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戰機18日在敘利亞境內擊落一架敘利亞政府軍戰機並致飛行員失蹤,這是敘利亞國內衝突2011年爆發以來美軍首次擊落敘利亞戰機。
美國軍方稱,美軍行動出於「聯合自衛」考慮,以保護在敘利亞地面作戰的友軍。敘利亞方面譴責這一做法,稱美軍在敘利亞政府軍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日漸取得成效之際發起「公然襲擊」,目的就是削弱敘利亞政府軍的行動力量,私心昭然若揭。
事發下午,美軍F-18「超級大黃蜂」戰機在敘利亞北部重鎮塔卜卡不遠處擊落敘利亞政府軍一架蘇-22戰機。
美國設在伊拉克的打擊「伊斯蘭國」總部發表聲明說,美軍「超級大黃蜂」戰機發起軍事打擊前,敘利亞政府軍的蘇-22戰機朝這一區域扔下炸彈,炸彈落點鄰近美方在地面的友軍。
美方所指友軍為敘反對派武裝「敘利亞民主軍」。「敘利亞民主軍」本月初發起對「伊斯蘭國」在敘大本營拉卡的總攻,在塔卜卡的戰事膠著已有一周時間。
美國國防部發表聲明講述事件經過稱,親敘利亞政府軍的武裝襲擊了「敘利亞民主軍」的據點,致傷多人,迫使「敘利亞民主軍」撤離。為了保護友軍,美方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聯軍戰機現身,唬退了親敘利亞政府軍的武裝。與此同時,美方把塔卜卡的這一狀況告知了俄羅斯,希望俄方能夠控制住局面,避免交火。然而,數小時後,敘利亞政府軍一架蘇-22戰機出現在這一空域,把炸彈扔到了美方友軍的附近,「超級大黃蜂」出於「聯合自衛」發動打擊。
兩年一屆的巴黎航展於19日正式開幕,經過一番大張旗鼓的宣傳,備受「制氧系統」困擾的F-35完成了它在巴黎航展上的航空表演首秀。多個歐洲國家已經預定F-35為下一代空軍主力,這次高調亮相美國也希望可以打消一下這些未來客戶的疑慮。除了F-35,這次歐洲和美國在巴黎航展也並未表現出更多「誠意」,反倒是中國軍工企業派出的「全明星裝備」中有多張「新面孔」。
殲-31可能是「中國軍團」中最大牌的明星,在官方的介紹中這款戰機被稱為是主導未來戰場的最新型多用途戰鬥機,具有高生存力以及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從2012年殲-31首飛至今,前後共計參與5次大型國際航展,最近一次亮相是在今年2月的第13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
該機定位就是出口型戰鬥機,有評論稱「作為5代機高低搭配中的「低端機型」與這次航展上高調亮相的F-35某種程度是形成競爭關係。在全球空軍競相裝備5代戰機之時,殲-31能為那些因「政治原因」或者「經濟原因」無法購買F-35的國家提供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據路透社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即將籤署一筆價值370億美元的大單,向包括美國在內的11個國家提供440架F-35戰機。
F-35首次展示過失速機動動作「落葉飄」
太空探索公司的「獵鷹」9-1.2型火箭6月23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了保加利亞衛星公司的「保加利亞星」1通信衛星。衛星被送入一條超同步轉移軌道。發射原定6月15日進行,但因天氣因素和要更換火箭整流罩的一個氣動閥門而推遲。
此次發射採用了「獵鷹」9火箭1月14日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首批10顆「下一代銥」低軌移動衛星時在海上回收到的那枚第一級火箭。該級火箭在本次發射中再次實現了海上回收。這是太空探索公司第二次採用此前飛過的第一級進行發射。「獵鷹」9火箭3月30日進行了首次第一級復用飛行,發射了盧森堡SES公司的SES-10通信衛星。那次發射所用的第一級曾在去年4月參加了一次「龍」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23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位於青島的國家深海基地碼頭,至此,中國大洋第38航次圓滿完成,這也標誌著「蛟龍」號五年的試驗性應用階段圓滿結束,即將步入業務化運行階段。
中國大洋38航次共有三個航段,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裡。蛟龍號累計下潛30次,足跡遍布西北印度洋、中國南海、西北太平洋,作業地形涵蓋海山、熱液、海溝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
本航次中,「蛟龍號」在海底熱液溫度超過300℃的環境下與黑煙囪「親密接觸」,15天裡,在南海開展了9次密集下潛,掌握了南海多金屬結核分布特徵和典型斷面的玄武巖樣品,並在馬裡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深淵區進行了10次大深度下潛。
在這個區域十個潛次,七次超過了6000米,五次超過了6500米的紀錄,」中國大洋38航次二三航段總指揮鄔長斌介紹說,這個成績在深海界是非常不錯的。
自2013年應用以來,蛟龍號在太平洋、中國南海和印度洋等七大海區的海山、冷泉、熱液、洋中脊、海溝、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完成了95個潛次的有效下潛,實現了100%安全下潛,作業能力覆蓋7000米以淺全球海洋面積99.8%的海域。據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計劃於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執行環球航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