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 見山博物 加關注
金門,位於廈門東,與大陸最近處231米,行政上曾隸屬福建省。
金門炮戰進行過兩次:
第一次開始於1954年9月3日,持續了十幾天;
第二次開始於1958年8月23日,到1978年12月31日結束。
1949年後,美國決策機構曾一度執行「棄蔣政策」,後因遏制蘇聯在遠東擴張的戰略需要,才改變了這一政策。
韓戰爆發,美軍進駐臺灣海峽。
中共1954年7月23日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提出了「解放臺灣」的口號。於是1954年9月3日,共軍奉命炮擊金門,並持續了十幾天。
1958 年8月23日爆發的炮戰,在共軍各式火炮日夜不停的炮轟下,金門在四十四天內總共承受了將近四十八萬炮彈。
臺灣八二三戰友協會的呂芳煙,炮戰發生的當天, 他在金門擔任憲兵地面部隊。他回憶起這個令他終生難忘的一天:「1958年8月23日的下午大概五點左右的時候,向金門發炮。一發炮廈門大嶝小嶝等島,通 通往金門的太武山打。打的好兇,炮彈落地好像下雨,好像插秧,根本人都沒有辦法預防的事。我一輩子對此的回想是,我們中國人就是打中國人。」
金門炮戰除了炮兵對陣以外,雙方在海上與空中也正面交戰。
歷任中華民國參謀總長與國防部長,陸軍一級上將退役的郝柏村,在炮戰發生時擔任小金門的第九師師 長。他對當年的戰況記憶猶新:「我在小金門,打了四十四天日夜不停,拿我那個師來說,我的傷亡大概是一千人,陣亡的大概是四分之一,三百人左右。但是我那 個師接受的炮彈大約是二十二萬發炮彈,四十四天幾乎沒有一天是停的。」
五十年代初期,中華民國軍隊還控制著一些中國大陸沿海,像金門一樣 的小島。金門炮戰前,共軍攻下了浙江外海的一江山,迫使臺灣軍隊在美軍的協下從大陳島撤退。郝柏村提到了其中的原因之一:「美國同我們中華民國籤署了共同 防禦條約,條約的規定是協防臺澎,金馬(金門、馬祖)不包括在內。對於金馬,美國國會決定授權美國總統臨時作決定。所以毛也想發動這場戰爭來測試美國協防臺灣外島的意向。」
被炮擊的金門島的海灘
被炮擊的金門島的海灘
落在金門稻田裡的炮彈
照明彈在金門島夜空
增援金門島的國軍士兵
增援金門島的國軍士兵
國軍的一次軍事會議
國軍後勤供應部隊疾馳金門
金門島國軍前線觀察哨
國軍軍官站在被共軍炮彈炸開了大洞的房間裡,牆上的國父孫中山的畫像毫髮未損。
國軍在金門島填充沙包,來阻擋共軍打過來炮彈。
金門國軍軍隊正在反擊
金門「東京玫瑰」電臺向大陸宣傳
金門,在炮擊中摧毀的老百姓的房子
躲藏在掩體的婦女和孩子
炮擊過後,在被炸毀的房屋裡尋找食物的金門婦女們
海飄反共宣傳品
使用氣球空飄反共宣傳品
準備空飄的反共宣傳畫
金門,被炮擊後的部隊醫院。
炮彈擊中了醫院的屋頂上的紅十字標誌
金門島面敵情地圖
金門海岸
美軍和國軍
美軍教練國軍美制新式機槍
戰地通訊演練
金門機場硝煙瀰漫
臺灣本土,國軍的儀仗隊
國軍登陸艦在金門島灘頭訓練。
美軍水手,自1949年放棄中國大陸的政策後,美國政府決定捍衛民國,1958年金門炮戰後,美海軍第七艦隊協防臺澎金馬。
遊弋在臺灣海峽的美海軍第七艦隊。
金門,灘頭的永備工事。
THE END
完稿編輯:趙見見 特約作者:丁子懿、左傳、闞澤群、松下助
責任編輯:闢 老 選題編輯:潘瑩斌
見山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關於我們:公眾號 JSBWZZ
更新時間:周一至周五 20:00--24:00 時 周六周日休刊
投稿郵箱:385932499@qq.com
商務合作:JACKPYB 口令 見山
【2014.8.28——2015.8.27】
★見山博物第一年總集 請直接點擊此處
【2015.8.28——2016.8.27】
★見山博物第二年總集 請直接點擊此處
【2016.8.28——2017.8.27】
★見山博物第三年總集 請直接點擊此處
©見山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