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丹麥國王王后都安葬在哪裡?

2021-03-05 天外飛熊帶你旅行攝影


羅斯基勒大教堂位於丹麥最大島西蘭島(Zealand)區的羅斯基勒鎮(Roskilde)。它是丹麥最傑出的建築精品之一。

羅斯基勒仍屬於大哥本哈根區,因此可以使用哥本哈根卡從首都乘列車到此地。到達羅斯基勒後,只需步行15分鐘就可到達。一路上可以順便逛一下這個小城。羅斯基勒位於首都哥本哈根西部30公裡,不到5萬人口在中國也就是一個中型鎮的水平,但它卻是丹麥卻是第10大城市(汗,中國的前10名至少有500萬人吧?!)

羅斯基勒是丹麥最古老的城市——從維京時期(公元790-1066年)就有史料記載。從11世紀到1443年,它還是丹麥的首都。在十九世紀隨著鐵路的鋪設,小城成為了交通樞紐。工廠和學校紛紛建設起來。如今,它是區域性的商業和教育的中心。每年為期四天的羅斯基勒音樂節,固定在本地的一個大牧場舉行,擁有7座演出舞臺,百餘場音樂演出。是當今北歐規模最大的夏季戶外音樂節,也是當今歐洲、乃至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音樂節之一。


這頭頂尖尖的教堂就是羅斯基勒大教堂,它於1995年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座落在峽灣之側。

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每年有10多萬人來訪。


在歷史上,這個地方曾修過多個教堂。現存的是大主教阿波薩隆(哥本哈根的奠基人)於十二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創建的,成為多年以來丹麥建築的最好範例。

之前的教堂主要採用的材質是當地常見的石材:石灰華(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一種)。

在建設現在看到的這座教堂時,燒制紅磚的技術由南方修道士傳來。阿波薩隆決定採用這種材質在原有的教堂周圍擴建一圈羅馬風格的建築。因此,使用紅磚做為主要的建築材料,是該教堂一大特色之一。當教堂於1280年完工時,大約用了3萬塊磚。

看來老外也是挺喜歡大興木土的。只不過中國人是推倒重來、先拆後建,他們一點不浪費,就像包粽子一樣把原來的建築層層地裹起來,就形成了新的建築。


教堂前部桌上放的聖經。



從進門走向中庭的過道是由彩色方磚鋪成的。上面鑲有幾塊暗黑的墓碑一樣的石塊,給人一種地獄之門的感覺。

與別的教堂相比,羅斯基勒大教堂的內飾和材料相對樸實,看起來並不覺得十分華麗,但是顯得很有風度,氣氛很莊嚴。

教堂分兩層,二樓有一些關於教堂歷史的展覽。不過,是純丹麥語的。飛熊對展品的介紹凝視了很久……然後就靜靜地離開了。

整個教堂莊嚴肅穆,除了設計和內飾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裡安葬著丹麥的皇族。

瑪格麗特女王一世於1412年去世。她最初被安放在Sorø Klosterkirke,但第二年,她曾主管宗教事務的大臣Bishop把她的遺體帶到了這裡安放。



除了瑪格麗特女王一世之外,這裡還埋葬著另外38位國王或者王后。大都被安葬在精美的石倌之中。

之所以羅斯基勒教堂獲皇家厚愛,是因為自變革運動以來,所有的國王都在這裡執掌政權。

這裡最後安葬的是現任丹麥女王的雙親:弗雷德裡克九世 Frederick IX(1972年)及王后英格裡德(2000年)



教堂裡,每天有一位丹麥大媽在這裡彈奏管風琴。不過她不喜歡有人給她拍照,大家最好站得遠遠的。

Tips:


(火車站中間的問詢處,上面有「DSB information」的標記)

1. 到哥本哈根火車站坐火車。雖然有固定的站臺,但為防止將來停靠方案的調整,飛熊建議到火車站正中央的問詢處去問問羅斯基勒在哪個站臺坐車。

2. 出了羅斯基勒火車站朝前偏左的方向走,走幾個街口後就可以看到尖尖的教堂房頂,然後就可以衝著那個方向去了。基本可以不用問路。

3. 參觀教堂2-3小時就足夠了。羅斯基勒的維京船博物館(船舶博物館、航海及中古世紀造船文化)也不錯,可以順路參訪。

相關焦點

  • 「平民國王」,挪威的選擇
    挪威人的這種日常生活令我印象深刻,另外我還發現各種場景下的家庭生活,不管在哪裡都能看到玩耍的一家人,這個觀察非常契合賈冬婷之前講到的部長的家庭生活觀念。在那裡,我和國王打過兩次間接的「交道」。一次是我到阿曼一個很小的海濱城市撒拉拉採訪,沿途經過國王的夏季的行宮,在門口拍照後就被守衛抓了,盯著我要求刪除照片。第二次是回到了阿曼的首都馬斯喀特,當時我坐在計程車裡,忽然迎面的人都開始與我背道而馳,我問司機發什麼了什麼,司機說是國王出來了,因為國王是阿曼最富有的人,而且為人慷慨,經常坐著紅色奔馳出行,出來的時候就讓隨從的人往外撒錢。
  • 【歷史類】國王喬治和王后瑪麗
  • 丹麥
    871年丹麥海盜佔領倫敦。878年英格蘭國王阿爾弗烈德大帝和丹麥海盜媾和,雙方平分英格蘭,丹麥移民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丹麥區」。1016年丹麥國王克努特大帝攻佔英格蘭全境,並建立了版圖包括挪威、英格蘭、蘇格蘭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國」。這個帝國在1042年瓦解。
  • 《魔獸世界》暴風城歷代國王的戰績:安度因堪稱千古一帝
    這裡只從wow劇情開始時存在的暴風城國王算起。
  • 67歲瑪哈國王給父母照片磕頭,王后守護在旁,拜得比老公更投入
    都說「虎父無犬子」,蒲美蓬國王唯一的兒子瑪哈·哇集拉隆功(英文名:Maha Vajiralongkorn),也是人中龍鳳,他曾經擔任皇家禁衛軍第一師團長,還曾是泰國的空軍上將,飛行技術優秀,在20歲時就被立為王儲,正式封號是Somdech Phra Boroma Orasadhiraj Chao Fah Maha Vajiralongkorn Sayam Makutrajakuman,等待了47年之後
  • 童話Danmark丹麥—日德蘭半島
    而日德蘭半島又是歐洲大陸的北部半島,是丹麥陸地主要構成部分,西和北面為北海,東面為卡特加特(Kattegat)海峽,通過小貝爾特海峽大橋連接菲英島,南面與德國接壤。歐洲的文化歷史離不開這八個半島,我們來看下面一張圖。這一期是整理丹麥景點分享的最後一期,其實還有很多的地方,都沒有完全收羅,是因為有些景點我認為短期旅行不太適合。
  • 試讀|《血與火》:伊耿一世國王的戰爭(一)
    他們在伊耿國王的大軍面前退卻,同時燒光田野裡的作物,並在每一口水井中下毒。入侵者發現赤紅山脈中的多恩瞭望塔已被統統放棄,各個關口則用綿羊屍體組成的肉牆堵住通路——那些羊已然剪去所有羊毛,肉質也腐敗不堪食用。等走出親王隘口、來到多恩沙漠,國王大軍的食物和草料已感匱乏。伊耿在此兵分兩路,他命提利爾公爵南下對付獄門堡伯爵烏瑟·烏勒,自己調頭向東,圍攻福勒伯爵的山間要塞天及城。
  • 丹麥戰爭:俾斯麥權衡利弊手腕強硬
    摘要:在丹麥戰爭中,俾斯麥的強勢統治讓國內很多人感到緊張不安。
  • 國王的神器!
    這對雙子劍是在上古之戰時期由精靈所鑄造,當時的持有者分別是弗利連恩與洛維連恩這對夜精靈雙胞胎兄弟,而這對夜精靈兄弟卻在上古之戰時戰死,這把劍也曾追隨瓦裡安國王徵討四方,而瓦裡安的一生卻充斥著悲劇和紛爭。
  • 亨利八世一生娶了6個老婆,只有一位王后有善終,原因很特別
    亨利八世一生娶了6個老婆,只有一位王后有善終,原因很特別前言:都鐸王朝是特別有神秘色彩的一個王朝,每一代君主都有很多的軼事,今天來說說都鐸第二任帝王亨利八世的感情生活,可以說他也推行了很多的改革制度同時也有開疆拓土,不過,他在宗教制度的改革上完全可以看出是出於自己想要更自由的婚姻制度,因為他的感情生活真的非常豐富,他一生一共立了
  • 【本周彩蛋】丹麥巨製史詩戰爭連續劇《1864》
    11世紀至12世紀,什勒斯維希成為丹麥公國之一。15世紀,採邑與姻親令它與德意志公國霍爾斯坦關係親近。19世紀,隨著民族國家的興起,德丹領土爭議愈發複雜而激烈。最終,他選擇了看似罪惡相對小一些的前者,於1863年11月18日籤署新憲法。果不其然,此舉立即引起周邊虎視眈眈列國的挑釁。雪上加霜的是,兩公國當地多為親德日耳曼居民,也一同表示抗議。終於,普魯士聯合奧地利藉機於1864年2月1日對丹麥正式開戰。
  • 巴列維國王,您是昏君還是明主?
    白宮的名字源於其白色的外表,它建於1931-1936年,因為地處德黑蘭高處而成為避暑佳地,所以在很長時期內是巴列維國王的夏宮。白宮有54個房間,現在看到的物品大都是巴列維國王時期的,伊斯蘭革命成功後白宮基本保持了原樣,為的是向革命群眾展示前國王的奢侈生活。
  • 伊朗末代國王的最後流亡歲月
    曾經宣稱要將伊朗建成世界第五強國的伊朗末代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1979年1月被迫離開伊朗,1980年7月在埃及開羅離世。在這一年零六個月的時間裡,他從摩洛哥流亡到加勒比海,帶著患有絕症的身軀又從墨西哥逃亡美國,引發震動世界的伊朗學生佔領美國大使館事件。之後,他又被美國掃地出門,被埃及收留,最後帶著無限悲涼客死他鄉。
  • 丹麥在歐洲大陸上有領土,卻為何把首都建在海島上?
    所以說在打仗如同家常便飯的歐洲,即使丹麥陸軍遭到了毀滅性打擊,但只要有強勢海軍的存在,丹麥就可以保衛哥本哈根,就可以繼續在北海和波羅的海耀武揚威。在17世紀60年代的一場爭奪北歐領導權戰爭中,雖然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五世親率的一萬五千人大軍在現今瑞典南部的隆德附近,被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率領的八千士兵擊敗,但由尼爾斯·尤爾指揮的丹麥海軍卻在克厄灣大獲全勝,取得了殲滅敵艦八艘的佳績。
  • 北歐音樂地圖:丹麥
    當然,世界上最發達國家,人均GDP排行幫上它總能在前五,政府最清廉國家也時常能排進前三,幸福指數最高也能看到它;世間一切的政治陰謀、殺戮罪惡都跟它不沾邊……以至於去年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在電視辯論中的參選發言都說,「如果我當選,我會把美國建設成另一個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