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航母這樣的「黑科技」,為什麼失傳了?丨局器

2021-02-07 珊瑚橘


自飛機誕生以來,空中力量的運用就成為了世界各國重點研究的對象。而海基航空兵的誕生,更是海軍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水上飛機、艦載機、航空母艦……這些武器的發展讓海戰從平面走向立體,代表著大艦巨炮時代的終結,也拉開了航空時代的序幕。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潛艇的巨大威力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作為一種來無影去無蹤的水下刺客,潛艇往往能夠出現在敵人最薄弱的地方,發起隱秘而致命的一擊。潛艇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個豐厚的戰果,還為敵人帶來揮之不去的恐懼感。


U-9號潛艇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那麼,如果將飛機和潛艇結合起來,又會發生什麼呢?其實,這樣的設計在很多的文藝作品中都有出現。例如動漫《超時空要塞》、遊戲《皇牌空戰》中,都有潛水航母登場。


在《皇牌空戰7:未知空域》中

「陣風」戰鬥機從「天角獸」號上起飛

(圖源:Twitter/Yuki_flakes63)


在該遊戲中,玩家的終極敵人是一艘超級潛水航母「天角獸」號。「天角獸」號全長495米,寬116米,下潛排水量達到81萬噸,具備全通式甲板和艦載電磁炮,除了可以起降戰鬥機,還能用電磁炮發射核彈和三式對空彈,戰鬥力不亞於一整個航母戰鬥群。


相比之下

福特級航母也只有337米長,78米寬

(圖源:Wikimedia Commons/U.S. Navy)


當然,這樣巨大的戰艦,以現實中的技術是不可能建造出來的。現實世界中最大的潛艇是蘇聯建造的颱風級核潛艇,全長172米,寬23米,排水量4萬8千噸,勉強和輕型航母差不多大。不過,在潛艇上搭載艦載機,還確實有不少人幹過。


搭載FF.29水上飛機的U-12潛艇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最早在潛艇上搭載飛機的,正是「狼群」戰術的起源地德國。1915年1月,德國海軍成功試驗了用U艇搭載水上飛機起飛,延長飛機航程以轟炸英國本土。不過在實驗中,暴露出了飛機在潛艇上存在受到水淹的風險,因此這一計劃被放棄。同一時期,英國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但也沒有得到採用。


搭載偵察機的M2號潛艇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潛艇和飛機的發展,在潛艇上搭載飛機的技術逐漸成熟起來。法國海軍建造了著名的「絮庫夫」號潛艇,可以搭載1架MB411水上飛機。英國則在M級潛艇上改裝了機庫,用於搭載「佩託」水上飛機。此外,美國和德國也進行過類似的研究,但成果都不大。


伊-5號潛艇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在潛艇上搭載艦載機的研究中,日本人倒是後來居上。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先後開發了潛巡一型改、潛巡二型、潛巡三型等能夠搭載水上飛機的潛艇。二戰爆發後,日本絕大部分「伊號」大型潛艇都具備搭載艦載機的能力。


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E14Y)的模型封繪

注意不要和零式水上偵察機(E14A)混淆

(圖源:Aviation of Japan)


不過,這些潛艇也只能攜帶一架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可不是零式戰鬥機),主要用於對敵軍進行偵察,基本沒有攻擊能力。顯然,這些潛艇也僅僅只是裝了偵察機的普通潛艇而已,和航空母艦有著本質區別。


不過在1942年,日本海軍伊-25號潛艇實施了一項大膽的計劃:使用艦載機空襲美國本土!


描繪飛機從伊-25上起飛的油畫

(圖源:the-wanderling.com)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伊-25號潛艇始終在美國西海岸附近執行破襲任務,但戰果並不豐厚,造成的影響也不大。或許是覺得這樣大海撈針的襲擊美國運輸船不夠「刺激」,1942年9月9日,伊-25號潛艇派出了唯一一架零式小型水上偵察機,掛上了兩顆76千克的小炸彈,飛入美國本土執行轟炸任務。


伊-25空襲美國本土的過程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由於這唯一的空中力量實在過弱小,這架零式小型水偵掛載的是燃燒彈,目標則是俄勒岡州廣闊的森林。日軍認為向森林投擲燃燒彈可以引發森林大火,對美國造成嚴重損害。由於美國人根本沒想到日本人的飛機能跨過太平洋來轟炸自己,因此這架小飛機就這樣晃晃悠悠的摸進了預定地點,扔下了炸彈。


被轟炸的羅格河-錫斯基尤國家森林

(圖源:Wikimedia Commons/Mkauffmann)


這次襲擊看起來倒是非常順利,但接下來的劇本就和日本參謀計劃的不太一樣了:這兩顆燃燒彈根本沒有引起什麼森林大火。其中一枚爆炸後引起了小型的火災,但很快被消防隊撲滅,另一顆炸彈乾脆就消失了,沒有引起任何火災,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


1962年,執行轟炸任務的飛行員藤田信雄,作為「和平與友誼的非正式大使」被邀請回到俄勒岡州布魯金斯市,將自己祖傳的軍刀捐贈給了市政府,後來還成為布魯金斯市「榮譽市民」。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見轟炸沒什麼效果,伊-25的艇長田上明次少佐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再炸上他一次。9月29日,掛著兩顆燃燒彈的零式小型水偵再次晃晃悠悠的躲開了所有的對空警戒,再次順利無比的轟炸了俄勒岡州布魯金斯市的森林。行動中唯一不順利的是:和上次一樣,這兩顆炸彈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


雖然FBI已經查明了,前幾天的森林火災是日本炸彈引起的,但美國人這時候也迷糊呢:這日本飛機是怎麼飛到西海岸的?所以也不能怪美國人防衛鬆懈,實在是日本人的戰術太過於匪夷所思了。


丸五與改五計劃的造艦列表

表中的「潛水艦潛特」即為伊-400型


不過其實早在1942年6月,在黑島龜人(參見上期)的主持下,日本海軍就在「丸五改」造艦計劃中,規劃了下一代潛艇——「潛特型潛水艦」的建造計劃。在丸五改計劃中,包括超大和型戰列艦和超甲巡等大戰艦一概取消,集中資源建造航母、驅逐艦和潛艇,其中就包括18艘潛特型。


伊-400號潛艇


潛特型的載機量相比前輩們整整提升了一倍:可以攜帶兩架「特別攻擊機」。潛特型既可以迎擊美國海軍艦隊,也可以偷襲美國的大後方,特別是計劃對巴拿馬運河進行空襲,切斷美國兩洋海軍的聯繫。1943年1月,潛特型的首艦於吳海軍工廠動工。不過仗打到了這個份上,此前宏偉的造艦計劃也徹底破產了,潛特型也被大幅削減到了5艘。


放錯了,這個才是

(圖源:moegirl)


1944年12月30日,潛特型首艦伊-400號潛艇竣工服役,因此該型潛艇也被稱為伊-400型。為了彌補削減的數量,伊-400型潛艇的載機量擴充到了3架。伊-400型潛艇下潛排水量達到了6560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潛艇,也始終保持著世界最大常規潛艇的記錄,直到2012年中國032型潛艇服役,才打破了這一記錄。


M6A1「晴嵐」攻擊機

藏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圖源:airandspace)


伊-400型潛艇可以搭載3架愛知M6A1「晴嵐」攻擊機,這是一種設計獨特的作戰飛機,機翼可以旋轉90度向後摺疊,以最大程度減少空間的佔用。此外,「晴嵐」設有可拋棄的浮筒,平時可以降落在水面上回收,也可以拋棄浮筒增加機體靈活性,但這樣一來就無法對飛機進行回收,飛行員只能選擇迫降或自殺式襲擊。


伊-401號潛艇(左)與伊-14號潛艇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1945年1月8日,伊-401號潛艇也竣工服役。沒過多久,兩艦即被派往美國海軍泊地烏利西環礁,執行「轟炸」任務。即使用膝蓋思考,這也是一次有去無回的自殺任務。日本海軍此舉僅僅是為這些寶貝戰艦尋找一個「體面」的死法而已。


伊-400的機庫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不過就在這兩艘潛艇趕往烏利西環礁的路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經過商討,兩艦官兵決定返回日本,途中被美國海軍俘獲。不過在被俘前為了避免洩露機密,所有的「晴嵐」攻擊機都被扔進了海裡:為了防止暴露身份,那上面可塗著美國空軍的機徽呢。


伊-400的艦炮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由於伊-400型潛艇的建造是絕密的,美國人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存在,因此對這些特殊的潛艇非常感興趣,上上下下看了好幾遍不算,還給開回了美國本土繼續研究。而為了防止蘇聯人獲得這種潛艇的資料,尚未建成的伊-400型潛艇則被美國人全部拆毀炸沉。


美國AN-1潛水航母設想圖

(圖源:hisutton)


戰後,美國海軍參考了伊-400型潛艇的資料,開始了新型潛水航母的研發。最初美國海軍計劃研發一種能夠起降常規艦載機的潛水航母,水面排水量超過3萬噸,但因為技術水平不足被放棄。


F2Y「海標槍」水上戰鬥機

(圖源:Wikimedia Commons/Scott Ehardt)


1952年,美國海軍再度開始研發潛水航母。這次的設計現實了很多,計劃使用彈射器直接彈射飛機起飛,並在水面降落回收,潛航排水量也只有9000噸。為此,美國人還弄出了F2Y「海標槍」噴氣式水上戰鬥機。雖然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未能解決,但這一構想已經接近成熟。


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圖源:reddit)


但幾乎就在同一時期,洲際飛彈橫空出世,而比起搭載飛機而言,將洲際飛彈搬上潛艇的計劃顯然更具備可行性和威懾能力。沒過多久,美國人就將研發重點轉移到了潛射彈道飛彈上,潛水航母的夢想再度化為了泡影。


藝術作品中的潛水航母

(圖源:Imaginary Warships/Donald yatomi)


隨著彈道飛彈核潛艇和巡航飛彈核潛艇的成熟,潛艇已經具備了相當強大的立體攻擊能力,在潛艇上運作艦載機不再是一種現實需求。自冷戰以來,再也沒有任何一種潛艇以搭載飛機為設計目標。但直到今天,潛水航母這種獨具魅力的夢幻兵器仍令無數人神往。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 

相關焦點

  • 黑科技丨海賊王重出江湖?解讀爐石史上最高斬殺的海盜卡組
    盒子的小夥伴們晚上好,歡迎大家在周日的晚上準時收看我們的非常黑科技。今日的快樂時光已經開始了。江湖一直有海賊王的傳說,今天我就來見識一下,海賊們的威力吧。現在的帕奇斯已經失去了衝鋒的能力,所以這套開炮賊也就失傳了。直到火炮彈幕的出現,消失在人們視線的開炮賊又回來了…又輪到我上場了。黑科技介紹:我們這是一套利用鉤牙船長觸發戰吼效果拉出天空上尉,然後火炮彈幕打傷害的OTK卡組。天空上尉也可以打臉,AD和AP相結合的黑科技。如果不在乎斬殺線的話,可以用其他的低費海盜(南海船工)代替天空上尉。
  • 星戰PK星際迷航,黑科技之王問鼎誰家?
    自從《星際迷航》與《星球大戰》兩大科幻IP誕生以來雙方粉絲就圍繞著種種黑科技陷入了高下難斷的互掐狀態中後果大概就是這樣吧兩者多年高下難斷確有緣由既然雙方「戰況」如此膠著TV君就將將雙方黑科技一一拆解分析也是為馬上就要上映的《星戰7》做準備
  • 一個螺旋槳耗資150萬歐元,航母螺旋槳才是機械加工界的黑科技
    參照美國布希號航母螺旋槳的數據:尼米茲級CVN 77布希號航母螺旋槳直徑6.4米,一艘航母有4個螺旋槳,每個螺旋槳有5片漿葉,每片槳葉的重量是30噸,大概估算螺旋槳的總重就達600噸。那麼中國遼寧號航母的螺旋槳直徑至少在4.5米,總重也在400噸。
  • 二戰末期,日本妄圖用這4大黑科技武器翻盤,結果淪為笑柄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搗騰出不少堪稱是那個年代的「黑科技武器」。作為二戰亞洲策源地的日本也沒閒著,特別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跟美軍交手吃了大虧,便寄希望於研發一些獨門武器,來扭轉戰局。決定戰爭勝負的絕不僅僅是幾件先進的武器,況且臨時抱佛腳,日本研發出的武器,不但沒能發揮作用,反而淪為了笑柄。
  • 黑科技那麼強,為什麼宋朝還老打敗仗?
    其實,宋朝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黑科技。依靠它,在少數民族的虎視眈眈下,大宋依然風雨飄搖堅持了好幾百年。 今天朕就來扒一扒,宋朝軍事上的黑科技。 曾經,金朝將領完顏宗弼這樣評價神臂弩:「吾昔南徵,目見宋用軍器,大妙者不過神臂弓,次者重斧,外無所畏,今付樣造之。」
  • 國產航母、055大驅相繼海試之際,朱姆沃爾特被局座「擊沉」,「全軍覆沒」……
    首艘國產航母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製造,於2013年11月開工,2017年4月26日下水。它的全面建成讓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之後全球第七個有能力自行建造航母的國家。,講了新航母啊,055大型驅逐艦啊~ 局座還謙虛地說,咱們的055大型驅逐艦現在排名世界第二,排名第一的當屬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非常巧的呢,這句話是上周五說的……
  • 一身黑科技卻百無一用!福特號航母可靠性差,缺陷令美軍無法忍受
    美國最新的"福特"號航母,一身黑科技,但一直要測試完善,打仗確實指望不上。美國海軍目前主力是"尼米茲"級航母。早在1968年首艦尼米茲號開工,1975年3月3號首艦正式加入美國海軍序列服役。後來尼米茲級航母陸續建造了10艘。
  • 哪些超級黑科技掌握在中國人手裡?最後一個太牛X
    軍艦交直流發電機同時發出交流電和直流電的發電機中國是獨一份,大大減少了電氣設備的艦船佔用面積,為狹小的艦船節省了寶貴的空間;電磁彈射技術(航母彈射飛機)僅有美國掌握,比蒸汽彈射效率更好且不會像蒸汽彈射那樣影響航母本身的行進速度;AIP技術世界少數幾個國家掌握
  • | 局器
    編者按:「局器」是「局座召忠」微信公眾號新開設的一個欄目,每周為小橘子們介紹一款武器裝備,他們或是以往的「老古董」,或是現在的「黑科技」,亦或是天馬行空的
  • 中國古代八個失傳的高科技
    在古代有很多不明來歷的黑科技,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有些看不懂,有些怪怪的,確實這些黑科技根本不是當時的技術水平hold得住,但它就是出現了,還帶給人不一樣的震撼
  • 二戰時,日本的潛水航母,潛艇肚子裡裝飛機
    人們對航母的認識,就是航行在水面上的可以移動的飛機場。這個理解重點說明航母有兩大特點,一是水面移動平臺,二是有艦載機。這對航母的總結很到位。
  • 《孫臏兵法》為什麼會失傳,你看看第一篇就明白了,內容難以啟齒
    1972年2月,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出土了大量竹簡,失傳多年《孫臏兵法》終於重見天日,隨著孫臏兵法的出土,所有關於孫子身份的疑問全部消失,從此孫武可以安享《孫子兵法》的著作權了。兩個人不但決勝負,還決生死,龐涓死於此樹下,成了戰國時代經典的戰爭場面,但可惜的是,孫臏的故事流傳的很廣,但孫臏的兵法卻失傳了。
  • 亮劍潛水手錶 雙11太給力
    八一海軍專業潛水手錶,你值得擁有。該產品採用瑞士產高能量鋰電池表芯,有日曆和星期,可一次性運行五到八年。面盤精緻(日月星辰錶盤),不鏽鋼表殼錶帶,更顯其造型男性出色魅力!可免費在錶盤印製人名,打造屬於您自己的專用手錶。
  • 陸戰之王下水是什麼情況:並非黑科技,蘇軍吃過它的虧
    坦克作為陸戰之王,自誕生以來就以移動城堡的身份橫行疆場,不過也有一些人腦洞大開,想要在這個領域做突破:潛水!在人們的印象中,陸戰之王怎麼可能下海呢?實際上,早在二戰時代就已經有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開始研究如何讓坦克潛水。
  • 為什麼說潛水電腦是潛水員必不可少的裝備
    休閒潛水電腦的廣泛應用,擴大了潛水員的安全潛水範圍,並提供了一系列的安全告警模式提醒潛水員進行安全停留,來防止 DCI,開發和出售潛水電腦是提高潛水員安全的一小步。潛水電腦是在美國海軍的潛水計劃表基礎上進行製造的,對於休閒潛水員來說,海軍潛水計劃表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
  • 體現二戰日本技術的伊-400潛水航母
    潛水航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英國就開始有這種想法了,這個人叫朋舉林頓·比林,提交給海軍部研究, 感覺這事可行, 拿E22這艘潛艇改裝
  • 陸軍也要造航母?船底下有輪子嗎?丨局器
    「赤城」號航空母艦(圖源:Wikipedia)在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先後建造了大小29艘航空母艦,這樣的數量已經相當驚人了。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日本陸軍也建造了整整6艘「航母」!「神州丸」號特殊船(圖源:Wikipedia)日本陸軍建造的第一艘航母「神州丸」號特殊船,其實還根本看不出一點航母的樣子。
  • 局座張召忠,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但就是這麼不被人信服的局座,偏偏他說的話還都能應驗……印度首架國產航母下水,別人邀請他來評論,他張嘴就說不看好:這根本就是個爛尾樓工程嘛,你這航母屁股還沒蓋完就下水?最後的定論,局座覺得說這次印度航母不出事就怪了。果然當天晚上,這艘航母下水前就……著火了……
  • 噓...為什麼潛水時會想尿在防寒衣?
    潛水美文伴你潛遊世界。出處/Liberty Bali@Facebook 原文/Natalie Gibb我承認我曾尿在防寒衣裡!潛水時我根本無法抗拒想尿尿的衝動。我平時下水幾分鐘後就會尿尿,然後在接下來的潛水裡偶爾還會再尿個幾次。多數潛水員都像我一樣曾在防寒衣裡尿尿。我們這樣有錯嗎?難道是我們水喝太多?我們是因為沒有自制力嗎?不是的!
  • 侵略者的墳墓丨目擊罪有應得的「海底墳場」
    這樣的水深自然成為世界各國潛水者的天堂,到帛琉潛泳的人們都少不了前往這個潛點。前不久,在幾位歐美潛水員的引領下,我和一批中國潛水愛好者一起,潛入這片海中。當巡遊在這艘戰艦周圍時,真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在紀念反法西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能這麼近距離地走進70多年前的太平洋戰場。  下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