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GP M1A2手榴彈適配器,二戰的冷門裝備

2022-01-31 丹書戰史

AGP M1A2手榴彈適配器是美國在二戰期間開發的步槍附加套件,它可以安裝在加蘭德步槍上使用,類似於槍榴彈,用來輔助步兵將手榴彈拋擲到更遠的距離打擊目標。

 

適配器的結構非常簡單,前端是4片用螺釘固定的彎曲鋼夾和一個輔助穩定手榴彈的託盤,士兵可以直接將手榴彈從前端硬塞進去用鋼夾固定,適配器使用MK II破片手榴彈,二戰後發展的衍生版本也能使用其他圓柱體造型的手榴彈,其中一片鋼夾上有一個金屬皮捲曲而成套筒,手榴彈的保險杆需要插在這裡用來穩定。

 

適配器後端是鐵皮捲成的圓管和尾部的穩定翼片,它們與頭部的手榴彈構成一個整體,就像一枚簡易的迫擊炮炮彈一樣,使用的時候需要在步槍槍口安裝專門的發射器,也就可以用來發射槍榴彈的M7發射器,它能封閉空包彈爆發的燃氣,讓更多的力量作用在槍口彈藥身上,提高發射距離。

 

AGP M1A2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士兵首先取出適配器,另一隻手握緊手榴彈將它插入頂端的鋼夾中,注意一定要將保險杆也插入對應的套筒固定住,接下來小心翼翼地拔出保險銷,然後再將帶有手榴彈的適配器插在槍口上,最後就能像發射槍榴彈一樣瞄準發射了。

 

這種適配器結構簡單,只需要使用簡單的電焊、螺釘固定等技術,易於大量生產,發射距離在150~300米,並且精度還不錯,在飛行過程中手榴彈和適配器都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落地後因為撞擊導致手榴彈從適配器鋼夾中脫落,保險杆彈開擊發引信,隨後爆炸。

 

乍看起來AGP M1A2適配器是不錯的裝備,實際上它的使用並不是很方便,例如士兵在夜間給適配器安裝手榴彈有困難,萬一保險杆沒有固定到位,弄不好就可能原地升天;適配器的攜帶不太方便,這一點從它的造型就能看出來,士兵應該把它掛身上還是放背包裡呢?可能摔一跤一屁股坐下去就變形了,影響使用。

 

讓士兵無法接受的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威力,費這麼大勁就為了把一枚普通手榴彈投遠一些,它的殺傷效果跟其他武器比起來顯然差了不少,二戰時美軍士兵使用的槍榴彈就更好,還能用來反裝甲作戰,當時基層的步兵連可以獲得60毫米迫擊炮的火力支持,還有60火箭筒可以用,基層步兵單位多帶幾發這類武器的彈藥能發揮更大作用。

 

雖然很冷門,AGP M1A2在二戰後也沒有消失,它的一些改進型號在美軍中使用到了70年代,不過關於它的實戰記錄很少,也沒有什麼漂亮的戰鬥歷史。

相關焦點

  • 二戰手榴彈——美軍篇
    ▲MKⅠ 手榴彈構造圖同樣作為防禦性手榴彈的MKⅡ,其實就是我們在熒幕上見過的最大眾化的美軍手榴彈,美國大兵胸口背包帶上總會掛著三兩顆叮鈴咣啷的手榴彈。▲MKⅡ槍榴彈MKⅢ是美軍二戰中唯一裝備過的進攻性手榴彈,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全重僅400餘克。
  • 二戰中的手榴彈——英軍篇
    英國陸軍在二戰中的戰鬥力似乎一直沒有美帝、毛熊與元首的陸軍給力,但名氣是其次的,稱手的傢伙事還是必須存在的。英國陸軍歷史也算悠久了,經歷的演變,裝備從冷兵器到熱兵器的過程:▲英軍裝備演變史看看我們今天首先就要說的一件傳奇手榴彈:
  • 二戰手榴彈——蘇聯篇
    這就是蘇聯裝備的RGD-33手榴彈:這個名號響徹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甚至時至今日美國大兵都會在驚恐中大聲喊出它的名字,這就是——RPG。RPG-40是蘇聯軍隊最早裝備的反坦克手榴彈,特點是沒有採用空心裝藥技術,而是單純依靠大裝藥量來對裝甲殼體進行破壞,優點是簡單高效,但是對戰爭後期的中型、重型坦克殺傷效果微弱,於是RPG-40也被用於對碉堡工事的攻擊。
  • 淺析LOL冷門裝備得性價比
    裝備也是如此。 這是拳頭一直頭疼但又根治不了的問題。但那些冷門裝備就毫無性價比了嗎? 我接下來會為我覺得冷門的裝備打分(滿分十分)。盤點筆者心中的性價比之王。魔宗利刃這讓你沒有對拼的資本,第二裝備在疊滿之後性價比才最高,第三適合此裝備的英雄偏少)合適英雄:傑斯,藍EZ,韋魯斯納什之牙性價比:8分冷門原因:出這件裝備的得有兩個條件,第一依賴攻速,第二技能ap為主。 所以這也是此性價比不錯裝備異常冷門的原因。合適英雄:天使,提莫。
  • 天長山發現的大威力手榴彈是哪國的?| 尋找二戰最後戰場之二
    ▼ 前篇:【預告】尋找二戰的最後戰場「坦克開路」的二戰考察天長山第一步便精彩——這就是此物的原形我們判斷,這是一顆完整的手榴彈,帶有明顯的二戰時代特徵,但無法判斷它屬於哪個國家的遺物。這兩種手榴彈是二戰中日軍此類武器中的最常用型號得到否定的回答後,前方向後方發回了所發現手榴彈的照片。
  • 德國木柄手榴彈,從一戰一直用到二戰,成為德軍形象標誌
    這是一張二戰時期德國軍隊非常有名的宣傳照片,照片右側的德軍士兵拿著一枚木柄手榴彈正準備投擲。這種木柄手榴彈很多人都知道叫M24木柄手榴彈,是二戰中德軍的制式裝備,而且因為獨特的外形已經成為德國軍隊的形象標誌之一。
  • 為什麼美國在二戰時仍然大量裝備M1903「春田」步槍?
    在二戰中的美軍主力制式武器誕生之前很久,M1903「春田」步槍就是美軍的制式武器,而假如沒有出現M1「加蘭德」步槍的話,「春田」將繼續是二戰美國大兵手中的標配。國民警衛隊的羅伯特·埃德林於1942年初加入美國陸軍,他說:「擊發那支M1903步槍的感覺,就像有頭騾子在踢我一樣……」比爾·威利斯在美國加入二戰後應徵成為第1步兵師的一員,即便是像「大紅一師」這樣享有聲望的部隊,在裝備供應上也處在吃緊狀態。
  • 中國有最先進的手榴彈,為何中國部隊仍在用木柄手榴彈?
    二戰之後,世界因為經歷了長期的戰爭,所以都希望保持一個長期的和平狀態來實現國家戰後恢復和更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在二戰之後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了
  • 【魚鷹社】二戰德國戰鬥裝備
    C3:裝閃光手槍彈的大型帆布信號彈包,歐陸戰場上也有使用。C4:熱帶版MP38/MP40式衝鋒鎗的彈夾包。D7:12發裝皮製小型信號彈包和2.7毫米口徑信號彈。D8:一對騎兵在馬下使用的醫療包。D9:醫療人員使用的1.5升裝飲料水壺。D10:用以攜帶M1936式50毫米口徑輕型迫擊炮組件的M1939式背帶。其框架頂端可依附一隻戰鬥用背包。
  • 二戰美軍單兵攜行裝備
    對土兵來說,最重要的裝備就是槍枝彈藥了,因此彈匣包和手榴彈包是攜行具中必不可少的組件。此外,指北針、軍鍬、防毒面具等常用裝備也要以合理的方式攜行,因此攜行具上還要有一些相應的包具。當然,為滿足基本生存的需要,攜行具中還要有水壺套、背囊以容納水壺、野戰食品及各種牛活用品。而為了將各部分組件整合起來,還需要攜行腰帶、背帶或相應的掛載平臺。
  • 木柄手榴彈真是「山地戰神器」嗎?我國現在還裝備嗎?
    說到我國裝備的殺傷手榴彈
  • 步兵之雷——M24手榴彈
    但它們並非原產於中國,而是和這位戰士戴的頭盔一樣,都是從遙遠的德國「引進」的,它的原型就是德軍在二戰的主力手榴彈M24。而德國是二戰中僅次於蘇聯的第二號彈藥消耗國,彈藥消耗遠超美英等國。因此必須改進手榴彈的製造工藝才能節省寶貴的資源,於是M43問世了。
  • 步兵班的裝備自二戰以來大同小異
    其實,自二戰開始,到目前為止,步兵班的基本武器配置,實際上是大同小異的,只不過是由5發拴動步槍升級成30發彈匣供彈的自動步槍,口徑由大威力步槍彈,升格成中間威力步槍彈或小口徑步槍彈。一般軍隊除了特勤人員,步兵班基本上淘汰了二戰時期大出風頭的衝鋒鎗,自動步槍就是融合了5發栓動步槍和衝鋒鎗特點的步兵槍械,既有步槍的遠射程和殺傷力,同是保持了衝鋒鎗的猛烈火力,克服了衝鋒鎗彈丸殺傷力小的弊端。
  • 解放軍為什麼還在使用木柄手榴彈?這裡告訴你原因
    二戰德國m24木柄手榴彈二戰之後,各國都普遍淘汰木柄手榴彈,比如美國M57式、M67式、M68式無柄手榴彈、德國的PRB423式無柄手榴彈,從裝備上來看,世界上主要軍事強國都已經很少使用木柄手榴彈了,這些國家認為木柄手榴彈的裝藥量太低
  • 《八佰》背後 | 聚焦二戰日本帝國陸軍單兵武器裝備
    此槍是日本陸軍裝備採用的第一支現代手槍,曾參與諸如日俄戰爭、一戰、霧社事件、二戰等軍事戰鬥中。一經問世裝備,便開始取代前期簡易的三八式改狙擊步槍。日美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狙擊手就利用九七式狙擊步槍將自己躲藏在棕櫚樹上面並用樹葉包裹隱蔽狙擊,在島嶼爭奪戰中讓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吃盡苦頭。
  • 由No.69手榴彈派生出多種碰炸手榴彈,有一種居然是布袋彈體,裝藥量可調
    在二戰中,英軍裝備過一種No.69進攻手榴彈,彈體材料採用苯酚塑料(俗稱電木),彈體高114mm,最大直徑60mm,全重383g,裝藥為92g
  • 美軍Mk.III進攻手榴彈,裝藥量驚人,外殼卻是紙制,這是為何?
    除此之外,二戰中的美軍還裝備過一種Mk.III進攻手榴彈,該彈的外殼不是金屬,而是瀝青紙板,這在手榴彈中是相當罕見的。Mk.IIIA1進攻手榴彈,彈體為瀝青紙板卷制,有明顯的螺旋卷痕。Mk.III最早的型號在一次大戰末期就出現了,配用的是Mk.I手榴彈的握片、蓋板分離式引信,安全性能不好。
  • 戰鬥民族的變態手榴彈 爆炸威力堪比大口徑炮彈
    ► 由於溫壓炸藥的巨大威力,美國軍隊在近幾年也開始陸續研製了一批單兵使用的溫壓彈藥,例如為AT-4火箭筒配備溫壓戰鬥部► 2015年美國陸軍在實施陸軍遠徵戰士項目(AEWE)時,開始測試一款新型大威力手榴彈,可擴展進攻性手榴彈(SOHG
  • 詳解二戰日本一〇〇式擲彈器,專為手榴彈而設計,卻異常不可靠
    一〇〇式擲彈器發展背景在二戰時期,日本認為採用人力投擲手榴彈存在一定的距離局限性,因此開始尋求一種更加輕便,用於在近戰中為步兵提供比手擲手榴彈射程更遠壓制火力的裝備,當時日本選擇了槍榴彈發射器作為其中的一個解決方案,跟國際上使用槍榴彈發射專用槍榴彈方案不同,日本的早期槍榴彈發射器主要用於發射配備的手榴彈
  • 德棍標配,二戰德軍M24柄型手榴彈詳解
    之所以用棍這個詞來描述德國人我想和二戰時期德軍腰間揣著的M24柄型手榴彈不無關係,狗子這篇就和大家聊聊它。德國人最早開始用柄型手雷是1915年,但關於這類手雷的歷史後邊再說。二戰時候德國人用的主要是M24,看名字就知道這貨設計於1924年,當時德國被凡爾賽條約搞的鬼火冒,軍隊規模被砍的只剩10萬人,各種輕重武器也被限的厲害,早先一戰時期留下來那些M15、M17手雷存量也不多,M24手雷就在這麼個背景下開始研發投產。