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丨臺軍坦克兵單兵裝備盤點:模仿美軍思路但細節不同

2022-01-04 雲上經略

本文共2300餘字、10張配圖,預計需要6分鐘閱讀時間

國民黨軍隊逃臺之後一度把解放戰爭期間單獨編制的各個戰車團(坦克團)整編為2個裝甲兵師(坦克師),目前坦克已經改編到各個聯兵旅(合成旅)以及一些部隊的裝甲騎兵部隊(裝甲偵查部隊)中。

雖然臺軍的坦克部隊依然裝備著一些老舊的坦克,比如M60系列、M48系列,M48改進的而來的CM-12,甚至還有20世紀50年代研製的M41系列,不過坦克兵單兵裝備一起模仿美軍思路,所以也裝備了一些至少看上去比較先進的裝備。

臺軍坦克兵佩戴頭盔的思路和美軍差不多,即在車外佩戴步兵用頭盔,在車內佩戴坦克兵專用頭盔。從近年來的照片可以看出,臺軍坦克兵在車外時佩戴的是功夫龍頭盔(美軍以凱夫拉/芳綸材質研製的M88/ PASGAT頭盔),也有一些部隊換裝了2016年研製的EMBH105頭盔。EMBH105頭盔為聚乙烯材質,配有鏡架,可安裝各種戰術附件,不過對於坦克兵來說,佩戴步兵用頭盔的主要目的是防彈,因此多半不需要這些附件。車外頭盔

在車內佩戴的是美式DH-132頭盔,也有人寫作DH-132 CVC頭盔,但CVC不是頭盔型號也不是名稱,而是Combat Vehicle Crewman的縮寫。這是美軍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裝備的坦克頭盔。

DH-132的外盔為橄欖綠色,可防9毫米及以下的手槍子彈,也許在坦克內襯崩落或者坦克被擊穿時能起到防破片的效果。頭盔整合了耳機和麥克風,可選裝鬆緊帶式防彈眼鏡或者升降式防彈眼鏡。

坦克頭盔特寫

從2019年開始,臺軍坦克部隊開始換裝新款戰車連身服(坦克兵連體服),這款坦克兵制服採用了數位迷彩(數碼迷彩),材質為Nomex阻燃纖維,既防火,也輕薄透氣,制服的背部兩側加上了安全拉繩,一旦坦克兵負傷,方便救護兵將人員拉出。

從照片來看,舊款的坦克兵制服也沒有完全退役,舊款的樣式是大迷彩(類似北約叢林迷彩),使用的是老式的阻燃材料,厚重不透氣。所以臺軍坦克兵沒有配發新款的部隊只有在演習和公開展示的時候穿著,一般情況下依然穿著普通步兵的迷彩服。

舊款(左)和新款

(注意他們佩戴了DH-132坦克頭盔,並攜帶通信設備。)

目前臺軍普通步兵穿著的迷彩服為2014年起陸續配發的數位迷彩野戰衣,同樣參考了美國軍隊的迷彩設計,但是具體式樣據說是參考了中國臺灣地區的環境特點設計而成。材質為60%棉,40%元酯(聚酯)。

臺軍目前裝備的是CV105式戰術背心,大約是2016年起配發的,從照片來看應該是攜防一體設計——攜帶裝備和防彈相結合。

CV105式戰術背心可掛裝各種手雷袋和子彈袋容納各種裝備,從臺軍坦克兵的訓練和演習照片來看,坦克兵隨身並不攜帶多少武器裝備,因此戰術背心上只掛有少數子彈袋甚至完全不掛。

注意戰術背心

這種戰術背心可以加裝III級防彈插板和IV級防彈插板,前者防突擊步槍子彈,後者防全威力步槍彈和機槍子彈。

不過不清楚臺軍坦克兵是否會在戰術背心內加裝防彈插板,又或者只在車外行動時會加裝?

其實仔細觀察本文的前幾張圖片也可以看出,臺軍坦克兵的戰術背心上還有一個藍底白字的長方形標識牌,上面寫的不是姓名而是在車組內的職務,標識上寫的職務當然和解放軍不同,實際上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的許多軍事術語確實是不一樣的。

標識牌特寫

比如:

戰駕士對應駕駛員,

戰駕裝填兵/裝填兵對應二炮手,

砲長對應炮長等等。

另外,臺軍還維持著佩戴兵科符號(兵種符號)的傳統,從1981年前後開始,其裝甲兵的兵種符號已經從原來的坦克圖案改成了一圈履帶加上閃電標記的樣式。

另外裝甲騎兵(裝甲偵查部隊)也配備坦克,繼承自原來的騎兵部隊,目前使用的兵種符號也從早期的交叉馬刀符號改為履帶加馬刀的樣式,象徵著目前騎兵部隊已經變為裝甲偵查部隊了。

這些兵種符號可以佩戴在迷彩服上,且採用了暗色設計,以達到低識別度的效果。

兵種符號

另外,美軍有技能證章制度,但是臺軍似乎沒有模仿,只是至今還保留著1935年前後設立的一些技能獎章。

與坦克兵有關的是兩類共四種獎章,為:

一等射擊獎章、二等射擊獎章,

一等修護獎章、二等修護獎章。

按照許多軍隊的慣例,坦克兵通常會裝備手槍、衝鋒鎗或者能摺疊/收縮槍託的突擊步槍。

從照片上來看,臺軍坦克兵裝備的手槍應該應該是T75系列(K1/K2/K3)。

T75仿製自義大利貝雷塔92F,這種手槍被美軍採用後定名為M9手槍。

有意思的是,美軍1985年選定了貝雷塔92F,臺軍1986年也開始仿製,時間正好能對上了。

從另外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出,臺軍坦克兵可能還裝備了T91突擊步槍。

坦克兵使用T91

(臺軍近幾年竭力宣傳女性參軍,這也是宣傳的樣本之一,注意這個坦克兵為車外著裝,頭戴EMBH105頭盔,胸前有「戰駕士」的標識,手握T91步槍,沒有「金手指」。)

T91突擊步槍借鑑了美制M16突擊步槍以及比利時FN FAL步槍的設計,本身槍管較短,且採用了收縮槍託槍託的設計,有利於在較狹小的坦克內存放,因此配發給坦克兵也是完全可能的。

從公開資料來看,臺軍衝鋒鎗已經批量裝備的是T77衝鋒鎗,為1985年研發,仿製自以色列烏茲衝鋒槍,但這款衝鋒鎗似乎只裝備了臺軍的特種部隊,沒有發現臺軍坦克兵裝備T77的跡象。

另外,臺軍近年來還展覽過XT104、XT106和XT107衝鋒鎗。

在武器型號前面加上X也是模仿美軍的習慣,意思是試驗性,還沒有大規模生產裝備。

其中XT107衝鋒鎗為比較新的型號。

XT107

目前關於這款衝鋒鎗沒有詳細的資料,不知道臺軍坦克部隊是否會批量裝備呢?

總的來說,臺軍坦克部隊單兵裝備的思路基本模仿了美軍,但具體到裝備為自行修改設計或者仿製的,所以細節上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感謝您的閱讀,閱讀更過以往精彩文章合集請在後臺回復關鍵詞:」軍校故事」、」我的家鄉我的艦」。轉載請註明出處:「雲上經略」(ID:YUNSHANGJINGLUE)

註:本文為「雲上經略」公眾號獨家特約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洗稿,否則將追究當事人和單位法律責任。

點看+秒贊+分享,傳播你的歡喜

相關焦點

  • 臺軍目前單兵裝備詳解:看齊美軍但實際性能令人生疑?
    目前臺軍的單兵裝備依然是向美軍看齊,但並不是採購的美軍原版裝備,有意思的是,就算是島內媒體也多次爆出臺軍這些仿製的裝備屢次爆出質量或設計的毛病。(因為許多軍事名詞在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寫法不同,本文在括號中標出中國臺灣的叫法。)臺軍的一般戰鬥部隊和特種部隊的裝備有些差異:裝備差異特種部隊配發的頭盔為高切盔 (高耳型),並裝備奔尼帽(叢林擴邊帽)。
  • 2016年臺軍最新單兵裝備
    ,臺灣也不例外的研發公布了新一代的單兵裝備,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2016年臺軍最新單兵裝備」的細節以及臺軍針對士兵自購裝備的有關政策。         前不久臺軍備局205廠展出了新型單兵戰鬥裝備,包含:模塊化頭盔(Mich盔、Fast盔)、防破片護目鏡、吸溼排汗戰鬥衫(Flame-Resistant Operational Gear ,簡稱FROG, 俗稱青蛙衫或蛙皮)、先進戰術背心(輕量化Molle戰術防彈背心)、多功能戰術腰帶、戰術護肘與護膝、攜行袋、各式彈袋、戰術手套、CB-103野戰靴等裝備;
  • 二戰美軍單兵攜行裝備
    而二戰美軍的步兵戰鬥裝備,脫胎自一戰時期的」M1910裝備組」,其以S腰帶或彈袋式腰帶為主體,搭配附聯結背帶的野戰背包,以及各式附掛於腰帶之上的配件組合而成。這樣簡單的設計理念,通過多次實戰考驗,一直沿用到近代美軍的LC2裝備組,才逐漸為「戰術背心」等設計所取代。
  • 不容小覷:盤點臺軍的萬象水雷(上)
    本文盤點臺軍自研的幾種水雷,以及在10月與美國政府籤署了武器購買合同後,可能獲得的美軍新型水雷。這些都將是未來戰爭的重要影響因素。萬象計劃臺灣從1975年開始實施萬象計劃研發水雷武器。「萬象計劃」,是臺軍以水雷研製工作為核心,提高其水雷作戰能力的一項綜合性水雷戰計劃。
  • 盤點5種臺灣近年研製的「先進」步槍!
    那麼接下來軍武菌就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臺灣地區近幾年研製過的5款「先進」步槍。No.1:XT-97多用途特種步槍 ▲臺軍目前裝備的為T-91步槍XT-97的裝備對象主要為特種部隊、空降部隊、海軍陸戰隊等特種作戰部門。
  • 盤點5種臺灣近年研製的「先進」步槍!|輕武專欄
    那麼接下來軍武菌就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臺灣地區近幾年研製過的5款「先進」步槍。No.1:XT-97多用途特種步槍 ▲臺軍目前裝備的為T-91步槍XT-97的裝備對象主要為特種部隊、空降部隊、海軍陸戰隊等特種作戰部門。
  • 趣談單兵防護裝備
    在單兵裝備方面,各國採取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重點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機動能力、殺傷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支持能力,從而實現戰場上人員裝備要精、聯繫暢通、殺傷力要大的單兵作戰要求。現代的單兵防護裝備是為軍人配備、保證軍人在戰場上免遭直射槍彈、爆炸物破片、核生化武 器等致命傷害的個體防護裝備。傳統的單兵防護裝備有防彈頭盔、防彈衣、防毒面具、防化服、阻燃作戰服、作戰靴等這些裝備品相互獨立,未形成防護系統。
  • 美軍的單兵裝備很牛逼?他們可能掉坑裡很久了
    對於FR來講,相比作戰服和迷彩,任務裝備的演變就更有意思了。任務上來看,FR的任務整體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綠色行動和黑色行動,不同的行動類型都對應著不同的裝備。黑色裝備」但是不同任務使用不同裝備,實際使用起來非常麻煩。
  • 穿最新裝具拿最舊的槍:越戰美海軍陸戰隊單兵裝備
    在這場戰爭中,海軍陸戰隊坦克兵採用了不少當時最新的裝具,不過他們的武器,恐怕是參戰美軍裡最舊的。 對于越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坦克兵乃至全體參戰美軍來說,尼龍防彈衣是個參戰的新裝具。頭戴蒙有迷彩盔罩的M1鋼盔,身穿「馬甲」,胸掛L形手電,端著M14或M16突擊步槍成為越戰美國大兵的經典形象。
  • 解放軍一線部隊單兵作戰裝備曝光 細節設計更趨人性化
    這套新式單兵作戰裝備有哪些特點呢?  新式單兵作戰裝備  這次亮相的新式單兵作戰裝備,包括了全新的迷彩服、攜行具、頭盔和作戰靴,這套新式單兵裝備充分考慮到了戰士們的使用感受和戰場環境因素,較我軍現有的單兵作戰裝備有了很多新的變化。
  • 舌尖上的軍隊--各國單兵口糧盤點
    我軍目前的3號單兵口糧為2610大卡,總之各國的單兵口糧,都基本能夠滿足士兵一天所需的熱量。下面就來盤點一下各國的單兵口糧。美國美軍MRE(20號菜單)大小一共10個包:1、義大利肉醬面,2、櫻桃藍莓派
  • 舌尖上的軍隊丨簡單盤點我大吃貨帝國單兵野戰食品
    我軍單兵壓縮餅乾中國單兵野戰口糧專題系列二我們知道,美軍即食口糧對士兵保持良好的體力至關重要,那麼,TB的口糧表現又如何呢?這是TB其中一種口糧裡的巧克力。既然作為吃貨大國,雖然我們單兵食品起步晚,但是我們基礎好,在單兵食品種類和味道上足以讓其他國家士兵流口水。
  • 精湛而又精良,盤點十大當今最帥突擊步槍
    現實中HK416也很強,雖然外形和結構與美式的AR武器相似,但性能卻要比AR系列強上一大半,精準度高、可靠性強,而且故障率極低,但HK416也是槍中的「貴族」,複雜的機械結構,和追求極致的性能,再加上德國的精湛研發,德式的藝術和嚴謹,自然造價也會很高,性能優越的HK416突擊步槍,只能小規模地裝備特種部隊使用,如果大規模裝備,就連老美也承受不起,HK416是21世紀最棒的5.56小口徑步槍。
  • 為什麼坦克兵也要戴頭盔?美軍曾戴過體育用品,中國坦克盔已經用上了航天科技
    在電影《狂怒》中,謝爾曼車組就戴著當時美軍制式的M1938頭盔,這是戰前就已經有的裝備了。從這款頭盔的專利說明書上,可以看出對坦克盔的基本要求:1. 輕量化,舒適、合體、通風性良好。2.M1938打遍二戰各戰場,一直用到60年代,中國遠徵軍的坦克兵也用過。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五十九期】為什麼臺軍要買MQ9死神無人機?薩沙盤點臺灣現役四大無人機(軍事系列第424講)
    而臺軍一項重視無人機,薩沙就簡單地盤點一下現役臺灣無人機。為什麼臺軍要買MQ9死神無人機?薩沙盤點臺灣現役四大無人機臺軍目前的無人機大體是這幾種:它的功能很多,如晝夜搜集情報,戰場的監視、偵察,火力修正,導引支援,電子戰,對地攻擊,斬首行動等等。
  • 國外單兵熱成像裝備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在應用層面,單兵熱成像裝備正在演化出微/小型多功能熱像儀、輕武器集成式光電火控系統等;在系統層面,單兵熱成像裝備正在逐步融合進入各國積極發展的「未來士兵」作戰系統。因此,如果具備在晝夜和低能見度條件下觀察、搜索目標的能力,即可提高單兵作戰效能。單兵裝備的輕武器包括突擊步槍、衝鋒鎗、輕機槍、狙擊步槍(圖13)、火箭筒、無後座力炮(圖14,圖15)、可攜式反坦克飛彈(圖16)和防空飛彈(圖17)武器系統等。不同輕武器的作戰目標、射程不同,因此發展了可與輕武器配套的輕型、中型和重型武器熱瞄鏡。
  • 老而彌堅——十大長壽美軍單兵裝備
    ALICE裝具起止年份:1973至今裝備時間:42年ALICE是越戰後美軍乃至全世界範圍最經典的裝具,沒有之一。除了美軍自己之外,更是有很多國家以美國援助的M1或者本國仿製品作為自己軍隊的制式裝備。外盔大約於70年代停產,而內盔則一直生產到80年代中後期。1980年代初,PASGT配發,逐漸取代M1鋼盔。最後一個版本的內盔最後一個合同號是1984年。而在1991年的伊拉克,我們仍能看到一些坦克乘員佩戴M1鋼盔。
  • 臺軍研發新式單兵口糧 自熱餐盒太鹹 餅乾最受歡迎
    臺軍士兵單兵口糧歷來以「悲慘」聞名於世,不過臺軍「陸軍司令部」似乎還想搶救一下。
  • 咋咋呼呼20年,臺軍這回真要買「艾布蘭戰車」了?
    「艾布蘭戰車」),而且和上一次說的「澳大利亞同款」M1A1坦克不同,這次要買的是M1A2坦克。筆者做了幾樣當時認為臺軍有可能弄出來的裝甲車輛和武器裝備,針對性的加強臺軍作戰能力。在較高難度下裝備的是96……)與「艾布蘭戰車」狹路相逢,在法國鄉間的小路上互相對射,交戰距離全在500米內,基本上雙方都能毫無懸念擊穿對方裝甲,那真是一場血戰……很大程度上,當年中二——不「大二」病(讀作「閒得慌」)的列車長對於臺軍獲得M1A2坦克,感覺應該是遲早的事情。理論上說,美軍連F-16、「愛國者」飛彈,基德級這樣的大件都賣給臺軍了,沒有理由捂著M1坦克不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