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之上:炮擊金門背後的臺海空中較量

2021-02-12 冷熱軍事史

作者:胖胖的拍拍熊 / 編輯:冷小軍


1958年,人民空軍依靠出色的隱蔽和保密工作,組織多個殲擊機師整建制進入福建沿海前線,在與國民黨空軍的作戰中取得上風,結束了多年來國民黨空軍飛機從福建長驅直入大陸的歷史。


福建沿海地區和朝鮮戰場一樣,出現了一道「米格走廊」,但雙方的均勢沒有持續太久,伴隨著兩岸局勢的又一輪緊張,雙方也即將在臺海上空展開更為激烈的正面對抗。



1958年8月炮擊金門之前,臺海局勢已經很緊張。伴隨著美國的幹涉,國民黨方面積極準備妄想「反攻大陸」,並得到了美國提供援助的許諾。對此,在人民空軍成建制進入福建前線同時,解放軍陸軍和海軍部隊也開始針對性在福建沿海區域投放兵力。


蔣介石


8月23日炮擊金門之後,國民黨空軍處境尷尬。國民黨空軍敗退到臺灣時,攜帶的大批美制活塞式飛機已經在朝鮮戰場被證明過時了,要使用這些老式轟炸機對福建前線的解放軍炮兵陣地進行壓制,就必須首先奪取福建空域制空權。


1958年的臺海兩岸,可能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人民空軍和國民黨空軍在裝備上相差無幾的時刻,隨著米格戰鬥機的大規模列裝和國產化成功,人民空軍擁有了性能不遜於,甚至優於國軍的戰機。


國軍過時的美制轟炸機


在朝鮮戰場和國土防空戰中,F-84已經被證明無法與米格-15及後繼型米格-17對抗。唯一能夠正面對抗的F-86機型數量太少,僅有100餘架,最關鍵的是美國沒有向國民黨方面移交噴氣式戰鬥機的生產線,一旦陷入長期空戰消耗,這些「佩刀」將很快消耗完畢,更不用說臺灣在飛行員的培養上更加無法與大陸抗衡。


此時的臺灣海峽兩岸局勢和二戰中的英倫空戰非常類似,對峙雙方都必須克服海峽天險後才能對敵手進行空中打擊,奪取制空權唯一的途徑就在於誰先將對方拖到消耗的臨界點。


國軍的F-86戰鬥機


此外,由於海峽的特殊地形,被擊落或擊傷飛機上的飛行員將很難歸隊,也就是說除了飛機的損耗之外,雙方必須對空勤人員高昂的損失做好心理準備。



金門炮戰也刺激了美國,除了加大了對國民黨方面的軍事援助,提供了國民黨方面一直想要而不可得的坦克、榴彈炮之外,更是將「響尾蛇」空空飛彈首次提供國民黨方面使用。此外,美國方面開始持續向臺灣增兵,最新式的F-100「超級佩刀」以及1958年剛剛投入生產的F-104星式戰鬥機等先進機型達到100餘架。


美軍F-100超級佩刀


美軍飛機入駐臺灣機場後,開始接替國民黨空軍承擔日常防空任務,這使得國民黨空軍得以將主力投入到臺海空域。美軍先進飛機給了國民黨空軍信心。9月起,國民黨空軍平均每天出動200架次以上飛機進行武力示威,少數尖子飛行員還伺機竄入大陸空域進行騷擾。


對於美國介入之後的複雜局勢,中央軍委的指令非常清晰,那就是人民空軍飛機不進入公海上空作戰,不首先轟炸國民黨方面佔據的島嶼,不主動攻擊在公海上空的美軍飛機。

此外,對於進入大陸空域的國民黨空軍,運用雷達等技術手段,提前做好其入侵路線預判,組織優勢兵力對其進行圍殲,通過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消耗國民黨空軍的整體實力。


不進入公海空域作戰和不主動攻擊公海上空的美軍飛機,是不給美方主動幹涉以口實。此外,也是對於飛行員的愛護,只要在大陸空域內作戰,被擊落或擊傷的飛機上飛行員只要及時跳傘,獲救的可能性非常大。對於熟悉空戰的指揮官來說,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比飛機更為寶貴


截止到8月金門炮擊開始後,人民空軍及海軍航空兵在福建前線方向(含浙江、廣東)一、二線機場部署了500餘架殲擊機,一次性可以出動140餘架次,單次出擊數量上就已經超過了國民黨空軍方面擁有的F-86佩刀戰鬥機的最大保有量,人民空軍首次在飛機的數量和質量都優於對手




國民黨空軍缺乏對福建前線進行轟炸的專用轟炸機,但又不甘心於丟失金門上空的制空權。因此在8月23日金門炮戰開始後,開始組織大規模機群襲擾福建空域,但為了避免大規模空戰的損耗,又在大機群之中分出部分小分隊進行襲擾。


於是,金門空戰呈現出大集中、小分散的特點,這對於雙方一線的殲擊機飛行員技戰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軍殲-5戰鬥機


8月25日國民黨空軍48架F-86戰鬥機飛抵金門上空,其中8架闖入漳州空域,隨即遭遇駐防漳州機場的空9師8架殲-5攔截。此戰之中人民空軍飛行員劉維敏同4架F-86進行纏鬥,從1萬米打到800米,擊落2架,但可惜的是被地面高炮誤射犧牲。


9月24日,國民黨方面再次出動126架次的F-86戰鬥機,掩護RF-84偵察機對人民空軍、海軍的軍事基地進行偵察,並伺機尋找戰機。對此,人民空軍出動248架次飛機迎擊,在此威懾下國民黨空軍不敢深入大陸空域,最終只有2批F-86竄入,在遭遇攔擊後被擊傷1架F-86。


隨後,海航飛行員王自重在追擊戰中擊落F-86戰鬥機2架,但被國民黨方面發射的「響尾蛇」空空飛彈擊中犧牲。


被擊落的國軍飛機的殘骸


在多次小規模空戰交火之後,10月10日這一特殊的日子,國民黨空軍集結了最大規模一次的出擊,累計起降400架次飛機進行多時段襲擾,其中6架F-86竄入福清、龍田上空後,遭遇攔截,人民空軍飛行員杜鳳瑞在擊落2架F-86戰鬥機後,因飛機被擊傷跳傘,但在即將落地時遭國民黨F-86戰鬥機擊中犧牲,而這架F-86隨後被高炮部隊擊落。


金門炮戰開始之後,金門地區事實上處於封鎖的狀態,國民黨當局被迫採取空投方式進行補給,其中白天的空投補給由國民黨空軍的F-86戰鬥機護航,夜間由美軍戰鬥機掩護。

10月3日,人民空軍出動24架戰鬥機進行協同配合,先是從高空吸引走了國民黨方面的掩護機群,隨後出動4架戰鬥機從低空隱蔽出擊,一舉擊落國民黨空軍的2架C-46運輸機,迫使國民黨空軍停止了白天對金門的空投補給。


1958年7月-10月底進行的福建空戰,是人民空軍大規模入閩之後的首次作戰,從戰略部署到戰術執行上,人民空軍展現出了一支精銳空軍的成熟氣度,從戰前細緻的部署,到精準的局勢預判,既不目空一世,也不妄自菲薄,而是能夠冷靜客觀地分析敵我雙方對比。


一線飛行員表現出了高昂士氣和優秀的技戰術水平。在多次小規模空戰中,即使是以少打多的戰鬥,也能夠壓制國民黨空軍的F-86戰鬥機,使得裝備了空空飛彈的國民黨空軍,還是處於下風


時至今日,臺海兩岸再一次站到了歷史節點之上,人民空軍對臺灣方面空軍的裝備優勢,較之1958年已有了更大的提升,惟願那些年湧現出的智慧和勇氣,激勵人民空軍繼續向前。

- 延伸閱讀 -

相關焦點

  • 落在金門的炮彈為何不爆?炮擊金門留下的神秘炮彈如今成寶貝
    從10月25日起,我軍開始「雙日不打金門的機場、碼頭、灘頭和船隻,只對國民黨軍炮兵陣地、觀察所和雷達站炮擊」,10月31日開始則乾脆「雙日不炮擊」——這樣「又打又放又幫」的戰爭奇觀,古今戰史恐怕只有金門炮戰。
  • 從金門到海峽中線 | 臺海危機背後繞不開的山姆大叔
    1954年9月3日下午,數百門火炮向大小金門島的陣地和停泊在金門港內的艦艇發動強大轟炸。對金門發起攻擊,除了迫使常凱申尋求美國支援之外,也不能讓臺海情勢停滯,讓兩岸分裂的現象穩定下來。九三炮戰一直持續到9月22日。這是1949年後第一次「炮擊金門」,引發第一起臺海危機。
  • 炮擊金門,震撼!
    》該系列首次深度、全面、權威披露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歷史內幕,展現60多年前蔣介石集團「反攻大陸」計劃遭到重挫、美國「劃峽而治」的圖謀宣告失敗、海峽兩岸形成「一個中國」的默契過程,彰顯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祖國終將統一的歷史必然。
  • 長知識:解放軍為什麼炮擊金門
    臺灣問題拖到現在,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背後支持臺灣。美國背後支持臺灣,惹怒了大陸,惹怒了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由此,發生了炮擊金門的重大事件。金門位置圖新中國成立不久,解放軍本來要一鼓作氣解放臺灣,但恰在這時,韓戰爆發,中國派出志願軍抗美援朝,因此,耽擱了解放臺灣的最好時機。
  • 「金門炮戰」的硝煙背後(中)
    隨後的20年裡,金門炮戰「打打停停」,從軍事行動逐漸演變成了一場政治鬥爭。本期為您講述——《「金門炮戰」的硝煙背後(中)》。 連死角也不放過  炮擊金門是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規模之大、炮火之烈開我軍戰史之先河。
  • 一錘定音,毛澤東為何最終決定炮擊金門?
    《國家記憶》欄目5月29日起重磅推出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
  • 臺軍在金門前線進行炮擊演習,幾個意思?!
    近日,臺灣突然在距離大陸最近的小金門(僅0.5公裡)進行實彈射擊。小金門,位於金門本島西南方向,居於金廈兩門之間,距離大陸僅0.5公裡,在戰略位置上被稱為「外島中的外島,前線中的前線」。臺灣金門駐軍每年都有例行的實彈演習,但一般都是在4月之後才陸續展開。此次金門駐軍在距離大陸最近的小金門進行實彈射擊,且時間點提前到2月份,很明顯,其傳遞的信息不同尋常!
  • 臺軍金門炮擊演習傳達什麼信息
    據臺媒報導,2月20日,駐烈嶼(小金門)臺軍戰車部隊全裝實彈推進東崗海岸,進行實彈射擊,模擬阻殲「海上進犯敵軍」。
  • 博士國防教育公益課堂(23)金門炮戰與12海裡領海線
    金門炮戰,主要指1958年8月至195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據守福建省金門島及其周邊島嶼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懲罰性大規模炮擊封鎖行動,以及與之相配合的海空作戰,又稱第二次臺海危機、「八二三炮戰」。
  • 炮擊首日,準確命中金門防衛司令部!
    與此同時,雲頂巖下解放軍的數百門大炮已經做好炮擊前的一切準備,炮口直指金門。下午5:30,隨著毛澤東一聲令下,解放軍炮兵陣地上發出了震耳欲聾的炮聲,數以萬計的炮彈朝金門鋪天蓋地地射去。原來,解放軍在找到了金門防衛司令部的具體位置之後,為了讓炮彈能更加準確地命中目標,正式炮擊前,解放軍炮兵專門勘察選定了一座高度、坡度與北太武山相仿的山頭進行炮擊訓練。正因為如此,8月23日炮戰當天,解放軍炮兵的炮彈才能像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命中位於翠谷的金門防衛司令部。
  • 1958:金門炮戰
    戰事在即,美國遂將一批響尾蛇飛彈運交臺灣,第七艦隊亦駛近臺海以展示武力,美國並且表明,如果臺灣和澎湖遭受攻擊,美國與臺北的《共同防禦條約》將自動生效,不過其對於金門、馬祖地位的立場,並未明確。8月14日,國共兩軍在馬祖海域進行了激烈的海空戰,拉開了戰事的序幕。8月23日下午5點30分,解放軍前線指揮部正式發出開始突擊的命令,金門頓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 炮擊金門,無奇不有:被炸得鼻青臉腫,老蔣卻連聲叫好
    作者:張逸民1958年8月23日,炮擊金門。17時整,岸上指揮所命令:「待命行動。炮兵部隊將於17時30分開始炮擊。」劉政委說:「立即將炮擊時間向部隊通報。」定臺島內的軍民,此刻都迎接著即將到來的大炮戰。這炮擊規模有多大?炮擊時會有多大的震撼?炮擊時間會持續多長?這許許多多問號,都在定臺島軍民心中反反覆覆地迴蕩。
  • 金門炮戰 1958年
    於是1954年9月3日,共軍奉命炮擊金門,並持續了十幾天。1958 年8月23日爆發的炮戰,在共軍各式火炮日夜不停的炮轟下,金門在四十四天內總共承受了將近四十八萬炮彈。臺灣八二三戰友協會的呂芳煙,炮戰發生的當天, 他在金門擔任憲兵地面部隊。他回憶起這個令他終生難忘的一天:「1958年8月23日的下午大概五點左右的時候,向金門發炮。
  • 美中臺三角:從一江山島戰役、金門炮戰到飛彈危機 重新認識歷史上的臺海危機
    這是1949年後大陸第一次「炮擊金門」,引發第一起臺海危機。一江山位於台州列島上下大陳島以北,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攻勢,經過激戰,在19日拿下這座小島。一江山被攻陷之後,蔣介石終於決定放棄台州列島,但堅持將大陳島的居民全部轉移到臺灣。1955年2月,在美國第七艦隊的支援下,大陳島軍民撤退,當時蔣介石還派遣蔣經國多次前往大陳島與居民溝通,並且和大陳軍民一起撤離。
  • 1958年毛澤東致信彭德懷:直接對蔣,間接對美,部署炮擊金門
    由於當時政治外交和政治形勢的變化,也為了打擊國民黨的囂張氣焰,中央軍委在最終作出了炮擊金門的決策。 圖|美軍入侵黎巴嫩炮擊金門是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者和國民黨當局。中央軍委的這次行動,以地面炮兵為主體,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方式實施。
  • 韓福東:金門菜刀炮彈造
    自1958年8月23日起,來自對岸數十天的持續炮擊,讓年幼的他萌生「朝不保夕」的恐懼感。慢慢摸透炮擊白天少、入夜多的規律,每到天黑前,他就穿過天井爬到自家挖掘的簡易防空洞內,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看到炮彈爆炸後導致的滿天通紅。李炷烽慢慢學會了聽音辨位,在直不起身的防空洞內,他能大體判斷出炮彈打擊的方位。炮擊過程中,有過連續3天的中斷期。
  • 金門臺軍炮擊大陸自來水廠人員?
    微博截圖  大陸微博上3日流傳一則消息稱,臺灣軍方不顧在金門海域作業鋪設海底管道的大陸施工船,公然向這片海域進行火炮射擊防登陸訓練
  • 臺海局勢升溫, 下一步封鎖金門?
    嗖~~楚天逸直接飛出了那山洞,隨即暗暗的打量著這源之古地,這是一片大山脈,入目皆是高大的樹木,不過那樹木卻極為的稀少,裸露出一片片大地,而那大地之上則是立著各種怪石,這處山林顯得極為的幽靜。 「小傢伙這源之古地之內一切定要小心!」佛老盤踞楚天逸的靈魂核心之上出聲提醒道。 「恩!」
  • 毛澤東決策指揮「金門炮戰!
    、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及在臺海南北兩端軍演。我們特轉載徐焰將軍的文章,看當年毛澤東當年如何決策指揮「金門炮戰」、如何暴打國民黨軍的!8月下旬,毛澤東仍留在北戴河,集中精力思考臺灣海峽的軍事鬥爭問題,並直接指揮了炮擊金門的作戰。8月20日,毛澤東正式決定:立即集中力量, 對金門國民黨軍予以突然猛烈的打擊(不打馬祖),把它封鎖起來。
  • 八.二三金門炮戰的過程
    金門炮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1958年7月,在美國、英國先後出兵侵略黎巴嫩、約旦之際,臺灣倒民黨當局在美國支持下,企圖趁火打劫,叫嚷「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並於7月17日下令其陸、海、空軍處於特別戒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