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毫米波雷達應用地圖

2022-01-15 智能汽車俱樂部
自動駕駛汽車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技術促進了汽車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迭代更新,也使汽車駕駛和出行變得更加的安全。毫米波雷達憑藉其自身所具有解析度高、抗幹擾性能強、探測性能好、尺寸較小等的優點,成為了汽車自動駕駛和ADAS系統裡面不可或缺的傳感器。

隨著國內毫米波雷達設計以及國產車型的裝機率與日俱增,也促使毫米波雷達應用擴展到更多的方面。本文將詳細介紹一下毫米波雷達的一些應用場景,如有遺漏,歡迎大家加群指正交流。


一、應用概述 

在ADAS系統中,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可根據車輛需求和功能的不同來劃分,如依據在汽車上的安裝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前向雷達、後向雷達和角雷達;也可依據探測距離的遠近分為長距雷達,中距雷達和短距雷達等。毫米波雷達在ADAS中的應用包括如AEB自動制動、FCW前向碰撞預警、LCA變道輔助、ACC自適應巡航、BSW盲區監測等等。

歐菲光全棧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

除了輔助汽車的駕駛和行駛安全外,汽車毫米波雷達的應用也擴展到了在泊車或開啟車門時的障礙物檢測的應用,減少泊車或開車門時車門的碰撞損害。

各種其他應用增加了毫米波雷達應用的多樣性,積極擴展了毫米波雷達應用新場景。如駕駛員生命體徵監測雷達傳感器,可實現非接觸式監測駕駛員生命體徵,例如心率和呼吸頻率,從而感知駕駛員的疲勞狀態達到安全駕駛的目的。乘客成員監測雷達傳感器同樣以非接觸方式的實現對車內乘員(成人、兒童、寵物)的可靠檢測,避免出行過程中意外滯留事件的發生,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出行保障。

二、細分介紹

1.AEB自動制動

自動緊急制動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是ADAS系統中重要功能之一。高速公路上突然減速的車輛,或是市區交叉路口突然出現的行人,駕駛員往往反應不及而導致交通事故。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可對周圍路況進行精確感知評估,協助駕駛員進行制動,部分工況下,全面接管對車輛的控制。

2.FCW前向碰撞預警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FCW)前方碰撞預警系統能夠通過雷達系統來時刻監測前方車輛,判斷本車於前車之間的距離、方位及相對速度,當存在潛在碰撞危險時通過諸如儀表圖像、聲音及觸覺(短促制動)等形式對駕駛員進行預警。

視頻演示,來源知乎陳光

3.LCA變道輔助


變道輔助系統:LCA(LaneChangeAssist),又稱變道輔助系統。因為汽車C柱有一個視野盲區,所以車輛在變道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危險。

變道輔助系統通過雷達傳感器來監控本車側後方的區域,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探測到鄰近車道上其它的車輛當前位置、行駛速度、行駛方向。如果一輛車處於視角盲區位置或以很快的速度從後面接近本車,那麼車外後視鏡上的警告信號就會一直亮著來提醒司機。如果此時司機操縱了轉向燈,那麼車外後視鏡上的警告信號就會閃爍,提醒司機有撞車的危險。

視頻來源陳光 自動駕駛行業觀察 | 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盤點

4.ACC自適應巡航

自適應巡航控制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是一個允許車輛巡航控制系統通過調整速度以適應交通狀況的汽車功能。安裝在車輛前方的雷達用於檢測在本車前進道路上是否存在速度更慢的車輛。若存在速度更慢的車輛,ACC系統會降低車速並控制與前方車輛的間隙或時間間隙。若系統檢測到前方車輛並不在本車行駛道路上時將加快本車速度使之回到之前所設定的速度。

ACC在技術實現上主要按以下四個步驟

視頻來源陳光 自動駕駛行業觀察 | 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盤點


5.BSM/BSD

BSD是blind spot detection(盲點探測)的簡稱,BSW則是blind spot warning(盲點警示),BSM則是blind spot monitor(盲點監視器)而BLIS則是Blind Spot Information System (盲點信息系統)。除了英文簡稱不一樣,其實中文的叫法也有很多,我們最常的叫法就是併線輔助,但是日常中也有盲區監測、盲點偵測、盲點監測等多種叫法。

盲點檢測(BSD)示意圖 圖源凌波微步

6.自動泊車系統APA

APA(Auto Parking Asist)自動泊車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泊車輔助系統。基於毫米波雷達的APA,由多個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和APA控制器組成,實現了探測距離更遠,探測精度更高,抗幹擾能力更強的精準泊車系統。

泊車輔助(PA)示意圖 圖源凌波微步

7.自動代客泊車AVP

自動代客泊車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隸屬於L4級的自動駕駛,AVP在原理上和自動駕駛極為相似,都是借力於大量的傳感器來獲取周邊情況,包括攝像頭、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

8. 生命體徵檢測OMS/DMS


OMS(車內人員監控系統 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有效避免兒童、寵物被遺忘在車內,保障司乘安全,提高座艙的安全係數;DMS(即駕駛員監控系統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為駕駛員提供實時心跳、呼吸的安全監測,避免駕駛員因身體突發不適造成危險駕駛能。

 

歐菲光開發的毫米波生命監測雷達

三、應用現狀


以上幾種應用中,AEB自動制動、FCW前向碰撞預警、LCA變道輔助、ACC自適應巡航、BSW盲區監測等駕駛輔助功能在量產車型上不斷滲透覆蓋,逐漸成為中高端車型的標配,如寶馬X7、蔚來ES6、理想ONE、廣汽新能源Aion LX 80、東風日產2021款奇駿、愛馳AI-Pilot、長安歐尚X7 PLUS等。

目前搭載生命體徵檢測OMS/DMS的量產車型還很少,據報導目前就長城WEY2021款VV6搭載了後排生命體徵監測技術。自動代客泊車是基於L4層級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目前自動駕駛還處於L2層級中,所以其量產的車型也是很少,不過也有相關車型的搭載,如紅旗SUV E-HS9。

文章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為促進行業的交流與發展,艾邦建有汽車毫米波雷達產業交流群,奧迪、奔馳、寶馬、豐田、海拉、博世、奧託立夫、大陸、德爾福、法雷奧、電裝、華為、德賽西威、均勝電子、華域、寶理、豐田合成、Zanini、四維爾、麥格納、敏實、偉巴斯特、SABIC、科思創、巴斯夫等產業鏈上下遊的朋友入群探討,共謀進步。長按下面二維碼申請加入。Automotive millimeter wave radar process& technology summit forum2021年09月17日(17 Sept.2021) PCB材料及加工對毫米波雷達電路設計的若干關鍵影響因子介紹圓桌會議多感知傳感器雷射雷達,攝像頭,毫米波,超聲波分別的挑戰和機遇?ACC車標透波,發熱,發光,的發展趨勢和技術瓶頸?最新一代毫米波雷達技術的現狀和發展方向?結合特斯拉戰略聊一聊毫米波雷達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相關焦點

  • 汽車毫米波雷達
    汽車防撞雷達主要有超聲波雷達、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類型。不同雷達類型的工作原理不一樣,其性能和特點也各有優缺點,不同的雷達可以用於實現不同的功能。 超聲波雷達是利用傳感器內的超聲波產生器發出40kHz的超聲波,然後探測經過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根據超聲波反射接收的時間差來計算汽車與障礙物的距離。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引言毫米波雷達作為汽車主動安全領域關鍵傳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霧、煙、灰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負荷要求。目前市場上多以 24GHz 和 77GHz 毫米波雷達產品為主,汽車輔助駕駛系統安裝毫米波雷達近年來快速增加,主要產品有車載自適應巡航裝置(ACC)、前端碰撞預警系統(FCW)、輔助變道系統(LCA)、自動跟車系統(S&G)、車尾端盲區探測裝置(BSD)、側向探測系統(CTA)等車載應用毫米雷達。
  • 一文了解汽車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
    毫米波頻段30~300GHz,頻率很高,但是頻段裡很多頻率區域的電磁波在空氣中傳播很容易被水分子、氧分子所吸收,可用的就幾個典型的頻段,比如24G、60G、77G/79G、120GHz等。當然24GHz很特別,他嚴格來講不是毫米波,因為它的波長在1.2cm左右。但是它是最早被利用的,現在各個國家把24GHz劃出來可以民用,77GHz劃分給了汽車雷達,24GHz也在汽車領域應用得很早。
  • 新一代毫米波雷達在橋梁檢測中的應用
    本文結合PPT相關內容將最新的實踐經驗同大家分享,讓讀者提前了解新一代毫米波雷達的應用情況。在今後有機會參加學術交流會時,再將有關內容進行分享。       20 世紀 60 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展了對車載毫米波雷達的研究,由於當時在技術條件有限,各國研製出的毫米波雷達有較大的差異,加之當時微波元器件的集成水平低,成本高,因此設計出的毫米波雷達尺寸較大,應用有限。
  • 毫米波雷達技術發展趨勢及在ADAS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在ADAS中的應用:對於車輛安全來說,最主要的判斷依據就是兩車之間的相對距離和相對速度信息,特別車輛在高速行駛中,如果兩車的距離過近,是容易導致追尾事故。憑藉出色的測距測速能力,毫米波雷達被廣泛地應用在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前向防撞報警(FCW)、盲點檢測(BSD)、輔助停車(PA)、輔助變道(LCA)等汽車ADAS中。
  • 毫米波雷達
    毫米波雷達檢測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主要用於目標識別和跟蹤。毫米波位於微波和遠紅外波重疊的波長範圍內,根據波傳播理論,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解析度越高,穿透能力越強,但傳播過程中損耗越大,傳輸距離越短。因此,與微波相比,毫米波具有解析度高、方向性好、抗幹擾能力強和檢測性能好等特點。與紅外線相比,毫米波具有大氣衰減小、對煙霧的穿透性好和受天氣影響小等特點。
  • 毫米波雷達晶片供應商有哪些_全球毫米波雷達供應商排名
    目前,應用毫米波雷達技術的大多數車型採用 1 個 77G + 多個 24G 的布局。另外,用以近距離測量的 79~81GHz 雷達是車載場景下的高端方案,具有高帶寬、高解析度的特點。      中商情報網訊:毫米波雷達對於汽車駕駛安全而言是相當關鍵的零部件之一,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毫米波雷達是汽車上不可缺少的。2015年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銷量達180萬顆左右,ADAS滲透率低於5%,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因為毫米波雷達的技術門檻高,目前主要的供應廠商為博世、大陸、電裝、海拉、採埃孚&天合、德爾福、奧託立夫等,下表為2016年全球毫米波雷達前七供應商排名。
  • 毫米波雷達產業鏈!
    24GHz與77GHz毫米波雷達兼備於ADAS的長短距檢測。毫米波雷達因其硬體體積小,且不受惡劣天氣影響,被廣泛應用在ADAS系統之中。24GHz目前大量應用於汽車的盲點監測、變道輔助。雷達安裝在車輛的後保險槓內,用於監測車輛後方兩側的車道是否有車、可否進行變道。
  • 毫米波雷達技術及應用大解析(含大量PPT乾貨) 硬創公開課
    期間作為合伙人共同創辦中國科學院大學傳感網絡與應用中心產業化公司,任技術總監。2015年加入Aerotenna公司,聯合創立北京研發中心並任技術負責人。負責無人機與汽車毫米波雷達、SOC FPGA架構無人機飛控研發。
  • 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區別
    在智能駕駛方面,高清視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以及超聲波雷達成為了被普遍應用的融合感知解決方案毫米波的頻段比較特殊,其頻率高於無線電,低於可見光和紅外線,頻率大致範圍是10GHz—200GHz。目前,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三類。1、24—24.25GHz這,目前大量應用於汽車的盲點監測、變道輔助。雷達安裝在車輛的後保險槓內,用於監測車輛後方兩側的車道是否有車、可否進行變道。
  • 全球毫米波雷達詳細產業鏈!
    24GHz與77GHz毫米波雷達兼備於ADAS的長短距檢測。毫米波雷達因其硬體體積小,且不受惡劣天氣影響,被廣泛應用在ADAS系統之中。24GHz目前大量應用於汽車的盲點監測、變道輔助。雷達安裝在車輛的後保險槓內,用於監測車輛後方兩側的車道是否有車、可否進行變道。
  • 毫米波雷達爆發的引信來了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及主動安全功能的提升,汽車毫米波雷達的需求向高精度發展,一些高端車型的雷達系統正在從24GHz向77GHz升級。 毫米波雷達系統結構圖毫米波雷達系統主要包括天線、收發系統、信號處理系統,收發系統晶片和天線 PCB是毫米波雷達的硬體核心。其中,收發器晶片普遍使用 SiGe 雙極型電晶體等特殊半導體,這些基於矽鍺技術的晶片無法實現更高的集成,因此,一個雷達系統往往需要多個晶片加外圍器件構成。
  • 車載毫米波雷達解析
    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以及雷射雷達是最常用的汽車雷達傳感器,不同廠家會根據產品功能、定價等不同因素設置不同組合。 (2)測量精度高(釐米級),被劫獲性低,抗幹擾能力強;1.1.主流模式:目前全球毫米波雷達主流模式以 FMCW 調製方式和 77GHz頻段為主 產品種類及特點:汽車毫米波雷達根據頻段細分為 24GHz、77GHz 和 79GHz毫米波雷達,目前全球範圍內以77GHz 及 79GHz 為主流產品。
  • 毫米波雷達全球產業鏈全景分析
    24GHz與77GHz毫米波雷達兼備於ADAS的長短距檢測。毫米波雷達因其硬體體積小,且不受惡劣天氣影響,被廣泛應用在ADAS系統之中。24GHz目前大量應用於汽車的盲點監測、變道輔助。雷達安裝在車輛的後保險槓內,用於監測車輛後方兩側的車道是否有車、可否進行變道。
  • 關於毫米波雷達,你需要了解這些新趨勢
    自動駕駛為什麼需要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在汽車領域其實已經有多年應用。汽車引入毫米波雷達最初主要是為了實現盲點監測和定距巡航,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兩個特性也漸漸從高端車專用普及到了幾乎所有車型。可以說汽車界對於毫米波雷達並不陌生,但是隨著最近自動駕駛概念的走紅,毫米波雷達在汽車領域的關注度獲得了極大提升。為什麼自動駕駛需要毫米波雷達?眾所周知,自動駕駛中與常規汽車中傳感器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LiDAR和攝像頭,LiDAR採用雷射測距技術可以獲得汽車周圍空間的三維點雲,實現環境建模;而攝像頭則幫助自動駕駛系統實現場景的語義化分割和理解。
  • 基於雷達技術的釐米級高精度地圖
    無論是博世(Bosch)等全球供應商,還是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Lincoln Laboratory)最近推出的Lunewave和WaveSense等初創企業,都有新的雷達技術出現。雷達技術在二戰期間首次得到廣泛應用,並於1999年由德爾福(Delphi)供應商首次部署在生產汽車上。在過去的19年裡,博世為汽車生產了2000萬個雷達傳感器,因此對雷達並不陌生。
  • 毫米波雷達「出圈」,走進尋常百姓家
    圖註:工業雷達設備預測(圖片來源:Yole Développement)在汽車領域,毫米波雷達應用成熟。毫米波雷達於上世紀40年代出現,早期其研究應用就主要集中在汽車領域,時至今日其在汽車領域仍然是非常關鍵的汽車安全器件,被廣泛應用於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領域,在L2級以上自動駕駛系統中基本成了標配。
  • 【無人駕駛】毫米波雷達PK雷射雷達 各自短板如何彌補?
    毫米波雷達工作示意圖 按照目前的主流應用頻率分類,汽車毫米波雷達頻率主要包括 24 GHz 和 77 GHz 兩種。 隨著自動駕駛的火熱,雷射雷達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目前主流的自動駕駛方案並未完全拋棄毫米波雷達。 首要的因素就是天氣。毫米波雷達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因此可以在糟糕的天氣中探測。自 20 世紀起,毫米波雷達就已在高檔汽車中使用,技術相對成熟。相反,霧霾則可能導致雷射雷達失效。
  • 聚焦丨汽車雷達晶片潛力巨大,可提前三年布局
    今朝,多線雷射雷達還沒有針對車規級的成熟量產方案,機械旋轉式多線雷射雷達雖然已在普遍應用,但體積較大且代價過於昂貴,更小型更低成本的純固態雷射雷達還未見到成熟產物。②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除了雷射雷達之外,比年來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也漸漸成為主動駕駛汽車中,介入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感知裝備。
  • TI集成DSP的CMOS毫米波雷達晶片引領雷達AI新啟航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德州儀器(TI)新款毫米波雷達晶片產線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他們希望將毫米波傳感器轉向汽車和工業等更廣泛的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