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遊記一:土地和人口

2021-02-15 顧老師的客廳

非洲很大,豎跨南北半球,赤道從中間穿過。

非洲有五十多個國家,撒哈拉以北,地中海南岸的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是阿拉伯國家,講阿拉伯語,以阿拉伯人種為主。他們當然不是本來的非洲主人。中東離這裡很近,阿拉伯人侵入以後,逐步把土著的黑人擠壓到南方去,或者同化,或者消滅,零零星星的黑人或者黑白混血還有,但數量已經很少了。

他們當然信仰伊斯蘭教。事實上,伊斯蘭教已經大大地向南侵蝕進真正的黑非洲。這點後邊再講。

我們這次去非洲選擇了埃及、坦尚尼亞和衣索比亞三國,都在東非或者東北非。

埃及有五千年的歷史,比我們還久。

坦尚尼亞是黑非洲國家,她和肯亞並列,是非洲看動物遷徙的最好國家。

衣索比亞在非洲比較獨特,這裡的人不是純黑,當然也不白,有點黑裡透紅。據說是阿拉伯人和黑人上千年混血的結果。埃塞地勢高,是非洲的水塔,發源於這裡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的主要支流。埃塞出美女,曾經多次奪得世界小姐的桂冠。最重要的是,這裡保存著大量的原始部落,是看數千年前的人類生活方式的最好地方。

西非、中非、南非,都有很多可看的國家。沒有辦法,一點一點來吧。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

今天先講埃及。

埃及全國總面積不足100萬平方公裡,其中93%為沙漠。八千萬人口都擠在尼羅河兩岸和尼羅河三角洲。首都開羅就集中了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口,2000萬,和北京規模相似。

就這麼點土地,有一點農業,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工業似乎也沒有什麼,因為它的三大經濟支柱從大到小,依次為旅遊業、蘇伊士運河通行費、石油和天然氣。隔壁的利比亞石油儲量比埃及大得多。埃及的石油大致和南邊的蘇丹相近。石油、天然氣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但它的收入排在蘇伊士運河通行費之後,就可以知道其規模如何了。

 

作為旅遊者,我們一周之內,都是沿著尼羅河行走。公路當然不能佔寶貴的綠地,而是常常在城鎮外邊走,這樣連續幾個小時的車程,基本上是走在沙漠當中。幾個小時,清一色的顏色和景象,不變的高溫、乾燥和燒烤,我對這個國家的老百姓產生了一種深深的同情。人家當然用不著我同情,-- 穆斯林世界,有阿拉照顧他們,他們都開心得很!

 

這些照片都是從南方的亞斯文到盧克索之間的公路上拍的。

公路上的警察檢查站。

阿拉伯人,穆斯林。他們沒有計劃生育,每家都有幾個孩子。我們先後遇到的一位七零後和一位八零後,都是三個孩子。先後接觸到兩個開羅大學的畢業生,都是學外語的,但是畢業後就工作,從來沒有出過國,好像在看得見的將來,也沒有出去的計劃和可能性。

 

這麼點資源,這麼多人口,人口還在增長,將來他們怎麼辦呢?唉!還是交給阿拉去想吧。

埃及最有名的是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都在開羅城的旁邊。五千年前的金字塔當然有很多故事。


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是現有金字塔中最高,最大的。

近觀胡夫金字塔。

這附近有九座金字塔,是祖孫三輩三個法老加上六個老婆的陵墓。但是任何角度都不能把九個都照進來。前邊小的是女性的。

進得沙漠,才能取更好的景。第二張是我們這次的隊伍,最後一張形象最差的當然是我。

獅身人面像,離胡夫金字塔不過幾百米的地方。

從金字塔的位置向東,越過尼羅河看開羅,一片灰濛濛。這就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都市。

我們總是堅持說,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可是出來看一看,感覺說自己是「發展中」有點勉強。埃及在非洲算是比較發達的國家,歷史上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沙特只是因為是伊斯蘭的誕生地,後來又發現了巨大的石油儲量,成了阿拉伯的首富。從宗教上,沙特是遜尼派的大本營,以豐厚的石油收入做後盾,自己也以遜尼派的首領行事。

埃及人口最眾,歷史最悠久,舉世聞名的金字塔讓埃及人可以傲視世界上任何的國家和文化!

可是,人總是要吃飯的。看看同樣舉世聞名的開羅市,我不知道應該為中國人自豪,還是為阿拉伯人悲哀!

開羅依尼羅河而建。在尼羅河兩岸,看到的是一片破敗,我們住的酒店是附近唯一的亮點!

埃及值得驕傲。可那是真正的埃及人。現在的埃及人早已經不是埃及人了!

我們說,埃及的歷史是最悠久的,指的是古埃及人的文化和歷史,而不是現在的埃及人。

古埃及語已經丟失。據說亞斯文附近的努比亞人是古埃及人的後裔,還可以說古埃及語。對於埃及來說,亞斯文在最南邊,是最邊遠地區。這個國家最發達的是尼羅河下遊和尼羅河三角洲,是最北邊。

尼羅河由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亞斯文再向南,就進了世界上最落後的國家之一,蘇丹。

在世界上的幾乎任何一個國家,在最偏遠地區居住的都是最落後的少數民族。

阿拉伯人基本上可以算是白種人。我說「可以算」,是因為如今的阿拉伯人很多是被阿拉伯化了的其他人種的人。阿拉伯世界處於亞歐非三洲的交匯處,數千年的交往和融合使得這一片的居民多少具有混血特徵。

一個小民族,或者小部落,單獨生存的機會幾乎沒有。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南方的努比亞人和北方的阿拉伯人以及南方的黑種尼格羅人混血,成了白不白,黑不黑的一個人種。走在亞斯文大街上,看到的大多數人都是屬於這個類型,儘管他們不一定都是努比亞人。

當今世界,白種人佔有統治地位,明顯比其他種族更具有優越感。所以,在埃及,常常可以聽到開羅人稱呼那些生活在南方的皮膚較黑的埃及人為「非洲人」,藉以把自己併入白種世界,雖然全世界都知道,埃及是地地道道的非洲國家!

其實放眼世界,純種人已經幾乎沒有。各種人種混血,有的保留有某種血統多一些,其他血統少一些而已。

中國人,無非是生活在這塊特定區域的人的統稱。說自己是漢族,也不是從血液上來講的,更多是從文化、語言、傳統、習慣上講的。

這兩位深色皮膚的小夥子都是亞斯文我們居住的酒店的擺渡船司機。酒店位於尼羅河和城區相對的一面,擺渡船24小時工作,幫助客人過河。

這位女士則是生活在開羅的有著土耳其血統的阿拉伯人。

 

中餐館的服務員。兩邊的兩位,一位深色,一位淺色,都是典型的埃及人。中間的那位,在我看來,很像歐洲人,但他說他是埃及人。或許有歐洲血統?這個地方離歐洲只隔一個地中海,串親戚很容易。

 

亞洲人大量的混血,都是黃種人和黃種人,看不出來。出了亞洲,膚色是最引人注意的一個異族現象。

埃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剩下的是基督教。全民信教的結果是惡行犯罪不多。在開羅,當地朋友說,女人前半夜十點以前出門沒問題。但是小騙子特別多,特別是在十分商業化的金字塔下邊。

金字塔下邊,你只要離開了人群,總會有人以工作人員的身份來查你的票。主動引領你往遠處走,然後敲詐你費用。

尼羅河畔。到了外國,我們就成了外國人,常常被要求合影。

穆斯林世界每年有一個齋月,齋月期間,每天下午太陽落山以前不吃飯,不喝水,禁止一切娛樂活動。太陽落山以後,才可以吃飯、喝水。

齋月過後的三天是開齋節。人們一個月約束自己,好不容易解放了,三天開齋節就是三天狂歡日!

 

我們到達開羅正是開齋節的第二天午夜。凌晨一點多,從機場往市中心的方向走,開始沒什麼車,不久就越來越多,馬路上的車逐漸走不動了,到了城中心的解放廣場的時候,車流如海,人影如潮。即使在我們北京的長安街,或者平時最擁堵的二環、三環路,在這個時刻也已經沒車了。

 

接機的朋友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不以為然。可是我們幾個卻十分驚奇!當我們知道了原由以後,才進一步切切實實體會到,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的差異太大了!

 

第二天活動結束,我們特意安排了去解放廣場現場體驗一把。天還沒有全黑,當地朋友說,高潮還沒有到。可是我們已經嗅出了就要再次來臨的狂歡的味道。

這種活動一般是年輕人多,很多都是全家出動。不斷湧入的車輛上,幾乎每輛車裡邊都是滿滿的一家人。最後一天了,明天人們就要正常工作,正常生活了。估計今天的狂歡會達到最高潮!可是我們明天還要早起去亞歷山大市,無奈拍了幾張照,返回賓館。

從此,開齋節在我的心裡有了具體的內涵。

解放廣場上。

正在進入的全家人。

開羅城區的房價大約是8000埃鎊(合3000元人民幣)一平米。這是中國北方縣城的價格。在中國南方,縣城的價格都不止這個水平。

一般生活消費不清楚。但我相信,會很低。看看街上行走的人就知道。

下一篇:開羅城的更多故事。

*********************

下邊是已經發過的遊記。每個國家的開頭部分都列在這裡。點開一個國家,後邊就全有了。我先儘量把國際部分發完,然後發國內。

日本遊記

印度遊記

伊朗遊記

約旦遊記
黎巴嫩遊記

希臘遊記

加拿大遊記

古巴遊記

墨西哥遊記

美國遊記

柬埔寨遊記

寮國遊記

泰國遊記

越南遊記

尼泊爾遊記

俄羅斯遊記

韓國遊記

廣東省遊記

顧成文老師七十壽宴小記

相關焦點

  • 埃及遊記——聊聊我走過的埃及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一部分在非洲,一部分在亞洲。西奈半島算屬於亞洲,面積雖不算大,卻是屬於埃及最重要最有名的一塊土地。
  • 人口大爆炸,即將進入災難的埃及
    下午2點多隨著計數器上的數字首次上升至9位數,埃及成為世界上人口過億的第十四個國家。從2014年以來,埃及人口每年以250萬的速度增加。這意味著到2030年,埃及人口將達到1.25億;到2050年,人口可能翻一番達到2億。人口年輕化尤其顯著,10歲以下人群成為最大年齡段人群,全國60%人口都是30歲及以下的年輕人。
  • 人口,國力和戰爭 | 郭曉明
    雖然中國強盛的唐宋沒有侵略過歐洲,而是和歐洲進行絲綢陶瓷貿易,更沒有對歐洲發動鴉片戰爭,但是,西方外交學院的教材講的都是強權政治,決策西方外交政策的人都帶有深深的強權政治意識,所以,他們絕不允許中國人均GDP超過美國人均GDP的五分之一,因為中國人口是美國的五倍,如果中國人均GDP超過美國人均GDP的五分之一,中國國力就和美國相當了,勢力均衡就被打破,世界秩序就要重組,按照西方歷史經驗,就得打一仗。
  • 一文讀懂巴以衝突 了解那片土地的苦難
    而『祖國』的所在地,就是現在以色列所在的土地,或者說是巴勒斯坦所在的土地,地理上位於地中海和約旦河之間的這片土地。」有國際關係和遠東研究碩士學位的丹尼爾·伯曼對於歷史的脈絡有著清晰的認識。  據《聖經》記載,歷史上猶太人第一次到達如今的以色列國土一帶,是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
  • 剛剛人口破億的非洲強國埃及,經濟卻也才剛剛超過我省???
    從經濟總量來說,埃及排名非洲第三,僅次於奈及利亞和南非。從人口來說,埃及的總人口在1億人左右,幾乎與中國的河南省、山東省相當。從軍隊實力來說,埃及堪稱是整個北非的扛把子。二戰期間,英國與德意兩國軍隊反覆爭奪埃及,隆美爾、蒙哥馬利等名將先後出戰。最後,英軍在阿拉曼戰役中,擊退了德國軍隊的進攻。在二戰之後,由於英國的損失非常大,開始不斷的戰略收縮。進入50年代後期,埃及徹底擺脫了英國的統治,並且曾經與蘇聯的關係非常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間,在科技的推動下,依靠英國遺留下來的基礎,再加上自己的一系列優勢,埃及的經濟持續發展。
  • 350萬平方公裡的埃及,是如何一分為三的?
    埃及則有30萬大軍。此戰英國派出了7艘航空母艦,畫面震撼,日不落帝國餘威猶存。戰爭打了九天,以色列攻佔了西奈半島,英法則以轟炸為主。傷亡方面,三方合計傷亡不過一千多,埃及傷亡和失蹤則有數萬人。三方在節節勝利時,美國和蘇聯同時施壓,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頓後,也只能停戰撤兵,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蘇丹獨立後,埃及面積約100.1萬平方公裡,蘇丹面積約為250萬平方公裡,非洲面積第一大國變成了蘇丹。
  • 極簡埃及史
    傳統的兩大熱點朝鮮半島和中東地區更是劍拔弩張。敘利亞化武事件導致川普向敘利亞空軍基地扔了59顆戰斧飛彈,最近又派航母到朝鮮半島示威。歐洲恐怖襲擊不斷,埃及這兩天也遭受了一次嚴重恐怖襲擊。這些年來,埃及也算是多災多難。當初被趕下臺的穆巴拉克如今被判無罪,國內局勢又開始不穩,輪迴啊。9日埃及北部城市坦塔和亞歷山大分別發生針對教堂的爆炸襲擊,造成44人死亡。「伊斯蘭國」宣稱為此負責。塞西總統隨即宣布埃及進入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態。關於埃及這些年的動蕩,大家都比較清楚,就不說了。今天來講文明古國埃及的歷史。
  • 兩國為爭奪一塊土地爆發戰爭,打到一半才想起來:土地是中國的
    次年,《薩哈林遊記》面世,薩哈林島從此成為了沙俄黑暗政治的代名詞,代表了一代俄羅斯人的傷痛。不過,契訶夫估計也沒想到,他筆下的薩哈林島,不僅僅是一代人的傷痛,更是三個國家人民的心中柔軟之地。薩哈林島還有兩個廣為人知的別稱:庫頁島與樺太島。
  • 以色列,為什麼將西奈半島歸還埃及?
    1948年5月14日,英國委任統治正式結束,猶太人當日便宣布成立以色列國,以色列建國後與埃及等阿拉伯國家成了鄰國,而阿拉伯人拒絕按照聯合國的決議成立阿拉伯國。第二天,埃及、沙特、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六個阿拉伯國家紛紛對以色列宣戰,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其中埃及是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對抗以色列的主力。結果六個阿拉伯國家被一個小小的以色列擊敗。
  • 2017全球人口排名、人口密度排名、20大人口大國及世界國土面積排名
    ▊一、最新2017世界人口排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排行榜(199國完整榜單)最新2017世界人口排名出爐
  • 北非(North Africa)地圖彙編:埃及、馬格里布、蘇丹、茅利塔尼亞等
    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形成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大王國,分別位於尼羅河河谷和三角洲,其中下埃及經濟較為發達,各個村社和州之間貿易活躍,但受制於尼羅河三角洲密布的沼澤,各個村社和州獨立性強,下埃及缺乏強有力的中央,因而在軍事上不如統一的上埃及,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統一下埃及,建立了統一的古埃及法老王朝。之後埃及經歷了數次分裂和統一,直到被羅馬帝國滅亡。
  • 阿拉伯帝國何以迅速徵服廣闊的土地?
    一些難以詳述或量化的長期性因素在其中起到了作用,人口衰退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誠然,關於這段時期我們並沒有多少可靠的人口數據,但根據大部分文獻資料的描述,在540年地中海鼠疫爆發後的一個世紀中,就在穆斯林日後徵服的大片土地上,人口都嚴重衰減,其中城市和鄉村的人口損失尤為慘重。阿拉伯軍似乎時常途經荒無人煙的土地。他們對伊朗和伊比利亞半島廣大地區的徵服來勢兇猛卻抵抗甚微,可以證明當時的人口衰減。
  • 給大家講講埃及的歷史
    2011年,埃及爆發革命,執政30年之久的穆巴拉克政府黯然下臺,這次革命號稱尼羅河革命,在歡呼聲中,擁有80%民眾支持的穆爾西政府上臺。革命前,埃及40%的城市人口和78%的農村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下,18%人口每日生活費不到2美元,15-29歲青年大面積失業,這些失業青年,是掀起革命的主力軍。
  • Anny的2017年挪威行攻略和遊記匯總
    如果你覺得公眾號的文章太長太詳細,讀了還是容易遺忘,推薦你下載窮遊app,搜我的遊記《挪威!你是一連串的驚嘆號——Anny的2017挪威行(峽灣、羅弗頓群島超詳細攻略和遊記)》。窮遊app裡的遊記,右上角「電梯」,可以查目錄,我做了非常細緻的分類,非常方便查到信息。
  • 薩哈林島(庫頁島)的遊記:主要城市南薩哈林斯克篇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薩哈林島(庫頁島)的遊記:主要城市南薩哈林斯克篇的歷史往事。
  • 以色列為什麼要主動交還埃及西奈半島?
    其次是相對穩定的氣象條件和自然條件,所謂「穩定」指的是在相當長的一個時間周期內,這片土地所處的區域從溫度,溼度等氣候因素和是否會頻繁發生諸如地震,洪水等災害的地質環境都處在一個可預知和可適應的狀態。當我們拿這兩點去分析西奈半島時,就會發現它不符合其中任何一個條件。
  • 人口僅900萬的以色列,為什麼能打遍中東無敵手?
    以色列大部分城市街頭都有部隊衛戍,時刻準備著可能爆發的戰爭  從1947年到1982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打了五次中東戰爭,此外還有無數小規模的衝突和治安戰,而以色列無一敗績,以一己之力擋下了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國家的多次聯合進攻。因為對於以色列人而言,哪怕是一次戰敗,也可能意味著滅國。
  • 「喋血教堂」和《海外來客》|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
    摘要:亞歷山大二世通過「俄國千年紀念碑」所要宣示的,除了繼承先輩的傳統,子孫永不忘「收集土地」外,還有一點,就是在他之前的14位羅曼諾夫沙皇不僅都沒有否定過瓦良格的傳統,而且為這個傳統驕傲和自豪。我仰視那高聳的穹頂,陽光正透過畫有基督形象的彩色玻璃照射下來,那光線古怪、炫目,我感到頭暈,也許這就是沙皇們所要顯示的用光線和色彩組成的收集土地的神聖和光怪陸離!兒子反叛老子,用自己的新政來推翻父親的舊政,這幾乎是羅曼諾夫王朝沙皇更迭時的常態。亞歷山大三世對父親的一系列政策都有異議,那種潛在的對抗暗流一直在運行。
  • 斯裡蘭卡太不完全遊記
    不管是佛教也好,印度教也好,對野生動物都是非常包容的,斯裡蘭卡的動物和人關係如此之近的原因不得不說肯定離不開宗教的影響。不過人總是虛偽的可怕,植物從來沒有被宗教納入過生命的範疇,對森林資源和土地的需求和不斷增加的人口並沒有讓斯裡蘭卡免於棲息地的破壞,尤其是對西南部低地雨林的砍伐,幾乎只剩下了辛哈拉家保護區這最後的一片。
  • 【國族志】北非阿拉伯(North Africa Arab)地圖彙編:埃及、馬格里布、蘇丹、茅利塔尼亞等
    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形成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大王國,分別位於尼羅河河谷和三角洲,其中下埃及經濟較為發達,各個村社和州之間貿易活躍,但受制於尼羅河三角洲密布的沼澤,各個村社和州獨立性強,下埃及缺乏強有力的中央,因而在軍事上不如統一的上埃及,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統一下埃及,建立了統一的古埃及法老王朝。之後埃及經歷了數次分裂和統一,直到被羅馬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