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輕度用戶的角度分析為什麼《Splatoon 2》是個好遊戲

2021-02-15 GameRes遊資網

註:《Splatoon》與《Splatoon2》在核心玩法的區別非常小,本文舉例都來自2。

本次疫情中,任天堂或成最大贏家。NS遊戲機、《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及健身環,都相繼變成了理財產品——看得我這個噴噴玩家很著急,《Splatoon2》必須在大眾視野中佔有一席之地!

《Splatoon2》是什麼

《Splatoon2》是一個第三人稱射擊遊戲。雖然說是射擊遊戲,但策略性極其強。在遊戲裡,你是一隻彩色章魚,通過各種神奇的武器(比如筆刷,滾筒,油漆桶,狙,等)噴射墨水和隊友達到目標獲勝(或者慘敗)。遊戲內還有各種潮服可以更換,因此它又被稱為烏賊暖暖——但是完全不用氪金,這遊戲除了購買單機拓展包(對遊戲本體沒有影響),只有第一次購買的時候要花錢。

遊戲的玩家對戰一共5種模式:真格排位有4種模式,每種模式兩小時輪換模式和地圖;常規站鬥就是普通塗地,每兩小時輪換地圖。但無論哪種模式,都不是以殺人數目取勝,瞄準固然重要,但基於取勝目標做出戰略決策對取勝更為關鍵。

墨水為核心的設計

如名字所示,遊戲的核心動作就是splat,噴。一般的射擊遊戲噴子彈,你作為一隻烏賊,當然是要噴墨水了。遊戲沒有道具和鍵位需要選擇,主要平A狂噴,偶爾也可苟在自家墨水裡陰人。墨水支撐起整個遊戲的操作:墨水噴到敵人身上就是子彈,噴到牆上就可以潛在墨水裡攀巖走壁,噴到對方腳邊就可以阻止別人行進的速度,潛到墨水裡就能自己補給墨水儲備以及治癒自己被噴的傷口(?),墨水本身還可以成為局面結算的分數,等等等等。

這一以墨水為核心的設計,直接的好處就是,一摸就會。老任的厲害,不僅在於知道玩家是怎麼玩遊戲的,而且知道非玩家是怎樣玩遊戲的。NS的出圈大作基本上都有這個特徵:《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Labo》,健身環或者《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不管遊戲是續作還是全新類型,其新人友好度都很高。

以《Splatoon2》為例,墨水的設定真是神來之筆:

1)具有直接的映射關係,容易理解和接受。Splatoon的創作過程特別提到,遊戲在原型測試階段把人物角色從豆腐方塊改成兔子,又從兔子改成了現在的烏賊,因為烏賊這一形象在形態上和遊戲的玩法更符合玩家腦中基於真實世界建立起來的概念模型。

在遊戲裡,武器的外形和它的用法也具有相當直覺的聯繫,比如油漆桶就是潑墨,它一下潑那麼多墨,傷害和塗地當然大,那也意味著耗墨快。

一個反面案例是,有些遊戲要求玩家在大腦中建立諸如「A顏色/形狀代表B屬性,B屬性影響C技能」這樣複雜的迴路,這在非遊戲領域幾乎不會被提到,這種新概念的建立對新人玩家的學習成本很高。

2)使用墨水作為一個最為集中和聚焦的概念,不引入無必要的新概念。當然某些遊戲整一些花裡胡哨的概念是因為它需要為氪金玩家找到入口. 但大問題是,很多遊戲已經形成了某種類型,比如MMORPG,它的核心玩法、操作和界面都在迭代中趨於一種特定範式。

這種範式是對於熟悉這類遊戲的玩家是有效的。問題是,與操作無關的元素的堆疊會造成信息認知的負擔,新人玩家需要很長的時間建立起對文字和數據的敏感度。數值設計當然重要,但對玩家來說,我們攻擊一個敵人,並不是直接輸入傷害數字,而是通過開槍,那麼了解幾槍殺死一個敵人可能比每槍造成多少傷害就更關鍵,每槍造成的傷害值對於完成玩家的目的是一個中間要素,而對於新人玩家來說更容易變成一個幹擾要素。

3)平衡了功能/複雜度。老任的遊戲設計精髓就四個字:易學難精。Splatoon系列的操作入門很簡單,不需要選技能和武器,不需要考慮道具,甚至沒有角色需要你熟悉,對新人來說,無腦平推也可以享受很多快樂。

一個不知道合不合適的類比:如果說常見的多人遊戲比較像西洋棋,那Splatoon系列就比較像圍棋。西洋棋的每個棋子都具有不同的走法,要開局,就首先要學會每個棋子的走法;而圍棋的核心規則則精簡到只有一條,那就是保證棋的氣口。沒有拉踩的意思,但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任何棋類運動的人,當然是圍棋的初始規則更好記。

控制與反饋

遊戲幾乎沒有組合鍵位(雙槍的瞬移勉強算組合吧,但是也不複雜),也沒有選擇面板,一個鍵對應一個操作,而總操作也就是5-6個。對於我們這種輕度玩家,這一點在遊戲裡其實十分重要。拿《曠野之息》舉例,我上一次打開遊戲是2年前,稍微打了幾小時,因為趕畢業論文放下了;現在想要繼續玩,但已經忘記操作,又不想重頭開始,也不想在正式遊戲裡死亡太多,就只能讓它一直尷尬地呆在卡包裡積灰。當年同步積灰的噴噴卡帶,在時隔幾年打開後的第一分鐘,我就熟悉了所有的操作。

當然,《曠野之息》這種情況也有別的解法,比如遊戲檢測到你很久沒有登陸,下次登陸會有一個迷你tutorial之類的。

另外,Splatoon系列的體感體驗超級棒。它不是第一個做體感控制的遊戲,很多遊戲廠也試過不同的體感方式(比如攝像頭之類的),但斯普拉通的體感控制絕對是射擊遊戲的教材。射擊類遊戲一般都使用鍵盤滑鼠,是因為手柄搖杆的速度和精確度都遠遠不如鍵鼠。體感(陀螺儀)加搖杆的方式完全革新了瞄準體驗,它神奇地將角色在靈活性和精準度兩個方向的操控都往前推了一步。

當然,這中間是有軟硬體的配合,比如【減少誤操作而限制有搖杆對視角上下的調整,增加視角復位功能給予玩家在姿勢選擇上的自由性和快速調整能力,靈敏度的多種調整也是基本的設計思路。】[1]但無論怎樣,體感這種訴諸肌肉和空間記憶的操控方式,的確在設計上更加直觀可理解。

在控制感上,噴噴也做的相當好。不管是擊打時根據你射擊/被射擊造成傷害的大小帶來的HD震動反饋,還是鑽進墨汁時「piu」的聲音設計,都給人對遊戲極大的操控感。在設計中,反饋始終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告訴用戶發生了什麼,你的動作觸發了什麼,你能期待什麼,你如何修正。常規設計裡,反饋一般是用顏色文字,彈窗,備註;在噴噴裡,反饋包括聲音、畫面、手柄震動,整個遊戲的信息隱含在各種無形的細節中。這種信息的隱含,正是遊戲能夠同時滿足輕度玩家和硬核玩家的關鍵:打同樣的遊戲,大家領會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對輕度玩家來說,有許多事情在初期不用關注,比如餘光掃到交戰的方向,某處傳來的槍聲,甚至開局時對對方武器的一瞥。這些東西存在,但在低端局裡優先級不高,這些信息和細節完全不會成為操作的阻礙,這就大大降低了輕度玩家的遊戲門檻。而對於硬核玩家,在這許多細節的反饋中可以讀出和整理的信息量則支撐起了遊戲的複雜決策,也給遊戲帶來了無窮多的變化。

社恐友好向的溫暖玩家社區

作為一個硬核玩家對抗射擊遊戲,噴射卻營造了一個友好溫暖沒有祖安話的玩家社區。嘴臭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其實讓玩家不要嘴臭的訣竅很簡單:不會好好說話就不要說。

是的,在噴噴的世界裡,沒有語音或者打字交流這種東西。就算是老任聲稱的語音功能,也是雞肋中的雞肋:必須用一個輔助的app完成,操作複雜,只能邀請好友,等等等等... 鑑於老任其實深諳用戶體驗,而這個語音功能爛到幾乎沒有人使用,真讓人不得不懷疑推出語音是老任團隊對玩家的消極回應:讓我們推出一個超爛的語音服務,假裝回應了玩家要語音需求,實際上玩家還是得乖乖按照我想的沒有語音的方式來玩耍.

看過一個在老任團隊做遊戲的歐洲設計師訪談,說日本人做遊戲,比較有手工藝人的自傲,相信自己展示給玩家的就是最好的,而玩家一旦接受了他們的設定就會發現其中的精妙之處。當然,【不要語音是遊戲設計者的本意】只是我個人的推測,但就我的遊戲體驗來說,這個設定真的有增加我的遊戲體驗:沒有語音,我就不會被罵菜。

那些手握話語權的遊戲測評人常常因為沒有語音給噴噴扣分。但,那完全是用他們的屁股在想事:沒有語音,咋指揮隊友,輸了怎麼罵人推鍋?而我們這種新人玩家,就是那個要被指揮,被罵,被推鍋的人。真的,大部分遊戲都在考慮核心玩家時,謝謝老任考慮我們這種高自尊低水平新人玩家。和朋友玩,贏了就是躺贏(內心:我憑實力贏的!),輸了就是背鍋(內心:你再厲害我也輸了啊??)。

和陌生人玩,那能匹配到一起起碼說明是一個層次的菜,五十步菜雞被一百步菜雞罵當然不服氣了。所以,沒有語音對還在摸索遊戲又不願意被judge的朋友來說,體驗其實相當不錯。

語音不會阻礙到遊戲的進行,當然是有一些前提。

首先,遊戲節奏非常快,快過市面上你能見到的大部分遊戲。噴噴地圖小,死亡和復活都很快,一局總時長3-5分鐘的遊戲可能全隊4個人可以收對方80個人頭。而當雙方實力具有碾壓性差距的時候你可以在20秒後就體會到「開始了嗎?不,已經結束了」 。交流一般是這麼個流程:判斷局面-傳遞信息-等待對方接收信息-對方執行信息;而噴噴裡,等到對方開始執行信息,局面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

歸根到底,語音系統的目的是完成遊戲裡信息的交流。在噴噴的小地圖裡,玩家通過視覺就能辨認戰局情況,隊友之間的配合則可以通過預設的兩種信號發送:this way(這邊來), ouch(死後提醒隊友不要飛到自己身邊送)/booyah(給隊友鼓勁以及給booyah彈發送能量)。

在拿掉語音系統以後,遊戲裡的交流並沒有變少,因為每個合格的烏賊都會在實戰裡被培養出觀察全局的意識,隊友之間的交流不是通過語言,而是通過行動而達成的。「你說一句話的目的,是要讓聽到這句話的人接受這句話。如果你能什麼都不說,別人也接受,那不是最好的嗎。」 (電影《姑奶奶》)

另一個無語音的可行性在玩法上。噴噴裡沒有ADC或者輔助的概念。走位到位誰都可以ADC;奶也是不存在的,被傷到了地上隨便找自家墨水潛一下就回血了。在這種機制下,隊友之間的關係是策略上的互助,而不是功能上的互補。你的意識怎樣,全都體現在段位裡。

就我個人的經驗,我打A以下的rank打得都蠻痛苦的,反而升上了A以後打得更盡興,因為隊友之間真的會有無聲的默契。或許,這也得益於,當系統拿掉你輸掉遊戲以後的情緒宣洩渠道,你才會開始認真反思自己水平的問題吧。就很佩服《Splatoon2》,其實它最厲害的地方是它真的有在鼓勵和幫助玩家成長。

在噴噴遊戲裡的廣場上,當你的角色靠近其他玩家時,他們的頭上會出現一幅畫,這幅畫是玩家自己的塗鴉,也就是Splatpost。這些塗鴉沒有任何點讚或者評論的功能,只是玩家自己想法的呈現,可就是因為這份純粹性,總能讓我在遊戲裡會心一笑。

代中趨於一種特定範式。遊戲拿實力說話,而不是拿錢說話。話糙理不糙,在氪金遊戲裡,你以為你玩的是遊戲,其實你是被人民幣玩家玩的那個遊戲。不是一棒子打死說氪金機制下就沒辦法做好遊戲,而是氪金機制下一定是有些用戶的體驗會worse than others。

非射擊愛好者也會愛上的世界觀

烏賊的世界觀蠻有意思的,對世界觀有好奇的朋友可以去B站搜噴射戰士世界觀。人類因為海平面上升滅絕後,烏賊和章魚率先登陸陸地,並進化出了人性和動物兩種形態。結果海平面再次上升,陸地生存空間變小,烏賊和章魚開始了戰爭,最終烏賊取得了勝利,章魚進入地下生活。為了不忘記戰爭,烏賊們不忘歷史,把曾經的戰役變成了多人運動(?),這也就是遊戲裡的多種遊戲模式。(不知道為什麼,腦海中划過和平精英.)

比較有意思的是,遊戲設定烏賊是一個熱愛唱跳rap的種族——是真的有烏賊語rap,而且還挺好聽的。偶像和歌舞文化在這個遊戲裡特別重要,在遊戲外,也有延伸出來的全息投影演唱會(KK還客串了),B站也有splatoon的音樂和演唱會,感興趣請去聽一聽,特別搖滾特別棒。

注[1]體感瞄準:手柄操作射擊遊戲的新時代標準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104342


相關焦點

  • 分析:《雷霆戰機》如何讓用戶付費(上)
    遊戲於2014年3月20日上線,目前維持在App Store銷量排行榜第2名,落後於《刀塔傳奇》。根據奧飛動漫的半年業績報告估算,《雷霆戰機》的收入已達到3億人民幣左右。  二.整體框架分析  遊戲的系統結構並無特殊之處,用戶利用闖關積累資源,使用資源進行養成,角色能力提升後繼續闖關,並且通過體力上限來控制用戶的遊戲進度。
  • 《Splatoon 2》中稀奇古怪的武器,原型都是啥?
    《Splatoon 2》獲得了業界很好的評價,其在MetaCritic的匯總得分為83/100,高於前作的81/100。截至2020年6月底,任天堂財報宣布本作全球銷量已達1071萬份,為任天堂Switch上第九暢銷的遊戲。所有Splatoon 2的武器看起來都很稀奇古怪、花裡胡哨。在它們「幼稚」的外觀下,還具有協調工業設計的美感。
  • 飛魚科技CEO姚劍軍:做一款成功遊戲的5個條件
    我們其實是一個工作室機制的公司,我們旗下有13個工作室,近400名員工,目前我們有6家子公司,成都也有一家,接下來我們也會嘗試在成都找到更多開發者一起做遊戲,目前我們上線的產品大概有15款,應該算是比較少的。  我們公司的13個團隊,我每天都跟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溝通,包括公司的管理,包括我現在兼任《神仙道2》手遊製作人。
  • 小米CC9輕度體驗:無功無過的自拍神機
    總得來說,在730之前,作為7系處理器的當家花旦,710目前遊戲體驗只要不追求極限畫質的極限流暢,主流這兩款遊戲還是勉強能應付的。不過必須要吐槽的一點是每次打開前置都得看一遍水滴上的動畫效果才能開始用,速度堪比升降攝像頭,實在想不通這個公版水滴有啥好炫耀的,還是說想讓小女生自拍前有個儀式感,未免也太牽強了。
  • 遊戲的「娛樂性」引發付費 《戰艦世界》盈利模式分析
    遊戲「玩點」是什麼先做一個主觀的定義,遊戲是軟體產品中的一個特例,它不會向使用者提供任何有意義的功能,而單純提供「用戶體驗」。用戶願意為遊戲付費是因為該遊戲玩法能提供到「良性的用戶體驗」。儘管市面上已經有太多「無腦數值流不斷合服刷玩家」的遊戲了,但不可否認這類遊戲至少是滿足了大R們的體驗,所以才有玩家願意付費。「盈利能力」是建立在遊戲的「娛樂性」之上的,兩者從來就不是對立關係。所以要討論盈利模式,就需要從遊戲的「玩點」談起,挖掘玩家為什麼玩這款遊戲。
  • 直面會詳情 & Splatoon2 v4.0更新詳情
    splatoon 2 在今早的任天堂直面會上發布了一系列的相關更新,本次更新除了帶來了部分新的武器和武器屬性調整外,還對祭典規則進行了大的變動。4.0版本將於今天更新,內容包含祭典規則變更,新武器追加。
  • 《噴射戰士2》新手上路小貼士~
    :該模式是splatoon最主要模式,能讓玩家快速適應splatoon獨有的對戰樂趣。2:選擇適合自己的武器。前文也說了,新烏賊在打通單機後基本就能找到自己比較喜歡的一類武器,那麼可以拿來作為主力武器來多塗地適應splatoon和別的突突突遊戲完全不一樣的對戰節奏。如果打通單機還是沒有特別喜歡的武器,個人推薦小綠槍這把武器(請參照7樓)。
  • 為什麼說MMO遊戲是一種強社交遊戲類型?原來是因為這4個優勢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GWB立場)我們常說MMO類型遊戲的是一種強社交遊戲類型,為什麼說MMO是強社交類型?強在哪裡?優勢是什麼?這是今天要梳理的重點。首先要區分一個概念,強社交和強制社交,這是兩個區別比較大的定義,強制社交的遊戲比如鬥地主等棋牌類,DOTA2和LOL這樣的MOBA類,這些競技遊戲設計的核心規則就包含對戰,所以是強制社交類型遊戲。
  • 【遊戲分析】新版《刀塔傳奇》分析首發
  • 《夜神安卓模擬器2016年熱門手遊電腦版行業趨勢分析報告》
    PART2: 2016手遊電腦版各遊戲熱度趨勢分析1、經典老遊戲電腦版市場熱度趨勢分析2、精品新遊電腦版市場熱度趨勢分析艾瑞機構統計顯示,截至15年年底,二次元用戶群體已達2.19億用戶,在這些二次元用戶當中,有超過93%愛玩遊戲。換而言之,也就是有將近2億的二次元玩家群體。這部分人群的價值絕對不容小覷。
  • 腦電波告訴你為什麼《GOW》在國內完敗《COK》|遊戲葡萄
    本次研究我們聚焦於當下最火爆的手機平臺,選擇《部落衝突》,《列王的紛爭》,《戰爭遊戲:火力時代》(COC、COK、GOW)三款成功的手機戰爭策略遊戲作為研究對象,對這三款遊戲的新手體驗進行研究,通過分析對比玩家在體驗遊戲時的腦電波,發現和了解玩家在手機策略遊戲中的思考模式,同時也從更客觀的角度找出這三款遊戲成功的秘密。
  • 和血跡一樣,用最刑偵的方法告訴你《Splatoon》裡這些墨水痕跡是怎麼形成的
    《Splatoon2》已經發售了好一陣子了,殘酷的烏賊世界的「戰爭」依舊在持續著。
  • 從多維角度解構War Robots的遊戲設計和商業植入
    遊戲中,玩家們將控制巨型機器人,通過奪取信號塔,或者摧毀其他機器人來擴張和控制自己的領土。去年是《戰爭機器人》成績輝煌的一年,年銷售額增長了5倍,月銷售額超過了350萬美元,遊戲安裝量翻了三倍,達到了5000萬,並且擁有約80萬的日活躍用戶量。為什麼《戰爭機器人》如此吸引玩家?
  • 從多維角度解構《戰爭機器人》的遊戲設計和商業植入
    遊戲中,玩家們將控制巨型機器人,通過奪取信號塔,或者摧毀其他機器人來擴張和控制自己的領土。去年是《戰爭機器人》成績輝煌的一年,年銷售額增長了5倍,月銷售額超過了350萬美元,遊戲安裝量翻了三倍,達到了5000萬,並且擁有約80萬的日活躍用戶量。為什麼《戰爭機器人》如此吸引玩家?
  • 從美術的角度談遊戲關卡設計
    )、敵人血量B(Enemy Blood)等五項屬性;影響遊戲難度的關鍵在於掌握與敵人生存相關變數的臨界值,因此通過這些相關屬性結合運算,便可以用明確的數學模型來表達敵人生存的臨界值,也就是塔防遊戲難度的平衡。
  • 策劃乾貨:看《戰艦世界》如何在研發階段就將贏利點最大化 新浪遊戲
    用戶願意為遊戲付費是因為該遊戲玩法能提供到「良性的用戶體驗」。  儘管市面上已經有太多「無腦數值流不斷合服刷玩家」的遊戲了,但不可否認這類遊戲至少是滿足了大R們的體驗,所以才有玩家願意付費。  「盈利能力」是建立在遊戲的「娛樂性」之上的,兩者從來就不是對立關係。所以要討論盈利模式,就需要從遊戲的「玩點」談起,挖掘玩家為什麼玩這款遊戲。
  • 2019遊戲出海、小遊戲和雲遊戲
    還有一點,在初期相對來說玩法比較新穎的遊戲有可能引爆市場。第二,競技遊戲,回到兩大細分市場:客戶端遊戲和移動電子競技市場,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客戶端遊戲市場出現了負增長,很多朋友會問為什麼客戶端電子競技遊戲反而出現增長?如果我們把客戶端電競遊戲和客戶端遊戲做佔比的分析,把移動電競和移動佔比做佔比分析,共同比較會發現,現在移動電競的比例低於客戶端遊戲的佔比。
  • 20億用戶待喚醒,騰訊手遊助手背後的模擬器市場不容忽視
    作為填補端遊和頁遊產品需求空白、承接PC用戶的遊戲消費平臺,模擬器已經具備非常大的用戶規模,據易觀近日發布的《手遊模擬器市場綜合分析2020》報告顯示,國內用戶量2020年預計超過1.3億。或許更多同行想要知道的是,為什麼模擬器市場如此重要,騰訊手遊助手對國產遊戲出海又有哪些幫助呢?    國內模擬器用戶量破1.3億,騰訊手遊助手滲透率超71%隨著手遊市場的持續增長,端遊和頁遊在中國網路遊戲市場的份額持續下降,報告預計2022年佔比將低於25%,大量CP選擇了用戶量和市場規模更大的手遊市場。
  • 《火紋》《夢戰》攜手吹響復興號角 淺談戰棋遊戲四十餘年風雨飄搖路
    但隨著千禧年的到來,電腦開始普及,遊戲研發技術高速發展,玩家對遊戲類型的偏好也逐步發生了轉變,戰棋遊戲就此從天堂跌落凡間,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黑暗時期」……從鼎盛到衰敗戰棋遊戲夾縫求生的十餘年為什麼原本紅火無比的戰棋品類
  • 重度遊戲架構方法:人物角色個性養成及商業協作交互(未完待續)
    、奢侈品..417.9、金牌....417.10、頭彩...427.11、戰利品.42八、貨幣基礎.448.1、貨幣與遊戲架構....448.2、利益群..448.3、利益群重合...458.4、貨幣轉換458.5、貨幣擔保478.6、為什麼要綁定/不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