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基勒大教堂位於丹麥最大島西蘭島(Zealand)區的羅斯基勒鎮(Roskilde)。它是丹麥最傑出的建築精品之一。
羅斯基勒仍屬於大哥本哈根區,因此可以使用哥本哈根卡從首都乘列車到此地。到達羅斯基勒後,只需步行15分鐘就可到達。一路上可以順便逛一下這個小城。羅斯基勒位於首都哥本哈根西部30公裡,不到5萬人口在中國也就是一個中型鎮的水平,但它卻是丹麥卻是第10大城市(汗,中國的前10名至少有500萬人吧?!)
羅斯基勒是丹麥最古老的城市——從維京時期(公元790-1066年)就有史料記載。從11世紀到1443年,它還是丹麥的首都。在十九世紀隨著鐵路的鋪設,小城成為了交通樞紐。工廠和學校紛紛建設起來。如今,它是區域性的商業和教育的中心。每年為期四天的羅斯基勒音樂節,固定在本地的一個大牧場舉行,擁有7座演出舞臺,百餘場音樂演出。是當今北歐規模最大的夏季戶外音樂節,也是當今歐洲、乃至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音樂節之一。
這頭頂尖尖的教堂就是羅斯基勒大教堂,它於1995年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座落在峽灣之側。
大教堂位於市中心,每年有10多萬人來訪。
在歷史上,這個地方曾修過多個教堂。現存的是大主教阿波薩隆(哥本哈根的奠基人)於十二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創建的,成為多年以來丹麥建築的最好範例。
之前的教堂主要採用的材質是當地常見的石材:石灰華(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一種)。
在建設現在看到的這座教堂時,燒制紅磚的技術由南方修道士傳來。阿波薩隆決定採用這種材質在原有的教堂周圍擴建一圈羅馬風格的建築。因此,使用紅磚做為主要的建築材料,是該教堂一大特色之一。當教堂於1280年完工時,大約用了3萬塊磚。
看來老外也是挺喜歡大興木土的。只不過中國人是推倒重來、先拆後建,他們一點不浪費,就像包粽子一樣把原來的建築層層地裹起來,就形成了新的建築。
教堂前部桌上放的聖經。
從進門走向中庭的過道是由彩色方磚鋪成的。上面鑲有幾塊暗黑的墓碑一樣的石塊,給人一種地獄之門的感覺。
與別的教堂相比,羅斯基勒大教堂的內飾和材料相對樸實,看起來並不覺得十分華麗,但是顯得很有風度,氣氛很莊嚴。
教堂分兩層,二樓有一些關於教堂歷史的展覽。不過,是純丹麥語的。飛熊對展品的介紹凝視了很久……然後就靜靜地離開了。
整個教堂莊嚴肅穆,除了設計和內飾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裡安葬著丹麥的皇族。
瑪格麗特女王一世於1412年去世。她最初被安放在Sorø Klosterkirke,但第二年,她曾主管宗教事務的大臣Bishop把她的遺體帶到了這裡安放。
除了瑪格麗特女王一世之外,這裡還埋葬著另外38位國王或者王后。大都被安葬在精美的石倌之中。
之所以羅斯基勒教堂獲皇家厚愛,是因為自變革運動以來,所有的國王都在這裡執掌政權。
這裡最後安葬的是現任丹麥女王的雙親:弗雷德裡克九世 Frederick IX(1972年)及王后英格裡德(2000年)
教堂裡,每天有一位丹麥大媽在這裡彈奏管風琴。不過她不喜歡有人給她拍照,大家最好站得遠遠的。
Tips:
(火車站中間的問詢處,上面有「DSB information」的標記)
1. 到哥本哈根火車站坐火車。雖然有固定的站臺,但為防止將來停靠方案的調整,飛熊建議到火車站正中央的問詢處去問問羅斯基勒在哪個站臺坐車。
2. 出了羅斯基勒火車站朝前偏左的方向走,走幾個街口後就可以看到尖尖的教堂房頂,然後就可以衝著那個方向去了。基本可以不用問路。
3. 參觀教堂2-3小時就足夠了。羅斯基勒的維京船博物館(船舶博物館、航海及中古世紀造船文化)也不錯,可以順路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