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頁。
如今,硝煙雖已遠去,但國恥民殤不應忘記。在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一宗侵華日軍上海憲兵隊檔案資料在石家莊被發現,極為珍貴。資料內容涉及日軍在上海開設慰安所、屠殺我平民、殺害戰俘、迫害抗日人士、販賣鴉片等侵華罪行,填補了相關史料的空白,成為日本侵華罪行的又一鐵證。
據石家莊收藏愛好者張志斌介紹,這宗檔案是侵華日軍上海憲兵隊租界憲兵分隊——特高班內勤橫山節治所留存的公文文書,由油印件、寫件組成,涵蓋命令、通知、報告、調查、人員名單等文本記錄。它是日軍上海憲兵隊在侵佔上海期間自然形成的,真實記錄了日軍憲兵隊各種活動,是具有原始性和真實性的一手史料。
張志斌先生接受記者採訪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對於這批新發現的資料也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其中一份侵華日軍在上海開設「海乃家」慰安所時所使用的改造圖紙,進一步完善了日軍慰安所殘害中國婦女的證據鏈。
蘇智良教授接受記者採訪
蘇教授表示,據1946年《上海市年鑑》記載,日本戰敗投降後,日軍上海憲兵隊代表岡本中佐銷毀了日方檔案。日方留存的東西本身就不多,所以這些資料彌足珍貴。
資料中的一份侵華日軍上海憲兵隊租界分隊職務分擔表
蘇教授還表示,日方的記錄反映了日本佔領時期各個方面的情況。比如,實施性奴隸制度的情況、對於中國抗日運動的打擊、對於自己軍隊的控制等方方面面,非常具體。
租界憲警第1447號《軍罰令違反死刑執行報告》(1938年11月24日)
日軍報告中記載:六月十九日,河邊部隊士兵芝田安太郎前往楊家陸軍特殊慰安所的事項
蘇教授說,這麼豐富的民間收藏檔案能夠留存到今天,真實反映了日本侵略亞洲、侵略中國的罪證,非常珍貴。它是研究抗日戰爭尤其是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一手資料。這些資料拿到哪裡也無人可反駁。在國家公祭日之時,讓我們用這份沉甸甸的史料發現,悼念逝者、緬懷先烈、緬懷歷史,也向為這份史料而奔波的人們致敬!
據說鐵粉都會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