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炮戰 1958年

2021-03-05 見山博物

點擊上面藍字 見山博物 加關注

金門,位於廈門東,與大陸最近處231米,行政上曾隸屬福建省。

金門炮戰進行過兩次:

第一次開始於1954年9月3日,持續了十幾天;

第二次開始於1958年8月23日,到1978年12月31日結束。

1949年後,美國決策機構曾一度執行「棄蔣政策」,後因遏制蘇聯在遠東擴張的戰略需要,才改變了這一政策。

韓戰爆發,美軍進駐臺灣海峽。

中共1954年7月23日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提出了「解放臺灣」的口號。於是1954年9月3日,共軍奉命炮擊金門,並持續了十幾天。

1958 年8月23日爆發的炮戰,在共軍各式火炮日夜不停的炮轟下,金門在四十四天內總共承受了將近四十八萬炮彈。

臺灣八二三戰友協會的呂芳煙,炮戰發生的當天, 他在金門擔任憲兵地面部隊。他回憶起這個令他終生難忘的一天:「1958年8月23日的下午大概五點左右的時候,向金門發炮。一發炮廈門大嶝小嶝等島,通 通往金門的太武山打。打的好兇,炮彈落地好像下雨,好像插秧,根本人都沒有辦法預防的事。我一輩子對此的回想是,我們中國人就是打中國人。」

金門炮戰除了炮兵對陣以外,雙方在海上與空中也正面交戰。

歷任中華民國參謀總長與國防部長,陸軍一級上將退役的郝柏村,在炮戰發生時擔任小金門的第九師師 長。他對當年的戰況記憶猶新:「我在小金門,打了四十四天日夜不停,拿我那個師來說,我的傷亡大概是一千人,陣亡的大概是四分之一,三百人左右。但是我那 個師接受的炮彈大約是二十二萬發炮彈,四十四天幾乎沒有一天是停的。」

五十年代初期,中華民國軍隊還控制著一些中國大陸沿海,像金門一樣 的小島。金門炮戰前,共軍攻下了浙江外海的一江山,迫使臺灣軍隊在美軍的協下從大陳島撤退。郝柏村提到了其中的原因之一:「美國同我們中華民國籤署了共同 防禦條約,條約的規定是協防臺澎,金馬(金門、馬祖)不包括在內。對於金馬,美國國會決定授權美國總統臨時作決定。所以毛也想發動這場戰爭來測試美國協防臺灣外島的意向。」


被炮擊的金門島的海灘

被炮擊的金門島的海灘

落在金門稻田裡的炮彈

照明彈在金門島夜空

增援金門島的國軍士兵

增援金門島的國軍士兵

國軍的一次軍事會議

國軍後勤供應部隊疾馳金門

金門島國軍前線觀察哨

國軍軍官站在被共軍炮彈炸開了大洞的房間裡,牆上的國父孫中山的畫像毫髮未損。

國軍在金門島填充沙包,來阻擋共軍打過來炮彈。


金門國軍軍隊正在反擊

金門「東京玫瑰」電臺向大陸宣傳

金門,在炮擊中摧毀的老百姓的房子

躲藏在掩體的婦女和孩子

炮擊過後,在被炸毀的房屋裡尋找食物的金門婦女們

海飄反共宣傳品

使用氣球空飄反共宣傳品

準備空飄的反共宣傳畫

金門,被炮擊後的部隊醫院。

炮彈擊中了醫院的屋頂上的紅十字標誌

金門島面敵情地圖

金門海岸

美軍和國軍

美軍教練國軍美制新式機槍

戰地通訊演練

金門機場硝煙瀰漫

臺灣本土,國軍的儀仗隊

國軍登陸艦在金門島灘頭訓練。

美軍水手,自1949年放棄中國大陸的政策後,美國政府決定捍衛民國,1958年金門炮戰後,美海軍第七艦隊協防臺澎金馬。

遊弋在臺灣海峽的美海軍第七艦隊。

金門,灘頭的永備工事。

THE   END

完稿編輯:趙見見      特約作者:丁子懿、左傳、闞澤群、松下助

責任編輯:闢    老     選題編輯:潘瑩斌

見山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關於我們:公眾號 JSBWZZ

更新時間:周一至周五 20:00--24:00 時  周六周日休刊

投稿郵箱:385932499@qq.com

商務合作:JACKPYB   口令 見山


【2014.8.28——2015.8.27】

見山博物第一年總集 請直接點擊此處

【2015.8.28——2016.8.27】

見山博物第二年總集 請直接點擊此處

【2016.8.28——2017.8.27】

見山博物第三年總集 請直接點擊此處


©見山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2014

相關焦點

  • 1958:金門炮戰
    1958年8月23日的日記中寫道:「下午6時赴湖下晚餐甫畢,正在桌上閒談時,18時30分傳來炮聲,敵準備已久之攻擊動作開始矣。……今日敵炮襲擊,從圍頭以迄煙墩山,全面向我大小金門及大二擔瘋狂射擊幾十分鐘。」駐守小金門的郝柏村事隔多年之後,公布了當年炮戰期間的日記,詳述當年的景況。
  • 八.二三金門炮戰的過程
    大陸方面維持單打雙不打狀態,直到1979年中國大陸和美國建交為止。       金門炮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1958年7月,在美國、英國先後出兵侵略黎巴嫩、約旦之際,臺灣倒民黨當局在美國支持下,企圖趁火打劫,叫嚷「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並於7月17日下令其陸、海、空軍處於特別戒備狀態。
  • 雁默:金門823炮戰60年,蔣蔡格局不可同日而語
    ,臺媒訪問在炮戰中倖存的金門老人,炮戰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是右腳中指被截肢,背上一塊突出處,則是當年動手術遺漏未取出的炮彈塊。接受採訪的金門老人(圖自臺媒)炮戰60年後,久為缺水所苦的金門人,總算盼到了來自福建晉江的水。背上留著大陸炮彈,手上拿著大陸水,電視上播放蔡英文在與薩爾瓦多「斷交」後的「抗中」演說,倖存老人心中想必也是五味雜陳。「……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兩岸關係已經不只是兩岸問題,也是區域問題的一環。
  • 58年金門炮戰兩岸各自用的什麼炮
    ■M1型240毫米榴彈炮需要至少14名炮手操縱。■1944年卡西諾前線,幾名英軍士兵在觀看美軍炮兵演示裝填M1型240毫米榴彈炮。■1958年金門炮戰期間,國民黨軍炮兵操縱美制155毫米榴彈炮開火。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集中600餘門火炮對臺灣國民黨軍據守的金門島突然實施猛烈炮擊,揭開了長達20年的金門炮戰的序幕。
  • 「金門炮戰」的硝煙背後(中)
    隨後的20年裡,金門炮戰「打打停停」,從軍事行動逐漸演變成了一場政治鬥爭。本期為您講述——《「金門炮戰」的硝煙背後(中)》。 連死角也不放過  炮擊金門是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規模之大、炮火之烈開我軍戰史之先河。
  • 金門炮戰60年紀念——軍仕金屬兵人系列第一彈
    金門炮戰,目的解放臺灣,統一中國,國民黨殘餘部隊逃到臺灣,對抗統一,又稱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臺灣稱為八二三炮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
  • 鏡頭下的58年金門炮戰:蔣介石視察金門,炮彈如雨般砸下!
    1958年8月23日下午17時30分,我解放軍猛烈炮擊開始了,掀起了金門炮戰序幕!圖為一群國軍官兵演練後正在稍事休息,前方是布雷區,海灘上插滿了反登陸樁,其目的就是以阻擋人民解放軍的登陸行動。作為國民黨反攻大陸的橋頭堡,金門自然是受到了當時國民黨高層的重點關注。
  • 1958年解放軍對金門為什麼只炮擊不佔領?
    1958年10月3日晚上,中央開會主要分析討論杜勒斯9月30日的談話。
  • 金門「八·二三炮戰」六十周年祭|地圖看世界·歷史系列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史稱八·二三炮戰。此後斷斷續續維持了長達二十年的炮擊。這場衝突給海峽兩岸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今天是八·二三炮戰的六十周年祭。隨著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的籤署,解放軍再次積極備戰東南沿海島嶼作戰。1955年1月攻克浙江一江山島,2月佔領浙江大陳島。此後國共的區域沒有變化。而對金門的作戰始終在籌劃中。福建鷹廈鐵路、戰備機場等相繼建成,福州軍區於1958年春擬定炮擊封鎖金門的方案得到中央軍委批准。同年夏,中東局勢緊張,黎巴嫩危機發生,美國軍事幹預中東。
  • 毛澤東決策指揮「金門炮戰!
    我們特轉載徐焰將軍的文章,看當年毛澤東當年如何決策指揮「金門炮戰」、如何暴打國民黨軍的!8月下旬,毛澤東仍留在北戴河,集中精力思考臺灣海峽的軍事鬥爭問題,並直接指揮了炮擊金門的作戰。8月20日,毛澤東正式決定:立即集中力量, 對金門國民黨軍予以突然猛烈的打擊(不打馬祖),把它封鎖起來。
  • 博士國防教育公益課堂(23)金門炮戰與12海裡領海線
    金門炮戰,主要指1958年8月至195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據守福建省金門島及其周邊島嶼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懲罰性大規模炮擊封鎖行動,以及與之相配合的海空作戰,又稱第二次臺海危機、「八二三炮戰」。
  • 【老照片】今天是823金門炮戰60周年,823廈門風災59周年
    今天對於廈門人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1958年的8月23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炮戰【又名金門炮戰】,第二年的1959年8月23日廈門發生了史上最強颱風
  • 宋楚瑜爆料:金門炮戰後,美國曾在臺南部署核武器
    據香港中評社8月19日報導,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18日晚在臺南演講時爆料,60年前金門炮戰(臺灣稱823炮戰)後,美國曾經以裝有核彈頭的「鬥牛士
  • 「823炮戰」往事:從血淚戰地到「金門默契」
    8月23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臺灣軍事要地金門,出席「823炮戰」62周年紀念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率領若干美方官員,首次飛金門出席紀念活動。當天,酈英傑等前往水頭碼頭,在兩名於1954年金門九三炮戰中殉職的美國軍官紀念碑前獻花致意。
  • 宋楚瑜爆料金門炮戰後 美國曾在臺南機場部署核飛彈
    據香港中評社8月19日報導,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18日晚在臺南演講時爆料,60年前金門炮戰(臺灣稱823炮戰)後,美國曾經以裝有核彈頭的「鬥牛士
  • 【震驚】宋楚瑜爆料:金門炮戰後,美國曾在臺南部署核武器
    據香港中評社8月19日報導,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18日晚在臺南演講時爆料,60年前金門炮戰(臺灣稱823炮戰)後,美國曾經以裝有核彈頭的鬥牛士飛彈協防臺灣,當時的核武器就在臺南的機場。1958年部署在臺灣的MGM-1鬥牛士飛彈 圖片來自臺灣論壇宋楚瑜表示,過幾天就是八二三炮戰的60周年,他有兩個啟示:一是金門看兩岸通水。
  • 國民黨隆重紀念「823金門炮戰」意欲何為?
    > 冷靜觀察 獨立思考 中庸正論中國立場 民族情懷 國際視野追求原創 轉載名家 鼓勵新秀【編者按】金門炮戰
  • 823炮戰60周年前夕 臺軍火速拆毀金門碉堡(圖)
    「誰來救救金門的戰地史跡!」這是一位臺灣老兵在臉書發出的呼籲。  1958年「823炮戰」即將迎來60周年紀念,然而就在紀念前夕,幾處見證歷史的軍事遺蹟被臺軍草草拆毀。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2日報導,臺軍金門軍方近期火速拆除「823炮戰」中的發射反擊炮彈最多的三獅山碉堡及山前營區的「反攻庫」、「復國庫」等幾處軍事設施遺蹟。
  • 60年後再回首:風起雲湧的823炮戰
    1958年8月23日,兩岸軍隊在福建的廈門和金門國前線,發生了大規模炮擊事件。該事件被軍史學家稱為823炮戰。這也是解放戰爭結束以後,雙方軍隊的最大規模交火。整個事件在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東亞地區的國際形勢。
  • 1958年毛澤東致信彭德懷:直接對蔣,間接對美,部署炮擊金門
    1958年7月15日,美軍派遣海軍陸戰隊進攻黎巴嫩等國家。7月16日,我國政府立即發表了聲明,強烈譴責並且抗議美國政府的行徑,希望美軍立刻從黎巴嫩撤退。隨後,國內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在中東舉行反美示威。與此同時,國民黨政權,尤其是行政院長陳誠卻一直是表示支持,還準備加強對大陸地區進行反攻。與此同時,國民黨空軍連續對福建、廣東等地進行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