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艦聞」此前的推送中,報導了7月12日印度向緬甸海軍交付了首批印度國產的「烈火神鷹先進輕型魚雷」的消息,而在7月17日,緬甸媒體「伊洛瓦底江新聞網」報導,緬甸海軍的國產護衛艦「江喜陀」號(F-12)在近日的演習中發射了未知型號的反潛魚雷,疑似是對印度魚雷的列裝實驗。說起緬甸這款以「歷史上最偉大君主」命名的護衛艦,儘管在艦名上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實際上該級艦的次艦「辛標信」號,就於今年4月來華參加了慶祝人民海軍建軍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
緬甸海軍「辛標信」號護衛艦
「江喜陀」級護衛艦是緬甸國產的第一種現代化隱身護衛艦,由緬甸仰光南部仰光河畔的「緬甸海軍造船廠」(谷歌地球坐標:16.695479, 96.230060)承建。同此前緬甸在2005年前後建造的「雍籍牙」級護衛艦相比,「江喜陀」級護衛艦排水量更大,約為3000噸,隱身程度較高,從外形上看,透露著一種「鳥槍換炮」的跨越式升級感。然而不得不說的是,主觀上一眼看去「江喜陀」級護衛艦的外形設計似乎並非出自現代西方艦艇設計師之手,而是與中韓兩家顯得更親。
「雍籍牙」級護衛艦「雍籍牙」號,該級艦隻建造了一艘
今年4月中國船舶報的一篇《【海軍70年】廣州船院:求實創新為軍貿,激情奉獻系國防》文章來主動認領了緬甸的「江喜陀」級護衛艦,證實了該級艦的設計出自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被稱之為「108米級外貿護衛艦」。但該方案此前並未亮相於眾人,國外一些媒體認為,「江喜陀」級護衛艦實際上是廣州船院基於緬甸此前在印度幫助下國產的「雍籍牙」級護衛艦的艦體,對其進行隱身化設計而成的,這樣在施工上能極大的照顧緬甸的國內造艦業,方便國產。
「江喜陀」級護衛艦艦首最前方是兩座RBU-1200型5聯裝250毫米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但該火箭深彈在俄羅斯已經停產,目前只有朝鮮等少數國家還在生產;火箭深彈後方是一門76毫米艦炮,炮塔外形經過了隱身設計,但與中國H/PJ-26型艦炮炮塔外形不同,更接近於義大利奧託·梅萊拉生產的76毫米超快速型艦炮,疑似是伊朗或伊朗向朝鮮技術轉移的「Fajr-27」。
艦首武器區
難以判斷來源的76毫米主炮
發射反潛火箭深彈
艦炮後方和「雍籍牙」級護衛艦相同,安裝了一座防空飛彈發射裝置,使用的是SA-16M型「針」單兵肩扛式防空飛彈,較為簡單的將六管「針」式飛彈筒集成在一起,首艦「江喜陀」號在發射裝置上留有座位,人工瞄準發射。而次艦「辛標信」號則取消了座位,具備了自動發射能力。SA-16作為早期型號的「針」式飛彈,採用銻化銦紅外製導,最大射程約5000米。
六聯裝「針」式防空飛彈
布置了一個露天的人工操作位
「針」式飛彈的兩側各有一座中國電科的945型「海上衛士」艦載無源/光電對抗系統,同型號的產品也裝備在中國海軍的053H2G型護衛艦上;「針」式飛彈的後方是一座六管30毫米近防機炮,外形設計與中國海軍22型飛彈艇上的H/PJ-13型機炮相似,在022型飛彈艇上用於制導機炮的OFC-3型光電跟蹤儀在「江喜陀」級護衛艦的艦橋上方也能看到。
艦上的「海上衛士」艦載無源/光電對抗系統
在中國海軍護衛艦上也有同型號
在「江喜陀」級護衛艦的艦橋兩側,各有一座人操六管14.5毫米「加特林」機槍,同型號的機槍在朝鮮海軍的「椒島」級雙體飛彈艇也能夠見到。
六管14.5毫米「加特林」機槍
朝鮮海軍「椒島」級飛彈艇左右兩側也有同型號機槍
「江喜陀」級護衛艦的魚雷發射管與眾不同的是隱藏在艦橋兩側,艦橋和煙道中間安裝了兩組四聯裝中國C-802反艦飛彈發射裝置,艦尾直升機甲板的兩側也各有一座六管30毫米近防機炮。
魚雷發射口設置在了艦橋兩側
在船電設備上,「江喜陀」級護衛艦主桅杆頂部的球形封罩內是中國的SR-46型對海/對空搜索雷達,也就是H/LJQ-364型雷達的出口版本,主要用於近距離高精度搜索和低空補盲,也廣泛出現在中國海軍艦艇上;桅杆前方抬高的結構上安裝了一座TR-47C艦炮火控雷達,能夠用於主炮和近防機炮的火控。
試航時的「江喜陀」號,主桅杆雷達還未封閉起來
而機庫上方的桅杆安裝的是一座類似於荷蘭泰雷茲-七海公司(Thales Seven Seas)LW-08的L波段遠程預警雷達,實際上應為印度巴拉特電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的許可證生產版本「RAWL-02」,能夠承擔200到300公裡範圍內的遠程對空警戒任務,在印度海軍的驅逐艦上,都能看到此雷達的裝備。
次桅杆的遠程預警雷達
艦載直升機方面,緬甸海軍航空兵在2015年接收了5架空中巴士直升機的AS-365「海豚」2S直升機,緬甸海軍稱這批直升機主要用於戰鬥搜索救援與海上偵察任務,從外觀上看也並沒有加裝反潛任務設備。
艦載直升機
聲吶方面,根據印度媒體的消息,2015年,印度巴拉特電子向緬甸出口了三套「HUMSA-NG」艦殼主/被動複合聲吶,相信就被安裝在了本級艦上,「HUMSA-NG」聲吶由印度國防發展研究組織(DRDO)和巴拉特電子聯合研製,體積較小,直徑約為570毫米,高度650毫米,全重僅60千克,主要用於水聲監測、魚雷預警等。
「HUMSA-NG」艦殼主/被動複合聲吶
動力方面,「江喜陀」級護衛艦應該仍然沿用「雍籍牙」級護衛艦的動力系統相同,四組皮爾斯蒂克(SEMT Pielstick)16 PA6 STC柴油機組成的柴柴聯合(CODAD),最大航速30節。
總體來看,「江喜陀」級護衛艦裝備了目前緬甸能買得起、能買得到的最好、最齊全的武器,除了防空飛彈略顯寒酸外,其餘船電武器的配備還算說得過去,而且從來源上來看,除了中國和印度為「江喜陀」級護衛艦的建造提供了幫助外,朝鮮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肩上裝備的反潛火箭深彈、「加特林」機槍甚至是艦炮上,似乎都能看到朝鮮的參與。(中外艦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