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機密集闖臺海、南海,竟然深藏這個目的?

2021-02-25 李光滿冰點時評

最近,由於美國海軍人員出現大面積疫情感染,導致美軍太平洋艦隊航空母艦等海軍艦艇出現「趴窩」。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五角大樓加大了軍機抵近偵察和挑釁的力度。

美軍偵察機一個月內第13次飛越臺海周邊;在南海方面,除了美軍艦艇異常活躍外,4月30日兩架美軍B-1B超音速轟炸機又飛越南海。

這些行動,僅僅只是為了在中國周邊敏感地區,顯示美軍自己的軍力存在?美國人會故意製造一場摩擦,轉移國內對自己抗疫不力的關注嗎?

 

追蹤軍事航空器動態的推特帳號「飛機守望」( Aircraft Spots)說,在5月1日下午,美國空軍的兩架B-1B「槍騎兵」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從美國德克薩斯州的Dyess空軍基地起飛,經過長途飛行後現蹤於東海、日本衝繩一帶,然後飛抵美國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

美國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則於當地時間4月30日發布的新聞稿稱,兩天前,美軍的兩架超音速轟炸機B-1B「槍騎兵」飛越了南海上空,「此次行動彰顯了空軍動態用兵模式,持續的轟炸機的存在,符合國防戰略的戰略可預測性的目標」。


所謂動態用兵,就是現在美國航母等傳統部署在亞太的作戰平臺處於非正常狀態,所以只能靠在任務需要時臨時調集武力平臺,來滿足需要。

然而,眾所周知,美國不是南海主權的聲索國,也非南海周邊國家,作為一個域外國家,美國攪亂該地區和平的努力一直不減。儘管這裡有國際航道和國際領空,但是美國軍機和軍艦有權在這片海域肆意挑釁嗎?

據一些軍事專家透露,美軍B-1B轟炸機在中國南海等敏感海域的行動,也是落實美軍「戰略清晰、戰術靈活」的新核威懾戰略。美軍將其行動公開在「飛機守望」上,是直接傳達美軍的承諾、促進區域安全穩定的戰略目標。

說白了,這不是軍事挑釁,是什麼?

除了這次B-1B轟炸機的挑釁外,美軍機就在幾天前剛剛再次飛越臺海周邊空域——一架美軍軍用偵察機,再次飛越分隔臺灣南部和菲律賓的巴士海峽。

「飛機守望」 4月30日在推特上公布,一架美國海軍EP-3E電子反潛偵察機航經巴士海峽,由東北往西南朝南海方向飛行。

這是美國軍機一個月內,第13次出現在臺海周邊空域。

前12次美軍軍機出現日期及機型分別為:

第1次為4月8日RC-135U電偵機、第2次在4月10日RC-135U電偵機、第3次為11日EP-3E電偵機、第4次為12日EP-3E電偵機、第5次與第6次皆在13日,分別是RC-135W電偵機與P-3C獵戶座反潛機;

第7次是14日的P-3C獵戶座反潛機、第8次為15日RC-135W電偵機、第9次為17日RC-135W電偵機、第10次在18日為P-3C獵戶座反潛機、第11次在21日為EP-3E電子偵察機,第12次為P-3C獵戶座反潛機。

美EP-3E電子偵察機是美國海軍唯一的一種陸基信號情報偵察機,由美國洛特希德飛機公司製造。它是一種渦輪螺旋槳飛機,配備有4個T56-A-14引擎,體積較大,因而隱蔽性也較差。

這種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電子偵察機,據報導將於2025年退役,最終可能被無人機和直升機取代。

近期,美軍艦艇也頻頻在中國領海附近出沒,主要是臺海和南海附近。除了想對亞太地區的一些國家顯示,航母「趴窩」對自己在西太軍事存在沒有影響外,美軍會在這兩個地方故意製造摩擦嗎?

比如,4月21日,「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美國」號(LHA-6)、「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巴裡」號(DDG-52)、「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邦克山」號(CG-52)都在南海海域活動。

22日,澳大利亞「帕拉馬塔」號護衛艦加入這三艘美軍艦,進行「聯合演習」。23日,美軍驅逐艦「巴裡」號穿越臺灣海峽。

4月30日,美國媒體刊登文章稱,「美國軍艦罕見地一連兩天在南海挑戰中國等國家對海權的聲索。觀察人士擔心,在新冠病毒疫情繼續席捲全球各地時,美中兩國在那裡的軍事衝突風險增加」。

原因是,美海軍第七艦隊4月29日表示,「邦克山」號飛彈巡洋艦當天在南沙群島,又實施了一次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FONOP)」。美國軍方聲稱,「目的是以挑戰中國大陸、越南和臺灣對那片海域提出的過分主權主張」。

而就在一天前,中國軍方指責美國海軍「巴裡」號(USS Barry)飛彈驅逐艦「未經允許非法闖入西沙領海」,並聲稱已派海空力量將「巴裡」號驅離。

4月28日,中國國防部在其網站主頁的首要位置刊登聲明,斥責美國軍艦非法闖入西沙領海。

這份由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發表的聲明說,美國海軍「巴裡」號飛彈驅逐艦「未經允許非法闖入西沙領海」,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而且,美方挑釁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嚴重侵犯中國主權,人為增加地區安全風險。

聲明稱,南區部隊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堅定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事實上,「邦克山」號巡洋艦、「巴裡」號驅逐艦以及「美國」號兩棲攻擊艦,與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徵部隊,過去幾個星期一直在南海活動、巡航。

不久前,北京宣布在三沙市之下設立西沙和南沙兩個行政區,強化其主權主張。在軍事上,遼寧號航母及護衛艦隊繞臺南下,和在南海的行動。似乎都讓美國人有點焦慮,覺得疫情不能讓自己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威懾減弱。

「巴裡」號常駐日本橫須賀美國軍港,在疫情期間,是在西太平洋海域十分活躍的一艘「伯克」驅逐艦。該艦配備「宙斯盾」作戰系統、多種型號的飛彈,其作戰範圍超過4000海裡。這艘軍艦在過去三個星期裡兩度穿越臺灣海峽。

美國軍方沒有對「巴裡」號飛彈驅逐艦這次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內航行提供行動細節。此前,美國軍艦採取類似行動時,五角大樓曾說,這類行動是為了「挑戰中國對這一海域過分的海權主張」。

上星期五,五角大樓發言人霍夫曼(Jonathan Hoffman)大言不慚地說,「疫情緊張,但是我們更要去南海」。

霍夫曼的藉口是,「假如我們不在那裡行動的話,他們會更加咄咄逼人地在那裡實施擴張、加強海軍在那裡的活動。我們的另外一個重要考慮,是讓地區的盟友和夥伴國看到我們致力於地區的安全。」

但是,美方確實應把精力放在本國疫情防控上,同時為國際抗擊疫情多做有益的事。不過,美國最近的表現更多的是想「甩鍋」, 把自己抗擊疫情的不力表現推卸給別人。

甚至,連美國絕大多數傳統媒體都看不下去了,最近詳細羅列了疫情還沒在美國暴發時,白宮如何輕視疫情的表現。

地區觀察人士們擔心,在新冠病毒疫情當頭,美國在南海展示軍力可能會增加軍事衝突的風險。

華盛頓會不會借一場在南海的摩擦,來轉移國內各派對自己抗疫糟糕的大量批評、指責?

綜合來看,美軍在臺海和南海的行動比以往更加頻密,各方注意到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維護自己軍事霸權國的顏面,不希望因為航母「趴窩」讓夥伴盟友認為美軍在西太的威懾力大受影響;第二,給中國施加威懾壓力,保持牽制力。

但是,必須注意到,這次美軍在臺海和南海地區出動反潛偵察機比較多,主要目的很可能是偵察解放軍海軍攜帶核飛彈的戰略核潛艇是否有異常活動。因為一旦中國戰略核潛艇進入南海腹地,就有能力直接攻擊美國本土。而戰略核潛艇在臺海周邊遊弋,更是美軍不想看到的。

實際上,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3月出現或可能經過臺灣附近海空域的美國軍機也達到11批次。

根據「飛機守望」數據梳理後發現,第一次是3月11日1架RC-135W;第二次是同一天的1架P-3C;第三次是12日的P-3C;第四次是18日的EP-3(兩次出現,其中一次在香港附近,一次在巴士海峽附近)、第五次是RC-135U。

第六次是22日的EP-3E、第七次是25日的一架EP-3E、第八次是26日的一架EP-3E;第九次是27日的一架EP-3E;第十次是27日的一架RC-135U;第11次是31日的一架P-3C。

從整體來看,今年3月和4月出現在臺海周邊的美國軍機主要有兩大類,一類為電子偵察機,包括RC-135系列和EP-3E,前者屬於美國空軍,而後者屬於美國海軍。另一類為反潛巡邏機,主要是美國海軍的P-3C反潛巡邏機。

其中,美方電子偵察機對中國沿海地區偵察路線、頻次相對固定。美國偵察機也會對俄羅斯等國進行例行性偵察。在某一地區熱點局勢升溫時,美軍電子偵察機還會被臨時加派到該地區,伊朗局勢緊張期間,美國派往海灣的各類偵察機數量陡增。

而EP-3E電子偵察機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探測核潛艇的活動。其搭載的AN/APS-134(V)為I-band(9.5-10吉赫亞波段)海上偵察雷達。最早設計用於反潛艇作戰工具,可以在公海上探測到敵方潛艇。APS-134(V)是一種脈衝壓縮雷達,安裝有快速掃描天線及數字處理系統。該裝置具有三種操作模式,A、B以及C。

其中,A模式用於在海上對小型目標進行搜索,搜索範圍限於59千米以內,其掃描率為150rpm,脈衝重複頻率為2000pulses/s。B模式用於範圍大至278千米的海上偵察,其掃描率及脈衝重複頻率分別為40rpm及500pulses/s。

C模式也用於278千米以內的海上偵察,其掃描率僅為6rpm,但精度較高。傳輸頻率為9.5-10吉赫(A及B模式)、9.6-9.9吉赫(C模式),功率輸出為500瓦(平均),500千瓦(最高),天線方位角為2.4度,4度(最高),使用方式垂直。

相比電子偵察機,P-3C反潛巡邏機的多次出現就更加目的明顯了。該型機就是針對特定國家潛艇的行動。因為,以往美軍反潛巡邏機較少在該地區定期活動。在東海附近,日本的P-3C反潛巡邏機較多。

軍事分析人士認為,一旦有戰略核潛艇進入這一地區的海域,對美國而言則是一件可能威脅軍事安全的大事。

當然,從目前來看,從飛行路線、機型選擇、架次規模來看,美軍機仍處於常態化巡邏,也不排除美軍在亞太地區核動力航母因疫情「趴窩」後,強化美軍機偵察、巡邏來彌補大中型戰艦不足的考量。

「李光滿冰點時評」近期精彩文章連結:

  1、美國將全面審查中國四家在美電信運營商!

  2、這是一場以屠殺中國為目的的大圍剿!

  3、九方面研判全球形勢和國際政治走向! 

  4、五大徵兆,八大方略,全球大變革時代來臨?

  10、中國與美國:合作還是對抗?

  11、美國全球撤僑有何深意?

  12、美國又對華為舉起屠刀!

  13、四重危機來襲,全球局勢將向何處去?

  14、美國欲通過議案洗劫中國巨額財富!

  15、中國絕不能再救「中山狼」! 

  16、趙立堅、華春瑩、耿爽聯袂重劍出擊!

  17、大爆發,大暴跌,大衰退,上帝救不了美國!

  18、十個方面分析危機帶來的大變局!

  19、關於「外國人永久居留」,再說十點意見!

  20、七個方面分析全球疫情的影響及未來走勢!

  21、十個方面的深刻反思!

  22、美國對華圖窮匕見凶相畢露!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密集現身臺海後,島內發覺不對勁了:真正的目的不是臺灣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解放軍軍機密集現身臺海,引得島內輿論沸騰,國民黨議員黃敬平在接受採訪時分析稱,大陸的做法不是衝著臺灣,因為大陸根本不把臺灣放在眼裡
  • 大陸軍機臺海密集訓練會否擦槍走火?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27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解放軍在臺海地區組織實戰化演練
  • 美軍剛闖臺海,西沙群島又現身不速之客,一個細節曝光,必須警惕
    在美軍「威爾伯」號驅逐艦擅闖臺海後,又一「不速之客」現身西沙群島。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海軍「無暇」號測量船26日被曝出在西沙群島附近航行,這艘偵察船於數天前進入南海。「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26日公布消息稱,根據航跡圖顯示,這艘測量船於2月23日航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隨後向西南方向航行,目前正在西沙群島附近。
  • 國防部警告美軍強闖領空後4天,美C130運輸機掛民航註冊號進入臺灣,挑釁目的明確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美國政府一直對臺海兩岸關係保持有「不獨,不武,不統」的狀態,在美國看來這樣的狀態是最有利於大打「臺灣牌」的。但不過在川普時代這樣的狀態已經被徹底打破,美國的瘋狂做法,導致臺海局勢瘋狂升溫,反觀美國政府正在不斷地派出政客竄訪臺灣,並且加強與民進黨當局的勾連,大陸方面已經多次明確地發出警告,禁止美國和臺灣地區的一切官方往來。
  • 三軍聚集,誰會打響臺海第一槍?
    六月份以來,美軍在臺海和南海區域展開一系列瘋狂活動,對大陸實施密集軍事抵近偵察,試圖碰瓷引發軍事衝突,形成國際關注熱點,幫助特離譜轉移國內矛盾並撈取選票。同時,特離譜當局發出越來越明確的支持臺毒信號,鼓勵菜蠅蚊在邪路上越走越遠,試圖逼迫大陸不得不動用武力,進而挑起兩岸戰火。
  • 悍然穿航臺海後,美軍艦又擅闖中國西沙領海,解放軍立即展開行動
    拜登政府上臺之後,雖然美國的外交政策有所調整,但是美軍艦機到南海地區攪局挑釁的做法卻在延續。
  • 【音頻】美軍機圖降落臺灣或引發戰爭 解放軍臺海演習震懾臺獨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解放軍與美軍臺海周邊頻繁展開軍事行動、隨時可能擦槍走火,臺灣必需防範陸美再度發生撞機事件之後,美軍機迫降臺灣機場的可能性,臺灣也可能由此介入陸美軍事鬥爭,進而引爆兩岸危機及軍事衝突。今年上半年,大陸軍機進入「臺灣防識區」達19次,期間甚至飛越海峽中線。
  • 【解局】美軍機擅闖解放軍演習禁飛區,想「碰瓷」?
    圖源:參考消息 這種動輒拿國際空域來打「擦邊球」的伎倆,在南海已經屢見不鮮。此前,俠客島也專門寫過文章,分析美軍軍機在南海的抵近偵察行動。(詳情點擊《【解局】一周4次抵近廣東沿海,美軍偵察機想幹什麼?》)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的監測結果顯示,本月已有近10架次的「挑戰者650」偵察機出現在南海上空,最近一次同樣發生在8月25日。該機當日上午8時左右自東向西穿越巴士海峽,隨後進入南海,向西飛行了一段距離。
  • 美軍機,南海,3000次!
    上半年,美軍在中國南海地區先後派出「羅斯福」號、「裡根」號、「尼米茲」號航母;同時,美軍偵察機、艦艇來南海地區對我國海岸頻繁抵近巡航。美國當局卻「賊喊捉賊」,倒打一耙,稱我國在南海地區「軍事化」。9月28日,面對美方近期又一輪無端指責,華春瑩在推特再次火力全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列舉事實,駁斥美方謊言。
  • 美軍艦機頻現臺灣海峽,美機起飛疑雲加劇臺海緊張
    臺灣聯合新聞網31日引述臺「國防部」的最新報告稱,「近期美軍聯合盟邦擴大在東海、臺海及南海地區機、艦巡弋力度,而中共『逢艦必跟、逢機必查』」。報導稱,臺「國防部」當天公布了2020年度「中共軍力報告書」。該報告還首度證實,解放軍每天都派遣艦機,在「海峽中線」以西海空域從事巡弋任務。
  • 獨家|美軍B-52轟炸機100天沒來南海,有人不淡定了
    1月26日,美軍一艘驅逐艦和一艘彈藥補給艦穿越臺灣海峽,成為美國海軍艦船今年第二次穿越臺海,也是5個月內第四次。南海在美國攪局之下短期內難以平靜,除了給正在進行的中國-東協「南海行為準則」談判增加意外因素外,還讓部分域外國家蠢蠢欲動,例如英國和澳大利亞。
  • 夜闖東海、南海!美軍B-1B轟炸機又來攪局了!
    美軍B-1B戰略轟炸機又來攪局了!當地時間6日夜間,駐紮在關島的兩架美軍B-1B夜闖東海、南海,還與日本自衛隊戰機首次進行了夜間訓練。
  • 臺島舉行密集的軍事演訓 大陸已是仁至義盡
    一段時間以來,解放軍軍機赴臺進行大規模戰備巡航已經實現常態化,期間還動用了轟-6K戰略轟炸機,同時還有殲轟-7A首次參加戰巡行動。解放軍戰巡臺島之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竟然大放厥詞,要求大陸停止對臺島的軍事威懾活動。然而,美方的這種說法完全是因果倒置,正是由於華盛頓的對華敵視態度和不斷插手臺海問題,才讓臺灣當局有恃無恐在謀「獨」的道路上狂奔。
  • 曾擅闖南海美濟礁12海裡的美軍驅逐艦與商船相撞
    香港東網8月21日報導稱,本月初曾擅闖南海美濟礁12海裡的美軍驅逐艦麥凱恩號,在馬六甲海峽與商船相撞,左舷受損。
  • 一旦美國出兵臺海,首個打擊目標將遭受飛彈密集轟炸,中國航母進入西太平洋戰備巡航
    在中美兩國的博弈中,美國的優勢在肉眼可見地減少,這也讓拜登政府頻繁對華打出「臺灣牌」,企圖利用臺灣問題對中國大陸進行牽制,從而實現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美國因此不斷強化在臺海地區的軍事部署和存在。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和五角大樓高層也在近期相繼拿臺灣問題說事,稱不希望看到所謂「中國大陸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承諾對臺灣地區的所謂「防禦能力」,甚至還威脅中國大陸,一旦解放軍「武力攻臺」,那麼美國就不得不兌現對臺當局的所謂「防衛承諾」,即可能會派遣美軍介入臺海衝突。
  • 美軍轟炸機被曝兜個大圈飛至南海上空 路線還相當詭異
    據飛行統計平臺的消息,一架美軍B-52轟炸機於1月25日在前往關島部署的途中先「兜圈」飛到南海,在南海上空還進行了一段「曲折」的飛行。    據長期追蹤美軍飛機動態的推特帳戶「飛機守望」1月28日發布的消息,兩架來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B-52轟炸機於1月25日被部署到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
  • 敏感時刻:美日航母南海聯演有何目的?
    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指出,美國為首的國家希望藉由攪動南海緊張局勢增加在這一區域的影響力,讓更多域內、域外國家站隊對抗中國的第一線,同時也讓臺灣問題進一步複雜化,但這些目的不可能實現,美方應該停止這種無謂的試探,否則只會讓情況惡化。
  • 中國在臺海常態化巡航之際,美國航母戰鬥群駛入南海,純屬巧合還是另有深意?
    敏感時刻掀波瀾這是美國航母戰鬥群今年以來第一次進入南海海域。按照美軍印太司令部的聲明,它們計劃部署在美國第七艦隊,以確保「海上自由,建立促進海上安全的夥伴關係,並開展廣泛的行動」。聲明表示,戰鬥群將在南海開展海上安全演練,包括固定翼、旋翼飛機飛行作戰演練、海上打擊演習演練、艦空協同戰術訓練等。
  • 大陸軍機密集在臺海訓練會不會擦槍走火?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27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解放軍在臺海地區組織實戰化演練
  • 美軍在南海!殺機四伏!
    在行動層面,用機動部署取代海外基地固定部署,增加美軍行動的不可預測性進而起到威懾作用。概括起來就是,戰略上可感知,戰術上難以預測,即向盟友傳遞美軍必定會來的決心,同時增加潛在對手的應對難度。具體到南海,美軍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上對B-1B飛赴南海的解釋是,「熟悉南海戰場環境,展示美國空軍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進行飛行,航行和行動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