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為什麼沒研製出原子彈?

2021-02-13 坐井觀天

繼續二戰話題。

一般都認為,世界第一顆原子彈是美國研製的。其實,當年的希特勒德國研製原子彈的時間比美國要早。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就擁有龐大的核物理研究機構和許多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全世界獲得諾貝爾獎的核物理學者德國最多,超過美國3倍。早在1938年3月,德國物理學家奧託·哈恩和弗裡茨·斯特拉斯曼就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實驗室裡成功進行了使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的實驗,終於出現了物理學界期待已久的裂變效應。鈾裂變的發現震驚了科學界。從原子核裂變中獲得無比巨大能量的實驗已獲成功。此後的事情就是,誰能首先把它轉為實用,誰就有可能製成威力無比的原子彈。

1939年4月,德國納粹頭子召集6位出色的核物理學家在柏林秘密開會,討論如何利用這一科研成果製成核武器。並且成立由德國鈾學會的科學家指導並直接對柏林陸軍武器部負責的原子彈研製小組。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德國人在核裂變研究方面遠遠走在美國的前面,按原子彈研製的發展進程而言,德國人原本是有可能在1942年前造出原子彈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納粹德國最後未能製造出原子彈?而被美國人搶在前面了呢?

先來看漫畫。

 

作者:王鐵蛋

審校:龔聰

來源: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ID: huanqiukexue)

看完漫畫,繼續探討。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海森堡究竟是不是故意的呢?也許真相永遠無得得知,除了他自己。

賀雄飛在其《猶太人之謎:一個神奇民族的成功智慧》一書中寫道:

海森堡是德國偉大的物理學家,為德國原子彈計劃負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曾聲稱自己憑著科學家的良知,抵制和破壞了納粹研製原子彈的活動。但《紐約時報》說,曾為海森堡恩師兼朋友的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表示: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2002年,英國媒體披露了納粹德國原子彈研製失敗的新秘密,聲稱:海森堡與玻爾確實於1944年在哥本哈根會晤過,但海森堡只是向玻爾暗示德國當時正在研製原子彈,並沒有表示為此擔憂並破壞納粹的活動。言下之意是,海森堡並沒有什麼道德良知,只不過是沒有研製成功罷了!

兩個關鍵人物玻爾死於1962年,海森堡死於1976年,已經無法對證。作為納粹德國原子彈研製計劃的主持人,海森堡到底是幫兇還是反戰爭英雄,也只能寄希望於今後澄清。

另外,坐觀君(china_2049)還看到對這個問題有其他的幾種說法:

1、由於納粹德國當局推行種族歧視政策,迫害有獨立思考的猶太人。迫使大批猶太科學家背井離鄉,逃亡國外。像哈恩、斯特拉斯曼、莉澤·邁特納、艾伯特·愛因斯坦這樣一些出類拔蘋的人物紛紛離開德國。有的傑出科學家轉而投奔到美國去了。

2、德國在原子能研究方面,缺乏全面的指導和統一的組織,各單位之間缺少協作。教育部、陸軍部、郵政部各搞一套。加之,納粹頭子對原子彈的巨大威力還缺乏感性認識,沒有緊迫感,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對原子彈的研製。

3、美國研製原子彈雖說在其後,但保守機密做得很好,甚至連當時的副總統事前也毫無所知。新聞檢查極其嚴格,報紙電臺不得以任何方式發布絲毫有關原子彈的消息。因此,希特勒德國始終被蒙在鼓裡,完全不知美國正在研製原子彈,因而並沒將原子彈的研製提到頭等重要地位。希特勒的軍需部長阿爾貝特·施佩爾戰後在紐倫堡受審時,以極為後悔的口氣說,要是他當時知道美國正在實施「曼哈頓計劃」的話,即使上天入地,他也得想方設法趕上美國,先製造出原子彈。

4、當時同盟國加緊對德國進行空襲,實行閃電般的地毯式轟炸,迫使德國的研究小組總是不斷搬家,試驗設備常常是裝上又拆,拆好又裝,很難找到一個絕對安全的角落。這一場接一場的空襲使德國原子彈的研究工作遭到了嚴重困難。

5、波蘭歷史學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納粹德國所以未能造出原子彈,是由于波蘭愛國者暗中進行破壞所致。戰時德國核物理學家布雷格教授根據理論推斷和計算結果,認為最理想的減速劑是石墨。因此,布雷格教授所在的研究所委託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這種減速劑片。西門子公司把這項任務下達給普拉尼亞工廠。工廠領導在接受這項「罕見」的訂貨時,感到十分意外和驚訝。因為這項訂貨的數量很大,規格特殊,期限又緊迫。這家工廠的職工中一直存在一個強有力的反法西斯的波蘭人反對派,總工藝師埃爾溫·施密特決定破壞這些炭片的化學成份。結果,該廠生產的這種炭片全是不純的。其化學成份除石墨外,混進了一些二硫化鐵、鈣和硫的雜質。這些不純的減速劑按時運到布雷格教授的研究所,絲毫也未引起教授的懷疑,很快就被投入黏結電子試驗,結果多次試驗全都失敗。與他共事的海森堡教授原本就對布雷格沒有好感。他把這場失敗歸咎於布雷格教授的無知和無能。海森堡認為炭片根本就不適宜作減速劑,於是便著手從其他途徑探索新的減速劑。這樣一來,對納粹德國而言,原已臨近的製成原子彈的日子,就永遠也不會再來了。

而在此同時,美國正在加緊實施「曼哈頓計劃」。在著名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的指導下,1942年2月在芝加哥大學斯塔格運動場看臺下面,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實驗型原子反應堆,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可控的鏈式反應。有趣的是,費米的試驗同布雷格的試驗一樣,也是使用石墨作減速劑的。費米的試驗十分成功,只不過他使用的減速劑是純淨的石墨。I945年7月I6日,美國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的首次核爆炸,同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

1954年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在《紐約時報》上寫道:「本來布雷格教授是會比美國早兩年造出原子彈的,只是由於他的一個疏忽,才使人類免遭了一次全面的浩劫。」確實,假如當年希特勒率先造出了原子彈,整個二戰直到今天,世界歷史就將改寫。

好了。下課。大家覺得以上這麼多種說法,哪種最靠譜呢?或者,你有其他的說法?

想打賞?

長按下圖任何部位-->識別二維碼

還想關注我?點「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能造出核武器? | 循跡曉講
    雖然納粹德國在總體物資與人力資源上無法與美國相比,但德國工業製造技術,以及在基礎研究領域上的先進性也不容忽視,然而,為什麼納粹德國最終無法將這些相對優勢最終落地,變成現實中可使用的武器,卻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 希特勒沒造原子彈,只因這群科學家都是大忽悠?一個謊言救了世界
    這反過來讓納粹德國其實對核武器研製並不怎麼上心。在我們軍迷的印象中,是因為盟軍突襲了建在挪威的重水工廠,才掐斷了納粹核計劃的脖子。其實真正的原因還是出在希特勒自身上面。「鈾工程」也被分成了9個基礎學科進行研究,這使得整個核工程進展緩慢。納粹核計劃進展不快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屠殺猶太人,這可以說是重創了德國自己的學術界,大量猶太裔物理學家、工程師和科學家在1933年納粹掌權初期,就聞風逃亡海外,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愛因斯坦,而正是這位科學巨匠促成了美國核武器研製的曼哈頓計劃。
  • 原子彈到蘑菇雲
    除了德國外,當時研究原子彈的國家另有法國、美國、蘇聯、英國和日本。軸心國德國因為漢堡大學的教授向德國軍方進言的要求而研發核武器。1939年9月26日,德國軍備規劃局制定了鈾規劃,並著手開始進行對核武器的研製,以維爾納·海森堡為首組成特別小組。接著在1940年於德國佔領的挪威設立由法本公司管理的重水製造廠以大量生產重水來製造鈽,也研究著如何分離鈾-235。
  • 【7.1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而他還有另一個特殊的身份:德國秘密研製原子彈的「鈾俱樂部」總負責人。事實上,從任何角度看,德國都是當時最有可能研製出全世界第一顆原子彈的國家。1939年初,全世界第一篇發現鈾原子裂變現象的論文,就是德國化學家哈恩(他後來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和物理化學家斯特拉斯曼發表的。「鈾裂變可以用來製造威力巨大的炸彈」這一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希特勒的認可。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後悔造出原子彈?
    愛因斯坦對自己發起的原子彈製造的愧疚後悔雖然這個死亡人數在我們看來是不解氣的,但是對於愛因斯坦等人來說卻不一樣了,愛因斯坦是美國原子彈的發起者,本身對於美國研發出原子彈是有著一定責任的,所以他在看到日本死傷了這麼多人後,才產生了愧疚。
  • 科學家的一份報告,讓希特勒與原子彈失之交臂,最終炸在日本頭上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德國和美國一直在進行核武器的研製比賽,而德國的戰敗和日本升起的蘑菇雲(日本:你們倆比賽為什麼會炸我
  • 原子彈和氫彈,誰的威力大?
    質能方程核武器為什麼有這麼大威力?它的原理是什麼呢?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從1905年,物理學上第二個奇異年說起。納粹組織了以著名科學家海森堡為首的科學家團隊,進行原子彈的研發。可是,進展卻十分緩慢,原因之一是一大批有猶太血統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赫茲等人,都被希特勒嚇跑了,納粹內部的內耗也相當嚴重,無法集中全部資源進行統一的研究工作。
  • 1964年,我國原子彈研製成功,引起了多大的轟動?
    德國發動世界第二次大戰後,展開了對原子彈的秘密研發工作,如果一旦研發成功,對整個人類來說都是災難,為了趕在德國之前研發出原子彈,愛因斯坦致信美國總統羅斯福,希望政府重視原子彈的研發工作,不久,美國就發起了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超級計劃,動用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終於在德國之前成功研發出了原子彈。
  • 美國最先發明原子彈,當時美國為什麼不用原子彈統一全世界?
    製造一枚原子彈需要花費幾十億美金,而當時歐洲戰爭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打仗本來就需要花錢,更別說研製高端武器了。美國要想短時間內統一全世界,怎麼也得需要上百枚原子彈吧,顯然美國短時間內拿不出那麼多錢。為什麼美國不利用原子彈統一世界?
  • 二戰納粹德國的垂死掙扎:跨時代的科幻噴氣式轟炸機Ho-229
    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下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科幻隱形轟炸機,德國納粹Ho-229。赫爾曼·威廉·戈林1943年,德國空軍元帥赫爾曼·威廉·戈林,命令德國軍工生產部門研製一種先進的轟炸機,他要求轟炸機能憑藉速度優勢突破盟軍戰鬥機的攔截,直抵英國盟軍指揮中心進行轟炸。
  • 美國對日本動用原子彈的真正原因是……
    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歧視和排猶政策,「恨屋及烏」,覺得「原子物理學是猶太人的科學」,而「美國作為猶太人統治的國家,沒啥了不起」。大概是早年失意的小布爾喬亞藝青經歷使然,希特勒對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全無體察,認為兩年後才有可能研製成功的原子彈無非是「明天的武器」,遠水不解近渴,而他迫切需要的是飛彈等「今天的武器」。
  • 臺灣差一點就研究出原子彈,關鍵時刻,一位裸官立功了
    (張愛萍打電話給周總理報告原子彈研製成功的喜訊)但親們可能不知道,臺灣地區也差一點研製成功原子彈。大陸研製成功原子彈之後,蔣介石坐不住了。同時,他也受到了鼓舞,大陸可以研製成功原子彈,為什麼臺灣就不可以呢?於是,蔣介石下令組織力量研製原子彈。
  • 納粹飛碟-別隆採圓盤
    舒伯格去世之後,納粹飛碟「別隆採圓盤」的秘密已無人知曉。但當美、蘇公布這一消息之後,人們還是感到震驚並引起了深深的思索:從「別隆採圓盤」在試飛中表現出的水平來看,不僅遠遠超出了當時其他各國的所有飛行器,而且在某些方面比當代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航空技術還要先進。有人不禁要問:在半個世紀之前,納粹德國是怎樣研製出具有這樣的科學技術水平的飛行器呢?
  • 為什麼二戰時期德國納粹軍服非常漂亮,而現在各國的軍裝都有所不及?
    德國軍裝不是隨著納粹的掌權而突然變好看的,而是有其歷史傳承的,是繼承自普魯士的軍裝傳統的。在此強烈的呼籲,請不要再盲目的推崇關於納粹德國的一切,希特勒及納粹黨對德國的影響被嚴重誇大了。納粹掌權時期的德國那些美好的東西,並不屬於納粹,而是屬於德國,是屬於整個歐洲文明。一個國家的某個政權與這個國家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都沒必然關係。
  • 如何製作原子彈?核武器是現在人類掌握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嗎?
    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託哈恩第一個發現了鈾的裂變反應。他使用中子(n)轟擊鈾(U)原子核,發現了鋇(Ba)元素,反應方程是:納粹組織了以著名科學家海森堡為首的科學家團隊,進行原子彈的研發。可是,進展卻十分緩慢,原因之一是一大批有猶太血統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赫茲等人,都被希特勒嚇跑了,納粹的內耗也相當嚴重,無法集中全部資源進行統一的研究工作。在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美國被正式捲入戰爭。美國已經是當時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工業實力有目共睹,珍珠港事件又使得美國全國上下同仇敵愾。
  • 納粹第三帝國神秘的UFO
    盟軍一位高級將領說到,"對納粹德國科研機構的佔領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在許多研究領域已經遠遠落後於他們……"在德軍遺留的諸多技術資料中,盟軍發現了一架形狀奇特的飛機照片,這是一架機翼呈圓形的螺旋槳飛機,不同於德軍以往的任何飛機。在一座廢棄的倉庫中,盟軍找到了它的殘骸——它已經被潰敗的德軍破壞了,這顯然是一種用來試驗圓形飛行器的操縱性和空氣動力學特徵的驗證機。
  • 原子彈爆炸半衰期長達數萬年,為啥廣島和長崎現在就可以居住了?
    人類在近代以來的科技可謂是飛速進步,讓我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納粹德國到底給了日本多少黑科技?
    8月22日,伊-30潛艇返航,所載貨物包括一套完整的防空雷達圖紙、黃金、彈藥和卡爾·蔡司光學儀器,以及價值1億日元的工業鑽石和50部「恩尼格碼」密碼機,還有一名乘客——在德國學習雷達技術的鈴木親六海軍技術員。伊-30於10月13日抵達新加坡,但返回吳港基地時,因觸碰了水雷而沉沒,雷達圖紙被海水浸泡,全部損毀,「恩尼格碼」也沒剩下幾個,這筆生意日本人又虧了。
  • 納粹德國三位著名的歷史人物.
    (一戰中德國王牌飛行員戈林,1933年戈林創立秘密警察機關--"蓋世太保"。)他的缺點在二戰期間影響深遠,也是最終導致德國戰敗的原因之一。(羅傑·曼斐爾評)1,1934年後希姆萊成為德國秘密警察組織(蓋世太保)首腦、將衝鋒隊發展為控制著整個納粹帝國的龐大組織---黨衛軍。擁有威嚴的黑色制服以及恐怖的骷髏標誌。
  • 日本的原子彈計劃比美國還要早,為何始終沒有造出原子彈
    文/寂寞的紅酒原子彈是現代核武器的一種,早在上世紀30年代很多強國就啟動了原子彈研製計劃。1934年,德國漢堡大學教授保爾·哈代克曾向德國政府建議研製原子彈。1939年4月,德國啟動了原子彈研究計劃。德國的研製計劃很快引發了連鎖反應,英國人隨即跟進,在1939年底也啟動了原子彈研製計劃。德國人和英國人的研製計劃引發了日本人的興趣,日本人在1941年也啟動了原子彈研製計劃,比美國還要早一年。不過,雖然美國的核武器研製計劃比日本要晚,但美國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研製出了原子彈,並投放到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而日本直到戰爭結束也沒造出原子彈。日本原子彈計劃比美國還要早,為何始終沒有造出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