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大炮巨艦是男人的真正浪漫,在海上航空兵尚未發展成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大炮巨艦主義確實已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諸如無畏艦這種頂級配置。但因為德國公海艦隊的長期保守避戰,這次大戰的舞臺上的表演並未達到戰前人們所預期的那樣精彩。隨著大炮巨艦的逐漸沒落,最後連一戰題材影片也多以陸戰題材為主,筆者這回就來追憶一下十部以一戰海戰為背景的影片。
1、艦隊的沉沒 (Die versunkene Flotte,1926)
魏瑪共和國,導演:曼弗雷德·諾亞
本片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關於日德蘭海戰的劇情片,這次激動人心的大海戰是人類歷史上參戰兵力最多的一次海戰,雙方一共出動了250艘戰艦,雖然在戰鬥中德國人略微取得了一些戰術優勢,但仍未打破被英國人海上封鎖的局面。影片根據前德國海軍軍官Helmut Lorenz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曾為好友的兩名英德海軍軍官這次海戰中對壘的故事,其中德國軍官的妻子後來還和其下屬及英國軍官發生了不可描述的關係。
2、U-9號潛艇(U 9 Weddigen,1927)
魏瑪共和國,導演:海茵茲·保羅
影片根據一戰初期德國潛艇部隊的一次驚人戰例改編,1914年9月22日,德國潛艇U-9號在荷蘭海岸外一個小時的襲擊中,一連擊沉英國海軍阿布柯號、霍格號和克雷西號三艘巡洋艦,有1400多名英國水手和軍官在這次襲擊中喪命。影片劇情同樣極具戲劇性,講述有著同母異父兄弟關係的兩名德國潛艇軍官與一名英國海軍軍官在這次事件中的「碰面」,德國軍官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記錯了自己兄弟所搭載的巡洋艦!
3、福克蘭群島與科羅內爾戰役(The Battles of Coronel and Falkland Islands,1927)
英國,導演:沃爾特·薩默斯
福克蘭群島與科羅內爾戰役是一戰中一次有趣的海上追擊戰役,1914年德國東亞分艦隊(俗稱斯佩艦隊)在科羅內爾海角擊沉了兩艘英國巡洋艦,英軍被迫抽調兵力圍堵,並在福克蘭群島以伏擊的方式將斯配艦隊主力艦隻擊沉。雖然是一部默片,但英國皇家海軍艦船的全程參演使得該片在觀影真實感上遠強於後世用模型船或是隔代船拍攝的海戰影片,影片還給予了德軍艦隊司令斯佩海軍上將以非常正面的描寫,將他形容為一名悲劇性的英雄。
4、自殺艦隊(Suicide Fleet,1931)
美國,導演:阿爾伯特·S·羅吉爾
一戰初期,德軍潛艇嚴守交戰規則,在擊沉協約國商船前會上浮截停警告,英國人利用德國人的這一習慣,建造了偽裝成商船的反潛艦艇,待德國潛艇上浮時將其突然擊沉,這類艦船俗稱Q船。本片即講述在一艘Q船上服役的三名美國水手的故事,雖然總體上這是一個輕喜劇故事,但導演在道具上也絲毫沒有馬虎,美國海軍的巡洋艦阿爾戈號、驅逐艦普雷布爾號和諾亞號參與了拍攝,為了還原海上破交戰的場景,片方甚至還炸沉了一條商船。
5、大洋底下(Seas Beneath,1931)
美國,導演:約翰·福特
本片講述的同樣是Q船的故事,但時間上發生在一戰末期,講述為了擊沉一艘活躍在西班牙以西海岸的德國潛艇,美軍派出了一艘裝備有特殊加強火炮的Q船,為了將德國潛艇吸引出來,這艘Q船還故意停泊在加那利群島,向當地的德國僑民暴露行蹤,不巧的是船長居然還愛上了一名德國的雙面女間諜。本片同樣在海上實景拍攝,雖然場景鏡頭處理得很好,但作為一部早期有聲片,配樂稍顯不足,演員演技也略有尷尬。
6、破曉(Morgenrot,1933)
魏瑪共和國,導演:弗農·休厄爾
影片講述1915年,德國潛艇指揮官萊爾斯不顧母親的反對重返部隊,因為他的兩個兄弟都已經喪命在大西洋中。在一次行動中,萊爾斯擊沉了一首英國裝甲巡洋艦,但在歸途中遭到另一艘驅逐艦的攻擊,為了讓其他船員活命,萊爾斯放棄了逃生的機會。本片由芬蘭海軍中仍在服役的原德國一戰潛艇友情出演,雖然影片具有一定反戰思想,但還是經常被納粹德國海軍拿去做潛艇部隊宣傳片,因此對本片造成不小負面影響。
7、潛艇偵察艦(Submarine Patrol ,1938)
美國,導演:約翰·福特
本片同樣是一部海上輕喜劇片,有三分之一的劇情都花在搞笑上,講述一名因犯錯而被降職的協約國海軍軍官,奉命指揮一艘破舊的Q船與船上五花八門的各種奇葩船員,去地中海戰場追擊一艘不太友好的德國潛艇,並最終摧毀了德國人的秘密潛艇基地。作為名導約翰·福特的一部鮮為人知的作品,儘管福特曾表示這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大部分影迷都對該片評價不是很高。
8、雷霆漂浮(Thunder Afloat,1939)
美國,導演: 喬治·B·塞茲
本片根據作家拉爾夫·惠萊特的同名小說改編,背景是一戰末期,敗局已定的德國人為了挽回局勢,不惜發動無限制潛艇戰,甚至派潛艇遠航到美國東海岸襲擊。影片講述1918年一名美國私營船隻承包商的商船被德國人擊沉後,他自願加入了美國政府組織的反潛巡邏隊。作為一部以娛樂性和趣味性為主的片子,本片還算是成功的。雖然1939年美國政府頒布了中立法案,但猜到美國加入盟軍是遲早的事,片中還是刻意暗示:德國人是美國的「潛在敵人」。
9、莫昂宗德群島(Moonzund,1987)
蘇聯,導演:亞歷山大·米尤塔夫
本片根據Valentin Pikul的同名小說改編,背景是1917年10月16日發生在西愛沙尼亞群島的莫昂宗德群島戰役,此戰中德國海軍以69艘戰將的絕對優勢兵力攻佔俄羅斯臨時政府在西愛沙尼亞群島上的海軍基地,但俄軍波羅的海艦隊主力的26艘戰艦最後仍大部逃脫。影片展現了革命動蕩時期俄羅斯海軍面臨的險惡處境,海軍軍官們在努力維持艦船正常運轉的同時,還要盡力安撫好革命情緒高漲的水兵們的各種要求。
10、埃姆登的人馬(Die Männer der Emden,2012)
德國,導演:貝倫加·普法爾
埃姆登號輕巡洋艦原為斯佩艦隊的一員,後單獨離開艦隊前往印度洋執行破交戰任務,摧毀了不少協約國商船及貨物,最終在協約國艦船圍捕下被擊沉。埃姆登號除了戰績出彩外,還有兩個具有傳奇性的地方,一是其極具騎士精神,每戰必救助安置被俘的協約國水手,二是艦船被擊沉後,副船長穆克少校帶著少數人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德國。本片主要講述的也正是穆克少校一行橫跨大半個地球的歸國之路,對於破交戰的海戰場景其實沒什麼表現。
番外:其實2007年上映的俄羅斯歷史巨片《海軍上將高爾察克》的開頭也有高爾察克指揮的一場海上遭遇戰,雖然這次戰鬥純系編劇虛構,但其中由俄羅斯強大的計算機影視特效所製作出的華麗海戰場景,其真實感和震撼感絕對要比幾十年實拍出的海戰場景更上一個臺階,不過考慮到影片主體是上將在蘇俄內戰中的經歷,這裡就不再將其歸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