組。
就此,這三個組織形成了如今雖出自同根,卻相互敵視的局面。
山健組的頭目曾評價道:
山口組現在的三足鼎立,是因為カシラ(若頭)不在而發生的,如果他出來了,以他的情報收集能力和管理能力,重整綱紀,肅清組織,山口組也許就會不得不結束當下分裂的狀態。
對此,警方也早有警戒。
以丸山射殺山健組兩名組員事件為契機,兵庫縣警、愛知縣警、大阪府警聯合起來將山口組總本部、神戶山口組本部、山健組和弘道會的將近20多個據點查抄,並且布下了使用禁止的通告。
如果對出獄的高山放任不管的話,他遲早都能繼承司忍六代目的位置,成為第七代目的老大,等他積累了足夠的力量去通過暴力甚至發動戰爭合併其他兩個組織時,事態就不可控制了,所以一定要阻止這種事情發生。像這樣通過新防暴法弱化這兩大組織,逼迫司和高的退位才是警察的真正目的。
而反觀高山的人生軌跡,其實正和山口組的興衰變化呈現出了某種命運的暗合。
髙山1947年生於愛知縣津島,高中退學以後進入了黑道,20歲的時候成為了弘道會的前身——弘田組的組員。當時正趕上經濟成長期,通過港灣荷役、土建、人材派遣、債券回收、洗錢等一系列手段,暴力團在此時進入鼎盛時期。
1984年,弘道會設立時髙山以若頭的身份加入,成為了司六代目的心腹和得力參謀。
「司會長を日本一の親分にする」(讓司會長成為日本第一的父親)這是高山的口頭禪,不管是房還是車都會給司準備最好的。司會長如果賭博輸了,無論幾百萬、幾千萬都會還上去。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防暴法日益嚴格,灰色收入漸漸消失,山口組從以前的日本第一組織逐漸淪落成了吃不飽飯的職業。
加之老齡化的逐漸加深,很多年輕時為組織貢獻了一切的人,到老時卻老無所依。就像上文提到的射殺其他組員的丸山,其實很大一部分動機在於,如今68歲,在組織裡度過了大半生的他已經不知道繼續衰老下去的自己還能去哪裡,所以決定讓監獄成為自己最後的歸宿。
這在警察口中被稱為「鉄砲玉」(一去不復返),這也是這些黑道老人們的悲慘寫實。
黑道已經脫去了以前那種原始的力量控制,不得不考慮在法制健全、經濟平穩的社會裡「怎麼掙錢」「怎麼吸引新人」「怎麼保障老人」這種現實的問題。
而出獄的高山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急需變革時代。可被收容了6年的他,仍然停留在6年前的那個黑道世界裡。
證據之一就是,「筋を通す」的原則主義者髙山若頭,出獄之後就發出了絕不認同山口組分家的聲明,去和神戶山口組和解交渉,任俠山口組也站在了反對的立場。
可這裡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就算可以合併成以前那樣的一個組織,以現在的山口組臃腫的機構,憑什麼去養活那麼多組員,還有他們的家庭以及如何應對老齡化問題。
井上組長也公開聲明道:
「合流はあり得ない,やるかやられるかだ」(合流是不可能的,想打的話隨時奉陪)
如果高山不接受組織已經四分五裂的現實,執意合併的話,最終結果就是三派的戰爭加上警察的嚴厲彈壓。
對於出獄的高山來說,也對於現在的山口組來說,進一步是地獄,退一步亦是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