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為什麼會丟掉東三省?

2021-02-13 平民讀歷史

1931年9月18日,日軍藉口「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炮轟北大營,攻佔瀋陽城,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終於拉開序幕。然而,僅短短五個月時間,到1932年2月,東北全境就宣告淪陷。但當時東北軍是全國唯一一支海陸空齊備的軍隊,為何卻在短短數月,失師喪地,讓三千萬同胞淪為亡國奴呢?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東北軍的實力。在張作霖苦心經營之下東北軍極盛時,有陸軍40萬,能獨立生產捷克式,花機關,自動步槍等輕武器,還有獨立的海軍,空軍,擁有自己的坦克部隊和航空隊。炮兵尤其出色,後來東北軍改編,炮兵就改編為10個團,要知道抗戰時,炮兵對中國軍隊來說是稀缺資源。

當時關於東北淪陷的報導

當時東北地區的兵工廠就能生產遼十四77毫米野炮、75毫米野炮、100毫米輕榴彈炮、150毫米重迫擊炮等各種口徑的火炮,甚至在生產線上還能看到240mm口徑的大炮,其實力可見一斑。

東北軍炮兵部隊

東北軍空軍部隊

東北軍坦克部隊

然而就是這麼強大的軍事實力,中央軍也難以匹敵的武器裝備,為何在短短數月間,丟失了東三省呢?

首先,當時東北軍主力因未參加「中原大戰」,尚在關內。在東北地區也就只有幾萬的非精銳部隊。

再者,東北軍雖然武器裝備先進,但是戰鬥力不高。本身就是魚龍混雜,很多都是綠林出身,也應了那麼句話「打自己人還行,打別還差點」。在1929年為了收回蘇聯在東北鐵路特權的「中東路事件」中,東北軍損失近10000人,黑瞎子島被強佔。

還有,張學良奉信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真相如何不得而知,懂得人心中都有一點數),為了保存自身實力,選擇不與日軍交火。

最後,就是對日本野心缺乏認識,本以為只是像往常一樣攫取特權,沒想到是全面的侵略。

日軍繳獲東北兵工廠武器

總的來說,還是舊軍閥認識的局限性,妄圖保存自身實力,以鄰為壑,但卻是引狼入室,給中華大地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蔣介石與張學良

1932年1月31日,依蘭鎮守使兼第24旅旅長李杜率吉林自衛軍進行哈爾濱保衛戰。激戰五天,自衛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撤往賓縣。1932年2月5日日軍佔領哈爾濱。東北的淪陷使得東北大地的三千萬同胞成為了亡國奴。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918事變之痛:40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打不過2萬日軍!
    後世有很多歷史學家提出假設,如果918事變時張學良率領東北軍硬拼日本軍隊,結果會怎樣?當時張學良手下有40萬東北軍還配備了飛機、坦克大炮等重武器,比日本在東北的駐軍強得多,日本關東軍總共也就2萬人,日本攻打瀋陽來了不到1000人,瀋北大營守軍愣是跑路了。
  • 【槍】捷克zh-29半自動步槍,當年東北軍也進口裝備過!
    20世紀20年代末期,中國東北軍部隊需要一種可以進行半自動射擊,輕便,射擊精度高的半自動步槍,於是東北軍委託捷克槍械設計師埃馬·紐埃爾
  • 九一八事變之痛:40萬裝備精良的東北軍打不過2萬日軍
    後世有很多歷史學家提出假設,如果918事變時張學良率領東北軍硬拼日本軍隊,結果會怎樣?實際上,918事變時期的東北軍很差勁,東北軍只是一開始按照新三軍編練的時候還算是有點現代軍隊的樣子,其他時間都是烏合之眾,垃圾軍隊。給三句話評價:錢最多,裝備最好,戰力最差!
  • 東北軍消亡史:張作霖在世時叱吒風雲,傳到少帥手裡就爛尾解體了
    東北軍一直是中國近代史上一股強大的力量,他們以東三省為根據地,或出兵關內,或退守關外,建立起了近代中國最大的兵工廠——瀋陽兵工廠,也建立起了一座一流大學——東北大學,組建的空軍也成為近代中國空軍的主要班底。就是這樣一支舉足輕重的東北軍,好像消失得悄無聲息。「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撤回關內,在關內華北地區沿線駐防,參與長城抗戰。
  • 東北軍最早裝備的ZH-29半自動步槍
    ZH-29半自動步槍是捷克斯洛伐克應中國東北軍要求研製的,口徑為7.92x57 mm ,毛瑟彈 7x57mm,長度為1150 mm, 槍管長度545 mm,重4.5kg ,彈匣容量: 5發, 10— 25發彈匣,亦可用20發ZB-26彈匣、30發ZB-33彈匣。 後來中國獲得了一定數量的使用7.92x57 毛瑟彈的ZH-29步槍。
  • 武器大全:繳獲東北軍的ZH29後,日本人山寨了這款半自動步槍
    前段時間狗子和大家聊到了當年東北軍曾經採購過一批捷克製造的ZH29半自動步槍,但數量很少,只能算是實驗性裝備,據說還有仿造的計劃(ZH29的結構請參閱
  • 東北軍手中第一支半自動步槍 來自捷克的ZH29半自動步槍
    1930~1932年間,東北的奉系軍隊採購了510支ZH29半自動步槍,並計劃由奉天兵工廠仿製該槍,但不久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東北軍進入關內,東三省被日軍佔領,大部分的ZH29半自動步槍被日軍繳獲。
  • 張學良為什麼下不抵抗命令?
    918發生當時,日軍一萬多人,裝備以輕武器為主;東北軍三十多萬人,裝備有飛機坦克大炮。連日本國內都不支持關東軍的軍事冒險,派來一個大將叫他們停手。918發生以後,東北軍受令不抵抗撤退到錦州,在錦州挨炸。日軍編制裡沒有飛機,轟炸用的是東北軍自己的飛機。    那麼張學良為什麼下不抵抗命令?918事件的真相是什麼?
  • 918事變後,若50萬東北軍全面抵抗拒不退讓,最後結果會怎樣?
    相信大家一定會記得九一八事變,因為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損失。而日本曾經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責是永遠不值得被原諒的。那麼如果當時若50萬東北軍全面抵抗拒不退讓,而不是選擇放棄抵抗,最後結果會怎樣?
  • 失去的外東北如果還在中國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為什麼要說如果還在中國會怎麼樣呢?這就是今天要討論的主要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弄明白三件事情:外東北在怎樣的存在?外東北還能回歸中國嗎?外東北如果還在中國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今天的分析。
  • 少帥的盲動:東北軍大戰蘇聯的中東路事件
    結果卻是看上去光鮮亮麗的東北軍,在最短時間內就遭到了蘇軍邊防部隊的重創。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剛剛升任東北軍最高統帥的少帥,選擇了用強力去徹底解決中東路歸屬問題。他不僅有蔣介石和東北軍少壯派的支持,還覺得自己擁有著強於蘇聯遠東當局的實力。
  • 少帥的盲動:東北軍大戰蘇軍的中東路事件
    隨著父親張作霖的身亡,與自己對東北軍內部權力的逐步掌控,年輕的少帥已經成為了東亞地區舉足輕重的人物。相比之下,依然掌握著滿洲北部鐵路的蘇俄勢力,則絲毫沒有少帥治下樂土的繁榮昌盛。混戰中,江防艦隊旗艦「利捷」號先後遭到兩輪齊射和飛機轟炸而沉沒。到中午時分,東北海軍有5艘炮艦和運兵船沉沒,200餘名官兵陣亡。進襲同江的登陸蘇軍,則迂迴至守軍側翼,在飛機大炮的火力支援下攻佔同江縣城。東北軍共傷亡500多人,海軍陸戰隊隊長李潤青以下70人被俘。張學良的三江口江防系統,就這麼輕易的被瓦解了。
  • 丟掉幻想,包括丟掉對拜登的幻想!
    如今,民主黨新黨綱的修改,也在提醒我們,丟掉幻想,包括丟掉對民主黨以及拜登本人的幻想。這幾天,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成了美國媒體的報導焦點,因為這是美國2020年大選前,民主黨明星人物集中亮相的「秀場」,同時也會決定出民主黨方面參加大選的候選人,與美國未來四年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