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一直都在伴隨著人類成長,往往當矛盾擠壓到一定的程度,人類都會採用最野蠻的武力方式解決問題,只不過在經歷上世紀的多國混戰後,各國開始對戰爭產生了畏懼心理,二戰末期美國的原子彈震懾力更是非同凡響。核武器是人類發展史上最變態的武器,它雖然結束了二戰,但也給未來戰爭埋下了伏筆。上世紀各國在見識到核武器威力後,
都開啟了研製核武器的工作,畢竟對於這樣不講道理的武器,但凡有點理想的國家都想自己握在手裡。儘管如今實際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算多,但一旦戰爭上升到核戰的規模,對全世界來說依舊是一場浩劫。既然核武器破壞力如此大,那麼假如爆發核戰爭,普通百姓只能等死嗎?專家表示,中國有兩地可供逃生。核武器爆炸除了會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同時還會釋放強烈的核輻射,而核輻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對環境造成摧殘。所以各國抵制核武器並非沒有道理,畢竟假如連家園都遭到致命破壞,人類文明必然會再次出現脫節。只不過就目前來看,核戰爭是未來戰爭的上限,如果咱們真的不幸遭遇,當然不能坐以待斃,而是要想辦法免於這場災難。但假如你深處在核爆中心地帶,那就可以放棄治療了,因為核爆產生的熱量可以頃刻間將你融化。如果是在離核爆比較遠的地方,專家提出了兩個場所的建議,第一個就是現代城市很常見的地鐵站,它可是當代最方便的路上交通之一。目前地鐵站已經在很多城市普及,由於它本身修建在地下,所以在抗震上做得很好。假如你所處的城市有地鐵站,它將會成為你保命的重要場所,地鐵站無論是空間還是耐久度上,都適合大批量的人類躲避,只要不是離核爆太近的城市,地鐵站完全可以抗住核爆的衝擊。第二個地方就是防空洞,它也是最適合躲避核爆的地方,在早前的戰爭中,防空洞專為空襲而生,裡面通常會修建不同的設備設施,其中就包括了儲備糧食的地方,所以可以在短期內滿足一部分的生存需求,只不過並非隨處可見,想要躲進防空洞全憑天意。除了上述的地鐵站和防空洞,實際上生活中的大型地下超市和停車庫等,這些地方都可以成為躲避的場所,總之在遭遇核戰爭時千萬不能慌,讓自己的大腦時刻保持清醒,隨後再作出最正確的打算,不知道各位還有其他推薦嗎?
-END-
大家都在看
人類歷史最接近滅亡的13天,核戰爭一觸即發
中美俄洲際飛彈可攜帶核彈頭數對比:美12枚,俄18枚,中國是多少
烏克蘭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自廢武功卻成就了中國的核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