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吉林省是日本侵華戰爭災難深重的省份之一,由於長春曾是偽滿洲國「國都」,戰後截獲了大量日本侵華檔案。近年來,吉林省檔案館新發掘整理出一批日本侵華檔案,並重點研究了其中的89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某些方面填補了日本侵華研究的空白,進一步還原了日本侵華的歷史真相。
89件日本侵華檔案——日軍自己留下了罪證
1.日軍強徵「慰安婦」檔案
2.「特別移送」檔案
3.涉南京大屠殺檔案
4.日軍奴役勞工檔案
5.涉及「違禁」內容檔案
6.涉及「開拓團」檔案
7.涉及美英戰俘檔案
8.涉及「討伐」東北抗聯的檔案
……
(該照片為揮舞軍旗入南京城的皇軍。此圖出自朝日新聞社發行的支那事變寫真全集(中)上海戰線,為南京攻略戰圖片)
(檔案記載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一日至十日南京及周邊各市縣的治安恢復情況,包括軍隊慰安所設立情況等)
(報告中第十一項內容,記載「慰安婦」人數、「慰安婦」一人所應對士兵數、「慰安婦」構成、一旬內利用慰安所士兵人數等情況)
(檔案記載「蘇聯間諜」朝鮮人李基洙的經歷、被捕情況及延吉憲兵隊已將李基洙移送哈爾濱憲兵隊的情況)
(檔案記錄了日軍在掃蕩一個村落時,所有男子被殺,小孩被扔進火中,共殺死150人)
(集團移民現狀一覽表。檔案全面反映了從第一次到第六次日本移民的分布、數量等情況。)
…………
從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到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前後,日本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了一場銷毀檔案的國家行動。日本關東軍燒毀了幾乎全部檔案和秘密資料,所以今天人們已不可能查閱到日本關東軍的系統檔案。
1953年11月11日,吉林省在進行建築施工時,偶然發現了一批埋在關東憲兵隊司令部舊址的檔案。據後來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偽新京憲兵隊警戒系曹長弘田利光供述證實,這些正是當年關東憲兵隊來不及銷毀的檔案。
89件檔案主要涉及日軍強徵「慰安婦」、向731部隊「特別移送」人員、實施南京大屠殺、殘酷奴役勞工、對中國軍民實施種種暴行、對我國東北地區實施移民侵略、囚禁審訊虐待美英戰俘、鎮壓東北抗日聯軍等內容。
發現:
涉及「慰安婦」檔案
這批侵華檔案涉及「慰安婦」的有25件,包括2件電話記錄、2份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調查的報告(通牒)》、21件各地憲兵隊上報的《通信檢閱月報》和《軍人犯罪調查表》。
檔案記載了南京、下關、句容、鎮江、金壇、常州、丹陽、蕪湖、寧國9個市縣日軍兵員數及「慰安婦」配置比例,日軍在10日內利用「慰安所」的人數統計等內容,以及日軍強徵、蹂躪、奴役「慰安婦」的惡行。
日軍用公款「採購」「慰安婦」
2件偽滿洲中央銀行的電話記錄清楚地記載了日軍以軍用公款科目轉帳劃撥給日軍部隊「購買」「慰安婦」專項資金內容,從偽康德十一年(1944年)11月到偽康德十二年(1945年)3月,先後有53.2萬日元用於「慰安婦」「採購」,並「需持關東軍第四課證明辦理」。這充分證明了日軍實施「慰安婦」制度是日本的國家行為。
有朝鮮人「慰安婦」
檔案中有6件涉及朝鮮人「慰安婦」。如蕪湖的109名「慰安婦」中有朝鮮人36人,黑河某軍隊「慰安所」的20名「慰安婦」全部是朝鮮人。東寧憲兵隊《思想半月報(十月前期)》,記載了昭和十七年(1942年)10月在密山縣興凱軍隊「慰安所」,一日本婦女竊取朝鮮人「慰安婦」手錶,並毆打其致傷。
發現:
「特別移送」檔案成為731部隊進行活體試驗的直接證據
「特別移送」是提供731部隊活體試驗「馬路大」的專用暗語。
1938年1月26日,關東憲兵隊司令部發布了《關於特別移送的通牒》(關憲警第58號),其內容為:憲兵對逮捕的犯人,可在審訊後不經法律程序直接移送到哈爾濱的憲兵隊,這樣的移送在通牒中被稱為「特別移送」。當時的關東憲兵隊司令部警務部長齋藤美夫證實:所謂「特別移送」,就是把犯人「押送到石井四郎的細菌部隊」。
吉林省檔案館發現「特別移送」檔案近200件,記載與「特別移送」有關的共計277人。(背景:日本投降前,731部隊幾乎銷毀和轉移了所有檔案,至今尚難找到人體試驗受害者的記錄,許多細菌實驗的詳細情況並不為人所知,所以日本右翼勢力藉機否認日軍的細菌戰戰爭責任。「特別移送」檔案是侵華日軍進行活體細菌實驗的直接證據,是開展731部隊罪行研究的新線索。)
「特別移送」檔案證明了日軍731部隊進行活體試驗。
關於「特別移送」「蘇聯間諜」李文剛、王國財的申請、指令和報告,反映了各地憲兵隊進行「特別移送」的標準程序,即由各地憲兵隊向關東憲兵隊提出申請,關東憲兵隊指令同意,各地憲兵隊「特別移送」完畢後向關東憲兵隊進行報告。
據檔案記載,新京憲兵隊在「特別移送」李文剛、王國財時,從申請到批准到「特別移送」完畢僅僅用了9天時間。被「特別移送」完畢的人員即被判了死刑,成了731部隊活體試驗的犧牲品。
「特別移送」檔案中發現有唯一逃脫者。
孫吳憲兵隊《關於「特別移送」押送途中「蘇聯間諜」逃跑的報告》中記載了姜榮泉在被「特別移送」到哈爾濱憲兵隊的途中,由於黑河憲兵分隊伍長佐佐木疏忽,成功逃跑,成為目前有檔案記載的在「移送」過程中唯一逃出731部隊魔爪的人。
「特別移送」檔案中發現有朝鮮人。
延吉憲兵隊《關於處置「蘇聯間諜」李基洙的報告》記載,李基洙為朝鮮人,原籍為朝鮮鹹鏡南道新興案郡東興面。這是首次發現檔案記載的被「特別移送」的朝鮮人。
發現:
涉及南京大屠殺檔案提供日軍屠殺罪行新佐證
檔案涉及南京大屠殺的有6件,包括3件報告、2件《郵政檢閱周報》、1份《大阪每日新聞》,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後1至2個月內南京、上海及周邊地區治安恢復狀況和日軍屠殺、強姦的暴行,與之前的國內外史料研究成果相互印證。
大屠殺前南京人口總數有100萬的證據
南京大屠殺發生2個月後,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調查報告(通牒)》中,清楚記錄了日軍在實施南京大屠殺前南京人口為100萬。這份報告直接戳穿了日本右翼「屠殺前南京人口不足30萬」的謊言。
當時日本媒體報導大屠殺慘況
1937年12月23日的《大阪每日新聞(奈良版)》刊登《南京總攻擊觀戰記》的報導,記述了日軍在3日內打死8.5萬人,離下關碼頭最近的一條街到揚子江下遊屍體綿延達二三裡遠的慘狀。
第三方國家新聞機構譴責日軍暴行
2份日軍中國駐屯憲兵隊《郵政檢閱周報》記錄了從英國和德國發往中國的信件,信中摘錄了當地報紙報導的日軍獸行:「日本兵在南京強姦婦女數萬人,甚至連十二歲的少女也被強姦,強姦後被慘殺者不可計數,實在是慘無人道。」「日軍在南京的禽獸行為令人髮指,連尼姑在內,年滿14歲的女子全部被他們的獸慾所害。」寫信者的消息來源是第三方國家的新聞機構,具有較高的客觀性和可信度。
發現:
日軍奴役勞工新證據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民間自發組織對日本侵華時期奴役勞工行徑進行調查索賠追討。但因日本右翼聲稱證據不足等原因,受害方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道歉和賠償。
這批檔案涉及日軍奴役勞工的有14件,包括12份報告、1份《通信檢閱月報》、1份管理制度,記錄了日軍對以中國戰俘為主的「特種工人」的嚴格管理、殘酷迫害和勞工惡劣的生存狀態,以及勞工逃跑、反抗的各種情況,具有較高的史證價值,也為被奴役勞工及其家屬向日本政府索賠、維護權益提供了依據。
發現「特種工人」提法
《關東軍特種工人管理規定》規定了派遣軍移交關東軍的俘虜、投降兵在部隊施工時需注意的管理事項,其中明確規定,「關東軍把從駐華北日軍移送過來的俘虜、投降兵用做軍用勞工者稱為特種工人」。
「特種工人」主要「就勞」軍事工程。東寧憲兵隊《特種工人狀況報告》記載了東寧要塞接收「就勞」特種工人1900餘人,這些人是在戰爭中被俘的包括八路軍戰士在內的中國軍人。
「特種工人」受到殘酷奴役迫害
檔案中記錄這些「特種工人」由於生活狀態惡劣,死亡、逃走事件頻發。東寧接收的「特種工人」兩個月間死亡163人,先後發生53人、8起逃走事件。14件檔案中記載了近900名勞工反抗、逃走的信息。憲兵隊對逃走勞工抓到後處罰極為嚴厲。昭和十六年(1941年)7月8日上午11點左右,丁五才等八九名「特種工人」密謀逃跑,被發現後以傳染病患者為由將其逮捕調查,秘密處死。
發現:
涉及「違禁」內容的檔案揭露日軍暴行
此次發掘的檔案中,涉及「違禁」內容的有23件,包括22件郵檢月報、旬報,1件《軍事警察要報》,其中15件是日本人之間的信件。特別是《郵政檢閱月報》檔案,來源於侵華日軍從郵品中摘抄出來的「違禁」內容,出自日本軍人之手,是侵華日軍對於自己侵略行徑的直接記錄。
日軍通過郵政檢查制度封鎖暴行真相
日軍佔領東北後,以「加強防諜」的名義制定了軍事郵件檢查及地方普通郵件檢查制度,即對佔領區中外籍人士,包括駐偽滿洲國各國公使館人員及所有在華日軍和家屬的信件、電報、電話進行秘密檢查。一旦發現被認為洩露軍事機密、對日軍不利的言論,包括反映了日軍燒殺搶掠行徑的信件、電報等,便作出削除、沒收、扣押、燒毀等處置,並由各地憲兵隊對認為有問題的摘抄整理,形成《郵政檢閱月報》,上報給關東憲兵隊司令部,關東憲兵隊司令部在此基礎上向關東軍司令官報告,並在關東憲兵隊和派遣軍憲兵隊司令部間相互通報。重點匯報有抗日反滿內容的信件,對時局不滿、反映日軍軍紀鬆弛的信件,暴露日軍編成裝備、軍隊行動、軍事演習等方面的信件等。
日官兵在信件中透露自己的暴行
1938年3月12日,隸屬於日軍華中荻洲部隊的渡邊德右衛門在發給新潟縣西頸城郡上早川村關原草苗的信中寫道:「二月六日我中隊在警備中,附近有近萬名殘餘敵人。可憐的是當地老百姓,因為接到全部殺光的命令,雖然我們對小孩子多少抱有一絲同情,但含著眼淚,一起殺掉的也不少!」1938年6月8日,隸屬於奉天工藤部隊的木村鎮雄在寄給石川縣金澤市的妻子木村美代子的信中寫道:「同事通過地理和語言判斷強姦的對象清一色是滿洲女人,然後不分日夜對其強姦。很多女人被數百名男子強姦……」在1940年牡丹江鐵道局東寧特輸的植田益夫發給京都中京區王生溯田町三六號古川次郎的一封書信中說:「已經乾涸的小河河道裡橫七豎八地擱著十二三具勞工的死骸和裝在箱子裡的屍體,野狗啃食著他們,一點也不剩。」
日軍嚴密監控和封鎖士兵的厭戰情緒
此次公布的涉及「違禁」內容的檔案反映了一些日本軍人厭戰思鄉的情緒。昭和十六年(1941年)日軍華北派遣隊長野部隊藏重部隊古泉正一寫給新潟縣中蒲原郡龜田町吉田常松的信件中,記錄了自己用刺刀殺中國人像切豆腐一樣的情景,也有自己殺人時害怕、恐慌的心理描寫。此信件被「削除」處置,使得家屬了解不到士兵的真實心理。
發現:
涉及「開拓團」的檔案證明日本移民侵略實質
包括6件思想對策月報、半年報,1份通牒,1份民情調查,1份「開拓團」用地分配和移民分布圖,1份移民現狀一覽表,主要記載了日本「開拓團」奪佔東北農民土地、欺壓東北農民以及日本移民規模等方面內容,反映了日本對中國東北移民侵略的實質。
日本向中國東北移民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國家行為。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進一步研究制定向中國東北移民的侵略政策,實施「百萬戶移民計劃」,企圖通過移民達到永久統治中國東北的目的。通化憲兵隊昭和十八年(1943年)3月3日《思想對策月報(二月)》中這樣寫道:「滿洲拓殖公社根據第二次開拓五年計劃,進行了第十三次集團開拓,康德十年(1943年)從日本佐賀縣遷移二百戶開拓團進入輝南縣。」《第5次「移民團」用地略圖,朝陽屯「移民團」部落配置圖》詳細畫出了日本移民侵入上述區域的移民分布圖。《集團移民現狀一覽表》等資料,則詳細記錄了東北「開拓團」分布的人數和戶數。
檔案證實「開拓團」名為「開拓」實為侵略。關東憲兵隊司令部《關於收買土地引起中國人地主反對情況的通牒》檔案,記錄了公主嶺山路鄉集合「開拓團」實施收購約三千町土地的方案措施。
發現:
涉及美英戰俘檔案提供虐待盟軍戰俘證據
日軍建立了「奉天俘虜收容所」,專門用來關押日軍從太平洋戰場俘虜的美英等盟軍戰俘。在關押期間,這些俘虜被安排在「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等企業做工,遭受非人的虐待,境遇悲慘。日本戰敗時,奉天俘虜收容所把有關美英戰俘的檔案作為機密文件在第一時間銷毀。此次發現的有關美英戰俘的檔案共有3件,主要包括1944年日軍擊落美軍B29轟炸機部分戰俘名單、審訊記錄及奉天俘虜收容所對美英戰俘管理的情況,價值珍貴,對於研究二戰期間日軍虐待美英戰俘情況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被俘美軍士兵受到日軍審訊
1944年日軍在鞍山附近擊落美軍B29轟炸機,包括機長在內共11人被俘。鞍山憲兵隊《關於捕獲敵航空機搭乘員的報告》中,記載了此次被俘的11名美軍士兵名單,詳細地登記了這些俘虜的年齡、官級。鞍山憲兵隊對美軍被俘人員進行審訊,留下了40餘頁的審訊記錄。
美英戰俘被強制勞動
在《奉天地區的勞務動態觀察》中,記載了美英俘虜、日本人、中國工人的勞動效率對比,特別指出「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使用的美英戰俘約500名,勞動效率低下。奉天憲兵隊《發現並處理俘虜將校對防諜不利手記的報告》中,記載了昭和十九年(1944年)英國戰俘霍奈·羅伯特大尉用作詩的方式,記錄了美英戰俘在奉天俘虜收容所的實況,包括俘虜人數、戰俘被囚禁、強制勞動和受歧視的情況,美國陸軍軍曹威廉·威爾塔為其打字。詩作被看守人員發現,譯成日文保存在檔案中。
發現:
涉及「討伐」東北抗聯的檔案記載日軍殘殺抗聯將士詳細情況
反映日軍鎮壓東北抗日聯軍的檔案共計4件,分布在《思想對策月報》《鐵路沿線治安周報》《特周報》等檔案中,記錄了抗日名將楊靖宇、魏拯民、陳翰章、趙尚志等慘遭日軍殺害的情況。關東憲兵隊《思想對策月報》中記載了偽通化省、吉林省抗聯隊伍分布地點、人數及與日軍交戰情況,提到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被殺害。關東憲兵隊的一份記錄,記載了昭和十七年(1942年)3月8日,抗聯第一路軍副總指揮魏拯民率領11名抗聯戰士潛伏時,遭到日軍突然襲擊的情況,並詳細記錄了魏拯民犧牲地點。日軍鐵道警護總隊總監部警備科《鐵道沿線治安周報(第四十八號)》記載了昭和十五年(1940年)12月8日陳翰章部隊被警察討伐隊發現、交戰、犧牲的情況。日軍根據被逮捕人員的供述及討伐隊的檢驗結果確定,犧牲人員中包括陳翰章。佳木斯憲兵隊《特周報(第五號)》記載了趙尚志犧牲情況,並記錄了趙尚志的遺體存放在興山鎮警察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檔案是真實的歷史記錄。日本侵華期間,日軍用檔案記錄了自己的侵略行徑。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這些彌足珍貴的檔案,不僅能夠還原歷史真相,而且能夠警醒和啟迪世人以史為鑑,開創未來。
(此文是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重大項目「吉林省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檔案整理研究」(14@ZH002)階段性成果,作者為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社科聯主席,該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