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塵埃落定,芬蘭確認購買64架F-35,其實,童話王國比以色列更強悍
來源 | 公眾號「移光幻影」
作者 | 曙光915
當地時間12月10日,芬蘭政府宣布了「HX戰鬥機計劃」的競標結果,在參與競標的五款機型中,最終選擇了F-35「閃電II」,以替換現有的F/A-18「大黃蜂」。芬蘭國防部稱:「F-35是『HX'計劃中最強大、最具生存力和最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
按計劃,芬蘭將購買64架F-35戰機,這一合同總值約110億美元。雖然合同價值110億美元,但64架戰機的價格只有53億美元,每架飛機價格為8200萬美元,這個價格絕對沒有多少水分,因為如今的一架F-35A的成本就有7800萬美元。
目前芬蘭議會批准了該合同的94億美元,其中飛機本身53億美元,此外8.52億美元用來購買空空飛彈,其餘33億美元用於2025-2030年期間的維護費用。芬蘭運營飛機的基礎設施費用為8.78億美元,包括跑道、機庫、管理系統和人員,而9.3億美元用於後續合同的修訂,預計這將包括武器和未來合同的變化。
芬蘭採購的這64架F-35貌似不多,比起來稍早前阿聯出手140億歐元(170億美元)就買80架陣風,甚至顯得頗為寒酸,畢竟,芬蘭比起來阿聯的富裕也不遑多讓。而且80架陣風還是作為未來F-35的輔助戰機,芬蘭與之相比,買的真不多,出手也不夠闊綽。不過芬蘭和阿聯不一樣的是,芬蘭買多少戰機,得經過軍事部門的反覆論證和議會的討論批准,阿聯買多少戰機,都是憑著王爺酋長的心情。
F-35雖然被媒體黑的有800多處缺陷,使用成本的居高不下更是讓美國國會和英國等國詬病不斷,不過F-35戰力驚人卻是毋庸置疑。在2019年美國空軍年度首場「紅旗」假想敵對抗演練中,由美國空軍第388戰鬥機聯隊和第419預備役戰鬥機聯隊的F-35A戰鬥機組成「藍方」,第414戰鬥訓練中隊的F-16C戰鬥機為「紅方」,雙方進行了多輪攻防演練。
根據美媒披露,F35對F-16實現1:20的戰損比, 而當時的F-35A剛具備初始作戰能力,經過兩年來的磨合,如今更有進步提升的空間。
按照通常的理解就是一架F-35相當於20架F-16,哪怕打個對摺,芬蘭的64架F-35也就相當於640架F-16。當然,F-16同樣不是吃素的,甚至可以說是如今國際上主流裝備的四代機中的翹楚,至今還沒有被擊落的記錄。F-16在世界上裝備之多,技術之成熟,也成為許多買不到F-35國家的首選。
其實早在去年十月份,美國國務院就批准了向芬蘭出售F-35的交易,同時出售的還包括66臺「普惠」F135發動機,以及相關的通信和電子戰系統以及數百枚小直徑炸彈、150枚AIM-9X近距離空對空飛彈、200枚空對地飛彈等武器裝備。
不過在美國國務院發布批准向芬蘭出售F-35的通知後,芬蘭國防部則聲明稱,這是戰機採購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但與所有競爭者的談判仍在進行中。而同期參加競標的還有法國的陣風,英德意等國生產的颱風,瑞典的 JAS39-以及波音的超級大黃蜂等。
美國批准向芬蘭出售F-35,但芬蘭並沒有對美帝的批准表現出欣喜若狂,求之不得,彰顯出這個民族的矜持和冷靜。眾所周知,F-35不僅僅是戰機,還代表著購買國和美國關係的親疏遠近。同樣是美國盟友的土耳其,已經被踢出合作夥伴的行列,中東土豪阿聯不差錢,但在以色列的幹預下,至今要買F-35的消息尚未敲定,對這個有錢的中東土豪而言,可謂望眼欲穿。
在東歐一邊倒向美帝,法德力圖和美帝對壘來證明自己獨立價值的時代,芬蘭這種矜持介於兩者之間,彰顯了一個小國的自尊,也體現了一個永久中立國的國家智慧。顯然,芬蘭的戰機採購是一筆歐美航空強國都在力爭的大買賣,尤其在新冠疫情對世界航空業造成強力打擊的今天。不過究竟購買哪款戰機,芬蘭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都得由當前的國家戰略所決定,而不僅僅是價格和實用性。
因為光從價格和實用性來說,瑞典的「鷹獅」戰機肯定是不錯的選擇。首先,瑞典和芬蘭本就是有好鄰居,也都是永久中立國,加上緯度氣候相似,鷹獅戰機維護保養不成問題,價格也有的談。事實上,瑞典比起來美俄英法,同樣是軍事工業強國,軍工實力並不次於上述國家。鷹獅戰機更是四代戰機的佼佼者,與颱風陣風蘇-35F-15/16超級大黃蜂等現役主流四代戰機比起來,毫不遜色。更重要的是,芬蘭作為永久中立國,購買另一個永久中立國的戰機,不會讓強鄰俄羅斯感到其一邊倒向美帝的威脅。
不過,從戰機更新換代銜接平穩角度而言,芬蘭選擇購買美制戰機是最佳選擇。首先芬蘭主力戰機本就是美制大黃蜂,其實美帝向大開便門所出售的,除了F-35,還有大黃蜂的升級版超級大黃蜂。
當然,比起來上述戰機,F-35明顯不同,首先,它的五代機身份以及強大的隱身功能,就碾壓了上述戰機,它也是美國最主要盟友國家的標配。許多國家購買F-35不僅僅只是其戰力吊打世界主流的四代戰機緣故,而是有了這款戰機,顯而易見是一種和美帝關係的保障。小國依靠價值觀相似大國來尋求保護,是小國立於世界的必然選擇,芬蘭當然明白這一點。
芬蘭給世人的感覺是個童話王國的存在,從總理到內閣部長,無一例外是靚麗年輕的女性,就像這些美麗的女性一樣,芬蘭也是清廉指數和幸福指數長期排名世界第一的發達國家,無論是教育水平,還是民眾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都遠超老西歐的英法德意。
不過,芬蘭如今的幸福發達和童話王國,絕對不是靠著運氣和與人為善得來的,而是靠著芬蘭上幾代人的血和犧牲而得來。比起來其他東歐國家,芬蘭的幸運在於,在最合適的時刻離開了俄羅斯。
在1809年的瑞俄戰爭中,作為歐洲強國的瑞典戰敗,芬蘭被割讓給俄羅斯作為補償。俄羅斯在1917年崩潰之後,芬蘭烏克蘭等國紛紛獨立,但不久後許多國家又被以蘇聯的名義被重新吞併,而芬蘭則倖免於此。二戰爆發後,蘇俄又趁英法無暇東顧之際,將波羅的海等小國併入版圖,芬蘭則成為這輪蘇俄擴張中唯一一個倖免的國家。當然,不是因為蘇聯對這個童話王國網開一面,也不是我見猶憐,何況老奴的不忍摧殘,而是面對蘇聯的百萬大軍,芬蘭既沒有嚇尿,也沒有跪地求饒,而是依靠有利的地理條件,加上氣候條件,以巨大的民族韌性和犧牲,將蘇軍打的潰不成軍。
兩者實力對比的懸殊,讓這場戰爭成為近代史上結局最為瞠目結舌的戰爭,也戳破了戰鬥民族的畫皮。蘇聯雖然得到了5.7萬平方公裡芬蘭的國土,但蘇聯高級將領認為這還不夠埋葬死去的蘇聯士兵。芬蘭面對強敵的這種表現,只有後來的以色列面對龐大的阿拉伯世界可以比擬,不過蘇聯的實力則遠非虛弱的阿拉伯世界可比,而且當時芬蘭得到的國際支持實在有限,遠遠不能和以色列相比。
看一看後來的捷克東德等國的命運,就知道芬蘭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直接決定了芬蘭今天的命運。當然,一百年被俄羅斯統治的記憶,足以讓芬蘭明白再次被俄羅斯人統治意味著什麼,這恐怕也是芬蘭拼著亡國滅種的威脅背水一戰的原因。事實上,尊重強者的俄羅斯人,也因為這場戰爭,真正領教了這個貌似弱小的民族的實力。這是之後處於冷戰前緣的芬蘭在蘇聯的身邊卻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原因所在。
芬蘭人口只有區區500萬,地廣人稀,但絕不是靠資源吃飯,是妥妥的科技強國,在5G技術方面,芬蘭憑著實力而不是牛皮獨步世界。在網際網路技術方面,芬蘭發明的linux系統是重要開發工具。
因為與強敵相鄰,冷戰時期,芬蘭在美俄之間選擇中立,與雙邊都保持友好關係,但因為價值觀與歐美相似,所以更親近歐美。
永久中立國的芬蘭的不中立,從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開始。克裡米亞危機,加上普帝所稱的俄羅斯是沒有邊界的這種讓人遐想無限的言語,嚇壞了所有俄羅斯的鄰國。普京推出的咄咄逼人的北極戰略,俄羅斯轟炸機不斷騷擾北極國家,直接威脅到芬蘭挪威瑞典這些北極國家的主權,這些挑釁,讓芬蘭瑞典這兩個永久中立國加入了美帝主導的軍事行動,而美帝的戰略轟炸機也開始進駐芬蘭。你不得不說,普帝縱橫捭闔的手腕雖高,但化友為敵,橫生強敵的本事,遠超歷代沙皇。
芬蘭在居心叵測的強鄰在側之際,還能把自己建成比英法德更富裕發達的國家足以說明,小國要保持獨立尊嚴和幸福,要麼你自己足夠強大,要麼你的盟友足夠強大。
告非原創佳作:
本號是「從華爾街到板門店」公眾號的副號。當主號遭遇不測時,用副號發文;當主號夭折時,副號則轉為主號。歡迎「從華爾街到板門店」的讀者關注此副號。
本公眾號將長期、冷靜地專注於研究地緣政治,特別是中美關係、中東、東南亞及全球局勢,希望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思考。我們長期招聘公眾號編輯,也長期募集投稿和素材。感興趣者請將郵件發送至:154058091@qq.com;商務合作,請加微信:「hamiguagts」,並註明「商務合作」。其他人請勿加。與以往不同,告非將不再每天推送公號文章到讀者群和微信朋友圈。因此,如果喜歡本文,請掃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並建議置頂本號。如此,才不會錯過每天的地緣政治分析和思考文章。謝謝!告非的另外一些公眾號,敬請關注:
社會熱點號:
情感號:
新聞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